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1995发布日期:2019-01-04 23:3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续尿毒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前必须建立动静脉通道,动静脉内瘘是临床上常使用的一种方法,选用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间做动-静脉的吻合术,利用动脉的血流将静脉冲大、扩张、增厚,形成动-静脉内瘘管,利于反复穿刺透析。

在病人刚刚做完血液透析治疗后,医护人员会用纱布球帮助病人在穿刺处压迫止血。由于动静脉瘘有两个穿刺点,需要医护人员每只手按压一个穿刺点,无法用一只手同时按压两个穿刺点;当病人或家属辅助压迫止血时,需要力度合适,不能呢个造成流血,也不难用力过猛使血流阻断,导致瘘管堵塞。因此,需要一个人双手同时按压穿刺点,或者两个人分别按压穿刺点。这种做法效率较低,浪费人力,无法控制压迫力度,费时费力,效果较差。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223621.0,公开日为2017.02.22,公开了一种止血贴,包括两端用于固定在患者的穿刺点周围皮肤上的固定带;安置在固定带内侧的用于对穿刺点施加压力的加压块,安置在加压块内侧的用于吸收穿刺点伸出的血液的吸水敷料。该止血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护理人员携带,利于正确按压血管上的穿刺点,放置出现渗血、淤血现象,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这种止血贴无法做到单手同时按压两个穿刺点,无法解决费时费力的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535832.8,公开日为2017.01.25,公开了一种医用桡动脉穿刺点按压手环,包括手环本体、螺纹杆,用于顶压棉球的压迫垫,压迫垫凸出于手环本体的内表面,手环本体设有螺纹孔,螺纹杆外端有旋转部,内端穿过螺纹孔与压迫垫固定连接。该手环使用方便,代替传统的手工按压,节省人力资源。但是,这种按压手环一次只能按压一个穿刺点,当按压两个时,需要配戴两个手环,医疗成本过高。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单人单手同时按压两个穿刺点的止血装置,而目前关于这种止血装置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止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止血装置,所述的止血装置设有握持部件、右支撑部件、左支撑部件、按压部件,所述的握持部件设有握持柄、装配部、右连接孔、左连接孔,所述的握持柄设置在装配部的上方,所述的右连接孔、左连接孔设置在装配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右支撑部件设有右支撑杆、连接部、转轴,所述的连接部设置在右支撑杆上部,所述的转轴设置在连接部内部中央,所述的右支撑部件通过连接部与装配部进行连接,所述的转轴设置在右连接孔内,所述的左支撑部件设有左支撑杆、连接部、转轴,所述的连接部设置在左支撑杆上部,所述的转轴设置在连接部内部中央,所述的左支撑部件通过连接部与装配部进行连接,所述的转轴设置在左连接孔内,所述的按压部件下部设有棉球槽,所述的按压部件分别设置在右支撑杆、左支撑杆下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握持柄为防滑握持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右支撑部件还设有万向球,所述的万向球设置在右支撑杆下部,所述的左支撑部件还设有万向球,所述的万向球设置在左支撑杆下部,所述的按压部件上部设有装配槽,所述的右支撑部件、左支撑部件分别通过万向球设置在同侧按压部件的装配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右支撑杆设有右上支撑杆、右下支撑杆、转轴,所述的转轴设置在右上支撑杆下部,所述的右上支撑杆的下部与右下支撑杆的上部进行铰接,所述的右下支撑杆可绕转轴旋转,所述的左支撑杆设有左上支撑杆、左下支撑杆、转轴,所述的转轴设置在左上支撑杆下部,所述的左上支撑杆的下部与左下支撑杆的上部进行铰接,所述的左下支撑杆可绕转轴旋转。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右支撑部件还设有万向球,所述的万向球设置在右下支撑杆下部,所述的左支撑部件还设有万向球,所述的万向球设置在左下支撑杆下部,所述的按压部件上部设有装配槽,所述的右支撑部件、左支撑部件分别通过万向球设置在装配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止血装置还设有调节部件,所述的调节部件设置在右支撑部件上部与左支撑部件上部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调节部件为旋转调节部件,所述的旋转调节部件设有转动钮、传动轴、挡板,所述的转动钮设置在传动轴中央,所述的挡板设置在传动轴两侧,所述的传动轴为螺纹轴,所述的右支撑部件上部、左支撑部件上部均设有装配槽,所述的装配槽为螺纹槽,所述的传动轴设置在装配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调节部件为卡扣调节部件,所述的卡扣调节部件设有卡条、挡板,所述的卡条呈圆弧形,所述的卡条下侧设有卡齿,所述的挡板设置在卡条左侧,所述的左支撑部件上部设有装配槽,所述的卡条一端设置在右支撑部件上部,所述的卡条另一端通过装配槽设置在左支撑部件上部。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利用止血装置,可做到一人止血,节约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2、止血装置的左右支撑部件角度可调节,适用于不同动静脉瘘位置;

