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针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8437发布日期:2019-09-13 22:4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笔针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将笔针组件安装且附接到输送装置(诸如笔输送装置)的设备。设备具有插孔或开口,该插孔或开口用来保持针接口,该针接口具有覆盖针接口上的套管的内部护罩,并且该插孔或开口用来在使用之后保持针接口以降低意外针刺危险性。设备具有第二插孔,该第二插孔用来接纳内部护罩以便从针接口分离内部护罩而无需操作内部护罩。



背景技术:

胰岛素和其它可注射的药剂的输送通常借助于药物输送笔,使得一次性笔针接口被附接到该输送笔,以有利于接近药物容器,并且允许流体从该容器出来通过针而进入患者体内。

各种笔针输送装置在该技术领域中已知用来将物质分配给患者。这些输送装置通常使用一次性针接口,套管或针从该接口的患者端部延伸以便插入患者体内。该接口的非患者端部联接到笔输送装置以便将物质输送给患者。

针接口组件通常被包装在容器中,该容器包含数个松散的针接口。一个针接口从包装被选择出来,并且被附接到笔针输送装置,以便注射药物,然后被移除以便被丢弃。针接口包装包括:外部覆盖件,该外部覆盖件包围针接口;以及可移除的密封件,该可移除的密封件从外部覆盖件被剥去以打开腔,使得针接口可以被取出。针接口可以具有带螺纹的非患者端部,该带螺纹的非患者端部被螺纹连接到输送装置上。附接有针接口的输送装置然后从外部覆盖件被移除。内部针护罩被附接到针接口以覆盖套管,直到该装置准备好被使用。护罩被移除以暴露套管以便用于将物质输送给患者。在使用之后,针接口可以插回到外部覆盖件中以包围暴露的套管。笔输送装置从针接口分离,将针接口留在外部覆盖件内。

现有装置需要使用两只手来将针接口连接到输送装置和从输送装置移除针接口。在放回到外部覆盖件中期间,套管是暴露着的,此时存在着很高的意外针刺危险性。在将已使用的针接口和套管布置到外部覆盖件的腔中时保持外部覆盖件的手动操作,难以避免意外针刺危险性。

现有的笔针组件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2006/0229562(发明人为Marsh等人)和No.2007/0149924(发明人为R.Marsh)中公开,这些文本的全部内容特此通过引用并入。

虽然现有装置已经适合于预期使用,但业内对于用于笔针接口组件的包装的改进存在着持续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和装置,该设备和装置用来接纳且支承至少一个笔针组件以便将该笔针组件附接到输送装置(诸如输送笔)。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笔针组件的设备,在将笔针组件附接到输送笔和从输送笔移除笔针组件时,该设备的使用方式能够降低意外针刺危险性。

设备包括外壳、可移动的抓握组件以及用来操作抓握组件的致动器。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设有用于笔针组件的开口或插孔。笔针组件包括外部覆盖件、支承套管或针的针接口,以及覆盖套管的内部护罩。可移除的密封件封闭着外部覆盖件的敞开端部,它在将针接口附接到输送笔之前被移除。设备在附接到输送笔或其它输送装置时保持且支承笔针组件和针接口和套管。设备能够存储已使用的针接口和外部覆盖件以便处置。设备具有凹部或插孔,该凹部或插孔用来接纳且保持覆盖套管的内部护罩,使得内部护罩能够从针接口被移除而操作者无需操作内部护罩。已使用的针接口可以插回到外部覆盖件中并且被传送到存储托盘或内部锐器容器以便处置。内部护罩可以被再附接到针接口或被丢弃在存储托盘中。致动器被设置用来操作抓握组件,并且将针接口、外部覆盖件以及内部护罩释放到合适的处置箱或容器,诸如锐器容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部护罩可以插入到设备中的形成插孔的开口中,以将抓握构件接合在设备内,使得内部护罩借助于摩擦配合或干涉配合而被保持。针接口和套管然后可以被拉开以分离内部护罩,同时内部护罩被保持在插孔中,而无需使用者操作内部护罩。内部护罩可以被推过抓握构件,以进入设备中的腔或托盘(其形成锐器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设备或装置,其用来接纳且支承笔针组件,以将针接口附接到输送装置,而无需使用者操作暴露的接口(在该针接口上具有暴露的套管)。针接口组件被布置在设备中,使得输送装置可以附接到针接口的非患者端部。针接口上的内部针护罩然后可以插入装置中的开口,以通过取出机构抓握内部护罩,使得内部护罩能够从针接口分离,而不操作内部护罩。在使用之后,针接口被布置在外部覆盖件中,该外部覆盖件被保持在装置的开口中并且从输送装置分离,其中该装置保持已使用的针接口和外部覆盖件。

