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52155发布日期:2018-08-24 20:02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蒜辣素
技术领域
,是一种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真菌是一大类具有典型细胞核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感染在皮肤科较为常见,临床上感染真菌后可引起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浅部真菌感染主要为皮肤癣菌如表皮癣菌、毛癣菌、小孢子菌,侵犯皮肤、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引起头癣、足癣、指癣及体癣等;深部真菌感染是指由隐球菌、曲霉菌等真菌侵犯内脏(如肺、脑、消化道等器官)、皮下组织、皮肤角质层以下和黏膜所致,严重者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和败血症,危害性较大。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物主要是唑类抗生素,然而该类抗生素很易出现耐药性,天然耐药株不断增加,因此从天然药物中寻找低毒高效的抗真菌药物就更显重要。大蒜(alliumsativuml.)是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公认的药食两用植物。我国古代《新修本草》(唐)、《本草纲目》(明)记载大蒜具有:辟邪恶,消痈肿,止霍乱,除邪祟,解瘟疫,去蛊毒,恶疮、蛇虫、溪毒之功效。近代研究表明大蒜及其提取物具有抗多种致病细菌、真菌、病毒和病原虫的活性。大蒜的有效抑菌成份为大蒜辣素,由大蒜鳞茎细胞内活性物质蒜酶催化裂合蒜氨酸形成。大蒜辣素,化学名: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diallylthiosulfinate,2-propene-1-sulfinothioicacids-2-propenylester),微溶于水,常温下在空气中,遇光、热或有机溶剂不稳定,极易降解成多种含硫有机化合物。为克服大蒜抗感染有效成分不稳定这一难题,本公司依据自主研发专利技术:申请号为03100420.2的“从鲜蒜中提取蒜氨酸生产工艺”和申请号为03100419.9的“从鲜蒜中提取蒜酶生产工艺”,分别从鲜蒜中提取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高含量蒜氨酸和高活力蒜酶原料,再将二者制成二元释药制剂,达到高效稳定抗感染的目的。泡腾片系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的片剂,具有保存携带方便,崩解速度快、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可溶于水内服也可外用,还可直接作用于局部病变部位,用于妇科阴道疾病的防治。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大蒜存在有效抗抑菌成份大蒜辣素不稳定、起效慢、治疗作用不够且只可内服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大蒜粉1份至20份和大蒜辣素组合物中的一种、酸碱崩解剂25份至50份、填充剂25份至45份、黏合剂1份至5份、润滑剂1份至5份、引湿剂1份至3份,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大蒜辣素组合物包括蒜氨酸0.1份至5份、蒜酶0.1份至5份,酸碱崩解剂包括酸源和碱源。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酸源为枸橼酸、硼酸、酒石酸、苹果酸中的一种以上,碱源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中的一种以上;或/和,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糊精、乳糖、甘露醇、蔗糖中的一种以上;或/和,黏合剂为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烯酸树酯水溶液、淀粉浆、糖浆、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中的一种以上;或/和,润滑剂为苯甲酸钠、油酸钠、氯化钠、醋酸钠、月桂醇硫酸钠、l-亮氨酸、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硬脂酸镁中的一种以上;或/和,引湿剂为氯化钠。上述酸源为枸橼酸或酒石酸,碱源为碳酸氢钠,酸源与碱源的质量比为5至7:5至7;或/和,黏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或/和,润滑剂为聚乙二醇6000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以上。上述采用全制粒压片方法制备得到,全制粒压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酸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第二步,将软材物料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第三步,将湿粒物料在20℃至40℃条件下,干燥2h至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第四步,将干粒物料与所需量的碱源、润滑剂、引湿剂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或者,采用半制粒压片方法制备得到,半制粒压片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酸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第二步,将软材物料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第三步,将湿粒物料在20℃至40℃条件下,干燥2h至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第四步,将干粒物料与所需量的碱源、润滑剂、引湿剂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或者,采用分开制粒压片方法制备得到,分开制粒压片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酸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一,第二步,将软材物料一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一,第三步,将湿粒物料一在20℃至40℃条件下,干燥2h至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一,第四步,再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碱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二,将软材物料二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二,将湿粒物料二在20℃至40℃条件下,干燥2h至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二,第五步,将干粒物料一、干粒物料二、与所需量的润滑剂、引湿剂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上述大蒜粉含有蒜氨酸和蒜酶,其中,蒜氨酸重量含量为3%至99%;或/和,蒜氨酸纯度大于等于50%,蒜酶活力大于等于1000u/g。