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颈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3593发布日期:2019-05-17 20:1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颈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腰颈椎护理垫。



背景技术:

以颈部僵硬、颈部疼痛、手臂麻木和头痛头晕为特点的颈椎病,和以骨质增生、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和坐骨神经痛为特点的腰椎病,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疾病,是以颈椎和腰椎的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相应产生各种各样复杂的综合症状和体征,其病程较长,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不方便。

现在市售的床垫和枕头,并不是按人体的生理要求设计的,长期使用会破坏人体脊椎的生理曲度,使颈部、腰部及真个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发生劳损,对于已经发生的椎体疾病不具有治疗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腰颈护理垫,具有使用简单、便携、可拆卸的、用途广泛等优点。

一种腰颈护理垫,包括嵌入垫体、基础垫体、腰部固定带和颈部固定带,所述基础垫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凹槽,所述颈部固定带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凹槽,所述嵌入垫体上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第一固定凹槽和所述第二固定凹槽与所述固定卡扣均匹配;

所述嵌入垫体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中药凹槽和太极石;除所述第一固定凹槽所在位置之外,所述基础垫体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中药凹槽和太极石;所述中药凹槽中活动设置有中药包;

所述嵌入垫体和基础垫体的内部填充层为天然乳胶填充层,外部包裹层为自发热包裹层。

所述太极石间距为8-12cm,太极石直径为3-5cm。

所述基础垫体另一面固定设置有太极石,每个太极石间距为5-7cm,太极石直径为2-3cm。

所述嵌入垫体长为7-13cm,宽4-8cm;所述基础垫体长为50-80cm,宽30-60cm。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拆卸的结构设计,使产品用途更加广泛,嵌入垫体可以单独作为颈部护理垫使用,也可以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使用方便。基础垫体设置有腰部固定带,使该护理垫不仅可以用于卧姿,还适用于坐姿。

2.由于基础垫体两面均设有太极石,当嵌入垫体在基础垫体上拆下时,基础垫体可继续作为腰部护理垫使用,达到一物两用的效果。

3.基础垫体未设置中药凹槽的一面太极石更加密集,有利于增强腰部的血液循环,达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4.填充层采用乳胶材质,可以更好的贴合人体曲线。

5.通过在垫体上设置中药凹槽,针对骨关节疾病进行有效贴敷和治疗。

6.采用自发热包裹层,在有助于发挥药效的同时,起到舒经活络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腰颈护理垫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垫体1和垫体2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颈部护理垫结构示意图;

图中:1-嵌入垫体,2-基础垫体,3-中药凹槽,4-太极石,5-外部包裹层,6-腰部固定带, 7-固定卡扣,8-颈部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腰颈护理垫,包括嵌入垫体1、基础垫体2、腰部固定带6和颈部固定带8,所述基础垫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凹槽,所述颈部固定带8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凹槽,所述嵌入垫体 1上设置有固定卡扣7,所述第一固定凹槽和所述第二固定凹槽与所述固定卡扣7均匹配;

所述嵌入垫体1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中药凹槽3和太极石4;除所述第一固定凹槽所在位置之外,所述基础垫体2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中药凹槽3和太极石4;所述中药凹槽3中活动设置有中药包;

所述嵌入垫体1和基础垫体2的内部填充层为天然乳胶填充层,外部包裹层5为自发热包裹层。

所述太极石4间距为8-12cm,太极石4直径为3-5cm。

所述基础垫体另一面固定设置有太极石,每个太极石间距为5-7cm,太极石直径为2-3cm。

所述嵌入垫体1长为7-13cm,宽4-8cm;所述基础垫体2长为50-80cm,宽30-60cm。

使用方法1:嵌入垫体嵌入在基础垫体内部,用卡扣卡紧,人体呈卧姿或坐姿,将护理垫放于腰部,必要时,用腰部固定带固定。

使用方法2:嵌入垫体在基础垫体内取出,人体呈卧姿或坐姿,将基础垫体放于腰部,将未设置中药包的一侧靠近身体,必要时,用腰部固定带固定;将嵌入部与颈部固定带的卡扣卡紧,将颈部固定带环绕颈部固定,用于颈部的护理。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出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