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消毒型医疗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7735发布日期:2018-08-31 19:4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病床,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洗消毒型医疗病床。



背景技术:

中华医史几千年,医疗这个字眼是在近几十年才出现,其实这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新生的字眼,之前大多使用治疗,然而医疗不但指疾病的治疗,也包含保健内容。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体系定位明确,中国的医疗卫生创造了一系列辉煌,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和城镇的医疗服务也在这时全面展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大大增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影响以及"政事一体化"的管理,中国在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问题。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途径。病床是指病人修养时所用到的床其有普通及多功能病床,病床也可称为医疗床、护理床等,是病人在休养时使用的病床,主要使用场合有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等,按材质分,可分为abs病床、全不锈钢病床、半不锈钢病床、全钢制喷塑病床等;按用途分,可分为医用病床、家用病床;按功能分,可分为电动病床和手动病床,其中电动病床又可分为多功能电动病床和三功能电动病床等,手动病床又可分为双摇病床、单摇病床、平板病床。

现有的医疗病床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不具有清洗消毒功能,需要将医疗病床移动到清洗消毒设备所在的位置,才能够对医疗病床进行清洗消毒,不但清洗消毒麻烦,而且还费时费力,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不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无需对医疗病床进行移动、清洗消毒简单快捷、省时省力的便于清洗消毒型医疗病床。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医疗病床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不具有清洗消毒功能,需要将医疗病床移动到清洗消毒设备所在的位置,才能够对医疗病床进行清洗消毒,不但清洗消毒麻烦,而且还费时费力,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对医疗病床进行移动、清洗消毒简单快捷、省时省力的便于清洗消毒型医疗病床。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便于清洗消毒型医疗病床,包括有床板、大支撑板、置物板、支腿、箱体、进液管、第一阀门、软管、第二阀门、高压泵、壳体、罩体、导向杆、弹簧、第一轴承座、丝杆、螺母、第二轴承座和旋转盘,大支撑板位于床板的左侧,大支撑板与床板相连接,置物板位于大支撑板的右侧,置物板与大支撑板相连接,置物板位于床板正下方,支腿位于置物板右侧,支腿与置物板相连接,支腿的顶部与床板底部的右端相连接,支腿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箱体位于床板与置物板之间,箱体的底部与置物板的顶部相连接,箱体的左侧壁上部连接有进液管,箱体与进液管相连通,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箱体右侧壁的下部与软管的一端相连接,软管与箱体相连通,软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和高压泵,高压泵位于第二阀门的右侧,高压泵的底部与置物板的顶部相连接,软管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支腿之间,壳体位于床板的正上方,软管的另一端与壳体的顶部相连接,软管与壳体相连通,壳体的底部均匀开有若干个喷液孔,壳体嵌设在罩体的顶部,罩体位于床板的正上方,罩体与床板相对应,罩体开有上下贯穿的大导向孔,大导向孔位于壳体的右侧,罩体开有上下贯穿的大滑槽,大滑槽位于壳体的左侧,罩体通过大导向孔滑动式套在导向杆上,罩体通过大滑槽滑动式套在大支撑板上,导向杆的下端与床板顶部相连接,弹簧位于罩体与床板之间,弹簧套在导向杆上,第一轴承座位于罩体的上方,第一轴承座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的左侧壁相连接,丝杆上端与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螺母设置在丝杆上,螺母与丝杆相配合,螺母的右侧壁与罩体的左侧壁相连接,第二轴承座位于螺母的下方,第二轴承座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的左侧壁相连接,第二轴承座内的轴承与丝杆设置为过盈连接,旋转盘位于第二轴承座的下方,旋转盘与丝杆的下端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连接板、小轴承、小连接轴、叶轮、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循环皮带、大连接轴、大搅拌板、大轴承和密封垫,连接板位于壳体内,连接板与壳体的右内侧壁相连接,小轴承位于壳体内,小轴承嵌设在连接板左部,小轴承与小连接轴设置为过盈连接,叶轮位于连接板的上方,叶轮与小连接轴上端相连接,第一皮带轮位于连接板下方,第一皮带轮与小连接轴的下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皮带轮的左侧,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循环皮带相连接,第二皮带轮设置在大连接轴上,大连接轴下端转动式位于喷液孔内,大搅拌板位于第二皮带轮的上方,大搅拌板设置在大连接轴上,大轴承嵌设在壳体顶部的中部,大轴承与大连接轴的上端设置为过盈连接,密封垫位于大轴承的上方,密封垫的底部与壳体的顶部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绕线轮、拉线、固定块、拉簧、小导向板、滚轮和旋转轴,绕线轮位于第一轴承座的上方,绕线轮与丝杆的上端相连接,绕线轮上缠绕有拉线,固定块位于拉线的下方,固定块与拉线相连接,固定块位于软管的右侧,固定块与软管相连接,拉簧上端与固定块底部相连接,小导向板位于拉簧下方,小导向板与拉簧相连接,小导向板的左侧壁与支腿的右侧壁相连接,小导向板开有上下贯穿的小导向孔,软管滑动式位于小导向孔内,旋转轴位于导向杆的上方,旋转轴与导向杆相连接,旋转轴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滚轮转动式套在旋转轴上,软管位于滚轮与拉线之间,软管与滚轮设置为滑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搅拌电机、搅拌轴和小搅拌板,搅拌电机、搅拌轴和小搅拌板均位于箱体内,搅拌电机的顶部与箱体相连接,搅拌电机输出轴的下端与搅拌轴上端相连接,搅拌轴的下端与小搅拌板的顶部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旋转电机,第一锥齿轮位于旋转盘的下方,第一锥齿轮与旋转盘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下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旋转电机位于第二锥齿轮的右侧,旋转电机输出轴的左端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旋转电机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的左侧壁相连接。

