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温的外置螺旋式艾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5866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温度高低可调、生产成本低的螺旋式艾灸。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的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直接将艾叶制成的艾柱、艾条置于穴位处的皮肤上,虽然这种艾灸的效果最好,但是会给皮肤带来烫伤。因此,人们设计研发了一些辅助性的灸具,能够防止烫伤皮肤并且温度高低可控。但是由于灸具和灸条是分离的,且灸具的个体较大、时常需要进行清理。因此这种使用方式只适合在家中或者养生馆、美容院等专门的场所进行使用。为了扩大艾灸的使用便利性,市场中逐渐出现了一次性的便携式艾灸,这种产品轻便易携带,艾绒饼或灸条已经提前固定于艾灸中。在使用时只需要点燃并粘贴于人体穴位即可,使用后的艾灸直接丢弃即可,因此该类型的产品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此类产品的主要结构如下:包括艾绒饼、灸筒、挡板、集烟板和粘贴板,艾绒饼以及挡板共同固定于灸筒内的上部,集烟板粘贴固定于灸筒内的下部,灸筒侧壁的底部开设通风孔,粘贴板通过粘结固定在灸筒的底端。

然而目前的此类产品中均存在有以下问题:1、生产过程中人工参与度大,生产成本高:由于此类产品需要在灸筒内部粘贴一层集烟板,此步骤需要人工操作;此外,灸筒的底部需要涂抹胶黏剂后,再将粘贴板固定于灸筒的底部边沿,以上步骤都需要人工操作。2、生产过程中工人需要谨慎操作,工艺耗时,生产效率低:在灸筒的内部粘贴集烟板时,由于需要在狭窄的灸筒的内部进行涂胶、塞入、固定等操作工艺,因此对工人的熟练程度要求高,单工艺耗费工时长,并且还容易产生残次品。3、使用过程中无法进行调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及制备工艺简单,使用便利,具有控温功能的螺旋式艾灸,该艾灸能够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控温的外置螺旋式艾灸,至少包括艾绒饼、灸筒以及挡板,所述艾绒饼位于挡板的上方,艾绒饼以及挡板共同固定于灸筒内的上部,所述的灸筒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部为圆筒体,底座的下部为环形的底盘,圆筒体与底盘之间设置有集烟板,所述集烟板位于圆筒体的内部,集烟板的中心开有集烟孔;圆筒体与底盘为一体式结构;圆筒体的内径与灸筒的外径相匹配,圆筒体的内壁上以及灸筒的外壁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灸筒通过螺纹旋入于圆筒体中;所述底盘的下方设置有一圈粘贴层,底盘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将灸筒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风孔。

所述的通风孔设置有3个,3个通风孔均匀分布在底盘上,且相邻的两个通风孔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所述的挡板为阻燃挡板,挡板的中部开有过烟孔。

所述的挡板由纸板和锡纸组成,锡纸粘贴在纸板的上方。

所述粘贴层为泡沫双面胶。

所述的灸筒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层,所述过滤网层位于挡板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本实用新型中,创造性的设计出了整体式的一次成型的底座,该底座能够将现有技术中的集烟板、通风孔和粘贴板进行一次性制备成型,大大的降低了制作过程中的人工参与度。从而省去了在灸筒上开孔的步骤,省去了人工在灸筒内部粘贴集烟板的步骤,省去了在灸筒底部涂胶并安装粘贴板的步骤。另外,底座与灸筒之间采用分体式设计,在制作时,只需要将底座中的圆筒体部位旋转套在灸筒的底部即可,生产过程十分简便。在使用时,通过旋转灸筒,即可在螺纹的作用下调节底座套在灸筒上的长度,即可调节艾绒饼与肌肤之间的间距,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灸筒的内部设置的过滤网层能够将艾绒燃烧时产生的烟雾进行过滤,滤除杂质,保留药物组份与人体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置螺旋式艾灸的成产成本(含人工成本)降低了5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温的外置螺旋式艾灸的组件结构图;

图中:1-艾绒饼,2-灸筒,3-挡板,4-圆筒体,5-底盘,6-粘贴层,7-通风孔,8-集烟孔,9-过滤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艾灸的结构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更加直观的了解本产品的具体结构,因此图1采用爆炸图。从图1中可知,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可控温的外置螺旋式艾灸包括艾绒饼1、灸筒2以及挡板3和底座。所述艾绒饼1位于挡板3的上方,艾绒饼以及挡板共同固定于灸筒2内的上部,底座位于灸筒2的底部。所述的挡板3为阻燃挡板,挡板的中部开有过烟孔。所述的挡板由纸板和锡纸组成,锡纸粘贴在纸板的上方。

底座的上部为圆筒体4,底座的下部为环形的底盘5,圆筒体4与底盘5之间设置有集烟板,所述集烟板位于圆筒体4的内部,集烟板的中心开有集烟孔8,圆筒体与底盘为一体式结构;圆筒体的内径与灸筒的外径相匹配,圆筒体的内壁上以及灸筒的外壁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灸筒通过螺纹旋入于圆筒体中;所述底盘的下方设置有一圈粘贴层6,所述粘贴层6为泡沫双面胶。底盘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将灸筒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风孔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通风孔设置有3个,3个通风孔均匀分布在底盘上,且相邻的两个通风孔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所述的灸筒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层9,所述过滤网层位于挡板的下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