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9819发布日期:2019-01-29 18:14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危害人体的危重疾病之一,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恶性肿瘤中癌痛发生率高达61.6%,晚期患者发生率更高。除了内服药物以外,近年来中药外治法对癌痛的治疗研究日益增多,其疗效稳定、无创伤、副作用少,得到业界肯定。目前针对癌痛的中药熏蒸疗法应用仍以医疗机构为主,如何使其具有便携性,可以普适运用于患者日常生活中,值得研究与探讨。

目前的中药熏蒸治疗仪多以大型中药熏蒸机为主,以大功率加热药液至沸点或直接以超声波雾化药液形成药物蒸汽,后以一定压力将蒸汽输出。这样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不足:

压强过大,生理不适:临床上,可见因过大压强而导致患者接受熏蒸治疗后引发心动过速而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

温度不均,影响疗效:对于加热药液至沸点这样的处理方式容易产生蒸汽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影响熏蒸的疗效。

液化滴漏,操作局限:喷头设计上,由于喷头边缘处容易液化产生水珠,且喷头往往固定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常要求患者以卧位进行操作,局限较大。

体积庞大,便携性差:现有的熏蒸仪器的研发通过增加熏蒸喷头数量达到同时间治疗多名患者的目的,致使仪器不断向体积更大、自重更重等非便携性方向发展,要求患者定时前往医疗机构治疗。

基于以上,现有的中药熏蒸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影响治疗依从性。

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751091.7,申请日2016.07.11,专利名称为:一种药物熏蒸治疗仪器。公开了一种药物熏蒸治疗仪器,包括熏蒸架、散气箱、蒸汽罐、加热棒、液流管、储药罐、磁疗块和加热器。是将药物放在设有加热腔和蒸汽储存腔的密闭蒸汽罐内,通过电加热使药物升温释放蒸汽直接作用于人体表皮或患处,充分发挥药效作用,避免丢失药物成分或降低药效,实现辅助治疗人体内外疾病的目的。

中国专利文献:CN201210116392.9,申请日2012.04.12,专利名称为:智能型药物熏蒸服。公开了一种智能型药物熏蒸服,包括有熏蒸罩、控制器以及压力容器,熏蒸罩通过管道与压力容器连接,利用控制器控制压力容器内的电热元件加热熏蒸水产生蒸汽,将蒸汽通入熏蒸罩,利用熏蒸罩与人体被熏蒸部位构成一个熏蒸型腔,利用中药蒸汽在熏蒸型腔内对人体的被熏部位进行熏蒸,减少蒸汽的溢出,节约能源以及中药资源;同时,压力容器设有绝缘内胆,将产生蒸汽的熏蒸水与产生热能的加热水分开,提高了中药蒸汽的安全性能。

