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宫颈活检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597发布日期:2019-04-13 00:39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宫颈活检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喷药与取样相结合的宫颈活检钳。



背景技术:

活检又称活体组织检查,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求,从患者体内以切取、钳取或穿刺等方式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特别是对于在身体内形成的各种类型的肿瘤进行精确诊断治疗时,需要通过细胞检查来识别肿瘤的类型,以便确定实施治疗的药物和方法。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宫颈细胞筛查需要进行活检取样。宫颈活检钳在夹取组织取样时,会造成取样点出血,传统的做法是将取样组织取出后,再对出血点进行止血处理,效率低,效果差。

2016年3月9日公开的公告号为CN 205072916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喷药功能的宫颈活检钳,其通过在钳头的前端嵌装雾化喷头,在钳杆的底壁内部设有药液输送腔室,钳杆的后端通过注射器接口与注射器连接。虽然可以实现活检时立即对出血部位进行喷药止血,但是操作不便,在夹取组织后,一方向需要稳定活检钳,另一方面又需要操作注射器进行喷药,一手持钳,一手注射,容易造成活检钳不稳,另外,喷血止血的药液容易对取样造成污染,降低检查的准确性。

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既能实现取样的同时进行止血,又能防止取样组织被药液污染的宫颈活检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宫颈活检钳,可有效实现在取样的同时,对取样部位喷洒药液进行消毒灭菌或止血处理,并且避免取样组织被药液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宫颈活检钳,包括驱动手柄、握持部和钳杆,所述钳杆包括下部的槽杆和上部的柱杆,所述柱杆前端连接有储物筒,所述储物筒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弹性封闭瓣膜,所述槽杆前端向上弯曲变形形成前端为盲孔的筒状结构,槽杆内设置有流通管道,前端延伸至筒状结构的一侧形成出口,所述槽杆和所述柱杆中间部分开设有相互对应的凹槽缺口,槽杆的凹槽缺口内固定有活塞筒,活塞筒一端与所述流通管道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后端设置有推板,柱杆的凹槽缺口内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钳杆外套设有套管,对槽杆和柱杆进行约束限位,所述槽杆和套管均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所述柱杆延伸至握持部内部,并通过至少一个滑套设置在握持部内,所述驱动手柄包括固定手柄和与其铰接的活动手柄,所述固定手柄与握持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手柄延伸至握持部内与所述柱杆铰接。

所述储物筒与所述柱杆的直径相同,两者通过其端部的T形或燕尾形滑块、滑槽活动连接。

所述活动手柄顶部具有沿其轴向的滑槽,滑槽内穿置有销轴,销轴贯穿所述柱杆。

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下端均设置有指环。

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下端的指环间连接有弹簧。

所述套管前端为球面结构,对应储物筒和槽杆筒状结构的部分侧面开设有取样口,对应流通管道出口的部位开设有通孔。

所述槽杆与所述套管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手柄驱动柱杆沿槽杆轴向滑动推进,槽杆前端的筒状结构与柱杆前端的储物筒相配合,利用其边缘部分形成剪切作用,将取样组织剪切,并在柱杆的继续推进作用下,将取样组织压入储物筒内,取样组织进入储物筒后,在封闭瓣膜的作用下,闭合封闭,有效减少和避免对取样部位喷洒药液消炎止血时,药液污染取样组织。取样组织进入储物筒时,柱杆的凹槽缺口后端推动活塞杆的推板,将活塞筒内的药液推出,并沿流通管道到达出口喷射,对取样部位进行消毒灭菌或止血处理。

2、柱杆前端活动连接储物筒,方便更换,储物筒一次性使用,卫生安全,并且对取样组织进行有效保护,也避免在活检钳从患者体内取出时造成其他污染物粘附。

3、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下端的指环间连接有弹簧,方便在取样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柱杆自动回撤,简便、省事。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取样、喷药同时进行,双手操作,一手握住握持部,一手操作驱动手柄,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储物筒与柱杆前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储物筒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看图1-5,一种宫颈活检钳,包括驱动手柄、握持部6和钳杆,所述钳杆包括下部的槽杆14和上部的柱杆15,柱杆15匹配在槽杆14的槽内,所述柱杆15前端连接有储物筒2,储物筒2与柱杆15的直径相同,两者通过其连接端部的T形(或燕尾形)滑块和滑槽相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储物筒2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弹性封闭瓣膜16,取样组织被挤压时,弹性封闭瓣膜16发生弹性形变,通过弹性封闭瓣膜16间的缝隙进入储物筒2内,进入后,弹性封闭瓣膜16复原,对储物筒2实现封闭。

所述槽杆14前端向上弯曲变形形成前端为盲孔的筒状结构,槽杆14本体内设置有流通管道1,前端延伸至筒状结构的一侧形成出口,所述槽杆14和所述柱杆15中间部分开设有相互对应的凹槽缺口,槽杆14的凹槽缺口内固定有活塞筒5,活塞筒5一端与所述流通管道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杆18,活塞杆18后端设置有推板19,柱杆15的凹槽缺口内设置有限位挡块17,推板19位于限位挡块17与柱杆15的凹槽缺口后端之间,限位挡块17与柱杆15的凹槽缺口后端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实现缓冲,在柱杆15向前推进时,首先实现组织取样,取样后,继续推进间,柱杆15的凹槽缺口后端推动推板19,此时,药液被推出,取样组织被挤压入储物筒2内。

所述钳杆外套设有套管4,对槽杆14和柱杆15进行约束限位,保持柱杆15在槽杆14的凹槽内滑动,所述槽杆14和套管4均与所述握持部6固定连接,所述柱杆15延伸至握持部6内部,并通过2个滑套7设置在握持部6内,滑套7与握持部6的内壁固定连接,与柱杆15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手柄包括固定手柄10和与其铰接的活动手柄12,所述固定手柄10与握持部6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手柄12延伸至握持部6内与所述柱杆15铰接。所述活动手柄12顶部具有沿其轴向的滑槽9,滑槽9内穿置有销轴8,销轴8贯穿所述柱杆15,使活动手柄12转动时,柱杆15与活动手柄12间保持有相对的活动余量,使柱杆15沿其轴向平移,避免发生倾斜,造成阻力。

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固定手柄10和活动手柄12下端均设置有指环13,固定手柄10和活动手柄12下端的指环间13连接有弹簧11,捏合手柄取样喷药后,取出活检钳,松开手柄,即可在弹簧的作用下,使手柄自动张开,柱杆15及储物筒2被拉回,简单省事,方便取出储物筒2。

再一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管4前端为球面结构,对应储物筒2和槽杆筒状结构的部分侧面开设有取样口,对应流通管道出口的部位开设有通孔。

再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槽杆14与所述套管4为一体结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