工作原理:因为本发明包括有床板、大支撑板、置物板、支腿、箱体、进液管、第一阀门、软管、第二阀门、高压泵、壳体、罩体、导向杆、弹簧、第一轴承座、丝杆、螺母、第二轴承座和旋转盘,所以医护人员对病人使用完毕后的病床进行消毒时,首先医护人员将病人使用过的被褥等取走,再对旋转盘转动,旋转盘通过丝杆驱动螺母进行运动,螺母能够带动罩体和壳体向下进行运动,由于采用软管,所以壳体能够带动软管一起进行运动,罩体通过大导向孔和大滑槽在导向杆和大支撑板上进行滑动,而且在开始消毒之前,医护人员可以打开第一阀门,通过进液管将消毒液倒入箱体内,加入完毕后,将第一阀门关闭,当罩体向下运动到将床板罩住后,医护人员停止对旋转盘的转动,打开第二阀门,启动高压泵,高压泵通过软管将箱体内消毒液输入到壳体内,并通过喷液孔将消毒液向下排出,即可对床板进行消毒。

因为还包括有连接板、小轴承、小连接轴、叶轮、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循环皮带、大连接轴、大搅拌板、大轴承和密封垫,所以医护人员启动高压泵,通过软管将箱体内的消毒液输入到壳体内时,高速流动的消毒液可以对叶轮进行冲击,并带动叶轮进行转动,叶轮通过小连接轴带动第一皮带轮进行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循环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进行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大连接轴带动大搅拌板进行转动,从而对壳体内的消毒液进行搅拌,能够使消毒液从喷液孔内喷出时,喷出的范围更广,扩散更均匀,消毒效果更好。

因为还包括有绕线轮、拉线、固定块、拉簧、小导向板、滚轮和旋转轴,所以医护人员对丝杆进行转动时,丝杆能够带动绕线轮一起进行转动,绕线轮对拉线进行卷绕,拉线通过固定块拉动软管向上运动,从而为壳体的向下运动提供方便,当消毒完毕后,医护人员通过丝杆带动壳体向上运动时,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软管能够一起向下运动,滚轮为软管运动提供滚动支撑,小导向板为软管运动提供导向,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对软管进行整理,不会造成软管的散乱。

