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眼镜式驾驶疲劳监测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5771发布日期:2019-01-15 22:5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眼镜式驾驶疲劳监测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驾驶及疲劳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眼镜式驾驶疲劳监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道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以及现代人的疲劳指数迅速增长,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有效避免此类事故,国内外研究机构都对多元融合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进行了研究。

专利CN106128032A提出来了一种基于人眼检测与脑电波的驾驶疲劳判定系统。然而,该系统采集数据形式复杂,对人体舒适度考虑欠妥,难以规避个体差异性对疲劳判定的影响。专利CN101540092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检测与方向盘、脚踏板压力传感的实时驾驶疲劳检测系统。然而该系统判定方式简单化,难以对正常行驶与疲劳状态进行有效的区分。

因此,开发出一种判别准确,实用,适用于行车途中的疲劳状态监测及预警装置,显得较为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眼镜式驾驶疲劳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一般的驾驶疲劳监测预警装置的误判率高,佩戴舒适度低,成本高昂,装置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疲劳信息采集眼镜的镜腿上设有脑电传感器,脉搏传感器,报警灯,蜂鸣器,信息传输模块和供电模块,其中脉搏传感器对应太阳穴处,摄像头装在镜片靠近镜腿一侧的上角,脑电传感器、脉搏传感器,报警灯和蜂鸣器与信息传输模块和供电模块相连,肌电传感器和肌电传感器固定装置连接,肌电传感器固定装置与镜腿连接。

所述疲劳信息采集眼镜包括镜框、两个镜片、鼻托和镜腿,镜片分别安装在镜框内,两个镜腿与镜框相连接;

所述摄像头平面与镜片中心所在平面呈15°~25°倾角。

所述脑电传感器包括导线,夹子,参考电极,测试电极,导线连接镜和参考电极,参考电极置于夹子内侧,测试电极附于脉搏传感器旁的镜腿上。

所述肌电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细绳、松紧带、粘扣,细绳连接镜腿和松紧带,粘扣在松紧带两端,肌电传感器安装在松紧带中间。

所述信息传输模块为蓝牙无线发射接收器。

供电模块包括纽扣电池和开关,为装置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设计成眼镜式疲劳监测预警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方便。

2.摄像头装在左(右)镜片的左(右)上角,摄像头平面与镜片中心所在平面约呈15°~25°倾角。摄像头的合理排布可以准确地定位眼球,无需通过算法设计进行眼球定位,提高判别准确性,降低设计难度。

3.眼睛、脑电、脉搏,肌电等多种信号融合到一起进行驾驶员的疲劳监测,抗客观因素干扰的能力显著增强,不易因部分数据受干扰而直接影响最终疲劳判别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肌电传感器和肌电传感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疲劳信息采集眼镜1的镜腿104上设有脑电传感器3,脉搏传感器4,报警灯5,蜂鸣器6,信息传输模块7和供电模块8,其中脉搏传感器4对应太阳穴处,摄像头2装在镜片靠近镜腿一侧的上角,脑电传感器3、脉搏传感器4,报警灯5和蜂鸣器6与信息传输模块7和供电模块8相连,肌电传感器9和肌电传感器固定装置10连接,肌电传感器固定装置10与镜腿连接。

所述疲劳信息采集眼镜包括镜框101、两个镜片102、鼻托103和镜腿104,镜片102分别安装在镜框101内,两个镜腿104与镜框101相连接;

所述摄像头2平面与镜片中心所在平面呈15°~25°倾角;

所述脑电传感器3包括导线301,夹子302,参考电极303,测试电极304,导线301连接镜腿104和参考电极303,参考电极303置于夹子302内侧,测试电极304附于脉搏传感器4旁的镜腿104上。

所述肌电传感器固定装置10包括细绳1001、松紧带1002、粘扣1003,细绳1001连接镜腿104和松紧带1002,粘扣1003在松紧带1002两端,肌电传感器9安装在松紧带1002中间。

所述信息传输模块7为蓝牙无线发射接收器。

供电模块8包括纽扣电池和开关,为装置提供电能。

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佩戴疲劳信息采集眼镜1,将夹子302固定在耳朵上,将松紧带1002绕于颈部,合上两端粘扣1003,打开电源开关;摄像头2采集眼部的睁闭眼信息,脑电传感器3采集脑电波信息,脉搏传感器4采集脉搏信息,肌电传感器9采集颈部肌电信息;信息传输模块7将采集的信息通过蓝牙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输出疲劳特征值,再通过信息传输模块7给眼镜报警灯5、蜂鸣器6,实现疲劳报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