上述专利文献CN201620751091.7中的一种药物熏蒸治疗仪器,采用将药物放在设有加热腔和蒸汽储存腔的密闭蒸汽罐内,通过电加热使药物升温释放蒸汽直接作用于人体表皮或患处,实现辅助治疗人体内外疾病的目的;专利文献CN201210116392.9中的智能型药物熏蒸服,采用控制器控制压力容器内的电热元件加热熏蒸水产生蒸汽,将蒸汽通入熏蒸罩,利用熏蒸罩与人体被熏蒸部位构成一个熏蒸型腔,从而对人体的被熏部进行熏蒸。但是关于一种操作简单易行、可穿戴、便于携带,物理与APP双向控制,具有智能控温及手动调温相结合,低水位断电保护功能,安全实用,可通过无线Wi-Fi与手机APP连接进行控制,实时反馈及时干预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操作简单易行、可穿戴、便于携带,物理与APP双向控制,具有智能控温及手动调温相结合,低水位断电保护功能,安全实用,可通过无线Wi-Fi与手机APP连接进行控制,实时反馈及时干预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行、可穿戴、便于携带,物理与APP双向控制,具有智能控温及手动调温相结合,低水位断电保护功能,安全实用,可通过无线Wi-Fi与手机APP连接进行控制,实时反馈及时干预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所述的智能药物熏蒸仪包括熏蒸设备本体、外壳、电源模块、水位控制模块、超声雾化驱动模块、恒温加热模块、喷雾部件、喷雾装置、中央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手机APP、外固定马甲;所述的外壳包括注水口、带扣、绑带;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断电保护模块;所述的水位控制模块包括储水槽、水位传感器;所述的水位传感器设于储水槽内部后侧下方位置;所述的储水槽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所述的储水槽设于外壳中;所述的超声雾化驱动模块包括超声波雾化片、超声波雾化外壳;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外壳包括通孔、连接口;所述通孔与储水槽上的出水口连接固定;所述的恒温加热模块包括发热体、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发热体设于喷雾装置的末端;所述的喷雾部件设于喷雾装置内侧,发热体的前方;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于喷雾部件边上;所述的喷雾装置前方设有喷雾口;所述的设于喷雾装置末端的发热体与超声波雾化外壳前方中间位置的连接口相互连接;所述的喷雾装置本体设于外壳中;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接收模块、发送模块;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接收电源模块、水位控制模块、超声雾化驱动模块、恒温加热模块上的信息并处理;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接收模块接收中央处理模块的处理结果,并通过发送模块将结果传送到手机APP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注水口设于外壳上方后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带扣设于外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设于外壳上方前侧一端边角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水口设于储水槽上方后侧中间相对于注水口的位置;所述的出水口设于水位传感器对面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超声波雾化片设于超声波雾化外壳内部;所述的通孔设于超声波雾化外壳的后方底部相对于储水槽上出水口的位置;所述的连接口设于超声波雾化外壳的前方中间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超声雾化驱动模块、恒温加热模块均采用轻薄设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源采用锂电池供电。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水位传感器距储水槽底部2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发热体采用碳纤维发热丝包裹在导热薄膜上,利用发热丝本身的物理特性,遇一定浓度水蒸气即可发热,所述的薄膜厚度在0.5-1mm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喷雾部件为可替换式喷雾部件,为网状设计,采用绝热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喷雾装置前方喷雾口周围的边框采用硅胶设计。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利用设于外壳两侧中间位置的带扣外连接固定绑带,便可与外固定马甲上设有的纽扣相互连接固定,或者通过外壳正面两端分别设有的肩带,患者通过穿上马甲或背上肩带便可将熏蒸设备本体穿戴在身上,便于携带,从而实现可穿戴的目的,方便患者的治疗。

2、设于外壳上方前侧一端边角位置的电源采用锂电池供电,与现有中药熏蒸仪大部分的交流电供电不同,可有效增加仪器的便携性与安全性;水位传感器的设置,可感受储水槽中的水位,若水位传感器感受水位低于此位置后便会立即切断电源形成一个供电保护模块,并输出报警提示,通过中央处理器处理结果,再由无线通信模块(Wi-Fi)上的接收模块接收结果,通过发送模块便可将输出报警提示传送至手机APP,便可提示使用者向储水槽中注水,从而避免了因水位过低,发热原件持续工作引发仪器过热等安全问题,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

3、通过通孔与储水槽上出水口连接固定的超声波雾化外壳,利用设于超声波雾化片便可将储水槽中流出的药液液态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通过超声波雾化外壳前方中间位置设有的连接口便可将水雾传送到恒温将热模块中,从而便可对水雾进行加热控温,并通过喷雾部件、喷雾装置最终与人体接触,进行体表熏蒸。

4、设于喷雾装置末端、连接超声波雾化外壳前方中间位置连接口的发热体用于对连接口中传送出的水雾进行加热,通过设于发热体前方喷雾部件边上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熏蒸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手机APP设定温度超出规定范围(41℃-47℃)时,则自动提示重新输入后进行智能控温:即高于设定温度1℃时,发热体自动停止加热;低于设定温度1℃时,发热体自动恢复加热;患者如在熏蒸过程中自觉温度不能耐受,也可通过手机APP及时调控熏蒸温度,采用智能控温模块与人工设定温度双重监控的技术,有效的保证了熏蒸温度的稳定,且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设定不同的温度,提高的熏蒸的治疗效果。