因为还包括有搅拌电机、搅拌轴和小搅拌板,搅拌电机、搅拌轴和小搅拌板均位于箱体内,搅拌电机的顶部与箱体相连接,搅拌电机输出轴的下端与搅拌轴上端相连接,搅拌轴的下端与小搅拌板的顶部相连接,所以医护人员启动搅拌电机进行转动,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带动小搅拌板对箱体内的消毒液进行搅拌,使箱体内的消毒液混合更加均匀,消毒效果更好。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旋转电机,第一锥齿轮位于旋转盘的下方,第一锥齿轮与旋转盘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下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旋转电机位于第二锥齿轮的右侧,旋转电机输出轴的左端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旋转电机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的左侧壁相连接,所以医护人员启动旋转电机进行运转,旋转电机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旋转盘进行旋转,从而利用旋转电机代替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方便,更加省时省力。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便于清洗消毒型医疗病床,无需移动即可对其方便快捷的进行清洗消毒,省时省力,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干净卫生,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和进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维修,维护维修成本低,容易生产制造,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壳体的主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绕线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搅拌电机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床板,2-大支撑板,3-置物板,4-支腿,5-箱体,6-进液管,7-第一阀门,8-软管,9-第二阀门,10-高压泵,11-壳体,12-罩体,13-导向杆,14-弹簧,15-第一轴承座,16-丝杆,17-螺母,18-第二轴承座,19-旋转盘,30-连接板,31-小轴承,32-小连接轴,33-叶轮,34-第一皮带轮,35-第二皮带轮,36-循环皮带,37-大连接轴,38-大搅拌板,39-大轴承,40-密封垫,51-绕线轮,52-拉线,53-固定块,54-拉簧,55-小导向板,56-滚轮,57-旋转轴,61-搅拌电机,62-搅拌轴,63-小搅拌板,71-第一锥齿轮,72-第二锥齿轮,73-旋转电机,111-喷液孔,121-大导向孔,122-大滑槽,551-小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便于清洗消毒型医疗病床,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床板1、大支撑板2、置物板3、支腿4、箱体5、进液管6、第一阀门7、软管8、第二阀门9、高压泵10、壳体11、罩体12、导向杆13、弹簧14、第一轴承座15、丝杆16、螺母17、第二轴承座18和旋转盘19,大支撑板2位于床板1的左侧,大支撑板2与床板1相连接,置物板3位于大支撑板2的右侧,置物板3与大支撑板2相连接,置物板3位于床板1正下方,支腿4位于置物板3右侧,支腿4与置物板3相连接,支腿4的顶部与床板1底部的右端相连接,支腿4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箱体5位于床板1与置物板3之间,箱体5的底部与置物板3的顶部相连接,箱体5的左侧壁上部连接有进液管6,箱体5与进液管6相连通,进液管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箱体5右侧壁的下部与软管8的一端相连接,软管8与箱体5相连通,软管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9和高压泵10,高压泵10位于第二阀门9的右侧,高压泵10的底部与置物板3的顶部相连接,软管8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支腿4之间,壳体11位于床板1的正上方,软管8的另一端与壳体11的顶部相连接,软管8与壳体11相连通,壳体11的底部均匀开有若干个喷液孔111,壳体11嵌设在罩体12的顶部,罩体12位于床板1的正上方,罩体12与床板1相对应,罩体12开有上下贯穿的大导向孔121,大导向孔121位于壳体11的右侧,罩体12开有上下贯穿的大滑槽122,大滑槽122位于壳体11的左侧,罩体12通过大导向孔121滑动式套在导向杆13上,罩体12通过大滑槽122滑动式套在大支撑板2上,导向杆13的下端与床板1顶部相连接,弹簧14位于罩体12与床板1之间,弹簧14套在导向杆13上,第一轴承座15位于罩体12的上方,第一轴承座15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丝杆16上端与第一轴承座15内的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螺母17设置在丝杆16上,螺母17与丝杆16相配合,螺母17的右侧壁与罩体12的左侧壁相连接,第二轴承座18位于螺母17的下方,第二轴承座18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第二轴承座18内的轴承与丝杆16设置为过盈连接,旋转盘19位于第二轴承座18的下方,旋转盘19与丝杆16的下端相连接。

