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596发布日期:2019-04-13 00:3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传热面积大,同时容易标准化的优点,是一种逆流型换热器。它是用两种管径不同的标准管连接而成同心圆套管,外面的叫壳程,内部的叫管程。两种不同介质可在壳程和管程内逆向流动(或同向)以达到换热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换热管的内外表面均采用光滑的结构设置,其管程流体的流速过快,导致管式换热器传热效率低,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式换热器,包括:中空的管状壳体;连接在管状壳体两端的端盖;设置在管状壳体内的中空换热管,所述的管状壳体两端上分别设有壳程流体入口和壳程流体出口,所述的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为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还包括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等间距的固定在管状壳体内,导流板的上方或下方设有介质通孔区域,所述介质通孔区域上均布通孔,固定在管状壳体内相邻的导流板之间的介质通孔区域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的换热管外周表面等间距的螺旋环绕有半圆凹槽,沿所述换热管的内周面设有两个螺旋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端盖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法兰盘和连接端,所述的连接端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管状壳体的两端内周设有与上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的管状壳体的两端一体成型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的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换热管两端贯穿端盖,换热管的两端设有环形的限位台阶,所述的连接端上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直径与限位台阶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形凹槽的底壁与限位台阶之间垫有橡胶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介质通孔区域的面积为导流板的四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程流体和管程流体的流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板,有效减缓管程流体的流速,提高换热效率,而且在换热管的内周面和外周免分别设置螺旋流道和半圆凹槽,增加了管程流体和壳程流体的扰动,进一步的提高了流体的换热系数,提高换热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换热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管状壳体;2、端盖;3、换热管;4、壳程流体入口;5、壳程流体出口;6、管程流体入口;7、管程流体出口;8、导流板;9、介质通孔区域;10、通孔;11、半圆凹槽;12、螺旋流道;13、第一法兰盘;14、连接端;15、第二法兰盘;16、螺栓;17、限位台阶;18、圆形凹槽;19、橡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管式换热器,包括:中空的管状壳体1;连接在管状壳体1两端的端盖2;设置在管状壳体1内的中空换热管3,所述的管状壳体1两端上分别设有壳程流体入口4和壳程流体出口5,所述的换热管3的两端分别为管程流体入口6和管程流体出口7,还包括导流板8,所述的导流板8等间距的固定在管状壳体1内,导流板8的上方或下方设有介质通孔区域9,所述介质通孔区域9上均布通孔10,固定在管状壳体1内相邻的导流板8之间的介质通孔区域9上下交错设置,设置此结构的导流板使原本快速做直线流动流体改为上下交错且缓慢通过的流体,增加流体的湍流程度的同时增加换热面积和实效,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所述的换热管3外周表面等间距的螺旋环绕有半圆凹槽11,沿所述换热管3的内周面设有两个螺旋流道12。换热管的内周面和外周免分别设置螺旋流道和半圆凹槽,增加了管程流体和壳程流体的扰动,进一步的提高了换热效果。

所述的端盖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法兰盘13和连接端14,所述的连接端14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管状壳体1的两端内周设有与上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的管状壳体1的两端一体成型有第二法兰盘15,所述的第一法兰盘13和第二法兰盘15通过螺栓16固定。端盖与管状壳体之间先采用螺纹进行预紧,然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不仅拆卸方便,而连接稳固。

所述的换热管3两端贯穿端盖2,换热管的两端设有环形的限位台阶17,所述的连接端14上设有圆形凹槽18,所述圆形凹槽18的直径与限位台阶的直径相同;所述的圆形凹槽18的底壁与限位台阶17之间垫有橡胶垫片19。此结构便于将换热管和管状壳体同轴安装,橡胶垫片的设置提高密封性能,防止介质泄漏。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介质通孔区域9的面积为导流板的四分之一;所述的壳程流体和管程流体的流向相反。根据背景技术的记载可知此处的壳程流体是指管状壳体与换热管之间的流体,管程流体是指换热管内的流体,其流向相反能够提高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板,有效减缓管程流体的流速,提高换热效率,而且在换热管的内周面和外周免分别设置螺旋流道和半圆凹槽,增加了管程流体和壳程流体的扰动,进一步的提高了流体的换热系数,提高换热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成本低廉的优点。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