5、发热体采用碳纤维发热丝包裹在导热薄膜上,薄膜厚度在0.5-1mm之间,利用发热丝本身的物理特性,遇一定浓度水蒸气即可发热,通过导热薄膜轻薄覆盖在发热体上,从而提高发热效率。

6、喷雾部件为可替换式喷雾部件,为网状设计,采用绝热材料制作而成,因考虑到喷雾部件长期接触液体与外环境,存在细菌增殖可能,而可替换式的设计,更换便捷,从而在不增加患者过大经济负担的情况下达到卫生抗菌的目的;喷雾部件为网状设计,可有效分散药液气雾,使其均匀地作用于患者体表,采用绝热材料制作,则可有效防止气雾接触过冷材料后出现液化情况,保证了熏蒸的持续进行。

7、熏蒸设备本体通过无线Wi-Fi与手机APP连接,之间通过中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相互连接处理,便捷操作之外,内置癌痛及癌症生活质量评定体系,评定量表均为主观量表,患者通过选择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进行评定,每两个疗程提示患者进行评定,后台自动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并与数据库预设的医疗干预值和患者历史数据相比较,如出现病情加重,则提示患者前往就诊;如病情稳定,则根据患者对熏蒸温度的耐受程度,指导下一疗程的治疗方案。

8、熏蒸设备本体通过便携的体积设计、可穿戴的外马甲搭配、简单易学的操作,克服了现有中药熏蒸仪难以实现家用治疗的重大缺陷,有效提高了中药外治法的可操作性,为癌痛外治法的规范化、长期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9、针对用电、加热设备的安全性及医疗仪器的卫生问题,本熏蒸设备本体以锂电池供电、低水位预警断电、智能控温、人工调温等多项技术,确保了患者使用时的安全性。

10、结合互联网+的概念,本熏蒸设备本体以内置Wi-Fi模块连接手机APP控制系统,可在手机上进行控制,手机APP同时记录治疗的相应参数,结合疗程后的评定结果,上传至云端数据库,为患者提供进一步外治治疗方案或就诊建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两侧设有绑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外壳的透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水位控制模块的透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超声雾化驱动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喷雾装置的透视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结构拆卸透视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外固定马甲的前视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硬件系统框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工作流程图。

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熏蒸设备本体 2.外壳

21.注水口 22.带扣

23.绑带 3.电源模块

31.电源 32.断电保护模块

4.水位控制模块 41.储水槽

411.进水口 412.出水口

42.水位传感器 5.超声雾化驱动模块

51.超声波雾化片 52.超声波雾化外壳

521.通孔 522.连接口

6.恒温加热模块 61.发热体

62.温度传感器 7.喷雾部件

8.喷雾装置 81.喷雾口

9.中央处理模块 10.无线通信模块

101.接收模块 102.发送模块

11.手机APP 12.外固定马甲

121.纽扣 13.肩带

131.可调节装置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所述的智能药物熏蒸仪包括熏蒸设备本体1、外壳2、电源模块3、水位控制模块4、超声雾化驱动模块5、恒温加热模块6、喷雾部件7、喷雾装置8、中央处理模块9、无线通信模块10、手机APP11、外固定马甲12;所述的外壳2包括注水口21、带扣22、绑带23;所述的注水口21设于外壳2上方后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带扣23设于外壳2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模块3包括电源31、断电保护模块32;所述的电源31设于外壳2上方前侧一端边角位置;所述的水位控制模块4包括储水槽41、水位传感器42;所述的储水槽41包括进水口411、出水口412;所述的水位传感器42设于储水槽4内部后侧下方位置;所述的进水口411设于储水槽4上方后侧中间相对于注水口21的位置;所述的出水口412设于水位传感器42对面位置;所述的储水槽3设于外壳2中;