实施例2

一种便于清洗消毒型医疗病床,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床板1、大支撑板2、置物板3、支腿4、箱体5、进液管6、第一阀门7、软管8、第二阀门9、高压泵10、壳体11、罩体12、导向杆13、弹簧14、第一轴承座15、丝杆16、螺母17、第二轴承座18和旋转盘19,大支撑板2位于床板1的左侧,大支撑板2与床板1相连接,置物板3位于大支撑板2的右侧,置物板3与大支撑板2相连接,置物板3位于床板1正下方,支腿4位于置物板3右侧,支腿4与置物板3相连接,支腿4的顶部与床板1底部的右端相连接,支腿4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箱体5位于床板1与置物板3之间,箱体5的底部与置物板3的顶部相连接,箱体5的左侧壁上部连接有进液管6,箱体5与进液管6相连通,进液管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箱体5右侧壁的下部与软管8的一端相连接,软管8与箱体5相连通,软管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9和高压泵10,高压泵10位于第二阀门9的右侧,高压泵10的底部与置物板3的顶部相连接,软管8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支腿4之间,壳体11位于床板1的正上方,软管8的另一端与壳体11的顶部相连接,软管8与壳体11相连通,壳体11的底部均匀开有若干个喷液孔111,壳体11嵌设在罩体12的顶部,罩体12位于床板1的正上方,罩体12与床板1相对应,罩体12开有上下贯穿的大导向孔121,大导向孔121位于壳体11的右侧,罩体12开有上下贯穿的大滑槽122,大滑槽122位于壳体11的左侧,罩体12通过大导向孔121滑动式套在导向杆13上,罩体12通过大滑槽122滑动式套在大支撑板2上,导向杆13的下端与床板1顶部相连接,弹簧14位于罩体12与床板1之间,弹簧14套在导向杆13上,第一轴承座15位于罩体12的上方,第一轴承座15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丝杆16上端与第一轴承座15内的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螺母17设置在丝杆16上,螺母17与丝杆16相配合,螺母17的右侧壁与罩体12的左侧壁相连接,第二轴承座18位于螺母17的下方,第二轴承座18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第二轴承座18内的轴承与丝杆16设置为过盈连接,旋转盘19位于第二轴承座18的下方,旋转盘19与丝杆16的下端相连接。

还包括有连接板30、小轴承31、小连接轴32、叶轮33、第一皮带轮34、第二皮带轮35、循环皮带36、大连接轴37、大搅拌板38、大轴承39和密封垫40,连接板30位于壳体11内,连接板30与壳体11的右内侧壁相连接,小轴承31位于壳体11内,小轴承31嵌设在连接板30左部,小轴承31与小连接轴32设置为过盈连接,叶轮33位于连接板30的上方,叶轮33与小连接轴32上端相连接,第一皮带轮34位于连接板30下方,第一皮带轮34与小连接轴32的下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35位于第一皮带轮34的左侧,第二皮带轮35与第一皮带轮34通过循环皮带36相连接,第二皮带轮35设置在大连接轴37上,大连接轴37下端转动式位于喷液孔111内,大搅拌板38位于第二皮带轮35的上方,大搅拌板38设置在大连接轴37上,大轴承39嵌设在壳体11顶部的中部,大轴承39与大连接轴37的上端设置为过盈连接,密封垫40位于大轴承39的上方,密封垫40的底部与壳体11的顶部相连接。