设备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内腔,该内腔用来接纳且存储已使用的笔针组件;以及关联的部件。外壳具有抓握机构,该抓握机构具有至少一个抓握构件,诸如可移动的卡爪,该抓握机构能够抓握笔针组件的外部覆盖件,使得针接口可以附接到输送笔。已使用的针接口可以插回到外部覆盖件中,该外部覆盖件被保持在设备中并且与输送笔分离。致动器可以被致动以释放外部覆盖件,使得外部覆盖件和已使用的针接口可以从设备被移除、或可以被直接放置到用来存储已使用的笔针组件的装置中的存储隔室中,直到准备处置。

笔针设备在一个方面中包括外壳、可移动的抓握组件,以及致动器。外壳具有内腔、顶端部以及底端部。可移动的抓握组件被构造用来当抓握组件处于第一关闭位置时抓握笔针组件的外部覆盖件并且当抓握组件处于第二打开位置时用来释放外部覆盖件。致动器连接到外壳和可移动的抓握组件,以使抓握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释放外部覆盖件。

抓握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一个并且典型地两个可移动的卡爪,所述卡爪可以抓握并且保持外部覆盖件并且可以移动而相互离开以释放外部覆盖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各卡爪沿大致直线方向滑动而相互离开。组件包括诸如可移动的覆盖件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可以包括用来沿直线方向向外分离和移动卡爪以释放外部覆盖件的机构。致动器可以具有狭槽,该狭槽形成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与卡爪上的凸轮从动件协作,使得致动器的移动导致卡爪直线运动,以使卡爪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卡爪和致动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被弹性偏压以使卡爪和致动器返回到开始位置。

一种用来接纳笔针组件的笔针组装设备还提供一些特征,其中,该设备包括外壳、可移动的抓握组件,以及致动器。外壳具有:内部存储隔室;被构造用来接纳笔针组件的敞开的顶端部;底端部;以及开口,该开口用来接合笔针组件的内部护罩以便从外部覆盖件移除针接口。可移动的抓握组件联接到外壳并且相对于敞开的顶端部取向。抓握组件被构造用来在第一位置中抓握笔针组件的外部覆盖件,并且可移动到第二位置以释放外部覆盖件。致动器联接到外壳和抓握组件以便使抓握组件相对于外部覆盖件在第一抓握位置和第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在使用针接口和套管之后,针接口在附接到输送笔的同时被插入到开口中并且插入到外部覆盖件中,其中针接口可以借助于与外部覆盖件的摩擦配合或干涉配合而被抓握,使得笔针输送装置可以与针接口分离而无需操作者操作针接口,从而降低意外针刺危险性。

设备的特征还通过一种使用笔针组装设备将笔针组件的针接口联接到输送装置的方法而被获得。设备具有:带有开口的顶壁、支承笔针组件的抓握组件,以及用来操作抓握组件的致动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输送装置的联接端部插入笔针组件,该笔针组件由抓握组件保持并且联接到针接口的敞开端部。具有附接的针接口的输送装置被移除,让外部覆盖件由抓握组件保持。内部护罩被插入到开口或插孔中,内部护罩以充分的力在该开口或插孔中被抓握,使得针接口可以被自由拉动并且与内部护罩分离以暴露套管,以便用于将物质输送给患者。在使用之后,针接口被插入外部覆盖件,该外部覆盖件被保持在第一插孔中并且与输送装置分离。致动器然后被致动,以从抓握组件释放已使用的针接口和外部覆盖件。

