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弯杆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3154发布日期:2019-05-11 00:4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弯杆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弯杆钳,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生在进行手术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需要治疗的器官或组织被另一器官或组织所遮挡,例如对肺部进行手术时,有时会因患者表层皮脂切口的限制,心脏对需要治疗的部位形成遮挡,这时常规的手术钳就无法有效接触到肺部,会对手术的进行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需要一种特制的手术钳,能够绕过遮挡的器官或组织,以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绕过遮挡的组织或器官的手术钳。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弯杆钳,其特征是,包括钳杆一及钳杆二,所述钳杆一一端设有第一手持部,另一端连接第一夹持部,所述钳杆二一端连接第二手持部,另一端设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设有第一夹持部凸起,所述第一夹持部凸起连接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手持部设有第二手持部凸起,所述第二手持部凸起连接钳杆一,所述钳杆一与钳杆二均包括弯曲部与圆弧部,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在第一手持部与第二手持部所在的平面,所述圆弧部的圆弧方向垂直于弯曲部的弯曲方向。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第一夹持部还设有第一夹持部防滑层,所述第二夹持部还设有第二夹持部防滑层。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第一夹持部防滑层与第二夹持部防滑层均是防滑凸起。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防滑凸起的方向垂直于所在夹持部的轴线。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第一手持部还设有第一手持部延伸部,所述第一手持部延伸部设有棘齿一,所述手持部二还设有第二手持部延伸部,所述第二手持部延伸部设有棘齿二,当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卡合时,棘齿一连接棘齿二。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棘齿一有一个齿,所述棘齿二有多个齿。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棘齿一有多个齿,所述棘齿二有一个齿。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圆弧部的圆弧方向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在手术时,本实用新型的圆弧部能够绕开遮挡组织或器官,从而使钳口(夹持部)能够顺利地接触到需要进行手术的器官,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另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绕开遮挡的组织或器官,因此能够减小患者表皮的切口长度,减小病人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状态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状态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圆弧部圆弧方向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圆弧部圆弧方向二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夹持部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棘齿连接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钳杆一;11-第一手持部;12-第一手持部延伸部; 2-第一夹持部;21-第一夹持部凸起;22-第一夹持部防滑层;3-第二手持部; 31-第二手持部凸起;32-第二手持部延伸部;121-棘齿一;321-棘齿二;4-钳杆二;41-第二夹持部;411-第二夹持部防滑层;5-弯曲部;6-圆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医用弯杆钳,包括钳杆一1及钳杆二4,钳杆一1 一端设有第一手持部11,另一端连接第一夹持部2,钳杆二4一端连接第二手持部3,另一端设有第二夹持部41,第一夹持部2的端部设有第一夹持部凸起21,第一夹持部凸起21连接第二夹持部41,第二手持部3设有第二手持部凸起31,第二手持部凸起31连接钳杆一1,钳杆一1与钳杆二4均包括弯曲部5与圆弧部6,弯曲部5的弯曲方向在第一手持部11与第二手持部3 所在的平面。

如图3所示:上述两钳杆的凸起连接部设有凹坑,凸起设有通孔,通过销轴连接于凹坑内部,这样当通过操作手持部打开或闭合夹持部时(两钳杆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凸起在凹坑内以连接销轴为中心转动,凹坑的截面略大于凸起的截面,这样凸起能够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结合图4及图5:圆弧部6的圆弧方向垂直于弯曲部5的弯曲方向。这样,圆弧部6的圆弧方向就有两个(两个相反),一个是图4所示,另一个是图5 所示,在实际应用时,两者圆弧方向可以各做一个,组成一对工具。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通过手持部操作夹持部夹紧或张开时,两钳杆发生轴向滑动,因此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因控制圆弧部6的弧度大小,避免因圆弧部6弧度过大造成夹持部无法张开的情形。

为增强夹持部夹持的可靠性,第一夹持部2还设有第一夹持部防滑层22,第二夹持部41还设有第二夹持部防滑层411,第一夹持部防滑层22与第二夹持部防滑层411均是防滑凸起,防滑凸起的方向垂直于所在夹持部的轴线。这样能够防止被夹物脱开。

结合图1、2及图7:第一手持部11还设有第一手持部延伸部12,第一手持部延伸部12设有棘齿一121,第二手持部3还设有第二手持部延伸部32,第二手持部延伸部32设有棘齿二321,当第一夹持部2与第二夹持部41卡合时,棘齿一121连接棘齿二321,棘齿一121与棘齿二321其中一个仅有单个齿,另一个有多个齿,这样便于两棘齿的卡接,当需要脱开两棘齿时,仅需去稍用力挫开两手持部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