实施例3

一种便于清洗消毒型医疗病床,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床板1、大支撑板2、置物板3、支腿4、箱体5、进液管6、第一阀门7、软管8、第二阀门9、高压泵10、壳体11、罩体12、导向杆13、弹簧14、第一轴承座15、丝杆16、螺母17、第二轴承座18和旋转盘19,大支撑板2位于床板1的左侧,大支撑板2与床板1相连接,置物板3位于大支撑板2的右侧,置物板3与大支撑板2相连接,置物板3位于床板1正下方,支腿4位于置物板3右侧,支腿4与置物板3相连接,支腿4的顶部与床板1底部的右端相连接,支腿4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箱体5位于床板1与置物板3之间,箱体5的底部与置物板3的顶部相连接,箱体5的左侧壁上部连接有进液管6,箱体5与进液管6相连通,进液管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箱体5右侧壁的下部与软管8的一端相连接,软管8与箱体5相连通,软管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9和高压泵10,高压泵10位于第二阀门9的右侧,高压泵10的底部与置物板3的顶部相连接,软管8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支腿4之间,壳体11位于床板1的正上方,软管8的另一端与壳体11的顶部相连接,软管8与壳体11相连通,壳体11的底部均匀开有若干个喷液孔111,壳体11嵌设在罩体12的顶部,罩体12位于床板1的正上方,罩体12与床板1相对应,罩体12开有上下贯穿的大导向孔121,大导向孔121位于壳体11的右侧,罩体12开有上下贯穿的大滑槽122,大滑槽122位于壳体11的左侧,罩体12通过大导向孔121滑动式套在导向杆13上,罩体12通过大滑槽122滑动式套在大支撑板2上,导向杆13的下端与床板1顶部相连接,弹簧14位于罩体12与床板1之间,弹簧14套在导向杆13上,第一轴承座15位于罩体12的上方,第一轴承座15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丝杆16上端与第一轴承座15内的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螺母17设置在丝杆16上,螺母17与丝杆16相配合,螺母17的右侧壁与罩体12的左侧壁相连接,第二轴承座18位于螺母17的下方,第二轴承座18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第二轴承座18内的轴承与丝杆16设置为过盈连接,旋转盘19位于第二轴承座18的下方,旋转盘19与丝杆16的下端相连接。

还包括有连接板30、小轴承31、小连接轴32、叶轮33、第一皮带轮34、第二皮带轮35、循环皮带36、大连接轴37、大搅拌板38、大轴承39和密封垫40,连接板30位于壳体11内,连接板30与壳体11的右内侧壁相连接,小轴承31位于壳体11内,小轴承31嵌设在连接板30左部,小轴承31与小连接轴32设置为过盈连接,叶轮33位于连接板30的上方,叶轮33与小连接轴32上端相连接,第一皮带轮34位于连接板30下方,第一皮带轮34与小连接轴32的下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35位于第一皮带轮34的左侧,第二皮带轮35与第一皮带轮34通过循环皮带36相连接,第二皮带轮35设置在大连接轴37上,大连接轴37下端转动式位于喷液孔111内,大搅拌板38位于第二皮带轮35的上方,大搅拌板38设置在大连接轴37上,大轴承39嵌设在壳体11顶部的中部,大轴承39与大连接轴37的上端设置为过盈连接,密封垫40位于大轴承39的上方,密封垫40的底部与壳体11的顶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绕线轮51、拉线52、固定块53、拉簧54、小导向板55、滚轮56和旋转轴57,绕线轮51位于第一轴承座15的上方,绕线轮51与丝杆16的上端相连接,绕线轮51上缠绕有拉线52,固定块53位于拉线52的下方,固定块53与拉线52相连接,固定块53位于软管8的右侧,固定块53与软管8相连接,拉簧54上端与固定块53底部相连接,小导向板55位于拉簧54下方,小导向板55与拉簧54相连接,小导向板55的左侧壁与支腿4的右侧壁相连接,小导向板55开有上下贯穿的小导向孔551,软管8滑动式位于小导向孔551内,旋转轴57位于导向杆13的上方,旋转轴57与导向杆13相连接,旋转轴57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滚轮56转动式套在旋转轴57上,软管8位于滚轮56与拉线52之间,软管8与滚轮56设置为滑动连接。

