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臀肌挛缩症手术后的压迫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6995发布日期:2019-03-13 23:56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臀肌挛缩症手术后的压迫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臀肌挛缩症手术后的压迫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臀肌挛缩症多为双侧,是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化而引起屈曲、内旋、内收功能障碍和髋关节外旋外展挛缩畸形,表现以行走蹲坐姿势异常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发生在经济落后地区,儿时经常肌肉注射患者较为多见。目前,治疗臀肌挛缩症最根本的方法是手术,多为微创手术切断松解挛缩筋膜,重者须开放手术松解,无论微创还是开放手术,均通过各种器械切断挛缩筋膜,不可避免的引起广泛渗血和出血。术后如果压迫止血效果不佳和引流不畅,极易导致继发血肿,残留死腔,感染,切口裂开,再次手术引流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臀肌挛缩症手术后的压迫止血装置,其通过引流管穿过环形囊状结构,两侧束带束缚于骨盆及大腿,固定稳固,不必考虑患者的体型和切口位置,能有效大面积压迫出血区域,减少出血,消灭残留死腔,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引流,避免继发血肿,感染,切口裂开。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臀肌挛缩症手术后的压迫止血装置,由互为连接的第一束缚部件及第二束缚部件组成;

所述第一束缚部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第一布体,在所述第一布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多根用于束缚患者臀部的第一束带及用于束缚患者腿部的第三束带,在所述第一布体上设置囊式结构,所述囊式结构在第一布体内侧,所述囊式结构通过气管与加压装置连接,在所述囊式结构的上开设引流孔,引流管的一端伸入引流孔与患者皮下组织接触,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引流袋;

所述第二束缚部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第二布体,在所述第二布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多根用于束缚患者臀部的第二束带及用于束缚患者腿部的第三束带,在所述第二布体上也设置囊式结构,所述囊式结构在第二布体内侧,所述囊式结构通过气管与加压装置连接,在所述囊式结构的上开设引流孔,引流管的一端伸入引流孔与患者皮下组织接触,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引流袋。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于所述第一布体一端的第一束带的端部、以及第二布体一端中第二束带的端部均设置魔术贴母扣,于所述第一布体另一端中第一束带的端部、以及第二布体另一端中第二束带的端部均设置用于连接魔术贴母扣的魔术贴公扣;

第三束带的长度均小于第一束带、第二束带的长度;

在第一布体及第二布体的囊式结构的外周包覆布质囊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囊式结构的布置可以通过加压装置充气膨胀,通过对囊式结构体积膨胀来对相应的皮下出血区域进行加压止血,本实用新型避免以往裤装结构的设计,有利于患者大小便,第一束带、第二束带及第三束带的布置不仅能防止本结构整体脱落,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和康复,减少术后创面渗出,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减少了医护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束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束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第一布体;2、第一束带;3、引流袋;301、引流管;4、加压装置;5、囊式结构;6、引流孔;7、第二束带;8、第二布体;9、第三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臀肌挛缩症手术后的压迫止血装置由互为连接的第一束缚部件及第二束缚部件组成;

如图1所示,第一束缚部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第一布体1,在第一布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多根用于束缚患者臀部的第一束带2及用于束缚患者腿部的第三束带9,在第一布体1上设置囊式结构5,囊式结构5设置于第一布体1的内侧,囊式结构5通过气管与加压装置4连接,在囊式结构5的上开设引流孔6,引流管301的一端伸入引流孔6与患者皮下组织接触,引流管301的另一端连接引流袋3。

如图2所示,第二束缚部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在第二布体8的两端分别连接多根用于束腹患者臀部的第二束带7及用于束腹患者腿部的第三束带9,在第二布体8上也设置囊式结构5,囊式结构5设置于第二布体8的内侧,囊式结构5通过气管与加压装置4连接,在囊式结构5的上开设引流孔6,引流管301的一端伸入引流孔6与患者皮下组织接触,引流管301的另一端连接引流袋3。于上述第一布体1一端第一束带2的端部、以及第二布体8一端第二束带7的端部均设置魔术贴母扣,于所述第一布体1另一端中第一束带2的端部、以及第二布体8另一端中第二束带7的端部均设置用于连接魔术贴母扣的魔术贴公扣。上述第三束带9的长度均小于第一束带2、第二束带7的长度。另外在上述第一布体1及第二布体8中两端的第三束带9也设置魔术贴结构。上述第一布体1、第二布体8中的囊式结构5的外周均包覆布质囊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首先将第一布体1及第二布体8分别贴合在患者需要束缚的位置,引流管301的一端伸入囊式结构5的引流孔6,连接引流袋3,其中第一布体1中一端第一束带2通过魔术贴母扣与另一端第一束带2的魔术贴公扣连接,第二布体8中一端的第二束带7通过魔术贴母扣与另一端第二束带7的魔术贴公扣连接,同时第一布体1及第二布体8中两端的第三束带9通过魔术贴固定于患者腿部。通过加压装置4对囊式结构5加压,囊式结构5体积增大进行有效大面积压迫止血,消灭残留死腔,减少出血,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引流管301引流,避免继发血肿,感染,切口裂开。左右两侧布质束带不重叠,均环形固定在骨盆上,上述各第三束带9固定在大腿上,防止布体整体上移。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囊式结构的布置可以通过加压装置充气膨胀,通过对囊式结构体积膨胀来对相应的皮下出血区域进行加压止血,本实用新型避免以往裤装结构的设计,有利于患者大小便,第一束带、第二束带及第三束带的布置不仅能防止本结构整体脱落,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和康复,减少术后创面渗出,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减少了医护的工作量。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