3、止血装置可一次性使用,也可消毒后再次使用;

4、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便于携带,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舒适度;

5、利用万向球,使得按压部件角度可调节,使得动脉瘘、静脉瘘不在同一平面时,也可以是按压部件完整的压在动脉瘘、静脉瘘,不出现缝隙,保证止血效果;

6、支撑部件可进行两次角度调节,扩大了使用角度和范围,使得距离较远的动脉瘘与静脉瘘同时受到按压;两次角度调节,可保证按压部件始终垂直按压动脉瘘与静脉瘘,不留缝隙,保证止血效果;

7、利用调节部件,可对支撑部件定量调节角度,并能够有效固定左右支撑部件的位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1的止血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2是握持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3是实施例1的右支撑部件(左支撑部件)与按压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4是实施例2的止血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2的右支撑部件(左支撑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6是按压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7是实施例3的止血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8是实施例3的右上支撑部件(左上支撑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9是实施例3的右下支撑部件(左下支撑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10是实施例4的止血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11是旋转调节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12是实施例4的右上支撑部件(左上支撑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13是实施例4的右下支撑部件(左下支撑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14是实施例5的止血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15是实施例5的右上支撑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16是实施例5的左上支撑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握持部件 2.右支撑部件

3.左支撑部件 4.按压部件

5.旋转调节部件 6.卡扣调节部件

11.握持柄 12.装配部

13.右连接孔 14.左连接孔

21.右支撑杆 22.连接部

23.转轴 24.万向球

31.右支撑杆 32.连接部

33.转轴 34.万向球

41.棉球槽 42.装配槽

51.转动钮 52.传动轴

53.挡板

61.卡条 62.挡板

211.右上支撑杆 212.右下支撑杆

213.转轴 214.装配槽

311.右上支撑杆 312.右下支撑杆

313.转轴 314.装配槽

实施例1

参照图1-3,图1是本实施例的止血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握持部件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右支撑部件(左支撑部件)与按压部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止血装置,所述的止血装置设有握持部件1、右支撑部件2、左支撑部件3、按压部件4;所述的握持部件1设有握持柄11、装配部12、右连接孔13、左连接孔14,所述的握持柄11设置在装配部12的上方,所述的右连接孔13、左连接孔14设置在装配部1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右支撑部件2设有右支撑杆21、连接部22、转轴23,所述的连接部22设置在右支撑杆21上部,所述的转轴23设置在连接部22内部中央,所述的右支撑部件2通过连接部22与装配部12进行连接,所述的转轴23设置在右连接孔13内;所述的左支撑部件3设有左支撑杆31、连接部32、转轴33,所述的连接部32设置在左支撑杆31上部,所述的转轴33设置在连接部32内部中央,所述的左支撑部件3通过连接部32与装配部12进行连接,所述的转轴33设置在左连接孔14内;所述的按压部件4下部设有棉球槽41,所述的按压部件分别设置在右支撑杆2、左支撑杆3下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握持柄11为防滑握持柄,所述的握持柄11设有凹凸不平的螺纹。

本实施例的止血装置的使用方法是,根据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位置,分别调节右支撑部件2、左支撑部件3的角度,即右支撑部件2以转轴23为中心,进行旋转,左支撑部件3以转轴33为中心,进行旋转;将棉球分别塞入两个按压部件4的棉球槽41内,将两个按压部件4分别对准动脉瘘、静脉瘘;患者手持握持柄11,向下用力按压,即可使两个按压部件4分别对动脉瘘、静脉瘘进行按压止血;止血完毕后,将止血装置移开,取出棉球,放置在废弃物收集处。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利用止血装置,可做到一人止血,节约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止血装置的左右支撑部件角度可调节,适用于不同动静脉瘘位置;止血装置可一次性使用,也可消毒后再次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便于携带,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舒适度。