实施例4

一种便于清洗消毒型医疗病床,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床板1、大支撑板2、置物板3、支腿4、箱体5、进液管6、第一阀门7、软管8、第二阀门9、高压泵10、壳体11、罩体12、导向杆13、弹簧14、第一轴承座15、丝杆16、螺母17、第二轴承座18和旋转盘19,大支撑板2位于床板1的左侧,大支撑板2与床板1相连接,置物板3位于大支撑板2的右侧,置物板3与大支撑板2相连接,置物板3位于床板1正下方,支腿4位于置物板3右侧,支腿4与置物板3相连接,支腿4的顶部与床板1底部的右端相连接,支腿4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箱体5位于床板1与置物板3之间,箱体5的底部与置物板3的顶部相连接,箱体5的左侧壁上部连接有进液管6,箱体5与进液管6相连通,进液管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箱体5右侧壁的下部与软管8的一端相连接,软管8与箱体5相连通,软管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9和高压泵10,高压泵10位于第二阀门9的右侧,高压泵10的底部与置物板3的顶部相连接,软管8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支腿4之间,壳体11位于床板1的正上方,软管8的另一端与壳体11的顶部相连接,软管8与壳体11相连通,壳体11的底部均匀开有若干个喷液孔111,壳体11嵌设在罩体12的顶部,罩体12位于床板1的正上方,罩体12与床板1相对应,罩体12开有上下贯穿的大导向孔121,大导向孔121位于壳体11的右侧,罩体12开有上下贯穿的大滑槽122,大滑槽122位于壳体11的左侧,罩体12通过大导向孔121滑动式套在导向杆13上,罩体12通过大滑槽122滑动式套在大支撑板2上,导向杆13的下端与床板1顶部相连接,弹簧14位于罩体12与床板1之间,弹簧14套在导向杆13上,第一轴承座15位于罩体12的上方,第一轴承座15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丝杆16上端与第一轴承座15内的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螺母17设置在丝杆16上,螺母17与丝杆16相配合,螺母17的右侧壁与罩体12的左侧壁相连接,第二轴承座18位于螺母17的下方,第二轴承座18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第二轴承座18内的轴承与丝杆16设置为过盈连接,旋转盘19位于第二轴承座18的下方,旋转盘19与丝杆16的下端相连接。

还包括有连接板30、小轴承31、小连接轴32、叶轮33、第一皮带轮34、第二皮带轮35、循环皮带36、大连接轴37、大搅拌板38、大轴承39和密封垫40,连接板30位于壳体11内,连接板30与壳体11的右内侧壁相连接,小轴承31位于壳体11内,小轴承31嵌设在连接板30左部,小轴承31与小连接轴32设置为过盈连接,叶轮33位于连接板30的上方,叶轮33与小连接轴32上端相连接,第一皮带轮34位于连接板30下方,第一皮带轮34与小连接轴32的下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35位于第一皮带轮34的左侧,第二皮带轮35与第一皮带轮34通过循环皮带36相连接,第二皮带轮35设置在大连接轴37上,大连接轴37下端转动式位于喷液孔111内,大搅拌板38位于第二皮带轮35的上方,大搅拌板38设置在大连接轴37上,大轴承39嵌设在壳体11顶部的中部,大轴承39与大连接轴37的上端设置为过盈连接,密封垫40位于大轴承39的上方,密封垫40的底部与壳体11的顶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绕线轮51、拉线52、固定块53、拉簧54、小导向板55、滚轮56和旋转轴57,绕线轮51位于第一轴承座15的上方,绕线轮51与丝杆16的上端相连接,绕线轮51上缠绕有拉线52,固定块53位于拉线52的下方,固定块53与拉线52相连接,固定块53位于软管8的右侧,固定块53与软管8相连接,拉簧54上端与固定块53底部相连接,小导向板55位于拉簧54下方,小导向板55与拉簧54相连接,小导向板55的左侧壁与支腿4的右侧壁相连接,小导向板55开有上下贯穿的小导向孔551,软管8滑动式位于小导向孔551内,旋转轴57位于导向杆13的上方,旋转轴57与导向杆13相连接,旋转轴57为前后延伸式设置,滚轮56转动式套在旋转轴57上,软管8位于滚轮56与拉线52之间,软管8与滚轮56设置为滑动连接。

还包括有搅拌电机61、搅拌轴62和小搅拌板63,搅拌电机61、搅拌轴62和小搅拌板63均位于箱体5内,搅拌电机61的顶部与箱体5相连接,搅拌电机61输出轴的下端与搅拌轴62上端相连接,搅拌轴62的下端与小搅拌板63的顶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71、第二锥齿轮72和旋转电机73,第一锥齿轮71位于旋转盘19的下方,第一锥齿轮71与旋转盘19相连接,第二锥齿轮72位于第一锥齿轮71下方,第二锥齿轮72与第一锥齿轮71相啮合,旋转电机73位于第二锥齿轮72的右侧,旋转电机73输出轴的左端与第二锥齿轮72相连接,旋转电机73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

