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及其多功能吸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5006发布日期:2018-11-16 21:17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呼吸机及其多功能吸气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是一种呼吸机及其多功能吸气阀。



背景技术: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的装置,常常用来增加病人的肺通气量,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率消耗,节约病人的心脏储备能力。而吸气阀是呼吸机的必备部件,常常作为患者吸气提供吸气气源的接口。吸气阀的上游往往与吸气流量控制系统相连,下游与呼吸设备相连,如呼吸管路,湿化器等。同时吸气阀兼具吸气压力调节功能,它可以接收来自呼吸机控制系统的指令,控制吸气压调节膜片关闭或开启,防止气路系统实际吸气压力超出呼吸机主机设置压力值,保护患者吸气安全。

然而,现有吸气阀中只有一个主气道仅用于患者吸入气体,当患者呼出气体时无法通过该气道,因此,现有的这种吸气阀仅适用于双支呼吸管路的有创呼吸模式,而不适用于单支呼吸管路的无创呼吸模式,因而无法做到两者兼容,所以导致目前市场上的呼吸机存在有创呼吸机和无创呼吸机之分。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呼吸机及其多功能吸气阀,能够集成有创呼吸模式和无创呼吸模式,能够方便快捷的供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机及其多功能吸气阀,旨在实现呼吸机集成有创呼吸模式和无创呼吸模式,能够方便快捷的供患者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吸气阀,所述多功能吸气阀包括吸气阀本体和安装座,所述吸气阀主体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吸气阀主体包括:主气道、旁路气道、吸气压调节气道、主气道膜片、旁路气道膜片以及吸气压调节膜片;所述安装座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于安装座上,其中:

所述主气道膜片安装于所述主气道中;

所述旁路气道膜片设置于所述旁路气道中;

所述驱动件包括所述吸气压调节驱动件和所述气道切换驱动件,所述吸气压调节驱动件用于控制吸气压调节膜片关闭和/或打开吸气压调节气道;所述气道切换驱动件控制旁路气道膜片关闭和/或打开旁路气道。

优选地,所述吸气阀主体还包括排气栅格,所述排气栅格用于防止病人呼出的气体排入呼吸机内部造成污染。

优选地,所述吸气压调节气道用于延伸至所述排气栅格与外部环境连通。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通过螺钉紧固或卡接等方式固定于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旁路气道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优选地,所述吸气阀主体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气道切换驱动件和旁路气道膜片通过所述第一弹簧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气阀主体还包括第二弹簧。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呼吸机,所述呼吸机包括多功能吸气阀,所述呼吸机还包括过滤器、压力传感器和控制面板,其中:

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排气栅格上;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主气道的入口处,用于检测主气道的入口处的气道压力;

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所述吸气压调节驱动件和所述气道切换驱动件的开启和/或关闭。

优选地,所述呼吸机还包括电源插口。

优选地,所述呼吸机还包括开关按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为:实现了呼吸机集成有创呼吸模式和无创呼吸模式,能够方便快捷的供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吸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吸气阀第一实施例的气路原理图a;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吸气阀第二实施例的气路原理图b;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吸气阀呼气模式示意图c;

图5为本实用新型呼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吸气阀和呼吸机。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吸气阀包括吸气阀本体1和安装座2,所述吸气阀主体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上,所述吸气阀主体包括:主气道10、旁路气道20、吸气压调节气道30、主气道膜片101、旁路气道膜片201以及吸气压调节膜片301;所述安装座2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于安装座2上,其中:

所述主气道膜片101安装于所述主气道10中;

所述旁路气道膜片201设置于所述旁路气道20中;

所述吸气压调节膜片301设置于所述吸气压调节气道30中;

所述驱动件包括所述吸气压调节驱动件212和所述气道切换驱动件211,所述吸气压调节驱动件212用于控制吸气压调节膜片关闭和/或打开吸气压调节气道30;所述气道切换驱动件211控制旁路气道膜片201关闭和/或打开旁路气道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气阀主体还包括排气栅格40、第一弹簧202以及第二弹簧302,所述排气栅格40用于防止病人呼出的气体排入机器内部对机器内部零件造成污染。所述气道切换驱动件211和旁路气道膜片201通过所述第一弹簧202连接。具体地,所述安装座2用于固定在呼吸机的机架上作为这个吸气阀的基座,起约束吸气阀其它元器件的作用,并对吸气阀主体起到固定支撑作用。所述吸气阀主体可在安装座2上徒手拆装。此外,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具有安装腔,当吸气阀主体安装到安装腔内后,安装腔与吸气阀主体的外表面形成吸气压调节气道30。所述吸气压调节气道30用于延伸至所述排气栅格40与外部环境连通。安装座2可通过螺钉紧固或卡接等方式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旁路气道2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具体地,所述多功能吸气阀包括吸气阀主体,吸气阀主体上设置有主气道10、旁路气道20;此外,主气道10中设置有主气道膜片101;旁路气道20中设置有气道切换驱动件211和旁路气道膜片201;吸气压调节气道30中设置有吸气压调节驱动件212和吸气压调节膜片301。吸气压调节气道30为排气气道,当主气道10入口压力超过预设的压力阈值时,所述排气气道用于排解部分主气道10的气体。所述气道切换驱动件211和旁路气道膜片201也可以通过除弹簧外的别的方式连接;以满足吸气阀本体1的吸气压调节驱动件212和气道切换驱动件211实际工作中的需要。