根据以下详细描述(该详细描述结合附图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目标、优点以及突出特征将变得更为显明。

附图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并且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上述益处和其它优点将更为显明,附图中:

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的笔针输送装置的分解剖视图,该分解剖视图示出包括支承套管的针接口、内部护罩以及外部覆盖件的笔针组件;

图2是笔针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设备和存储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一个实施例中的存储托盘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设备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抓握组件;

图6是设备和笔针组件的部分剖视图;

图7是一个实施例中的由卡爪形成的抓握组件的部分剖视图;

图8是设备的剖视图,其中示出输送装置连接到针接口;

图9是设备的剖视图,其中示出针接口从外部覆盖件被拉开;

图10是笔针输送装置的部分剖视图,其中,将内部护罩插入装置的插孔中的取出机构;

图11是用来从针接口分离内部护罩的取出机构的顶视剖视图。

图12是在使用之后被插入覆盖件的针接口的剖视图,该覆盖件被保持在设备中;

图13是剖视图,示出与针接口分离的输送笔和在使用之后被布置在外部覆盖件中的针接口;

图14是剖视图,示出移动抓握机构的卡爪以释放笔针组件的致动器;

图15是部分剖视侧视图,其中示出第一延伸位置中的致动器,其中抓握机构的可移动的卡爪在关闭位置中;

图16是部分剖视侧视图,其中示出致动器在致动位置中以将卡爪移动到打开位置以释放笔针组件;

图17是立体图,其中示出第二内部护罩将第一内部护罩推过开口并且推入存储隔室;

图18是立体图,其中示出针接口被插回到内部护罩中以便以后使用;

图19是立体图,其中示出内部护罩滑动到一位置以便从设备移除内部护罩;

图20是立体图,其中示出内部护罩从附接到输送笔的设备被移除;

图21是立体图,其中示出针接口返回到设备中的外部覆盖件;而

图22是立体图,其中示出输送笔与针接口和外部覆盖件一起被移除。

在各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将被理解成指的是相似的部分、部件以及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针组装设备,该笔针组装设备用来存储且支承至少一个并且优选地多个笔针组件,该笔针组件用来与笔输送装置一起使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用于已使用的针接口的存储装置,其中已使用的针接口可以在使用之后被再放置在该装置中并且以后被丢弃而不操作该针接口,从而降低意外针刺危险性。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相似附图标记始终指示相似元件。这里描述的实施例通过参考附图例示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在相分离的各个描述中被给出,虽然这些实施例的单个特征和构造可以以任何数量的方式相互组合以满足使用者的治疗需要。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在其申请中不限于在以下描述中阐明的或在附图中示出的部件的构造和布置的细节。这里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被修改、实施或执行。而且,应当理解,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术语是为了描述目的并且不应当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这里的“包括”、“包含”或“具有”及其变体的使用意指包含其后列出的项目及其等同物以及另外的项目。除非另外限制,术语“连接”、“联接”和“安装”及其变型在这里被概括地使用并且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连接、联接和安装。此外,术语“连接”和“联接”及其变体不被限制到物理的或机械的连接或联接。此外,诸如上、下、底和顶的术语是相对的,并且用于帮助说明,但不是限制性的。

用于针接口组件的设备可以以减少的暴露的针套管的处理实现在笔输送装置上的针接口的方便的且容易的组装和移除。用于针接口组件的装置可以被放置在平的表面(诸如桌子)上,使得笔针输送装置可以通过一只手被附接到针接口组件,因此通过处理具有暴露的针套管的针接口而降低针刺危险性。