上述过筛网筛分时,筛网为20目至40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的制备方法,采用全制粒压片方法进行,全制粒压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酸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第二步,将软材物料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第三步,将湿粒物料在20℃至40℃条件下,干燥2h至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第四步,将干粒物料与所需量的碱源、润滑剂、引湿剂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或者,采用半制粒压片方法进行,半制粒压片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酸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第二步,将软材物料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第三步,将湿粒物料在20℃至40℃条件下,干燥2h至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第四步,将干粒物料与所需量的碱源、润滑剂、引湿剂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或者,采用分开制粒压片方法进行,分开制粒压片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酸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一,第二步,将软材物料一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一,第三步,将湿粒物料一在20℃至40℃条件下,干燥2h至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一,第四步,再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碱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二,将软材物料二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二,将湿粒物料二在20℃至40℃条件下,干燥2h至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二,第五步,将干粒物料一、干粒物料二、与所需量的润滑剂、引湿剂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大蒜粉含有蒜氨酸和蒜酶,其中,蒜氨酸重量含量为3%至99%;或/和,蒜氨酸纯度大于等于50%,蒜酶活力大于等于1000u/g。上述过筛网筛分时,筛网为20目至40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在制备抗真菌感染或/和杀菌泡腾片中的应用。本发明以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为原料,与酸源、碱源和其它辅助原料混合制成大蒜辣素泡腾片,其原料为纯天然大蒜提取物,无毒副作用,对致病真菌及其耐药菌有强烈杀灭抑制作用,既可外用,也可内服,用时也易于贮存和运输。本发明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具有快速、高效、稳定抗真菌感染的特点,尤其作为阴道泡腾片应用于妇科感染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佳。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提到各种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公知公用的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本发明中的百分数如没有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数;本发明中的溶液若没有特殊说明,均为溶剂为水的水溶液,例如,盐酸溶液即为盐酸水溶液;本发明中的常温、室温一般指15℃到25℃的温度,一般定义为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该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大蒜粉1份至20份或大蒜辣素组合物中的一种、酸碱崩解剂25份至50份、填充剂25份至45份、黏合剂1份至5份、润滑剂1份至5份、引湿剂1份至3份,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大蒜辣素组合物包括蒜氨酸0.1份至5份、蒜酶0.1份至5份,酸碱崩解剂包括酸源和碱源。大蒜粉按照现有公知的技术得到,即大蒜经分瓣、脱皮、清洗、灭菌后,切片、烘干或冻干、粉碎后得大蒜粉。大蒜辣素组合物包括蒜氨酸和蒜酶,蒜氨酸为现有商业购买或者按现已公知申请号为03100420.2的“从鲜蒜中提取蒜氨酸生产工艺”专利技术制备得到;蒜酶为现有商业购买或者按现已公知申请号为03100419.9的“从鲜蒜中提取蒜酶生产工艺”专利技术制备得到。实施例2:该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大蒜粉1份或20份或大蒜辣素组合物中的一种、酸碱崩解剂25份或50份、填充剂25份或45份、黏合剂1份或5份、润滑剂1份或5份、引湿剂1份或3份,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大蒜辣素组合物包括蒜氨酸0.1份或5份、蒜酶0.1份或5份,酸碱崩解剂包括酸源和碱源。实施例3:作为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2的优化,酸源为枸橼酸、硼酸、酒石酸、苹果酸中的一种以上,碱源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中的一种以上;或/和,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糊精、乳糖、甘露醇、蔗糖中的一种以上;或/和,黏合剂为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烯酸树酯水溶液、淀粉浆、糖浆、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中的一种以上;或/和,润滑剂为苯甲酸钠、油酸钠、氯化钠、醋酸钠、月桂醇硫酸钠、l-亮氨酸、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硬脂酸镁中的一种以上;或/和,引湿剂为氯化钠。