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气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5859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中药气疗机。



背景技术:

中药熏蒸是传统中医治疗的常用方法,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病、中风后遗症等,其有一个重要的不足就是采用加热中药液的方法,然后直接作用与人体皮肤表面,在水蒸汽变成水的冷凝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热量,极易造成患者的皮肤烫伤,而且整个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不易控制,从而造成中药熏蒸这种治疗方式的推广不利。因此,中药熏蒸装置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中药气疗机,可有效解决加热中药液时,直接作用与人体皮肤表面,在水蒸汽变成水的冷凝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热量,极易造成患者的皮肤烫伤,而且整个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不易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固定装置和雾化风动装置,箱体是由双层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箱体底部设置有电加热丝,电加热丝与温控开关相连接,箱体一侧面上装有雾化风动装置,箱体上与雾化风动装置相对侧上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由托盘、滑道和固定带构成,托盘装在箱体外壁的水平滑道上,其上设有固定带,托盘上部的箱体上设有圆弧形开口。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在中药熏蒸过程中,温度控制问题、热量转移问题,让患者可以在绝对安全,不被烫伤的环境下,更好的接受中药熏蒸的治疗,效率更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是中药熏蒸装置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固定装置和雾化风动装置,箱体1是由双层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箱体1底部设置有电加热丝2,电加热丝2与温控开关3相连接,箱体1一侧面上装有雾化风动装置4,箱体1上与雾化风动装置相对侧上设有固定装置11,固定装置11由托盘12、滑道13和固定带14构成,托盘12装在箱体1外壁的水平滑道13上,其上设有固定带14,托盘12上部的箱体上设有圆弧形开口15。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雾化风动装置4由壳体5、超声波雾化器6和风扇7构成,壳体5上设有与箱体1相连通的雾化入口8,壳体5顶面上设有加液口9,壳体5底面上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6,壳体5侧面设置有与风扇7相连的开关10。

所述的箱体1内装有温度显示器(图中未画出)。

所述的雾化风动装置外挂在箱体一侧,壳体是由有机玻璃制成的长方体。

所述的托盘12底部镂空,可有效增加治疗面积。

所述的风扇7为2cm的微型风扇(市售产品,如台达品牌或者建准品牌)。

所述的壳体5底部设有通孔16,通孔16上装有相匹配的胶塞;当壳体内有存液时,可通过通孔16导出。

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为迷你型超声波雾化头;如中山市金可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35mm-45mm系列雾化头,义乌市华畅电器厂生产的16mm、20mm的超声波雾化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箱体是由双层玻璃做成的正方体,玻璃具有可视性,双层可以减少热量流失,对于治疗区域以外的人员防止烫伤。采用加热和中药液分离的方法,将治疗所需中药液体加入,开启雾化片,风扇转动,将雾化后的中药吹入治疗区域,达到中药熏蒸的效果,有电热丝把治疗环境加热到一定温度,促使治疗部位毛孔打开,然后由超声波雾化器,将中药液电子高频振荡,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成自然飘逸的水雾,由风动装置吹进治疗区域,作用于人体,通过舒张的毛孔,作用于人体,即达到治疗效果,又绝对不会烫伤,整个治疗过程区域有透明玻璃覆盖,患者可见治疗区域有温度显示,电加热装置有温控开关。

本实用新型温度热量可控不会烫伤,与传统熏蒸方法比较,安全系数更高,超声雾化过程只需要少量中药液即可达治疗效果,与传统相比,节省大量中药材。超声雾化片与传统加热熏蒸方法相比,节省能源90%,超声雾化片使用寿命3000小时,且极易更换;整个治疗装置体积不大,节省空间;整个中药气疗机只需要一个人操作,节省人力。且经过雾化的药物离子颗粒,体积更小,更易通过人体毛孔,治疗效果更好。可随时更换治疗所用的药物,以达到更换治疗作用的目的,效率更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是中药熏蒸装置上的创新,是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