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速可控的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8326发布日期:2019-01-22 22:30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滴速可控的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速可控的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目前,常规的留置针都不具备滴速调节功能,在对病人进行输液固定时,若输液器没有调慢滴速,药液就会以较大的滴速进入病人体内,产生较大的冲击,尤其是老年患者,只能适应较慢的滴速。

输液器上的尼龙针头具有一定的降速作用,而对于一些螺旋接口的留置针,如林华留置针,输液器去掉尼龙针头后直接与留置针连接,这样就没有尼龙针头对药液的滴速进行限制,不能够适应老年患者。

另外,对于少数患者,由于其依从性差,输液器调节滴速后会擅自加快滴速,无法进行较好的输液。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滴速可控的留置针,从而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滴速可控的留置针,包括针头组件、注液接头组件和延长管,所述的注液接头组件上设有螺旋接口,所述的延长管外部设有滴速调节夹,所述的滴速调节夹采用塑性材料制成,所述的滴速调节夹呈横截面为三角形柱形结构,且三角形的顶角A所在的两条边相互分离,顶角B和顶角C为圆弧过渡,所述顶角C所对的边的内侧在顶角A的一端固定有一卡台,所述卡台在滴速调节夹的内侧开设有三个卡口,由顶角A一端向顶角B一端依次为第一卡口、第二卡口和第三卡口,所述滴速调节夹在顶角B所对的边的内侧固定有一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中间向滴速调节夹的内侧凸起,所述的顶角B和顶角C上均开设有一与延长管相匹配的圆孔,所述的延长管由顶角B的外侧穿入,并从顶角C的外侧穿出,所述滴速调节夹的顶角B所对的边在靠近顶角A的一端设有与卡口相匹配的卡头。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头卡入第一卡口时,留置针的滴速为60-80滴每分钟,所述的卡头卡入第二卡口时,留置针的滴速为20-40滴每分钟,所述的卡头卡入第三卡口时,延长管被封闭。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留置针的延长管上设置滴速调节夹,从而能够对留置针的滴速进行有效地调节,能够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好的输液环境,同时也解决了少数患者由于其依从性差,输液器调节滴速后会擅自加快滴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滴速可控的留置针,包括针头组件1、注液接头组件2和延长管3,所述的注液接头组件2上设有螺旋接口4,所述的延长管3外部设有滴速调节夹5,所述的滴速调节夹5采用塑性材料制成,所述的滴速调节夹5呈横截面为三角形柱形结构,且三角形的顶角A6所在的两条边相互分离,顶角B7和顶角C8为圆弧过渡,所述顶角C8所对的边的内侧在顶角A6的一端固定有一卡台9,所述卡台9在滴速调节夹5的内侧开设有三个卡口10,由顶角A6一端向顶角B7一端依次为第一卡口101、第二卡口102和第三卡口103,所述滴速调节夹5在顶角B7所对的边的内侧固定有一夹持部11,所述夹持部11的中间向滴速调节夹5的内侧凸起,所述的顶角B7和顶角C8上均开设有一与延长管3相匹配的圆孔12,所述的延长管3由顶角B7的外侧穿入,并从顶角C8的外侧穿出,所述滴速调节夹5的顶角B7所对的边在靠近顶角A6的一端设有与卡口10相匹配的卡头13。

所述的卡头13卡入第一卡口101时,留置针的滴速为60-80滴每分钟,所述的卡头13卡入第二卡口102时,留置针的滴速为20-40滴每分钟,所述的卡头13卡入第三卡口103时,延长管3被封闭。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调速时,将卡头13向滴速调节夹5的内侧按,根据病人所需,使得卡头13卡入第一卡口101或第二卡口102或第三卡口103中,从而实现滴速调节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