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形肢体包扎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5956发布日期:2019-10-09 01:3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柱形肢体包扎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涉及医疗包扎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柱形肢体包扎套。



背景技术:

柱形肢体包扎套主要用于包扎受伤的手指、脚趾或者用于包皮手术时包扎男性生殖器,除了上述用途以外柱形肢体包扎套还可以用于其他的柱形肢体的伤口包扎或者手术包扎。现有的技术在包扎手指或者脚趾时,通常是将正方形的纱布对折折叠成三角形后在对手指或者脚趾进行包扎,同时还需要使用医用胶布,显然上述包扎方法不仅难度大,步骤繁琐同时还存在包扎后纱布脱落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便于包扎的柱形肢体包扎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柱形肢体包扎套,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包扎困难、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柱形肢体包扎套,包括第一弹性柱形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柱形套的内侧连接有至少一条医用敷料,当所述的第一弹性柱形套套设于柱形肢体上时所述的医用敷料沿第一弹性柱形套的长度方向伸展并贴附于所述的柱形肢体的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弹性柱形套中部具有封闭结构,所述的封闭结构将所述的第一弹性柱形套分成上套体和下套体,所述的医用敷料与下套体内侧靠近封闭结构处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封闭结构由线材在第一弹性柱形套中部缠绕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弹性柱形套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性柱形套,所述的第一弹性柱形套与所述的第二弹性柱形套的端部均为封闭端部,两个封闭端部互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弹性柱形套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性柱形套,所述的第一弹性柱形套与所述的第二弹性柱形套的端部均为敞开端部,两个敞开端部的敞开边缘互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医用敷料的中部与第一弹性柱形套的内侧相连接,当所述的第一弹性柱形套套设于柱形肢体上时所述的医用敷料的两端分别沿第一弹性柱形套的长度方向伸展。

作为优选,所述的医用敷料的中部具有与所述的敞开端部相对应的开口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弹性柱形套内侧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医用敷料,所述的医用敷料的一端与第一弹性柱形套的内侧相连接,当所述的第一弹性柱形套套设于柱形肢体上时所述的医用敷料的另一端沿第一弹性柱形套的长度方向伸展。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弹性柱形套的下端边缘由内向外卷绕形成有第一环形卷体,所述的第一弹性柱形套的上端边缘由外向内卷绕形成有第二环形卷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医用敷料包括无纺布或者纱布或者棉布中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组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在第一弹性柱形套的内侧设置医用敷料,当第一弹性柱形套套设于柱形肢体时,能够使得医用敷料对柱形肢体进行良好的包覆,包覆操作简单、方便且不易脱落;

2.通过在第一弹性柱形套上端对称设置第二弹性柱形套或者将第一弹性柱形套分成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上下两个套体,能够对柱形肢体的外侧进行双层包覆,包覆效果更好,使得医用敷料能够更好的固定,防止医用敷料相对创伤处发生晃动,能够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

3.通过在第一弹性柱形套上设置敞开端部,同时在医用敷料的中部设置于敞开端部相对应的开口,使得包覆后的柱形肢体的端部能够暴露于第一弹性柱形套的上端,便于对柱形肢体进行手术操作,例如包皮切割手术;

4.通过在第一弹性柱形套的下端设置环形卷体,便于第一弹性柱形套的套入,且套入后可以通过将环形卷体慢慢向下展开使得第一弹性柱形套套设至柱形肢体上,同时随着环形卷体慢慢向下展开能够将医用敷料敷压在柱形肢体的表面,环形卷体的存在能够使的第一弹性柱形套在套入过程中不会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弹性柱形套的展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弹性柱形套和第二柱形套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形肢体包扎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形肢体包扎套的另一实施例。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形肢体包扎套的另一实施例。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形肢体包扎套的另一实施例。