如图1中示出的笔针输送装置10典型地包括剂量旋钮/按钮、外部套筒12以及盖。剂量旋钮/按钮允许使用者设定要被注射的药剂的用量。当注射药剂时,外部套筒12被使用者抓握。盖被使用者用于将笔注射器装置10可靠地保持在衬衣口袋或其它合适部位中并且提供覆盖件/保护以免意外针伤害。

在标准笔针输送装置中,配量和输送机构都在外部套筒12内可见,在这里不作更详细描述,这是由于它们被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理解。药物筒典型地通过已知的附接装置附接到标准的笔注射器外壳。在药物筒内的柱塞或塞子的远向运动引起药剂被迫进入储器外壳。药物筒被隔膜密封并且被位于储器或外壳内的隔膜穿透针套管刺穿。虽然可以使用其它附接装置,但储器外壳优选地被拧到药物筒上。笔针输送装置可以是该行业中已知的标准的笔输送装置,因而笔针输送装置没有被详细示出。如图2中示出的笔针组件18包括支承着套管20的针接口16、外部覆盖件22以及内部护罩24。如图2中所示,保护密封件26附接到外部覆盖件的敞开端部以包围针接口和套管以维持清洁和无菌状况。密封件26可以是标签或其它封闭构件,该标签或其它封闭构件在使用期间能够从外部覆盖件被容易地剥去以接近针接口。

笔针输送装置10连接到图1中示出的针接口16,该针接口具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非患者端部,该内螺纹拧到输送装置10的带螺纹的端部18上。针套管20从针接口16的患者端部延伸以便将物质输送给患者。外部覆盖件22可以被设置用来覆盖针套管以在使用之前和之后保护患者免受意外针刺。外部覆盖件22包括肋23以在使用期间帮助抓握外部覆盖件。内部护罩24被布置在从针接口16的端部延伸的柱上以包围套管。在使用期间,针接口16连接到笔输送装置并且内部护罩被移除。在使用之后,外部覆盖件通常被放回到针接口上以覆盖针套管。具有该覆盖件的针接口然后从笔针输送装置被移除并且丢弃。

设备28被构造用来在输送装置10可以联接到针接口16的位置中接纳且支承至少一个笔针组件18以便用来将物质注射给患者而无需使用者处理具有暴露的套管的针接口16。已使用的针接口16和套管20然后可以被放置回到外部覆盖件22中,该外部覆盖件被保持在该设备中并且与输送装置分离。已使用的外部覆盖件和针接口和内部护罩被保持在该装置中。

设备28被设置用来接纳笔针组件18以便将笔针接口16联接到输送笔并且以便在使用之后从输送笔分离笔针接口。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28包括外壳30和该外壳内的保持和抓握组件32以及致动器108。如图3中示出的外壳30具有顶端部34和底端部36。底端部36具有底面,该底面具有不打滑表面。不打滑表面可以被直接模制到底面上或者可以是诸如弹性体材料的不打滑材料,该不打滑材料被施加到底表面以在桌子或其它平坦表面上的使用期间将外壳保持在稳定的位置中。

外壳30的底端部36具有内腔38,该内腔的尺寸足以保持和存储多个已使用的笔针组件。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托盘40被设置用来在内腔38内滑动,后者限定用于已使用的笔针组件的接纳器或锐器容器。在图4中示出的实施例中,托盘40具有前壁42、侧壁44以及具有开口48的后壁46。托盘40具有底壁50,该底壁具有:邻近前壁42的第一部分52;以及第二倾斜部分54,该第二倾斜部分从第一部分52到后壁46中的开口48向上会聚。在外壳30的上部部分的下端部上,托盘40具有敞开的顶端部56。托盘40可以被构造用于单次使用或者可以是可再用的。

