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208发布日期:2019-02-10 23:17阅读:1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属于疾病检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适用于医院眼科测量患者眼睛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前房深度以及人眼角膜直径测定和对要求的拟植入眼内人工晶体的度数计算。

但是现有的头架固定较为简单,每个人的头型和脸部不一样只能稍微固定,但是这样眼部位置也固定不准确,耗费调整时间,影响测量的效果;有的头架固定牢固,但是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该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的U型头架能够更准确和舒适地固定住头部的位置,从而使得眼部测量更为准确,测量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包括底座、测量主机、显示器、U型头架、操控键盘和控制器;测量主机固定于底座上;U型头架设置于测量主机的测量视角的前端;显示器与测量主机电连接,显示器显示测量图像;操控键盘与测量主机电连接并控制测量主机工作,所述U型头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额头紧固部和下巴放置部;额头紧固部包括正反转电机、弧形的且水平设置的半柔性带和设置于半柔性带上的感应额头抵靠力的应力感应片;半柔性带朝向测量主机一侧突出;半柔性带一端与正反转电机竖直设置的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正反转动带动半柔性带缠绕和打开;控制器分别与应力感应片和正反转电机电信号连接,控制器接收应力感应片的信号并控制正反转电机的启闭;下巴放置部通过一竖直设置在U型头架上的微调杆调节高度。

其中,所述U型头架包括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方的限定头顶部,限定头顶部包括竖直设置且端部向下的U形杆和位于U形杆内弧处的顶罩,顶罩上端通过一支杆与U形杆上部固定连接;U形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伸缩杆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下巴放置部上设置有两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两第一通孔分别套设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微调杆包括竖直设置的内管、外螺纹杆以及一套设在外螺纹杆外的调节螺母,外螺纹杆上端套设在内管下部,外螺纹杆下端固定于底座上,内管上端与下巴放置部下表面固定连接;内管下端面抵靠在调节螺母上。

其中,所述下巴放置部上表面中部设置有下凹的凹陷区;凹陷区内铺设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U型头架能够更准确和舒适地固定住头部的位置,从而使得眼部测量更为准确,测量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额头紧固部、下巴放置部和限定头顶部,可以适应每个人的头部情况来限制头部位置,固定更准确。

3、本实用新型的额头紧固部的半柔性带可以根据每个人头部依靠的力的不同来自动调节长度,使得固定准确的同时更加舒适。

4、本实用新型的下巴放置部下方设置有微调杆,能够微量调整下巴放置部的高度,适用性强。

5、本实用新型的下巴放置部上设置有凹陷区,且凹陷区内设置有橡胶层,可以使得人们在定位头部时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巴放置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微调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底座、2-测量主机、3-显示器、4-U型头架、41-第一支撑杆、42-第二支撑杆、43-第二通孔、5-操控键盘、6-额头紧固部、61-正反转电机、62-半柔性带、64-应力感应片、7-下巴放置部、71-第一通孔、72-凹陷区、73-橡胶层、8-微调杆、81-内管、82-外螺纹杆、83-调节螺母、9-限定头顶部、91-U形杆、92-顶罩、93-支杆、94-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2,一种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包括底座1、测量主机2、显示器3、U型头架4、操控键盘5和控制器;测量主机2固定于底座1上;U型头架4设置于测量主机2的测量视角的前端;显示器3与测量主机2电连接,显示器3显示测量图像;操控键盘5与测量主机2电连接并控制测量主机2工作,所述U型头架4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额头紧固部6和下巴放置部7;额头紧固部6包括正反转电机61、弧形的且水平设置的半柔性带62和设置于半柔性带62上的感应额头抵靠力的应力感应片64;半柔性带62介于柔性件和刚性件之间,保证贴靠时的舒适度;半柔性带62朝向测量主机2一侧突出;半柔性带62与正反转电机61竖直设置的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正反转动带动半柔性带62缠绕和打开;控制器分别与应力感应片64和正反转电机61电信号连接,控制器接收应力感应片64的信号并控制正反转电机61的启闭;下巴放置部7通过一竖直设置在U型头架4上的微调杆8调节高度。

参见图1,所述U型头架4包括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以及设置于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上方的限定头顶部9,限定头顶部9包括竖直设置且端部向下的U形杆91和位于U形杆91内弧处的顶罩92,顶罩92上端通过一支杆93与U形杆91上部固定连接;U形杆9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伸缩杆94与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分别位于测量主机2的测量视角的前端两侧;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的下部竖直设置,其中部朝远离测量主机2一侧向上倾斜,其上部竖直设置;以适应人体面部特征;半柔性带62一端与第一支撑杆41外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杆42上的第二通孔43后与正反转电机61竖直设置的转轴固定连接。

参见图2-4,所述下巴放置部7上设置有两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71,两第一通孔71分别套设在第一支撑杆41和第二支撑杆42上,微调杆8包括竖直设置的内管81、外螺纹杆82以及一套设在外螺纹杆82外的调节螺母83,外螺纹杆82上端套设在内管81下部,外螺纹杆82下端固定于底座1上,内管81上端与下巴放置部7下表面固定连接;内管81下端面抵靠在调节螺母83上。

参见图3,所述下巴放置部7上表面中部设置有下凹的凹陷区72;凹陷区72内铺设有橡胶层73;可以使得人们在定位头部时下巴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测量时,人的下巴放在下巴放置部7上,旋动调节螺母83来调整内管81和外螺纹杆82之间套设的长度,从而调整微调杆8的长度来调整下巴放置部7的高度;额头抵靠在半柔性带62上,半柔性带62上的应力感应片64感受到力的大小后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正反转电机61工作,若应力感应片64感受到力过大,正反转电机61的转轴旋转将半柔性带62放出伸长,若应力感应片64感受到力过小,正反转电机61的转轴旋转将半柔性带62缠绕缩短,使得额头紧固部6调控到合适的范围;手握U形杆91上拉或是下压,使得伸缩杆94伸长或是缩短,直到顶罩92抵靠在人的头顶上;通过以上步骤来固定头部位置,从而固定好眼部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