所述的超声雾化驱动模块5包括超声波雾化片51、超声波雾化外壳52;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外壳52包括通孔521、连接口522;所述的超声波雾化片51设于超声波雾化外壳52内部;所述的通孔521设于超声波雾化外壳52的后方底部相对于储水槽41上出水口411的位置;所述的连接口522设于超声波雾化外壳52的前方中间位置;所述通孔521与储水槽41上的出水口412连接固定;所述的恒温加热模块6包括发热体61、温度传感器62;所述的发热体61设于喷雾装置8的末端;所述的喷雾部件7设于喷雾装置8内侧,发热体61的前方;所述的温度传感器62设于喷雾部件7边上;所述的喷雾装置8前方设有喷雾口81;所述的设于喷雾装置8末端的发热体61与超声波雾化外壳52前方中间位置的连接口522相互连接;所述的喷雾装置8本体设于外壳2中;所述的外固定马甲12上设有纽扣121;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10包括接收模块101、发送模块102;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9接收电源模块3、水位控制模块4、超声雾化驱动模块5、恒温加热模块6上的信息并处理;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10通过接收模块101接收中央处理模块9的处理结果,并通过发送模块102将结果传送到手机APP11中(见图9)。

需要说明的是:设于外壳2上方后侧中间位置的注水口21与设于储水槽41上方后侧中间位置的进水口412相对,便于使用者通过注水口21向储水槽41中加入中药药液;所述的注水口21与进水口412大小相同;所述的带扣22为中空型结构;所述的设于外壳2两侧中间位置的带扣22在使用时可通过外连接固定绑带23与外固定马甲12上设有的纽扣121连接,患者便可直接通过马甲将熏蒸设备本体1穿戴在身上,便于携带,从而实现可穿戴的目的,方便患者的治疗;所述的熏蒸设备本体1可根据需要设计不同型号大小的体积,方便不同患者的穿戴使用;所述的设于外壳2上方前侧一端边角位置的电源31采用锂电池供电,与现有中药熏蒸仪大部分的交流电供电不同,可有效增加仪器的便携性与安全性;所述的储水槽41用来储存中药药液;所述的设于储水槽41内部后侧下方位置的水位传感器42距储水槽底部2cm;所述的水位传感器42的设置,可感受储水槽41中的水位,若水位传感器42感受水位低于此位置后便会立即切断电源31形成一个供电保护模块32,并输出报警提示,通过中央处理器9处理结果,再由无线通信模块10(Wi-Fi)上的接收模块101接收结果,通过发送模块102便可将输出报警提示传送至手机APP,便可提示使用者向储水槽41中注水,从而避免了因水位过低,发热原件持续工作引发仪器过热等安全问题,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的通过通孔521与储水槽41上出水口412连接固定的超声波雾化外壳52,利用设于超声波雾化片51便可将储水槽41中流出的药液液态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通过超声波雾化外壳52前方中间位置设有的连接口522便可将水雾传送到恒温将热模块6中,从而便可对水雾进行加热控温,并通过喷雾部件7、喷雾装置8最终与人体接触,进行体表熏蒸;所述的超声雾化驱动模块5、恒温加热模块6均采用轻薄设计,有效缩小了熏蒸设备本体1的体积,便于携带;所述的设于喷雾装置8末端、连接超声波雾化外壳52前方中间位置连接口522的发热体61用于对连接口522中传送出的水雾进行加热,通过设于发热体61前方喷雾部件7边上的温度传感器62来检测熏蒸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62感应到手机APP设定温度超出规定范围(41℃-47℃)时,则自动提示重新输入后进行智能控温:即高于设定温度1℃时,发热体61自动停止加热;低于设定温度1℃时,发热体61自动恢复加热(见图10);患者如在熏蒸过程中自觉温度不能耐受,也可通过手机APP及时调控熏蒸温度,采用智能控温模块与人工设定温度双重监控的技术,有效的保证了熏蒸温度的稳定,且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设定不同的温度,提高的熏蒸的治疗效果;所述的发热体61采用碳纤维发热丝包裹在导热薄膜(图中未标出)上,薄膜厚度在0.5-1mm之间,利用发热丝本身的物理特性,遇一定浓度水蒸气即可发热,通过导热薄膜轻薄覆盖在发热体61上,从而提高发热效率;

