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调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8355发布日期:2019-01-22 22:30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静脉输液调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液流速度的静脉输液调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输液滴速控制针对不同的病人情况采用不同的点滴速度进行输液控制,比如对成人输液滴速一般设在 60~80 滴/分钟,而对儿童输液滴速一般设在 30~40 滴为宜。医院中常见的输液管虽然能进行速度调节,但调节不准确,不易控制,而且常因为疏忽大意发生血液回流现象,有时速度过快还会对病人造成不良反应,另外作为医疗过程,医务人员也需要对每个病人的输液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完善病人档案,为此研究点滴速度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点滴速度控制产品主要是输液泵,此种设备控制精度高,功能也比较强大,但价格不菲适用于输液要求较高的场合,而且使用前后都要进行清洗,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输液调速器。本发明可方便地控制调整输液管内的液体滴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静脉输液调速器,它包括连接架、流速调节轮和开关控制轮,连接架为一U形槽体结构,流速调节轮和开关控制轮分别一上一下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U形槽体结构的中间槽内,所述流速调节轮上设置有三个高度依次增高的长条形凸起,且三个长条形凸起间隔一定距离,按长条形凸起的高度从小到大依次对应微流速凸起、缓慢流速凸起和小流速凸起,同时在流速调节轮上设置有对应于微流速凸起、缓慢流速凸起和小流速凸起的三个流速刻度线,流速调节轮的轮缘露出U形槽体结构的槽口一定距离,在U形槽体结构的槽口上位于流速调节轮转动中心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对准刻度参考标记;三个长条形凸起通过压迫输液管的口径来调节液体流速的大小;

所述开关控制轮上设置有一用于完全控制输液管流速停止的凸起,该凸起的压迫宽度大于输液管的外径,该凸起的端面到U形槽体结构的槽底的距离为输液管壁厚的2-3倍,同时在开关控制轮上设置有对对应于输液管液流停止刻度线,开关控制轮的轮缘露出U形槽体结构的槽口一定距离,在U形槽体结构的槽口上位于开关控制轮转动中心的正上方设置有对第二准刻度参考标记;其中,流速调节轮和开关控制轮的轮缘与U形槽体结构的槽底之间的区域用于穿设输液管。

进一步地,当流速调节轮上的长条形凸起和开关控制轮上的凸起不压迫输液管时,流速调节轮和开关控制轮的轮缘与U形槽体结构的槽底之间的距离比输液管自然状态时外径的距离大0-1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长条形凸起的压迫端面为3-5毫米宽度的平面,以保证压迫输液管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流速调节轮和开关控制轮的直径范围为1.2-2厘米。

进一步地,三个长条形凸起相互间的间隔为10-25度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的微流速凸起、缓慢流速凸起和小流速凸起对应的流速分别为每分钟20滴、每分钟30滴和每分钟40滴。

进一步地,三个流速刻度线分别与微流速凸起、缓慢流速凸起和小流速凸起在流速调节轮一侧的中心连线均为180度。

进一步地,在流速调节轮和开关控制轮的轮缘上设置有增加摩擦的棱状凹槽。

进一步地,流速调节轮和开关控制轮的轮缘露出U形槽体结构的槽口一定距离为0.3-1厘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取代传统采用的费用昂贵的输液泵,本发明成本低,流速调节方便,同时操作方便;本发明可适用于不同液体的输液,适用于临床输液的广泛使用;本发明能精确控制输液时的滴速,节省了监护人员的时间,并能多次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浪费,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一种静脉输液调速器,它包括连接架1、流速调节轮2和开关控制轮3,连接架1为一U形槽体结构,流速调节轮2和开关控制轮3分别一上一下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U形槽体结构的中间槽内,所述流速调节轮2上设置有三个高度依次增高的长条形凸起,且三个长条形凸起间隔一定距离,按长条形凸起的高度从小到大依次对应微流速凸起4、缓慢流速凸起5和小流速凸起6,同时在流速调节轮2上设置有对应于微流速凸起4、缓慢流速凸起5和小流速凸起6的三个流速刻度线7,流速调节轮2的轮缘露出U形槽体结构的槽口一定距离,在U形槽体结构的槽口上位于流速调节轮2转动中心12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对准刻度参考标记8;三个长条形凸起通过压迫输液管的口径来调节液体流速的大小;通过转动流速调节轮2,其上的三个长条形凸起由于高度不同,所以压迫输液管时,输液管的液体流通口径大小不同,导致流速不同。

所述开关控制轮3上设置有一用于完全控制输液管流速停止的凸起9,通过转动开关控制轮3,将凸起9压迫在输液管上,阻止液体流动,该凸起9的压迫宽度大于输液管的外径,该凸起9的端面到U形槽体结构的槽底的距离为输液管壁厚的2-3倍,同时在开关控制轮3上设置有对应于输液管液流停止刻度线10,开关控制轮3的轮缘露出U形槽体结构的槽口一定距离,在U形槽体结构的槽口上位于开关控制轮3转动中心12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准刻度参考标记11;其中,流速调节轮2和开关控制轮3的轮缘与U形槽体结构的槽底之间的区域用于穿设输液管。

精确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当流速调节轮2上的长条形凸起和开关控制轮3上的凸起9不压迫输液管时,流速调节轮2和开关控制轮3的轮缘与U形槽体结构的槽底之间的距离比输液管自然状态时外径的距离大0-1毫米。所述长条形凸起的压迫端面为3-5毫米宽度的平面,以保证压迫输液管时的稳定性。所述流速调节轮2和开关控制轮3的直径范围为1.2-2厘米。三个长条形凸起相互间的间隔为10-25度夹角。所述的微流速凸起4、缓慢流速凸起5和小流速凸起6对应的流速分别为每分钟20滴、每分钟30滴和每分钟40滴。三个流速刻度线7分别与微流速凸起4、缓慢流速凸起5和小流速凸起6在流速调节轮2一侧的中心连线均为180度。在流速调节轮2和开关控制轮3的轮缘上设置有增加摩擦的棱状凹槽。流速调节轮2和开关控制轮3的轮缘露出U形槽体结构的槽口一定距离为0.3-1厘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