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肱动脉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5843发布日期:2019-02-19 18:57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肱动脉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肱动脉压迫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肱动脉压迫器肱动脉止血效果差,容易引起肱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肱动脉压迫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肱动脉压迫器,包括调节旋钮、轴套、压板、铰接处、支撑块、围手板、肘关节弹性带、卡槽、收紧带和压迫块;所述调节旋钮的尾端附螺纹轴,所述轴套附内螺纹;所述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相同的围手板的一端,压板与围手板之间形成铰接处,压板与围手板构成整个肱动脉压迫器的骨架,围手板的另一端与半圆状的肘关节弹性带的首端环形连接,轴套连接于压板的中部的上表面,调节旋钮通过螺纹轴与轴套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调节旋钮的尾部与压迫块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通过旋扭调节旋钮来调整压迫块的下压深度,从而调整压迫块的力度,达到既压迫止血,又不阻断肱动脉的血流,围手板与皮肤接触的一面的上部设置支撑块,达到与肌肉接触的部分柔软光润,让患者舒适感增加,肘关节弹性带的尾端与收紧带环形连接,收紧带与卡槽配合连接,收紧带通过收紧带一端插入卡槽的深度,来起到收紧作用,收紧带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也设置了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尾端带软垫。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经肱动脉穿刺进行冠脉造影或者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术(PCI)后,取出肱动脉压迫器,远端(远心端)放置于肘关节合适位置,近心端覆盖至上臂中下部,调整压迫块的位置至肱动脉穿刺点,压迫穿刺点,通过旋扭调节旋钮来调整压迫块的下压深度,从而调整压迫块的力度,达到既压迫止血,又不阻断肱动脉的血流。调整肘关节弹性带,固定附有多支撑块的围手板,完成压迫止血,术后根据止血情况,定时调整压迫器,大部分病人可于8-12小时去除肱动脉压迫器,完成压迫止血。

依据肘关节和肱动脉的结构特点而设计,以肱动脉的穿刺点作为压迫的着力点,其质地较硬和具有铰接结构的压板与围手板对流经上臂的头静脉及贵要静脉发挥支撑保护作用,避免该两条静脉受到压迫而回流不畅。调节旋钮根据止血情况进行松紧调整达到既压迫止血,又不阻断肱动脉的血流。肘关节弹性带固定整体支撑块,避免围手板及压板的移动和翻转。支撑块尾端的软垫设置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有益技术效果:整体具有改善肱动脉止血效果,减少肱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肱动脉压迫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肱动脉压迫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调节旋钮、2.轴套、3.压板、4.铰接处、5.支撑块、6.围手板、7.肘关节弹性带、8.卡槽、9.收紧带、10.压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肱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旋钮1、轴套2、压板3、铰接处4、支撑块5、围手板6、肘关节弹性带7、卡槽8、收紧带9和压迫块10;所述调节旋钮1的尾端附螺纹轴,所述轴套2附内螺纹;所述压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相同的围手板6 的一端,压板3与围手板6之间形成铰接处4,压板3与围手板6构成整个肱动脉压迫器的骨架,围手板6的另一端与半圆状的肘关节弹性带7的首端环形连接,轴套2连接于压板3的中部的上表面,调节旋钮1通过螺纹轴与轴套2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调节旋钮1的尾部与压迫块10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通过旋扭调节旋钮1来调整压迫块10的下压深度,从而调整压迫块10 的力度,达到既压迫止血,又不阻断肱动脉的血流,围手板6与皮肤接触的一面的上部设置支撑块5,达到与肌肉接触的部分柔软光润,让患者舒适感增加,肘关节弹性带7的尾端与收紧带9环形连接,收紧带9与卡槽8配合连接,收紧带9通过收紧带8一端插入卡槽8的深度,来起到收紧作用,收紧带9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也设置了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尾端带软垫。

经肱动脉穿刺进行冠脉造影或者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术(PCI)后,取出肱动脉压迫器,远端(远心端)放置于肘关节合适位置,近心端覆盖至上臂中下部,调整压迫块10的位置至肱动脉穿刺点,压迫穿刺点,通过旋扭调节旋钮1来调整压迫块的下压深度,从而调整压迫块10的力度,达到既压迫止血,又不阻断肱动脉的血流。调整肘关节弹性带7,固定附有多支撑块5的围手板6,完成压迫止血,术后根据止血情况,定时调整压迫器,大部分病人可于8-12小时去除肱动脉压迫器,完成压迫止血。

依据肘关节和肱动脉的结构特点而设计,以肱动脉的穿刺点作为压迫的着力点,其质地较硬和具有铰接结构的压板3与围手板6对流经上臂的头静脉及贵要静脉发挥支撑保护作用,避免该两条静脉受到压迫而回流不畅。调节旋钮1 根据止血情况进行松紧调整达到既压迫止血,又不阻断肱动脉的血流。肘关节弹性带9固定整体支撑块5,避免围手板6及压板3的移动和翻转。支撑块5尾端的软垫设置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