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产后康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3863发布日期:2018-12-11 20:15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产后康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产后康复治疗仪。



背景技术:

在胎盘娩出之后,产妇全身各个系统将会恢复至正常未孕的状态,但由于个体因素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会导致各种功能障碍性疾病。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的再生,同时还有子宫血管变化、子宫下段和宫颈的复原等,当上述复旧功能受到阻碍时,即发生子宫复旧不全。而盆底组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长时间的压迫,使盆底肌肉和筋膜过度伸展至弹性降低,且常伴有盆底肌纤维的部分撕裂,若盆底肌及其筋膜发生严重撕裂造成盆底松弛,或者分娩次数过多,且间隔时间短,盆底组织难以完全恢复正常,可能导致尿失禁、阴道脱垂及子宫脱垂。还有产妇乳汁分泌迟缓、泌乳不足、乳涨等诸多问题,给产妇心理生理带来很多困扰和痛苦。

针对上述功能障碍性疾病,利用电刺激技术和生物反馈技术进行产后康复是最为普遍且有效的临床措施。目前,中国专利CN 106924026和CN 106669028分别公布了一种产后康复治疗仪和一种便携式产后康复治疗仪,都是采用了电刺激技术进行产后康复训练。前者解决了以往产妇产后产生生理和体形变化、乳汁分泌量少的技术问题,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便携式产后康复治疗仪的技术方案,方便携带,从而产妇可以在家里或任意场合进行治疗。这两种技术方案都是功能比较单一的,而且缺乏了用户管理,导致家庭用户无法得到有效的、正确的康复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可随时进行治疗的智能产后康复治疗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产后康复仪,其包括主机,还包括一端与主机连接、另一端与人体接触的电极,所述主机上设有与电极和探头连接的接口;所述主机包括由上、下壳组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板、驱动板、电源板、气阀、气泵,所述主板上设有按键单元、蓝牙单元、状态显示单元,所述驱动板上设有波形输出单元、泵驱动单元、气阀驱动单元、气压监测单元;所述按键单元、蓝牙单元、状态显示单元、波形输出单元、泵驱动单元、气阀驱动单元、气压监测单元分别与微控制器单元进行电气连接,所述电极与波形输出单元进行电气连接,所述气泵、气阀、气压监测单元与探头进行气路连接;所述电源板为主板和驱动板提供电源。

所述电极包括胸部电极、腹部电极和阴道电极。。

所述胸部电极的一端为电极线,另一端为胸部电极片。

所述腹部电极的一端为电极线,另一端为腹部电极片。

所述探头为阴道探头。

所述壳体上设有LCD显示屏,所述LCD显示屏与状态显示单元连接。

所述壳体上设有按键,所述按键与按键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进行电刺激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功能齐全,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医院端的后台服务器查看患者的治疗情况,也可以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设置治疗处方;患者可以通过个人的移动端App系统使用处方程序进行治疗,以及治疗记录保存到后台服务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的管理,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界面简洁、方便携带和使用,从而使产妇可以在家里或任意场合进行治疗;可以进行电刺激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功能齐全;

在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拓扑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四。

图中:1、主板;2、驱动板;3、壳体;4、电源板;5、气阀;6、气泵;7、LCD显示屏;8、按键;9、阴道电极;10、阴道探头;11、胸部电极;12、腹部电极;13、胸部电极接口;14、腹部电极接口;15、阴道探头接口;16、阴道电极接口;17、电极线; 18、电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一个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应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进行电刺激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而且还可以对患者进行管理的智能产后康复治疗仪。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产后康复治疗仪包括微控制器单元、按键单元、蓝牙单元、状态显示单元、波形输出单元、泵驱动单元、气泵、气阀驱动单元、气阀、气压监测单元、电极、探头、移动端APP系统和后台服务器。按键单元、蓝牙单元、状态显示单元、波形输出单元、泵驱动单元、气阀驱动单元、气压监测单元分别与微控制器单元进行电气连接,电极与波形输出单元进行电气连接。

按键单元,按键单元的每一个按键单独都连接到微控制器单元的I/O口,微控制器单元通过检测与按键连接的I/O口的电平来识别按键的操作。

蓝牙单元,蓝牙单元通过USART与微控制器单元进行通信,蓝牙单元能将微控制器单元的指令和数据发送到移动端软件,也能将移动端软件的指令和数据发送的微控制器单元,实现控制电刺激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

状态显示单元,状态显示单元主要采用LCD来显示当前的工作状态、治疗剩余时间、强度、压力值。

波形输出单元,微控制器单元产生的脉冲信号控制波形输出单元输出脉冲电流,再由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电极,给患者神经肌肉的疾病进行治疗。微控制器单元产生的脉冲信号控制输出脉冲电流的电流强度、脉冲频率、脉冲宽度、运行时间、休息时间等参数。

泵驱动单元,微控制器单元产生控制信号使气泵驱动单元导通,从而控制泵工作来进行充气。

气阀驱动单元,通过微控制器单元产生控制信号使气阀驱动单元导通或者截止,从而控制气阀关闭(不放气)或者打开(放气)。

气压监测单元,气压监测单元通过微控制器单元的A/D模数转换进行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将检测气压值转换成电信号后,再通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提供给微控制器单元采集、分析,最后将数据传送到移动端软件。

移动端软件与后台服务器,移动端软件通过蓝牙单元实时与微控制器单元进行通信,传送和接受指令及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上传到后台服务器进行保存,也可以对保存在后台服务器的数据进行读取。

如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产后康复治疗仪,包括主机,电极和探头,电极由电极线17和电极片18组成,所述电极包括胸部电极12、腹部电极11和阴道电极9,所述探头为阴道探头10,所述主机上设有分别与括胸部电极11、腹部电极12和阴道电极9、阴道探头10连接的胸部电极接口13、腹部电极接口14、阴道电极接口16、阴道探头接口15;所述主机包括由上、下壳组成的壳体3,所述壳体3内设有主板1、驱动板2、电源板4、气阀5、气泵6,所述主板1上设有按键单元、蓝牙单元、状态显示单元,所述驱动板2上设有波形输出单元、泵驱动单元、气阀驱动单元、气压监测单元;所述按键单元、蓝牙单元、状态显示单元、波形输出单元、泵驱动单元、气阀驱动单元、气压监测单元分别与微控制器单元进行电气连接,所述电极与波形输出单元进行电气连接,所述气泵6、气阀5、气压监测单元与探头进行气路连接;所述电源板4为主板1 和驱动板2提供电源。所述壳体3上设有LCD显示屏7和按键8,所述LCD显示屏7与状态显示单元连接,所述按键8与按键单元连接。

所述电极线17与主机和胸腹部电极片连接,将电刺激信号传送到胸腹部电极片;所述胸部电极片与电极线17连接,将电刺激信号传送到人体,进行胸部康复治疗;所述腹部电极片与电极线17连接,将电刺激信号传送到人体,进行腹部康复治疗;所述阴道探头10与主机的阴道探头接口15相连,用于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和盆底肌评估;所述阴道电极9与主机的阴道电极接口16连接,将电刺激信号传送到人体,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实现胸部康复、腹部康复、盆底肌康复治疗、生物反馈训练以及盆底肌评估共5个功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实例做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例,其仅作为范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则和范围内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作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