图中,第一弹性柱形套1、医用敷料2、封闭结构3、上套体4、下套体5、线材6、第二弹性柱形套7、封闭端部8、敞开端部9、开口结构10、第一环形卷体11、第二环形卷体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柱形肢体包扎套,包括第一弹性柱形套1,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柱形套1的内侧连接有至少一条医用敷料2,医用敷料2包括无纺布或者纱布或者棉布中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组合。当第一弹性柱形套1套设于柱形肢体上时医用敷料2沿第一弹性柱形套1的长度方向伸展并贴附于柱形肢体的表面。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弹性柱形套的内侧设置医用敷料,当第一弹性柱形套套设于柱形肢体时,能够使得医用敷料对柱形肢体进行良好的包覆,包覆操作简单、方便且不易脱落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柱形套1中部具有封闭结构3,封闭结构3将第一弹性柱形套1分成上套体4和下套体5,医用敷料2与下套体5内侧靠近封闭结构3处相连。

该封闭结构3由线材6在第一弹性柱形套1中部缠绕形成或者通过线材6将第一弹性柱形套1中部缝合形成。

通过线材6在第一弹性柱形套1中部打结或者缝合使得第一弹性柱形套1分成上套体4和下套体5,下套体5的下端边缘由内向外卷绕形成有第一环形卷体11,上套体4的上端边缘由外向内卷绕形成有第二环形卷体12。

通过将第一弹性柱形套分成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上下两个套体,能够对柱形肢体的外侧进行双层包覆,包覆效果更好,使得医用敷料能够更好的固定,防止医用敷料相对创伤处发生晃动,能够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

此外,通过在下套体5的下端设置环形卷体,便于下套体5的套入,且套入后可以通过将环形卷体慢慢向下展开使得下套体5套设至柱形肢体上,同时随着环形卷体慢慢向下展开能够将医用敷料敷压在柱形肢体的表面,环形卷体的存在能够使的第一弹性柱形套在套入过程中不会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如图2和图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柱形套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性柱形套7,第一弹性柱形套1与第二弹性柱形套7的端部均为封闭端部8,两个封闭端部8互相连接。第一弹性柱形套1的下端边缘由内向外卷绕形成有第一环形卷体11,第一弹性柱形套1的上端边缘由外向内卷绕形成有第二环形卷体12。

第一弹性柱形套1和第二弹性柱形套7采用网状的弹性材料,网状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性能,便于创伤处保持良好的干爽的环境,有助于伤口的愈合,防止创伤处出现溃烂等现象。

如图2和图6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柱形套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性柱形套7,第一弹性柱形套1与第二弹性柱形套7的端部均为敞开端部9,两个敞开端部9的敞开边缘互相连接。医用敷料2的中部具有与敞开端部9相对应的开口结构10。第一弹性柱形套1的下端边缘由内向外卷绕形成有第一环形卷体11,第一弹性柱形套1的上端边缘由外向内卷绕形成有第二环形卷体12。

通过在第一弹性柱形套上设置敞开端部,同时在医用敷料的中部设置于敞开端部相对应的开口,使得包覆后的柱形肢体的端部能够暴露于第一弹性柱形套的上端,便于对柱形肢体进行手术操作,例如包皮切割手术;

在上述实施例中,医用敷料2的中部与第一弹性柱形套1的内侧相连接,当第一弹性柱形套1套设于柱形肢体上时医用敷料2的两端分别沿第一弹性柱形套1的长度方向伸展。

在上述实施例中,医用敷料2可以采用另外的分布形式,第一弹性柱形套1内侧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医用敷料2,医用敷料2的一端与第一弹性柱形套1的内侧相连接,当第一弹性柱形套1套设于柱形肢体上时医用敷料2的另一端沿第一弹性柱形套1的长度方向伸展。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第一弹性柱形套1、医用敷料2、封闭结构3、上套体4、下套体5、线材6、第二弹性柱形套7、封闭端部8、敞开端部9、开口结构10、第一环形卷体11、第二环形卷体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