实施例4:作为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优化,酸源为枸橼酸或酒石酸,碱源为碳酸氢钠,酸源与碱源的质量比为5至7:5至7;或/和,黏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或/和,润滑剂为聚乙二醇6000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以上。酸源由5递增至7,碱源由7递减至5。实施例5:该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全制粒压片按照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酸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第二步,将软材物料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第三步,将湿粒物料在20℃至40℃条件下,干燥2h至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第四步,将干粒物料与所需量的碱源、润滑剂、引湿剂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半制粒压片按照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酸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第二步,将软材物料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第三步,将湿粒物料在20℃至40℃条件下,干燥2h至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第四步,将干粒物料与所需量的碱源、润滑剂、引湿剂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分开制粒压片按照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酸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一,第二步,将软材物料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一,第三步,将湿粒物料在20℃至40℃条件下,干燥2h至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一,第四步,再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碱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二,将软材物料二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二,将湿粒物料二在20℃至40℃条件下,干燥2h至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二,第五步,将干粒物料一、干粒物料二、与所需量的润滑剂、引湿剂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实施例6:该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全制粒压片按照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酸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第二步,将软材物料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第三步,将湿粒物料在20℃或40℃条件下,干燥2h或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第四步,将干粒物料与所需量的碱源、润滑剂、引湿剂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半制粒压片按照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酸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第二步,将软材物料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第三步,将湿粒物料在20℃或40℃条件下,干燥2h或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第四步,将干粒物料与所需量的碱源、润滑剂、引湿剂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分开制粒压片按照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酸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一,第二步,将软材物料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一,第三步,将湿粒物料在20℃至或40℃条件下,干燥2h或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一,第四步,再称取所需量的大蒜辣素组合物或大蒜粉,与所需量的碱源、填充剂、黏合剂混合均匀,得到软材物料二,将软材物料二过筛网筛分,得到湿粒物料二,将湿粒物料二在20℃或40℃条件下,干燥2h或5h后,过筛网筛分,得到干粒物料二,第五步,将干粒物料一、干粒物料二、与所需量的润滑剂、引湿剂混合均匀,压片,得到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实施例7:作为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6的优化,大蒜粉含有蒜氨酸和蒜酶,其中,蒜氨酸重量含量为3%至99%;或/和,蒜氨酸纯度大于等于50%,蒜酶活力大于等于1000u/g。实施例8:作为上述实施例5至实施例7的优化,过筛网筛分时,筛网为20目至40目。实施例9:该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在抗真菌感染和杀菌的应用。实施例10:该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大蒜粉10份、枸橼酸20份、碳酸氢钠26份、乳糖26.5份、微晶纤维素10份、pvp乙醇溶液2份、聚乙二醇60003份、氯化钠2份、硬脂酸镁0.5份,按照实施例6全制粒压片的制备方法制得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实施例11:该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大蒜粉20份、枸橼酸20份、碳酸氢钠26份、乳糖26.5份、pvp乙醇溶液2份、聚乙二醇60003份、氯化钠2份、硬脂酸镁0.5份,按照实施例6半制粒压片的制备方法制得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实施例12:该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蒜氨酸1份、蒜酶1份、酒石酸20份、碳酸氢钠27份、乳糖44份、pvp乙醇溶液2份、聚乙二醇60002份、氯化钠2份、硬脂酸镁1份,按照实施例6分开制粒压片的制备方法制得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根据上述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2得到的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体内、体外外药效学实验。