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穿刺定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3211发布日期:2019-05-11 00:48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超声穿刺定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设备,更具体的说是超声穿刺定位设备。



背景技术:

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现有技术是通过超声定位,然后手工穿刺,这样,进针过程中容易偏离角度,穿刺误差很大,成功率偏低,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超声穿刺定位设备,有益效益是不仅可以调节穿刺针刺入患者皮肤的深度,而且可以调节穿刺针刺入患者皮肤的角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设备,更具体的说是超声穿刺定位设备,包括绑带、垫板、竖板、挡环、圆筒Ⅰ、圆筒Ⅱ、套筒、螺杆、挡片、通孔,不仅可以调节穿刺针刺入患者皮肤的深度,而且可以调节穿刺针刺入患者皮肤的角度。

所述绑带设有两个,绑带的一端通过粘合连接在垫板下端,两个绑带的另一端均设有魔术贴,并且两个绑带上的魔术贴相互配合;所述垫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圆筒Ⅱ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垫板上,并且圆筒Ⅱ位于通孔上端;所述圆筒Ⅱ的底端设有挡片;所述挡片的底端连接在垫板上,并且挡片位于通孔的周围;所述圆筒Ⅱ内部设有螺孔;所述圆筒Ⅰ外端设有螺纹,并且圆筒Ⅰ与圆筒Ⅱ螺纹配合;所述圆筒Ⅰ中空,并且圆筒Ⅰ的内腔与圆筒Ⅱ的螺孔相互连通;所述挡环通过粘合固定连接在圆筒Ⅰ顶端;所述套筒通过球形铰链活动连接在圆筒Ⅱ侧面;所述竖板通过粘合固定连接在垫板上端,并且竖板上设有两个螺孔;所述螺杆的一端与竖板上的螺孔螺纹配合,螺杆的另一端与套筒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超声穿刺定位设备所述套筒、螺杆均设有两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超声穿刺定位设备所述挡片的材料是尼龙。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超声穿刺定位设备所述竖板上设有刻度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超声穿刺定位设备所述挡环的外径大于圆筒Ⅱ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超声穿刺定位设备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超声穿刺定位设备,不仅可以调节穿刺针刺入患者皮肤的深度,而且可以调节穿刺针刺入患者皮肤的角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声穿刺定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声穿刺定位设备的挡片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声穿刺定位设备的套筒、螺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绑带1;垫板2;竖板3;挡环4;圆筒Ⅰ5;圆筒Ⅱ6;套筒7;螺杆8;挡片9;通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设备,更具体的说是超声穿刺定位设备,包括绑带1、垫板2、竖板3、挡环4、圆筒Ⅰ5、圆筒Ⅱ6、套筒7、螺杆8、挡片9、通孔10,不仅可以调节穿刺针刺入患者皮肤的深度,而且可以调节穿刺针刺入患者皮肤的角度。

所述绑带1设有两个,绑带1的一端通过粘合连接在垫板2下端,两个绑带1的另一端均设有魔术贴,并且两个绑带1上的魔术贴相互配合;所述垫板2上设有通孔10;所述圆筒Ⅱ6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垫板2上,并且圆筒Ⅱ6位于通孔10上端;所述圆筒Ⅱ6的底端设有挡片9;所述挡片9的底端连接在垫板2上,并且挡片9位于通孔10的周围;所述圆筒Ⅱ6内部设有螺孔;所述圆筒Ⅰ5外端设有螺纹,并且圆筒Ⅰ5与圆筒Ⅱ6螺纹配合;所述圆筒Ⅰ5中空,并且圆筒Ⅰ5的内腔与圆筒Ⅱ6的螺孔相互连通;所述挡环4通过粘合固定连接在圆筒Ⅰ5顶端;所述套筒7通过球形铰链活动连接在圆筒Ⅱ6侧面;所述竖板3通过粘合固定连接在垫板2上端,并且竖板3上设有两个螺孔;所述螺杆8的一端与竖板3上的螺孔螺纹配合,螺杆8的另一端与套筒7间隙配合。使用本装置时,将绑带1系在患者身上,然后转动绑带1将垫板2移动至需要注射处,当需要调节注射深度时,旋转挡环4,挡环4带动圆筒Ⅰ5转动,圆筒Ⅰ5在圆筒Ⅱ6内上下移动,挡环4可以与竖板3上的刻度线对照测量圆筒Ⅰ5与圆筒Ⅱ6的长度和,穿刺针长度固定,利用穿刺针的长度减去圆筒Ⅰ5与圆筒Ⅱ6的长度和即为刺入深度;当需要调节角度时,旋转螺杆8,螺杆8在竖板3上前后移动,并且螺杆8带动套筒7移动,套筒7带动圆筒Ⅱ6绕着铰链倾斜,使注射时可以倾斜一定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套筒7、螺杆8均设有两个。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挡片9的材料是尼龙。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竖板3上设有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挡环4的外径大于圆筒Ⅱ6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装置时,将绑带1系在患者身上,然后转动绑带1将垫板2移动至需要注射处,当需要调节注射深度时,旋转挡环4,挡环4带动圆筒Ⅰ5转动,圆筒Ⅰ5在圆筒Ⅱ6内上下移动,挡环4可以与竖板3上的刻度线对照测量圆筒Ⅰ5与圆筒Ⅱ6的长度和,穿刺针长度固定,利用穿刺针的长度减去圆筒Ⅰ5与圆筒Ⅱ6的长度和即为刺入深度;当需要调节角度时,旋转螺杆8,螺杆8在竖板3上前后移动,并且螺杆8带动套筒7移动,套筒7带动圆筒Ⅱ6绕着铰链倾斜,使注射时可以倾斜一定角度。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