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脑棉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761发布日期:2019-03-02 04:21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功能性脑棉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用的功能性脑棉片,是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微创、脊柱、耳鼻喉及骨科等各种显微、深部组织结构手术和开放手术的吸引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几乎所有脑科手术过程中都需要用普通脑棉片放置在手术部位,以吸收并清理术野血液及其它血性液体、使术野清晰、便于手术操作。这种方式下,当脑棉片吸足液体后,将不再增加液体的吸收量,这时就需更换新的脑棉片进去,一般手术过程需要少则数片、多则数十片脑棉片。这个更换过程,按手术情况,有若干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生的操作时间,也延长了手术的时间。多次更换脑棉片,也会影响医生的手术质量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创新、设计独特、安全无菌、吸引方便、节约手术时间和减少感染几率的功能性脑棉片。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脑棉片(1)、吸引管(2),所述吸引管(2)一端插入至所述脑棉片(1)内部,所述吸引管(2)另一端从所述脑棉片(1)中伸出并连接至外置的负压吸引器。

所述吸引管(2)处于脑棉片(1)的部分设置有若干侧孔(21)。

所述侧孔(21)均匀分布在所述吸引管(2)上。

还包括有用于固定所述脑棉片(1)和吸引管(2)的捆绑线(3)。

所述脑棉片(1)前端为圆形。

所述脑棉片(1)为医用脱脂棉或水刺非织造布。

所述吸引管(2)处于脑棉片(1)内的部分设置有若干和所述吸引管(2)形成连通的支管(4)。

所述支管(4)倾斜设置,所述支管(4)的倾斜方向为往脑棉片(1)前端方向倾斜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利用负压来吸引手术部位的血液及其它血性液体,无需重复更换脑棉片;2)可一直保持术野清晰、干净,无血色影响操作;3)节省手术操作时间;4)减少脑棉片的用量; 5)多片脑棉片可同时吸引;6)手感柔软、吸血性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脑棉片内部的吸引管与医院中心负压的连接,可连续不间断地吸走手术部位的血液及其它血型液体,让术野一直保持清晰干净,无需再重复更换脑棉片,这就大大方便了医生的手术操作,节省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质量。功能性脑棉片适用于神经外科、微创、脊柱、耳鼻喉及骨科等各种显微、深部组织结构手术和开放手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部放大图。

图中1为脑棉片、2为吸引管、3为涤纶线、4为支管;

21为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脑棉片1、涤纶线3和吸引管2,所述吸引管2设置在脑棉片1内部。

所述吸引管2前端设置有若干个侧孔21,均匀分布在吸引管2两侧;

所述涤纶线3是便于放入和取出脑棉片1;所述涤纶线3可通过缠绕绑扎,来固定引流管2与脑棉片1;

所述吸引管2通过骨蜡密封固定在手术室吸引器的连接管腔内。

所述脑棉片1前端为圆形。

所述脑棉片1为医用脱脂棉或水刺非织造布。

本实用新型在吸引管2位于脑棉片1的部分也设置有若干均布的支管4,使吸液更为迅速彻底,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支管4上也可设置若干通孔,这样使得相关液体能在各个方向通过支管4进入吸引管2内,进一步的提高吸液效率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支管4设置方式能使液体更加顺利的进入吸引管2内,进一步提高吸引管2的吸引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带有侧孔的吸引管2放置在脑棉片1内部,用涤纶线缠绕打结固定。吸引管2后端连接医院中心负压管路,用骨蜡密封固定管腔,可同时连接固定多个脑棉片1吸引管2。负压后,可以将手术创面血液及其它血性液体吸引干净,达到清理术野、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目的。

装配时,将吸引管2侧孔21一端穿入脑棉片1中部,至一定位置后,用涤纶线3穿过脑棉片1,然后缠绕打结固定吸引管2,以防被拉脱出。

以上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把脑棉片1中吸收的血液通过负压管路持续吸走,无需再重复更换脑棉片1,节省了时间,从而为手术的快速无间断进行,创造了条件。

正常使用时,脑棉片1可以适当形状平铺或卷曲在手术部位,将吸引管2另一端用骨蜡密封固定在中心负压吸引器管路连接管的管道内;开启负压,即可持续吸引创部液体。

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脑棉片1和吸引管2做成了内置结构,简洁方便,可持续吸引创部血液及其它血性液体,清理了术野,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术野的可操作性,因此适用于神经外科、微创、脊柱、耳鼻喉及骨科等各种显微、深部组织结构手术和开放手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