实验样品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本发明制备的实验产品阳性对照药:大蒜肠溶片(市售),批号30140103,新疆天山制药工业公司产品1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体外药效学实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的测定1.1实验材料1.1.1实验菌株实验选取念珠菌属、曲霉属、青霉属、毛孢子菌属、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表皮癣菌属等9属17种221株常见致病真菌。1.1.2培养基以不含任何抗生素的含2%葡糖糖rpmi-1640液体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1.2实验方法具体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us,clsi)颁布的酵母菌m-27a3和丝状真菌m-38p2的标准方法进行实验。1.2.1样品溶液制备将称重后的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投入一定量的水中,片子迅速崩解,崩解时间小于5分钟。将阳性对照药大蒜肠溶片称重后用研钵碾碎,加入定量的0.1mpbs(ph7.2)中充分溶解。注:完整的肠溶片在0.1mpbs需要60分钟才能完全崩解释放出有效成分,为加速溶解本实验将肠溶片先碾碎再加入0.1mpbs溶液(模拟肠溶液)。实验前测定两样品中大蒜辣素的浓度,并将其调至1mg/ml作为工作原液,先用pbs稀释32倍,即为32μg/ml的工作液,依次作倍比稀释10个浓度,使药物浓度为:16μg/ml、8μg/ml、4μg/ml、2μg/ml、1μg/ml、0.5μg/ml、0.25μg/ml、0.125μg/ml、0.06μg/ml、0.03μg/ml。1.2.2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的测定将上述实验菌先活化,酵母菌在沙堡弱式培养基(sda)上,30℃培养48小时;丝状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26℃培养7天至10天;用无菌生理盐水配成菌悬液,用分光光度计比浊,波长600nm;按此调整好配好的各菌的菌悬液,用rpmi-1640培养基再稀释50倍,取0.1ml菌液,加入新鲜包被药物的培养板中。药液和菌液混匀后,放置30℃培养箱中孵育。接种菌量:酵母菌:0.5×103cfu/ml至2.5×103cfu/ml;丝状真菌:0.4cfu/ml至5×104cfu/ml培养条件:酵母菌:35℃48小时至72小时丝状真菌:30℃7天1.2.3结果判定方法:(1)最低抑菌浓度(mic):以空白对照和溶媒对照孔菌已生长为参照,药基孔中菌未生长表示有抑菌作用,菌已生长表示无抑菌作用;菌未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mic,用μg/ml表示。(2)最低杀菌浓度(mfc):将药基孔被抑制的菌液,用吸头反复吹打后,取出0.1ml加至不含抗生素的沙堡液基2ml中,混匀,在26℃培养7天。如果有菌生长为仅有抑菌作用,无杀菌作用;如仍未生长表示有杀菌作用,菌未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mfc,用μg/ml表示。每次实验按规定设3个平行孔,用完全一样的方法实验前后计做2遍。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真实性。1.3结果1.3.1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和阳性对照样大蒜肠溶片对9属17种221株常见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汇总于表1。表1为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体外抗9属17种221株常见致病菌mic测定结果,其中,a为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b为阳性对照药大蒜辣素肠溶片。1.3.2大蒜辣素泡腾片和大蒜肠溶片对9属17种221株常见致病菌最低杀菌浓度(mfc)测定结果见表2。表2为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体外对9属17种221株常见致病菌mfc的测定结果,其中,a为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b为阳性对照药大蒜辣素肠溶片。根据表1、表2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的有效成分大蒜辣素对常见致病真菌9属17种221株菌mic测定结果:mic(221)范围0.25μg/ml至4.0μg/ml,mic50=1.0μg/ml,mic90=2.0μg/ml,其抗菌谱较广、抗菌作用较强等特点,与阳性对照药大蒜辣素肠溶片的结果较一致。mfc的测定结果mfc(221)范围(1.0μg/ml至16μg/ml),mfc50=4.0μg/ml,mfc90=8.0μg/ml,mic和mfc相差约4倍,证实本发明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既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同时也有较强的杀菌作用。2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抗白念珠菌atcc5314和临床菌株小鼠系统感染模型的保护作用实验2.1材料2.1.1实验动物icr小鼠(清洁级)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编号scxk(苏2012-0004)),6周龄,体重18.0g至20.0g,随机分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同时设立实验组、感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1.1.2感染菌种:中国微生物菌(毒)保藏管理委员会,医学真菌中心保藏的白念珠菌atcc5314。临床菌株:自患者血液中分离,由复旦大学上海华山医院章强强教授馈赠(2013年8月22日分离,原始培养号133750);经鉴定确认后,已收录卫生部医学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中心真菌中心菌种库保藏。白念珠菌临床株,菌种号cmcc(f)c.1v(简称c.1v);正式实验前均先经小鼠体内恢复毒力,备用。2.2方法2.2.1感染途径:小鼠尾静脉一次性攻击。