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骨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1646发布日期:2019-02-22 22:02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骨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骨固定板。



背景技术:

开胸手术的手术方法有的是将胸骨正中切开,此种手术方法创口较大,术后恢复较慢,有的是在第三或者第四肋间的胸骨上开倒“T”、“J”或“L”型切口,这种手术方法的创口较小,术后易恢复,但“T”、“J”或“L”型切口的特点是具有两道相互垂直的切口,这类类型的切口需要同时在胸骨的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进行固定,以同时保持两道切口的闭合,但目前还没有专门固定此类具有两道垂直切口的固定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胸骨固定板,其能够同时固定开胸手术中胸骨上两道相互垂直的切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骨固定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上锁定横条、中锁定横条和下锁定横条,上锁定横条、中锁定横条和下锁定横条上均设有多个供锁定螺钉旋入的锁定孔,上锁定横条和中锁定横条之间通过两根第一连接条连接,中锁定横条和下锁定横条之间通过两根第二连接条连接,上锁定横条、中锁定横条和两根第一连接条之间形成闭合的第一锁定窗,中锁定横条、下锁定横条和两根第二连接条之间形成闭合的第二锁定窗。

作为优选,上锁定横条上设有四个锁定孔,中锁定横条上设有两个锁定孔,下锁定横条上设有两个锁定孔。

作为优选结构,上锁定横条、中锁定横条和下锁定横条均相互平行,所述的两根第一连接条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上锁定横条,两根第二连接条呈八字形设置。

作为优选结构,上锁定横条和下锁定横条的长度均长于中锁定横条的长度。

作为优选结构,锁定孔上供锁定螺钉进入的一端设有锥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胸骨固定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上锁定横条、中锁定横条和下锁定横条,三根锁定横条均设有锁定孔,上锁定横条和中锁定横条之间通过两根第一连接条连接,形成闭合的第一锁定窗,中锁定横条和下锁定横条之间通过两根第二连接条连接,形成闭合的第二锁定窗,第一锁定窗和第二锁定窗的设置使得手术中胸骨上两道相互垂直的切口均可以在可能裂开的方向受到限制,从而达到同时固定开胸手术中胸骨上两道相互垂直的切口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胸骨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胸骨固定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上锁定横条1、中锁定横条2和下锁定横条3,上锁定横条1、中锁定横条2和下锁定横条3上均设有多个供锁定螺钉(图中未示出)旋入的锁定孔4;

上锁定横条1和中锁定横条2之间通过两根第一连接条5连接;

中锁定横条2和下锁定横条3之间通过两根第二连接条6连接;

上锁定横条1、中锁定横条2和两根第一连接条5之间形成闭合的第一锁定窗7,中锁定横条2、下锁定横条3和两根第二连接条6之间形成闭合的第二锁定窗8。

在手术中,可以将横向切口102和竖向切口101的交点,如“T”、“J”或“L”型切口的相交点和全部(或部分)切口置于第一锁定窗7内,当然也可以置于第二锁定窗8之内,然后将整个固定板通过锁定螺钉固定于胸骨100上,由于第一锁定窗7和第二锁定窗8呈闭合状,所以无论是横向切口102还是竖向切口101,在固定板锁定后,两道切口均可以在可能裂开的方向受到限制而处于闭合状态,从而达到同时固定开胸手术中胸骨100上两道相互垂直的切口的目的,设置有两个锁定窗,即第一锁定窗7和第二锁定窗8,可以根据术中的切口大小和切口位置选择合适的锁定窗,例如,当切口呈“L”型且竖向切口101的长度较长时,可以使横向切口102和竖向切口101的相交点位于第二锁定窗8,这样的话,整个竖向切口101上面的部分也可以基本位于固定板的覆盖范围之内,更好地闭合切口。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孔4的具体数量为,上锁定横条1上设有四个锁定孔4,中锁定横条2上设有两个锁定孔4,下锁定横条3上设有两个锁定孔4,这样的锁定孔4数量及分布方式可以使固定板的固定更加稳固、牢靠。

在本实施例中,上锁定横条1、中锁定横条2和下锁定横条3均相互平行,两根第一连接条5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上锁定横条1,两根第二连接条6呈八字形设置。

上锁定横条1、中锁定横条2相互平行以及两根第一连接条5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上锁定横条1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当横向切口102和竖向切口101的处于第一锁定窗7时,两道切口均最大程度地受到来自固定板的呈90°方向的限制力,以利于切口的更好闭合;

而两根第二连接条6呈八字形设置,其具体设置为,一根第二连接条6的两端均连接于靠近锁定孔4的位置,另一根第二连接条6的两端也分别连接于靠近锁定孔4的位置。相比于第二链接条垂直于中锁定横条2的设置方式,八字形设置可以使整块固定板在胸骨100上的覆盖面更加均布,从而使固定板的固定更加稳定、牢靠。

在本实施例中,上锁定横条1和下锁定横条3的长度均长于中锁定横条2的长度,当然,上锁定横条1、中锁定横条2和下锁定横条3之间的相对长度也可以是其它情形,上锁定横条1和下锁定横条3的长度相对中锁定横条2的长度来得长,主要是考虑到胸骨100的表面并非平面状,而是在胸骨100的宽度方向上由两侧边缘向中部逐渐隆起,这样的话固定板锁定时并非能够完全贴合于胸骨100的表面,这就又涉及到固定板稳定、牢靠的问题。此时如果长度较长的话,锁定位置就仍然能够靠近胸骨100的边缘位置,这样的话,整个固定板的上部和下部(即上锁定横条1和下锁定横条3的位置)的锁定点(锁定孔4的位置)的位置就能够分布在较大的覆盖面积上,而不会局限于胸骨100中部隆起位置的周围,从而使固定板的固定更加稳定、牢靠,这种情况下,即使中锁定横条2的长度较短对固定板的稳定、牢靠性也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孔4上供锁定螺钉进入的一端设有锥形面9,其作用一是使锁定螺钉没入固定板,从而使固定板的表面平齐,二是防止锁定螺钉退钉。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