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引流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2290发布日期:2019-03-30 09:0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腔引流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胸腔引流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抽取胸腔气体,或者胸腔细管引流术后抽取胸水的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在抽取患者肺部积液或气体的同时对抽取物进行化验,从而判断胸腔积液性质;而现有技术中对从患者肺部抽取的积液或气体往往直接收集并无害化处理,无法做到在抽取的同时为检测化验进行的分流,无法做到医疗设备抽取及手工抽取的实时转换,进而给医生化验检测带来不便,同时不利于对不同积液症状的患者进行相对应的精确治疗。

通过公开专利文献的检索,发现如下两篇相关公开专利文献:

一种胸腔积液收集装置(CN201620045713.4)公开了一种胸腔积液收集装置,包括一收集瓶,在收集瓶内容置一引流杯;在引流杯的底部开设的引流孔中插置一活塞杆,活塞杆的活塞头位于引流杯内,活塞杆的塞杆穿过引流孔并可拆卸地插置在收集瓶的底部;在引流杯与收集瓶之间的塞杆上套置一弹簧;在引流杯的顶部紧固连接一换向盘;换向盘上设置有两对通孔,其中一对通孔通过一管路连通;在换向盘的顶部转动连接一转向盘,转向盘上开设有一对和任意一对通孔连通的接口。本实用新型的换向盘上由于设置有两对通孔,且其中一对通孔通过一管路连通,因此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转动转向盘,实现胸腔积液的收集或引流,同时保证引流管始终保持引流通畅的状态。

具有声学警报功能的胸腔积液引流装置(CN201320496869.0)公开了一种具有声学警报功能的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胸腔引流管、三通阀、积液引流管、引流瓶、负压吸引器和声学警报电路;胸腔引流管通过三通阀和积液引流管连接;引流瓶通过负压吸引器和积液引流管连接;声学警报电路安装在引流瓶上;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声学警报功能的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在引流瓶内积液超过额定参考容量的情况下进行声音警报,可以使得医师比较轻松的把握手术的走向。

通过技术特征的对比,申请人认为,上述两篇公开专利文献的技术方案与本专利申请不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胸腔引流辅助装置,该胸腔引流辅助装置可对抽出的积液或气体进行分流,分流后可控制由医用泵提供抽取动力或由医护人员手工抽取,同时可实现少部分抽取化验样品。

一种胸腔引流辅助装置,包括底板及引流单元,其中引流单元密封安装在底板上,引流单元包括引流箱及分流阀,该引流箱内部设有取样腔和收集腔,该取样腔和收集腔的连接处制有收集孔;取样腔上安装有与分流阀连通的进液管以及与引流箱外部连通的取样管;收集腔上安装有与引流箱外部连通的的集液管;分流阀为三通阀,该分流阀上还分别连通有抽液管及肺液管。

而且,取样腔内壁上复合粘接有用于封堵进液管的第一单向膜片。

而且,收集腔内壁上复合粘接有用于封堵收集孔的第二单向膜片。

而且,底板上制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经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引流箱及分流阀,可通过调节三通的分流阀进而控制进液管、抽液管及肺液管通断,在保证利用医用泵抽取胸腔积液或气体的原有供能基础上,增加了分流供能,可在抽取的过程中对抽取物进行分流,分流后的抽取物可进行少部分化验样品提取,可通过集液管连接外部集液袋的方式将抽取物进行收集,便于后期治疗、化验或无害化处理。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单向膜片及第二单向膜片,有效地防止意外挤压集液袋或抽取化验样品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引流箱内部压力增大,使抽取物回流到患者肺部,从而保证了患者肺部的压力,减轻抽取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

3、本实用新型在底板上设置了固定孔,用于固定底板及引流单元,防止抽取过程中液体或气体震动进而导致的引流单元震动失稳,提高了抽取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阀在手工抽取及化验样品抽取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阀在使用医用泵抽取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阀在使用清洗设备进行反向清洗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分液阀;3-固定孔;4-抽液管;5-引流箱;6-取样腔;7-收集孔;8-第二单向膜片;9-收集腔;10-集液管;11-取样管;12-第一单向膜片;13-进液管;14-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胸腔引流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及引流单元,其中引流单元密封安装在底板上,引流单元包括引流箱5及分流阀2,该引流箱内部设有取样腔6和收集腔9,该取样腔和收集腔的连接处制有收集孔7;取样腔上安装有与分流阀连通的进液管13以及与引流箱外部连通的取样管11;收集腔上安装有与引流箱外部连通的的集液管10;分流阀为三通阀,该分流阀上还分别连通有抽液管4及肺液管14。

取样腔内壁上复合粘接有用于封堵进液管的第一单向膜片12。

收集腔内壁上复合粘接有用于封堵收集孔的第二单向膜片8。

底板上制有固定孔3。

为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式,下面提供一种实例: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将引流箱分为等容积的上、下两个密闭腔体,其中上方腔体为取样腔,下方腔体为收集腔,同时因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辅助装置的使用状态为如图1所示的直立方向,由于重力影响,故优选地将取样管及集液管分别安装在取样腔及收集腔底部,但是由于取样腔位于集液腔底部,对取样管造成干涉,故优选地设计取样管密封贯通收集腔,使取样管两端分别连通取样腔及引流箱外部,即保证了取样腔及收集腔内部的抽取物向下流出,又保证了两腔体独立抽取患者费内的积液或气体,使两腔体内部压力互不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分液阀在使用过程中可分为三种工况位置,用以实现三种使用功能,具体如下:

1、如图3所示,分液阀连通肺液管及抽液管,医用泵连接抽液管,由医用泵提供抽取动力,直接将患者肺中的积液或气体经肺液管、分液阀及抽液管抽出。该工况适用于由机械精密控制的缓慢高精度抽取治疗。

2、如图4所示,分液阀连通肺液管及进液管,抽取物经进液管流入到取样腔中,并经收集孔流入到收集腔内,最终由集液管连通的外部集液袋收集处理,该过程中应对取样管外部进行封堵;另外在抽取的同时,可打开取样管外部的封堵,由医护人员手动控制针管或其他抽取设备连接取样管,并手工抽取取样腔内部的抽取物作为化验样品。该工况适用于对肺部积液较多的患者进行急救,由医护人员手动快速抽出患者肺部的积液或气体,可实现快速为患者肺部卸压,防止肺内压力过大而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的进一步损害。

3、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胸腔引流辅助装置使用完毕后,调节分液阀连通进液管与抽液管,由抽液管经分液阀和进液管向取样腔及收集腔内部通入消毒液,通入到引流箱中的消毒液最后由集液管和取样管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