实施例2

参照图2、图4-6,图2是握持部件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止血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右支撑部件(左支撑部件)的示意图,图6是按压部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止血装置,所述的止血装置设有握持部件1、右支撑部件2、左支撑部件3、按压部件4,所述的握持部件1设有握持柄11、装配部12、右连接孔13、左连接孔14;所述的握持柄11设置在装配部12的上方,所述的右连接孔13、左连接孔14设置在装配部1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右支撑部件2设有右支撑杆21、连接部22、转轴23、万向球24,所述的连接部22设置在右支撑杆21上部,所述的转轴23设置在连接部22内部中央,所述的右支撑部件2通过连接部22与装配部12进行连接,所述的转轴23设置在右连接孔13内,所述的万向球24设置在右支撑杆21的下部;所述的左支撑部件3设有左支撑杆31、连接部32、转轴33、万向球34,所述的连接部32设置在左支撑杆31上部,所述的转轴33设置在连接部32内部中央,所述的左支撑部件3通过连接部32与装配部12进行连接,所述的转轴33设置在左连接孔14内,所述的万向球34设置在左支撑杆31的下部;所述的按压部件4下部设有棉球槽41、装配槽42,所述的右支撑部件2、左支撑部件3分别通过万向球24、万向球34设置在同侧按压部件4的装配槽42内。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握持柄11为防滑握持柄,所述的握持柄11设有凹凸不平的螺纹。

本实施例的止血装置的使用方法是,根据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位置,分别调节右支撑部件2、左支撑部件3的角度,即右支撑部件2以转轴23为中心,进行旋转,左支撑部件3以转轴33为中心,进行旋转;将棉球分别塞入两个按压部件4的棉球槽41内,将两个按压部件4分别对准动脉瘘、静脉瘘;患者手持握持柄11,向下用力按压,由于按压部件4与支撑部件通过万向球进行连接,按压部件4的方向可调节,即可使两个按压部件4分别对动脉瘘、静脉瘘进行按压止血;止血完毕后,将止血装置移开,取出棉球,放置在废弃物收集处;将止血装置各部件恢复原位。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利用万向球,使得按压部件角度可调节,使得动脉瘘、静脉瘘不在同一平面时,也可以是按压部件完整的压在动脉瘘、静脉瘘,不出现缝隙,保证止血效果。

实施例3

参照图2、图7-9,图2是握持部件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的止血装置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的右上支撑部件(左上支撑部件)的示意图,图9是本实施例的右下支撑部件(左下支撑部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一种用干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止血装置,所述的止血装置设有握持部件1、右支撑部件2、左支撑部件3、按压部件4,所述的握持部件1设有握持柄11、装配部12、右连接孔13、左连接孔14;所述的握持柄11设置在装配部12的上方,所述的右连接孔13、左连接孔14设置在装配部1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右支撑部件2设有右上支撑杆211、右下支撑杆212、转轴213、连接部22、转轴23,所述的转轴213设置在右上支撑杆211下部,所述的右上支撑杆211的下部与右下支撑杆212的上部进行铰接,所述的右下支撑杆212可绕转轴213旋转,所述的连接部22设置在右上支撑杆211上部,所述的转轴23设置在连接部22内部中央,所述的右支撑部件2通过连接部22与装配部12进行连接,所述的转轴23设置在右连接孔13内;所述的左支撑部件3设有左上支撑杆311、左下支撑杆312、转轴313、连接部32、转轴33,所述的转轴313设置在左上支撑杆311下部,所述的左上支撑杆311的下部与左下支撑杆312的上部进行铰接,所述的左下支撑杆312可绕转轴313旋转,所述的连接部32设置在左上支撑杆311上部,所述的转轴33设置在连接部32内部中央,所述的左支撑部件3通过连接部32与装配部12进行连接,所述的转轴33设置在左连接孔14内;所述的按压部件4下部设有棉球槽41,所述的按压部件分别设置在右下支撑杆212、左下支撑杆312下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握持柄11为防滑握持柄,所述的握持柄11设有凹凸不平的螺纹。

