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ICU智能拍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290发布日期:2019-02-15 20:4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EICU智能拍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EICU智能拍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床上,定时翻身拍背对于ICU患者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在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之后进行定时翻身拍背,通过叩击震动患者背部,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所以,翻身拍背可以预防和减少压力性损伤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重症监护室的病人一般每2小时给予翻身拍背一次,如果肺部感染严重的,必须加强拍背次数,护士工作量大大增加;现在临床拍背都是靠护士手去操作,虽然拍背的顺序、频率都有统一标准,但护士真正操作时很难做到统一规范化;拍背需要消耗很大的力气,护士手会很累很疼,甚至会损伤到手;有些护士因为偷懒,或者是没有认识到拍背的重要性,不能好好的执行拍背操作,直接影响了病人的治疗效果。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EICU智能拍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EICU智能拍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对称设置四根支腿,所述支腿底部固定设置万向轮,所述底座顶部对称设置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设置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前表面一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输出端连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伸缩电机的一端固定设置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穿过所述动力箱外壁插入所述动力箱内部,所述动力箱前表面靠近所述伸缩杆且与所述伸缩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位置处开设滑槽,所述滑槽和所述旋转轴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动力箱内的一端设置凸轮,所述凸轮外边缘开设凸轮槽,所述动力箱前表面远离所述伸缩电机的一端中心位置处开设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插入拍背杆,所述拍背杆通过设置在所述方形孔上下两端中心位置的固定轴与所述动力箱连接,所述拍背杆与所述固定轴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拍背杆外侧位于所述动力箱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拍背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空心拳,所述拍背杆内侧位于所述动力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拍背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对称设置连杆,所述连杆内侧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转轴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滚轮与所述凸轮槽之间为滚动连接,所述动力箱顶部固定设置输入装置和与所述输入装置电性相连的控制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包括显示屏及位于所述显示屏下方的输入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拳的外形和大小与微屈的手相一致,且所述空心拳的材质与人体皮肤相贴近。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弹簧的最大形变量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槽内壁固定设置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电机、所述滑槽及所述方形孔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所述升降杆、所述伸缩电机及所述旋转电机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底座底部设置带有万向轮的支腿,底座顶部设置升降杆,升降杆顶部设置包括动力箱的动力装置,动力箱前表面一端设置带有伸缩杆的伸缩电机,伸缩杆末端连接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设置带有旋转轴的旋转电机,旋转轴插入动力箱内,旋转轴末端连接外边缘开设凸轮槽的凸轮,动力箱前表面开设插入拍背杆的方形孔和与旋转轴相配合的滑槽,拍背杆通过固定轴与动力箱相连接,拍背杆位于动力箱外部的一端外侧设置第一弹簧,第一弹簧末端连接空心拳,拍背杆位于动力箱内部的一端内侧设置第二弹簧,第二弹簧末端连接固定块,固定块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对称设置连杆,连杆内侧利用转轴连接与凸轮槽相配合的滚轮,动力箱顶部设置包括显示屏和位于显示屏下方的输入按钮的输入装置及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改变旋转电机的转速来调节拍背频次,利用伸缩杆使旋转电机上的凸轮位于不同的位置来改变第二弹簧的压缩程度,调节拍背力度,从而大大的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护士的劳动力,增强了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同时拍背的频次和力度的设置,可以使拍背更加均匀,排痰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ICU智能拍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ICU智能拍背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ICU智能拍背装置的动力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支腿;3、万向轮;4、升降杆;5、动力装置;6、动力箱;7、伸缩电机;8、伸缩杆;9、电机支架;10、旋转电机;11、旋转轴;12、滑槽;13、凸轮;14、凸轮槽;15、方形孔;16、拍背杆;17、固定轴;18、第一弹簧;19、空心拳;20、第二弹簧;21、固定块;22、连杆;23、转轴;24、滚轮;25、输入装置;26、控制装置;27、显示屏;28、输入按钮;29、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EICU智能拍背装置。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ICU智能拍背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部对称设置四根支腿2,所述支腿2底部固定设置万向轮3,所述底座1顶部对称设置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设置动力装置5,所述动力装置5包括动力箱6,所述动力箱6前表面一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伸缩电机7,所述伸缩电机7输出端连接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远离所述伸缩电机7的一端固定设置电机支架9,所述电机支架9上设置旋转电机10,所述旋转电机10输出端连接旋转轴11,所述旋转轴11远离所述旋转电机10的一端穿过所述动力箱6外壁插入所述动力箱6内部,所述动力箱6前表面靠近所述伸缩杆8且与所述伸缩杆8位于同一水平面位置处开设滑槽12,所述滑槽12和所述旋转轴11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旋转轴11位于所述动力箱6内的一端设置凸轮13,所述凸轮13外边缘开设凸轮槽14,所述动力箱6前表面远离所述伸缩电机7的一端中心位置处开设方形孔15,所述方形孔15内插入拍背杆16,所述拍背杆16通过设置在所述方形孔15上下两端中心位置的固定轴17与所述动力箱6连接,所述拍背杆16与所述固定轴17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拍背杆16外侧位于所述动力箱6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一弹簧18,所述第一弹簧18远离所述拍背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空心拳19,所述拍背杆16内侧位于所述动力箱6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远离所述拍背杆16的一端固定设置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远离所述第二弹簧20的一侧对称设置连杆22,所述连杆22内侧远离所述固定块21的一端固定设置转轴23,所述转轴23上设置滚轮24,所述滚轮24与所述转轴23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滚轮24与所述凸轮槽14之间为滚动连接,所述动力箱6顶部固定设置输入装置25和与所述输入装置25电性相连的控制装置26,所述输入装置25包括显示屏27及位于所述显示屏27下方的输入按钮2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心拳19的外形和大小与微屈的手相一致,且所述空心拳19的材质与人体皮肤相贴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12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弹簧20的最大形变量相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轮槽14内壁固定设置橡胶垫29。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电机7、所述滑槽12及所述方形孔15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轮3、所述升降杆4、所述伸缩电机7及所述旋转电机10均与所述控制装置26电性相连接。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1底部设置带有万向轮3的支腿2,底座1顶部设置升降杆4,升降杆4顶部设置包括动力箱6的动力装置5,动力箱6前表面一端设置带有伸缩杆8的伸缩电机7,伸缩杆8末端连接电机支架9,电机支架9上设置带有旋转轴11的旋转电机10,旋转轴11插入动力箱6内,旋转轴11末端连接外边缘开设凸轮槽14的凸轮13,动力箱6前表面开设插入拍背杆16的方形孔15和与旋转轴11相配合的滑槽12,拍背杆16通过固定轴17与动力箱6相连接,拍背杆16位于动力箱6外部的一端外侧设置第一弹簧18,第一弹簧18末端连接空心拳19,拍背杆16位于动力箱6内部的一端内侧设置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末端连接固定块21,固定块21远离第二弹簧20的一侧对称设置连杆22,连杆22内侧利用转轴23连接与凸轮槽14相配合的滚轮24,动力箱6顶部设置包括显示屏27和位于显示屏27下方的输入按钮28的输入装置25及控制装置26,可以通过改变旋转电机10的转速来调节拍背频次,利用伸缩杆8使旋转电机10上的凸轮13位于不同的位置来改变第二弹簧20的压缩程度,调节拍背力度,从而大大的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护士的劳动力,增强了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同时拍背的频次和力度的设置,可以使拍背更加均匀,排痰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