所述的喷雾部件7为可替换式喷雾部件,为网状设计,采用绝热材料制作而成,因考虑到喷雾部件7长期接触液体与外环境,存在细菌增殖可能,而可替换式的设计,更换便捷,从而在不增加患者过大经济负担的情况下达到卫生抗菌的目的;所述的喷雾部件7为网状设计,可有效分散药液气雾,使其均匀地作用于患者体表,采用绝热材料制作,则可有效防止气雾接触过冷材料后出现液化情况,保证了熏蒸的持续进行;所述的喷雾装置8前方喷雾口81周围的边框采用硅胶设计,增加熏蒸设备本体1与患者体表的贴合度,提高患者的体感;所述的熏蒸设备本体1通过无线Wi-Fi与手机APP11连接,之间通过中央处理器9、无线通信模块10相互连接处理,便捷操作之外,可内置癌痛及癌症生活质量评定体系,评定量表均为主观量表,患者通过选择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进行评定,每两个疗程提示患者进行评定,后台自动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并与数据库预设的医疗干预值和患者历史数据相比较,如出现病情加重,则提示患者前往就诊;如病情稳定,则根据患者对熏洗温度的耐受程度,指导下一疗程的治疗方案;

所述的熏蒸设备本体1通过便携的体积设计、可穿戴的外马甲搭配、简单易学的操作,克服了现有中药熏蒸仪难以实现家用治疗的重大缺陷,有效提高了中药外治法的可操作性,为癌痛外治法的规范化、长期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所述的针对用电、加热设备的安全性及医疗仪器的卫生问题,本熏蒸设备本体1以锂电池供电、低水位预警断电、智能控温、人工调温等多项技术,确保了患者使用时的安全性;可替换式喷雾部件7的设计,确保使用卫生;所述的结合互联网+的概念,本熏蒸设备本体1以内置Wi-Fi模块连接手机APP11控制系统,可在手机上进行控制,手机APP11同时记录治疗的相应参数,结合疗程后的评定结果,上传至云端数据库,为患者提供进一步外治治疗方案或就诊建议。

本熏蒸设备的使用原理:首先通过外壳2上的注水口21向设于外壳2内的储水槽41中注入一定量的中药药液,通过熏蒸设备本体1外壳2两侧中间位置的带扣22外连接固定绑带23,便可与外固定马甲12上设有的纽扣121相互连接固定,患者穿上马甲便可将熏蒸设备本体1穿戴在身上,可根据熏蒸位置的需要,将熏蒸设备本体1置于胸前或后背,启动电源31,设于超声波雾化外壳52中的超声波雾化片51便进行对中药药液的超声雾化,通过手机APP设定发热体61的加热温度范围(41℃-47℃),发热体61对超声波雾化外壳52中发出的水雾进行加热,设于发热体61前方、喷雾部件7边上的温度传感器62可及时将熏蒸温度通过中央处理模块9、无线通信模块10发送至手机APP,患者便可通过手机APP对熏蒸温度进行控制,待熏蒸温度最符合自身耐受温度后,通过喷雾装置8前方的喷雾口81便可将雾化的药液直接作用于体表,进行熏蒸治疗。在熏蒸治疗过程中,患者可通过熏蒸设备本体1中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10和手机APP控系统连接来控制记录治疗的相应参数,结合疗程后的评定结果,上传至云端数据库,从而拟定进一步的外治治疗方案。

实施例2

请参看附图11,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外壳2正面两端分别设有肩带13,所述的肩带13采用软质吸汗材料制造,具有弹性,所述的肩带13上还设有可调节装置131。本实施例中的肩带13一端设于外壳2顶部,一端设于外壳2底部,通过可调节装置131可调节肩带的松紧程度,便于不同患者的使用;肩带13采用软质吸汗材料制造可提高患者的穿戴舒适性;患者可通过外壳2两端的肩带将熏蒸设备本体1穿戴在身上,同样可置于胸前或后背,方便不同位置的熏蒸治疗,通过肩带13的设计患者穿戴起来更加的方便,不需要外固定马甲12的配合,患者可直接将熏蒸设备本体1穿戴于身,且牢固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药物熏蒸仪,利用设于外壳两侧中间位置的带扣外连接固定绑带,便可与外固定马甲上设有的纽扣相互连接固定,或者通过外壳正面两端分别设有的肩带,患者通过穿上马甲或背上肩带便可将熏蒸设备本体穿戴在身上,便于携带,从而实现可穿戴的目的,方便患者的治疗;