本实施例的止血装置的使用方法是,根据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位置,分别调节右支撑部件2、左支撑部件3的角度,即右上支撑杆311以转轴23为中心,进行旋转,左上支撑杆311以转轴33为中心,进行旋转;对支撑部件进行二次调节,即分别调节右下支撑杆212、左下支撑杆312,右下支撑杆212以转轴213为中心,进行旋转,左下支撑杆312以转轴313为中心,进行旋转;将棉球分别塞入两个按压部件4的棉球槽41内,将两个按压部件4分别对准动脉瘘、静脉瘘;患者手持握持柄11,向下用力按压,即可使两个按压部件4分别对动脉瘘、静脉瘘进行按压止血;止血完毕后,将止血装置移开,取出棉球,放置在废弃物收集处;将止血装置各部件恢复原位。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支撑部件可进行两次角度调节,扩大了使用角度和范围,使得距离较远的动脉瘘与静脉瘘同时受到按压;两次角度调节,可保证按压部件始终垂直按压动脉瘘与静脉瘘,不留缝隙,保证止血效果。

实施例4

参照图2、图6、图10-13,图2是握持部件的示意图,图6是按压部件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施例的止血装置的示意图,图11是旋转调节部件的示意图,图12是右上支撑部件(左上支撑部件)的示意图,图13是右下支撑部件(左下支撑部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止血装置,所述的止血装置设有握持部件1、右支撑部件2、左支撑部件3、按压部件4、旋转调节部件5;所述的握持部件1设有握持柄11、装配部12、右连接孔13、左连接孔14,所述的握持柄11设置在装配部12的上方,所述的右连接孔13、左连接孔14设置在装配部1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右支撑部件2设有右上支撑杆211、右下支撑杆212、转轴213、装配槽214、连接部22、转轴23、万向球24,所述的转轴213设置在右上支撑杆211下部,所述的右上支撑杆211的下部与右下支撑杆212的上部进行铰接,所述的右下支撑杆212可绕转轴213旋转,所述的装配槽214设置在右上支撑杆211的中部,所述的装配槽214为螺纹槽,所述的连接部22设置在右上支撑杆211上部,所述的转轴23设置在连接部22内部中央,所述的右支撑部件2通过连接部22与装配部12进行连接,所述的转轴23设置在右连接孔13内,所述的万向球24设置在右下支撑杆212的下部;所述的左支撑部件3设有左上支撑杆311、左下支撑杆312、转轴313、装配槽314、连接部32、转轴33、万向球34,所述的转轴313设置在左上支撑杆311下部,所述的左上支撑杆311的下部与左下支撑杆312的上部进行铰接,所述的左下支撑杆312可绕转轴313旋转,所述的装配槽314设置在左上支撑杆311的中部,所述的装配槽314为螺纹槽,所述的连接部32设置在左上支撑杆311上部,所述的转轴33设置在连接部32内部中央,所述的左支撑部件3通过连接部32与装配部12进行连接,所述的转轴33设置在左连接孔14内,所述的万向球34设置在左下支撑杆312的下部;所述的按压部件4下部设有棉球槽41、装配槽42,所述的右支撑部件2、左支撑部件3分别通过万向球24、万向球34设置在同侧按压部件4的装配槽42内;所述的旋转调节部件5设有转动钮51、传动轴52、挡板53,所述的转动钮51设置在传动轴52中央,所述的挡板53设置在传动轴52两侧,所述的传动轴52为螺纹轴,所述的传动轴32设置在装配槽214、装配槽314内。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握持柄11为防滑握持柄,所述的握持柄11设有凹凸不平的螺纹。

本实施例的止血装置的使用方法是,根据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位置,顺时针旋转转动钮51,使得右上支撑杆211、左上支撑杆311向外移动,即右上支撑杆311以转轴23为中心,进行旋转,左上支撑杆311以转轴33为中心,进行旋转;对支撑部件进行二次调节,即分别调节右下支撑杆212、左下支撑杆312,右下支撑杆212以转轴213为中心,进行旋转,左下支撑杆312以转轴313为中心,进行旋转;将棉球分别塞入两个按压部件4的棉球槽41内,将两个按压部件4分别对准动脉瘘、静脉瘘;患者手持握持柄11,向下用力按压,由于按压部件4与支撑部件通过万向球进行连接,按压部件4的方向可调节,即可使两个按压部件4分别对动脉瘘、静脉瘘进行按压止血;止血完毕后,将止血装置移开,取出棉球,放置在废弃物收集处;逆时针旋转转动钮51,使得右上支撑杆211、左上支撑杆311向内移动,各部件恢复原位。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利用旋转调节部件,可对支撑部件的角度进行定量旋转,并能够有效固定支撑部件的位置;支撑部件可进行两次角度调节,扩大了使用角度和范围,使得距离较远的动脉瘘与静脉瘘同时受到按压;利用万向球,使得按压部件角度可调节,使得动脉瘘、静脉瘘不在同一平面时,也可以是按压部件完整的压在动脉瘘、静脉瘘,不出现缝隙,保证止血效果。