参看图5和6,抓握组件32被设置用来支承且抓握笔针组件以便将针接口16连接到输送笔和在使用之后从输送笔分离针接口。抓握组件32是可移动组件,该可移动组件可以在用来接合和抓握笔针组件的外部覆盖件的第一位置和用来释放外部覆盖件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抓握组件32包括两个相对的卡爪58,该两个相对的卡爪在图5和6中示出的第一关闭位置和图14中示出的第二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卡爪58在一个实施例中沿大致直线方向在该第一位置和该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外壳20具有套圈60,该套圈从外壳的顶端部延伸以限定开口62或插孔,该开口或插孔的尺寸与笔针组件的外尺寸匹配,使得笔针组件可以滑过并且接触抓握组件32。外壳20是用来接纳可移动卡爪58的内腔64。

如图7中示出的抓握组件32的卡爪58大致是彼此的镜像并且被构造用来在图7中示出的关闭位置和图14中示出的打开位置之间滑动。卡爪58具有内部配合表面66,该内部配合表面具有大致半圆形形状的敞开凹入区域68,其中每一个卡爪58的敞开凹入区域68在抓握组件32中限定大致圆形形状的插孔70或开口以便接纳笔针组件。如图7中所示,凹入区域68具有大致平直部分72,该大致直的部分沿关于纵向中心轴线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形成插孔70的侧壁。插孔70的底部部分由倾斜部分74形成,该倾斜部分具有形成底部开口77的向内延伸的凸缘76,该底部开口的尺寸小于由卡爪58形成的抓握组件32的顶端面处的开口。倾斜部分74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突出的棘爪78,该突出的棘爪用来接合笔针组件的外部覆盖件上的肋23以抵抗外部覆盖件相对于抓握组件32的旋转。

腿80从每一个卡爪58的底侧82延伸,该腿向外延伸一定距离以匹配笔针组件的外部覆盖件的纵向尺寸。腿80具有由半圆形部分84形成的远端部,该远端部具有凸出的外表面86和凹入的内表面88。内表面88设置有抓握构件90,该抓握构件用来抓握笔针组件的外部覆盖件22的外表面。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抓握构件90可以是弹簧夹子,该弹簧夹子包括环绕卡爪58的敞开的底端部的多个齿92。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齿92被设置成以倾斜的角度向着卡爪58的中心轴线突出并且延伸离开卡爪的主体部分。抓握构件90可以与端部部分84整体地形成或者可以是附接到端部部分84的分离的构件。抓握构件90可以由塑料、金属或其它合适材料制成。抓握构件90可以是金属弹簧夹子,该金属弹簧夹子可以具有尖锐的边缘以接合外部覆盖件且抵抗旋转直到被抓握组件释放。

卡爪58具有端面94,该端面具有用来支承弹簧98的突出的构件96。弹簧98或其它偏压构件被布置在外壳30的内壁和相应的卡爪之间以将卡爪58向着彼此弹性偏压到关闭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簧98是盘簧。卡爪58的外部侧面100包括突出的构件,如图15和17中所示,该突出的构件形成凸轮从动件102。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弹簧98是盘簧,该盘簧在相应的端面94和外壳30的内壁之间延伸以将卡爪向着彼此偏压。外壳30包括具有狭槽104的内部侧壁106以使卡爪58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沿大致直线方向滑动。如图15和16中所示,从相应的卡爪的侧面100延伸的凸轮从动件102延伸通过内部侧壁106中的狭槽104。狭槽104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沿大致垂直于外壳和抓握组件32的纵向或轴向方向的方向延伸。

致动器108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限定联接到外壳30的覆盖件。致动器108联接到外壳以便运动以致动卡爪58并且使卡爪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致动器108在图5中示出的延伸位置和图14中示出的致动位置之间在外壳的外表面上滑动。