设于外壳上方前侧一端边角位置的电源采用锂电池供电,与现有中药熏蒸仪大部分的交流电供电不同,可有效增加仪器的便携性与安全性;水位传感器的设置,可感受储水槽中的水位,若水位传感器感受水位低于此位置后便会立即切断电源形成一个供电保护模块,并输出报警提示,通过中央处理器处理结果,再由无线通信模块(Wi-Fi)上的接收模块接收结果,通过发送模块便可将输出报警提示传送至手机APP,便可提示使用者向储水槽中注水,从而避免了因水位过低,发热原件持续工作引发仪器过热等安全问题,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

通过通孔与储水槽上出水口连接固定的超声波雾化外壳,利用设于超声波雾化片便可将储水槽中流出的药液液态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通过超声波雾化外壳前方中间位置设有的连接口便可将水雾传送到恒温将热模块中,从而便可对水雾进行加热控温,并通过喷雾部件、喷雾装置最终与人体接触,进行体表熏蒸;

设于喷雾装置末端、连接超声波雾化外壳前方中间位置连接口的发热体用于对连接口中传送出的水雾进行加热,通过设于发热体前方喷雾部件边上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熏蒸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手机APP设定温度超出规定范围(41℃-47℃)时,则自动提示重新输入后进行智能控温:即高于设定温度1℃时,发热体自动停止加热;低于设定温度1℃时,发热体自动恢复加热;患者如在熏蒸过程中自觉温度不能耐受,也可通过手机APP及时调控熏蒸温度,采用智能控温模块与人工设定温度双重监控的技术,有效的保证了熏蒸温度的稳定,且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设定不同的温度,提高的熏蒸的治疗效果;

发热体采用碳纤维发热丝包裹在导热薄膜上,薄膜厚度在0.5-1mm之间,利用发热丝本身的物理特性,遇一定浓度水蒸气即可发热,通过导热薄膜轻薄覆盖在发热体上,从而提高发热效率;

喷雾部件为可替换式喷雾部件,为网状设计,采用绝热材料制作而成,因考虑到喷雾部件长期接触液体与外环境,存在细菌增殖可能,而可替换式的设计,更换便捷,从而在不增加患者过大经济负担的情况下达到卫生抗菌的目的;喷雾部件为网状设计,可有效分散药液气雾,使其均匀地作用于患者体表,采用绝热材料制作,则可有效防止气雾接触过冷材料后出现液化情况,保证了熏蒸的持续进行;

熏蒸设备本体通过无线Wi-Fi与手机APP连接,之间通过中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相互连接处理,便捷操作之外,可内置癌痛及癌症生活质量评定体系,评定量表均为主观量表,患者通过选择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进行评定,每两个疗程提示患者进行评定,后台自动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并与数据库预设的医疗干预值和患者历史数据相比较,如出现病情加重,则提示患者前往就诊;如病情稳定,则根据患者对熏洗温度的耐受程度,指导下一疗程的治疗方案;

熏蒸设备本体通过便携的体积设计、可穿戴的外马甲搭配、简单易学的操作,克服了现有中药熏蒸仪难以实现家用治疗的重大缺陷,有效提高了中药外治法的可操作性,为癌痛外治法的规范化、长期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针对用电、加热设备的安全性及医疗仪器的卫生问题,本熏蒸设备本体以锂电池供电、低水位预警断电、智能控温、人工调温等多项技术,确保了患者使用时的安全性;

结合互联网+的概念,本熏蒸设备本体以内置Wi-Fi模块连接手机APP控制系统,可在手机上进行控制,手机APP同时记录治疗的相应参数,结合疗程后的评定结果,上传至云端数据库,为患者提供进一步外治治疗方案或就诊建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