实施例5

参照图2、图6、图13、图14-16,图2是握持部件的示意图,图6是按压部件的示意图,图13是右下支撑部件(左下支撑部件)的示意图,图14是本实施例的止血装置的示意图,图15是右上支撑部件的示意图,图16是左上支撑部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止血装置,所述的止血装置设有握持部件1、右支撑部件2、左支撑部件3、按压部件4、卡扣调节部件6;所述的握持部件1设有握持柄11、装配部12、右连接孔13、左连接孔14,所述的握持柄11设置在装配部12的上方,所述的右连接孔13、左连接孔14设置在装配部12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右支撑部件2设有右上支撑杆211、右下支撑杆212、转轴213、连接部22、转轴23、万向球24,所述的转轴213设置在右上支撑杆211下部,所述的右上支撑杆211的下部与右下支撑杆212的上部进行铰接,所述的右下支撑杆212可绕转轴213旋转,所述的连接部22设置在右上支撑杆211上部,所述的转轴23设置在连接部22内部中央,所述的右支撑部件2通过连接部22与装配部12进行连接,所述的转轴23设置在右连接孔13内,所述的万向球24设置在右下支撑杆212的下部;所述的左支撑部件3设有左上支撑杆311、左下支撑杆312、转轴313、装配槽314、连接部32、转轴33、万向球34,所述的转轴313设置在左上支撑杆311下部,所述的左上支撑杆311的下部与左下支撑杆312的上部进行铰接,所述的左下支撑杆312可绕转轴313旋转,所述的装配槽314设置在左上支撑杆311的中部,所述的连接部32设置在左上支撑杆311上部,所述的转轴33设置在连接部32内部中央,所述的左支撑部件3通过连接部32与装配部12进行连接,所述的转轴33设置在左连接孔14内,所述的万向球34设置在左下支撑杆312的下部;所述的按压部件4下部设有棉球槽41、装配槽42,所述的右支撑部件2、左支撑部件3分别通过万向球24、万向球34设置在同侧按压部件4的装配槽42内;所述的卡扣调节部件6设有卡条61、挡板62,所述的卡条61呈圆弧形,所述的卡条61下侧设有卡齿,所述的挡板62设置在卡条61左侧,所述的卡条61一端设置在右上支撑杆211中部,所述的卡条61另一端通过装配槽314设置在左上支撑杆311。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握持柄11为防滑握持柄,所述的握持柄11设有凹凸不平的螺纹。

本实施例的止血装置的使用方法是,根据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位置,保持右上支撑杆211不动,转动左上支撑杆311向外移动,左上支撑杆311以转轴33为中心,沿着卡条61的弧度进行旋转,使得利用卡条61上的卡齿与装配槽314进行卡扣;保持左上支撑杆311不动,转动右上支撑杆211向外移动;对支撑部件进行二次调节,即分别调节右下支撑杆212、左下支撑杆312,右下支撑杆212以转轴213为中心,进行旋转,左下支撑杆312以转轴313为中心,进行旋转;将棉球分别塞入两个按压部件4的棉球槽41内,将两个按压部件4分别对准动脉瘘、静脉瘘;患者手持握持柄11,向下用力按压,由于按压部件4与支撑部件通过万向球进行连接,按压部件4的方向可调节,即可使两个按压部件4分别对动脉瘘、静脉瘘进行按压止血;止血完毕后,将止血装置移开,取出棉球,放置在废弃物收集处;逆时针旋转转动钮51,使得右上支撑杆211、左上支撑杆311向内移动,各部件恢复原位。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利用卡扣调节部件,可定量调节右支撑部件与左支撑部件之间的角度;卡条带有卡齿,能够卡扣在左上支撑杆的装配槽内,保持右支撑部件与左支撑部件的位置不变;支撑部件可进行两次角度调节,扩大了使用角度和范围,使得距离较远的动脉瘘与静脉瘘同时受到按压;利用万向球,使得按压部件角度可调节,使得动脉瘘、静脉瘘不在同一平面时,也可以是按压部件完整的压在动脉瘘、静脉瘘,不出现缝隙,保证止血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