在本实施例中,气道切换驱动件211优选为气道切换阀,也可以是气道切换电子体;旁路气道膜片201设置于气道切换驱动件的顶端。吸气压调节驱动件212优选为吸气压调节阀,也可以是吸气压调节驱动电子体;同样的,吸气压调节膜片设置于吸气压调节阀的顶端。主气道膜片101的设置实现了有创呼气模式下将气源(该气源在图1中未示出)中的空气和/或氧气通过主通道完成病人吸气过程;由于无创呼吸模式是采用单管路的气道,因而在无创有创呼吸机中病人的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都是采用同一条气道;

参照图2和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吸气阀第一实施例的气路原理图a;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吸气阀呼气模式示意图c;在第一实施例中,主气道和旁路气道组成并联关系,因而当气道切换驱动件停止通电时,气体经主气道10将主气道膜片101推开,将气源(该气源在图1中未示出)中的空气和/或氧气送至病人,完成吸气的过程;由于正常的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而且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交替出现,才能满足人体正常的呼吸需求。具体的如图3所示,当完成吸气的过程后,开始处于呼气过程,气道切换驱动件开始通电,由于病人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经过主气道10无法将主气道膜片101推开,只能通过气道切换驱动件通电,才能通过气道切换驱动件和旁路气道20将呼气排出去,从而完成呼气的过程,实现了无论是吸气过程还是呼气过程都可以通过主气道10来实现的,当病人进行呼气时,通过控制气道切换驱动件将旁路气道膜片201顶开,方便气体进入旁路气道20中,从而通过主气道10将气体呼出去。因此通过多功能吸气阀气路原理图a的设置满足了无创呼吸模式或者有创呼吸模式的实际应用的需要。

参照图3和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吸气阀第二实施例的气路原理图b;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吸气阀呼气模式示意图c。在第二实施例中,主气道和旁路气道组成选择关系;当气道切换驱动件未上电时,气体通过主气道10推开主气道膜片101,经主气道10将气体送至病人的肺中,实现了吸气的过程;处于呼气过程时,通过控制气道切换驱动件将旁路膜片201切换到旁路气道20上,气体进入旁路气道呼出去。因此通过多功能吸气阀气路原理图b的设置满足了无创呼吸模式或者有创呼吸模式的实际应用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呼吸机。

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呼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呼吸机包括吸气阀本体1和安装座2,还包括过滤器3、压力传感器4和控制面板5,其中:所述过滤器3设置于所述排气栅格40上,用于阻挡外部环境灰尘杂质进入吸气压调节气道30;

所述压力传感器4设置于所述主气道10的入口处,用于检测主气道10的入口处的气道压力;

所述控制面板5用于控制气道切换驱动件211以及吸气压调节驱动件212的开启和/或关闭。

具体地,所述呼吸机包括多功能吸气阀、过滤器3、压力传感器4和控制面板5以及气源、电源插口6、开关按钮7。压力传感器4设置于所述主气道10的入口处,也就是说,压力传感器4用于检测主气道10端口气源的压力,来获取主气道10端口的吸气压力值,当该处的压力超过预设的压力阈值时,所述控制面板5控制所述吸气压调节驱动件通电,吸气压调节驱动件顶开所述吸气压调节膜片,从而将部分气体从排气气道中排出去,从而满足病人正常吸气的需要。当该处的压力未超过预设的阈值时,所述控制面板5控制所述吸气压调节驱动件停止通电,使吸气压调节驱动件停止顶开所述吸气压调节膜片,从而将部分气体无法从排气气道中排出去。在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4、气源以及控制面板5优选为电信号反馈的方式连接,从而实现调节吸气压调节驱动件开启和/或关闭。此外,吸气压调节气道的尾端还设有过滤器3。过滤器3的设置用来防止外界的灰尘、病菌或其他悬浮微生物的进入,提高了病人呼吸的卫生指数。

所述电源插口6优选设置于呼吸机的后壳,用于将所述呼吸机与外部电网相连接,呼吸机还包括电源线和电源适配器,(电源线和电源适配器在图中也均未示出)。该呼吸机的吸气阀可以通过电源插口6、电源线和电源适配器实现与外部电源的电连接,方便使用。

所述开关按钮7设置于所述呼吸机的上表面,用于控制所述呼吸机的开启与关闭;当使用者使用该吸气阀时,可通过开启开关按钮7来实现该功能;当使用者使用结束后,可通过关闭开关按钮7来实现该功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为:实现呼吸机集成有创呼吸模式和无创呼吸模式,能够方便快捷的供患者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