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0025发布日期:2019-02-26 18:0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属于超声介入治疗范畴,具体涉及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在医疗领域人们也在寻找创伤更小,甚至没有创伤的医疗技术和方法。超声介入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因其超级微创、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在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术方法。

超声介入治疗的关键步骤和基础是准确的穿刺,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后续的操作。目前的穿刺基本上都是徒手操作,完全凭术者的感觉和经验,速度慢,可靠性差,失误率高,特别是对一些目标较小的病例,比如宫外孕,减胎术等。一旦误穿血管和重要脏器,将会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这也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一些基层医院和年轻医生不能开展这个项目。检索中发现有类似的设计,但是,结构过于复杂,安装使用繁琐,可操作性差,而且,产品生产加工困难。

对于一些需要取病理的病例,只能是先取病理,后治疗。而且,穿刺一针只能取一次病理,如果取材不足需要多次穿刺。如果病灶位于盆腔深部,需要经阴道穿刺,因目前没有更长的病理活检针取材困难。目前,虽然有各种介入穿刺包,但是妇科经阴道专用的还是空白,操作时只能临时拼凑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能够机械化定位和发射穿刺针,可实现一次穿刺多次取材并可以同时实施治疗,尤其适用于阴式介入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包括穿刺针、穿刺架和定位发射器,所述定位发射器用于发射所述穿刺针,并连接于所述穿刺架;所述定位发射器包括外管、内管和推进弹性件,所述内管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外管内,并通过所述推进弹性件连接;所述外管的卡孔,所述内管的外表面设有卡销,当所述卡销随着内管活动至卡孔的位置时,所述卡销可卡入卡孔内,且当所述卡销卡在所述卡孔内时所述推进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穿刺针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外侧设有与卡孔位置对应的弹性触发件。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外壁前端和所述外管的内壁前端之间设有缓冲垫。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前端设有穿刺架连接段,所述穿刺架连接段的内壁设有凹槽;所述穿刺架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穿刺架连接段相匹配的穿刺架接头,所述穿刺架接头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内管位于外管内的部分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与所述外管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后端两侧设有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的尖端的斜面背侧设有一通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病理活检测针芯,包括针柄、针座和针尖,所述针尖由多根细钢丝组成,针尖的尖端与纵轴成45°,在横截面上弯曲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卡销和卡孔,可以实现穿刺针的机械化发射,且发射操作简单;

2、通过在穿刺针和内管上设置对应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可以实现准确的机械化定位和控制发射距离;

3、通过病理活检测针芯的针尖设计,可以实现一次穿刺多次取材并可以同时实施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尤其适用于阴式介入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发射器和穿刺针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穿刺架接头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病理活检测针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术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如图1-9所示,一种超声介入治疗系统,包括穿刺针1、穿刺架3和定位发射器2,所述定位发射器2用于发射所述穿刺针1,并连接于所述穿刺架3;所述定位发射器2包括外管21、内管22和推进弹性件23,所述内管22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外管21内,并通过所述推进弹性件23连接;所述外管21的后部设有卡孔211(在本实施例中,外管21后部的两侧均设有卡孔),所述内管22的外表面设有卡销221(对应地,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卡销221),当所述卡销221随着内管活动至卡孔211的位置时,所述卡销221可卡入卡孔211内,且当所述卡销221卡在所述卡孔211内所述推进弹性件23处于压缩状态。

上述超声介入治疗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于:拉动内管在外管内移动,并使得卡销移动到卡孔的位置时,卡销因自身的弹性弹开并卡在卡孔内,从而完成对内管的锁定。当需要进行穿刺时,推动所述卡销离开卡孔,在推进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内管带动所述穿刺针射出,实现穿刺。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2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222,所述穿刺针1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222相匹配的外螺纹11。穿刺针的外螺纹和内管的内螺纹相匹配,通过旋转穿刺针可以控制所述穿刺针在内管内的位置,实现穿刺距离的精确控制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21的外侧设有与卡孔211位置对应的弹性触发件212。通过弹性触发件,在需要穿刺时,按下弹性触发件,即可将卡销从卡孔中向内管内部的方向推进,完成后弹性触发件自动回复原位。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22的外壁前端和所述外管21的内壁前端之间设有缓冲垫213。所述缓冲垫可对穿刺时内管的剩余能量进行缓冲,防止内管反弹。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21的前端设有穿刺架连接段214,所述穿刺架连接段214的内壁设有凹槽215;所述穿刺架3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穿刺架连接段214相匹配的穿刺架接头31,所述穿刺架接头31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凹槽215相匹配的凸出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具有两个,所述凸出与之相匹配。当定位发射器连接到穿刺架时,将穿刺架的穿刺架接头插入所述定位发射器的穿刺架连接段,然后旋转定位发射器直至所述凸出卡入所述凹槽内为止,从而实现定位发射器和穿刺架的旋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21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内管22位于外管21内的部分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与所述外管21相匹配。该设计可以防止内管在外管内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22的后端两侧设有凹陷部223。所述凹陷部223的设置便于操作时握持内管。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1的尖端的斜面背侧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便于在抽吸囊液时减轻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介入治疗系统还包括有病理活检测针芯4,其针柄41和针座42与穿刺针芯针柄和针座相同,针尖43由数根(3-7根)细钢丝431组成,针尖43的尖端与纵轴成45°,在横截面上弯曲90°。末端锐利如微小的"刀片",钢丝长短依次按比例排列。

当穿刺完成后,可以拔出穿刺针,插入所述病理活检测针芯,边按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边进针,当所述病理活检测针芯全部进入后再旋转3-5周,旋转同时拔出病理所述病理活检测针芯,活检组织位于针尖的钢丝之间,完成取材。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配备一个手术包100,如图10所示,其中包括盐水放置区101、棉签放置区102、硬化剂放置区103以及消毒剂放置区104。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