如图3中示出的形成覆盖件的致动器108具有匹配外壳的外尺寸的侧壁110、敞开的底端部112以及顶壁114。侧壁110包括向外突出的突出部116以便帮助相对于外壳30操纵致动器108。顶壁114具有套圈118,该套圈限定用来接纳笔针组件的开口。套圈118具有内表面,该内表面的形状和尺寸匹配外壳的套圈60的外部形状和尺寸,使得在致动器相对于外壳的往复运动期间,套圈118在外壳的套圈60上滑动。致动器108被示出为可移动覆盖件并且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通道120,该向下延伸的通道接纳外壳内的向上延伸的相应的圆柱形销122,从而帮助相对于外壳引导致动器108,如图10中所示。

致动器108包括如图15和16中示出的大致平面型板124,该大致平面型板被布置在卡爪58和壁106的每一个相对的侧上以便联接到卡爪并且使卡爪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板124被固定到致动器108并且在致动器的运动期间随着致动器108滑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板124包括两个狭槽126,该狭槽限定凸轮表面128,该凸轮表面相对于致动器的行进方向倾斜。如示出的各狭槽126相对于彼此倾斜并且在相应的板124的下端部的中心向着彼此会聚。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板124与卡爪的两个相对的侧关联以提供平稳的操作和移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单个板或其它凸轮机构。如图15中所示,狭槽126的下端部包括底部部分129,该底部部分沿竖向方向延伸,该竖向方向大致平行于外壳的纵向方向并且平行于致动器的行进方向。

相应的卡爪58的凸轮从动件102延伸通过形成在外壳30的内壁106中的狭槽104并且进入板124的狭槽126。相对于外壳的致动器108的向下移动导致倾斜的凸轮表面128使各卡爪58滑动分开。如图15中所示,致动器108处于从外壳延伸的第一位置中。如图15中所示,在卡爪58处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凸轮从动件102被接纳在相应的狭槽126中并且被布置在相应的狭槽的底端部。如图16中所示,致动器108的向下移动使板124中的凸轮表面128能够使凸轮从动件102和相应的卡爪58移动而相互离开。弹簧98将卡爪58偏压在一起到达关闭位置并且使该板和致动器返回最初位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簧或其它合适的偏压构件被布置在外壳中以使致动器108返回图15中示出的最初位置。

外壳30包括取出机构130,该取出机构用来帮助移除笔针组件的内部护罩24而无需患者操作内部护罩。如图10和11中所示,取出器130包括侧壁132,该侧壁限定外壳的敞开顶端部和底端部的腔之间的通道。取出器130可以由附接到侧壁132的片材金属夹子形成,其中,该夹子包括尖锐的边缘以接合内部护罩。顶壁134包括大致锁眼形的狭槽136。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顶壁134具有凹入表面138以帮助将内部护罩24引导到狭槽136中。锁眼形的狭槽136具有加大的大致圆形的开口140和纵向延伸的开口142,该纵向延伸的开口的宽度小于圆形开口140的直径。圆形开口140的尺寸略微大于内部护罩24的最外尺寸,使得内部护罩可以没有干涉地穿过。

纵向部分142的远端部144包括至少一个齿146,该至少一个齿相对于圆形开口140向内突出并且限定凹入区域148。齿146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形成有倾斜的表面,该倾斜的表面形成尖锐尖端150。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倾斜的表面152沿大致向下的方向倾斜以允许内部护罩24滑过该尖端并且抵制沿向上方向移除内部护罩。齿146是充分地柔性的,使得内部护罩可以被推过该开口以进入外壳中的托盘或其它接纳器。纵向狭槽142的内部纵向边缘154形成有倾斜的表面156,该倾斜的表面会聚到尖锐化的边缘158。倾斜表面156向着外壳的底端部向下倾斜以在装置的使用期间帮助抓握内部护罩。形成外壳的覆盖件的致动器108包括开口160,向下延伸的套圈162从该开口160的内边缘延伸。如图8中所示,套圈162的尺寸匹配取出器130的侧壁132的外尺寸,使得套圈162在使用期间滑过取出器。