工作原理:因为本发明包括有床板1、大支撑板2、置物板3、支腿4、箱体5、进液管6、第一阀门7、软管8、第二阀门9、高压泵10、壳体11、罩体12、导向杆13、弹簧14、第一轴承座15、丝杆16、螺母17、第二轴承座18和旋转盘19,所以医护人员对病人使用完毕后的病床进行消毒时,首先医护人员将病人使用过的被褥等取走,再对旋转盘19转动,旋转盘19通过丝杆16驱动螺母17进行运动,螺母17能够带动罩体12和壳体11向下进行运动,由于采用软管8,所以壳体11能够带动软管8一起进行运动,罩体12通过大导向孔121和大滑槽122在导向杆13和大支撑板2上进行滑动,而且在开始消毒之前,医护人员可以打开第一阀门7,通过进液管6将消毒液倒入箱体5内,加入完毕后,将第一阀门7关闭,当罩体12向下运动到将床板1罩住后,医护人员停止对旋转盘19的转动,打开第二阀门9,启动高压泵10,高压泵10通过软管8将箱体5内消毒液输入到壳体11内,并通过喷液孔111将消毒液向下排出,即可对床板1进行消毒。

因为还包括有连接板30、小轴承31、小连接轴32、叶轮33、第一皮带轮34、第二皮带轮35、循环皮带36、大连接轴37、大搅拌板38、大轴承39和密封垫40,所以医护人员启动高压泵10,通过软管8将箱体5内的消毒液输入到壳体11内时,高速流动的消毒液可以对叶轮33进行冲击,并带动叶轮33进行转动,叶轮33通过小连接轴32带动第一皮带轮34进行转动,第一皮带轮34通过循环皮带36带动第二皮带轮35进行转动,第二皮带轮35通过大连接轴37带动大搅拌板38进行转动,从而对壳体11内的消毒液进行搅拌,能够使消毒液从喷液孔111内喷出时,喷出的范围更广,扩散更均匀,消毒效果更好。

因为还包括有绕线轮51、拉线52、固定块53、拉簧54、小导向板55、滚轮56和旋转轴57,所以医护人员对丝杆16进行转动时,丝杆16能够带动绕线轮51一起进行转动,绕线轮51对拉线52进行卷绕,拉线52通过固定块53拉动软管8向上运动,从而为壳体11的向下运动提供方便,当消毒完毕后,医护人员通过丝杆16带动壳体11向上运动时,在拉簧54的拉力作用下,软管8能够一起向下运动,滚轮56为软管8运动提供滚动支撑,小导向板55为软管8运动提供导向,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对软管8进行整理,不会造成软管8的散乱。

因为还包括有搅拌电机61、搅拌轴62和小搅拌板63,搅拌电机61、搅拌轴62和小搅拌板63均位于箱体5内,搅拌电机61的顶部与箱体5相连接,搅拌电机61输出轴的下端与搅拌轴62上端相连接,搅拌轴62的下端与小搅拌板63的顶部相连接,所以医护人员启动搅拌电机61进行转动,搅拌电机61通过搅拌轴62带动小搅拌板63对箱体5内的消毒液进行搅拌,使箱体5内的消毒液混合更加均匀,消毒效果更好。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71、第二锥齿轮72和旋转电机73,第一锥齿轮71位于旋转盘19的下方,第一锥齿轮71与旋转盘19相连接,第二锥齿轮72位于第一锥齿轮71下方,第二锥齿轮72与第一锥齿轮71相啮合,旋转电机73位于第二锥齿轮72的右侧,旋转电机73输出轴的左端与第二锥齿轮72相连接,旋转电机73的右侧壁与大支撑板2的左侧壁相连接,所以医护人员启动旋转电机73进行运转,旋转电机73通过第二锥齿轮72带动第一锥齿轮71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71带动旋转盘19进行旋转,从而利用旋转电机73代替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方便,更加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