组件能够接纳笔针组件以帮助使用者将该接口附接到输送笔而无需使用者操作针接口和暴露的套管。在使用期间,标签从外部覆盖件被移除并且笔针组件被放置到外壳30的套圈中,使得笔针组件向下进入如图6中示出的由卡爪58限定的敞开区域。笔针组件由接合底部外部覆盖件22的外表面的卡爪58和腿80的齿92保持。相应的卡爪的倾斜表面上的棘爪78接合外部覆盖件的外表面上的肋以防止外部覆盖件相对于卡爪而旋转。

如图8中所示,输送笔然后通过致动器108的套圈118和外壳上的套圈162中的开口被插入以接合笔针组件的针接口。该输送笔被旋转以接合针接口上的内螺纹以联接到输送笔。如图9中所示,具有附接的针接口16的输送笔能够从外部覆盖件22缩回,让外部覆盖件保持在各卡爪58之间。

内部护罩24当与外部覆盖件分离时附接到针接口16以覆盖套管20。输送笔然后插入到取出器130中(如图10和11中示出的),其中,内部护罩24穿过纵向狭槽142,使得边缘154和尖端150接合内部护罩的外表面以抓握内部护罩并且抵制向上移动。该输送笔然后可以缩回,让内部护罩24保持在狭槽142中。

在使用输送笔和笔针组件18之后,输送笔然后可以通过外壳的套圈162插入(如图12中示出的),其中,针接口16再次被接纳在外部覆盖件22中,该外部覆盖件被保持在各卡爪58之间的开口中。输送笔然后可以旋转以从针接口的内螺纹分离输送笔并且从该设备被移除(如图13中所示)。致动器108然后可以被压下到图14中示出的位置,其中,凸轮表面128接合卡爪58上的相应的凸轮从动件102以沿直线方向向外移动卡爪以释放包含已使用的针接口16的外部覆盖件22。已使用的外部覆盖件22和针接口16被释放以通过该开口进入外壳的底部部分并且进入用来收集已使用的笔针组件的托盘40。致动器108上的向下的力被释放,使得弹簧将致动器108返回到最初位置。

该步骤可以通过将新的笔针组件放置在外壳中被重复并且输送笔可以附接到针接口。如图15中所示,具有内部护罩24的新的针接口可以插入到用于取出器130的开口中,其中,内部护罩的尖端接合前一护罩的顶端部,使得向下的力将前一护罩推过齿146的柔性边缘和狭槽144的纵向边缘154。内部护罩24然后能够向下掉落到托盘40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输送装置已经被准备以便使用之后,可能希望将内部护罩放回到针接口16上以便以后使用。如图17中所示,通过将输送笔和针接口插回到如示出的该设备中,内部护罩24可以被放回到针接口16的柱上。内部护罩24然后可以沿纵向狭槽142滑动到圆形敞开部分140(如图19和20中所示)以从取出器130释放内部护罩。具有附接的针接口和内部护罩24的输送笔然后可以被撤回并且存储以便以后使用。

在图21和图22中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外部覆盖件22可以再附接到接口16而不从输送笔分离针接口。具有附接的针接口16的输送笔可以通过该套圈和该外壳被插入,使得针接口16被接纳在外部覆盖件22中(如图21中示出的)。致动器108然后可以被压下到图22中示出的位置以分离卡爪58,从而释放外部覆盖件22。输送笔然后可以被撤回,其中,外部覆盖件保护套管以避免意外针刺。

在图3-22的实施例中,设备被示出为具有用来接纳单个笔针组件的单个开口插孔。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组件可以具有多于一个开口和相对的卡爪以便容纳多个笔针组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组件可以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多个插孔,所述多个插孔用来接纳相应的笔针组件。致动器按钮可以被设置用于每一个相应的插孔以便操作抓握机构,该抓握机构用来保持笔针组件的外部覆盖件。

前述实施例和优点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将不被解释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意图是说明性的,并且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各种改进型、替代物以及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然的,并且意图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特别地注意到,不同的实施例和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彼此组合,只要它们不相互矛盾。因此,所有这种修改意图被包括在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中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