2.2.2感染菌量的确定:将上述已活化的菌株白念珠菌atcc5314和临床株cmcc(f)c.1v经沙堡弱琼脂培养基传代后30℃孵育48小时,分别将新鲜成熟菌落用生理盐水洗下,经血球计数板计数后,调整浓度至2.0×107cfu/ml再依次稀释成5个梯度的菌悬液,浓度分别为2.0×107cfu/ml、1.0×107cfu/ml、2.0×106cfu/ml、1.0×106cfu/ml、2.0×105cfu/ml备用。作为本次感染尾静脉攻击时的菌量,每只小鼠的注射量为0.5ml/只,测定动物死亡天数,确定10天内小鼠100%死亡最小感染菌量(100%mld),大蒜辣素保护实验时的感染菌量为1mld至2mld。2.2.3实验药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和阳性对照药(大蒜肠溶片)对白念珠菌系统感染的保护实验。1)预实验给药剂量:a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①30mg/kg②15mg/kg③5mg/kg④1.0mg/kg⑤0.5mg/kgb阳性对照药-大蒜肠溶片①30mg/kg②15mg/kg③5mg/kg④1.0mg/kg⑤0.5mg/kg2)正式实验给药剂量:a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①10mg/kg②7.0mg/kg③4.9mg/kg④3.4mg/kg⑤2.4mg/kgb阳性对照药-大蒜肠溶片①10mg/kg②7.0mg/kg③4.9mg/kg④3.4mg/kg⑤2.4mg/kg正式实验中为进一步观察实验药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和阳性对照药大蒜肠溶片在一次性使用药物后96h时,各组小鼠肾脏载菌量,采用菌落计数的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故每组实验动物增加至14只(7♂7♀),96h取4只(2♂2♀)用于菌计数实验,其余10只仍用于观察药物保护作用。3)给药途径及方法:于小鼠尾静脉菌攻击后2小时至4小时内给药,给药剂量按每只小鼠平均体重约20.0g计算,溶于0.5mlpbs中,一次性灌胃;感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pbs作为安慰剂。2.2.4观察方法:于给药后24h内死亡的小鼠,不得计入观察数据。感染对照全部死亡时,统计各组存活动物数,再进行数据统计,统计结果数据如表3、表4所示。表3为白念珠菌(atccsc5314)系统感染不同菌量icr小鼠的平均死亡天数,表4为白念珠菌cmcc(f)c.1v系统感染不同菌量icr小鼠的平均死亡天数。2.3感染菌量的确定根据表3、表4数据可以确定1.0×106cfu/只以此菌量作为10天内全部死亡的100%mld,正式实验白念珠菌系统感染模型的感染菌量控制在1mld至2mld之间。2.3.1预实验本发明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和阳性对照药大蒜肠溶片口服对小鼠白念珠菌atcc5314和临床菌株白念珠菌cmcc(f)c.1v系统感染模型的保护实验的预实验,数据如表5、表6所示。表5为对白念珠菌atcc5314系统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表6为对白念珠菌cmcc(f)c.1v系统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根据表5数据可以看出,接种菌量为1.5×106cfu/只,感染对照组实际存活天数8.55±1.619天,实验期间空白对照组小鼠均健康无异常,全部存活。p>0.05。根据表6数据可以看出,接种菌量为1.5×106cfu/只,感染对照组实际存活天数6.65±1.991天,实验期间空白对照组小鼠均健康无异常,全部存活。p>0.05。2.3.2正式实验为进一步观察实验药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和阳性对照药大蒜肠溶片口服对小鼠白念珠菌atcc5314和临床菌株白念珠菌cmcc(f)c.1v系统感染模型的保护实验的正式实验,一次性使用实验药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和阳性对照药大蒜肠溶片后96h时,各组小鼠肾脏载菌量,采用菌落计数的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故每组实验动物增加至14只(7♂7♀),96h取4只(2♂2♀)用于菌计数实验,其余10只仍用于观察药物保护作用,所得数据如表7、表8所示。表7为各实验组在给药后96小时肾脏白念珠菌atcc5314载菌量情况,表8为各实验组在给药后96小时肾脏白念珠菌cmcc(f)c.1v载菌量情况。2.4结果根据表5、表6、表7、表8数据可以看出,白念珠菌atcc5314株: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的ed50=5.1142(4.1125至6.3597)mg/kg,阳性对照药大蒜肠溶片ed50=5.3999(4.097至7.1171)mg/kg;白念珠菌临床株cmcc(f)c.1v: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的ed50=4.5416(3.7512至5.4987)mg/kg,阳性对照药大蒜肠溶片ed50=5.3243(4.2316至6.6991)mg/kg。给药后96小时各组小鼠肾载菌量计数结果显示不同的菌株之间稍有差异,但各剂量组之间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对菌的抑制率也相应的提高,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与阳性对照药大蒜肠溶片对白念珠菌系统感染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大小基本相同。因此,本发明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具有崩解时限短(小于5分钟)、起效迅速的特点,而大蒜肠溶片在肠液中需60分钟才能完全崩解释放出有效成分,同时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即可内用,也可外用,如外用于阴道,增加了有效成分大蒜辣素与阴道褶皱部位的接触面积,局部浓度高,更有利于其发挥治疗作用,而大蒜肠溶片仅可内服。综上所述,本发明以蒜氨酸和蒜酶,或大蒜粉为原料,与酸源、碱源和其它辅助原料混合制成大蒜辣素泡腾片,其原料为纯天然大蒜提取物,无毒副作用,对致病真菌及其耐药菌有强烈杀灭抑制作用,既可外用,也可内服,用时也易于贮存和运输。本发明抗真菌感染大蒜辣素泡腾片具有快速、高效、稳定抗真菌感染的特点,尤其作为阴道泡腾片应用于妇科感染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佳。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表1表2表3菌量实验动物数存活天数平均存活天数(x±sd)1.0×107104.0至8.06.5±1.43(n=10)0.5×107104.0至11.07.2±2.29(n=10)1.0×106105.0至13.09.1±2.77(n=10)0.5×105106.0至15.010.2±2.53(n=10)1.0×105106.0至17.011.8±3.49(n=10)表4菌量实验动物数存活天数平均存活天数(x±sd)1.0×107102.5至9.505.4±2.256(n=10)0.5×107104.5至10.07.2±2.216(n=10)1.0×106105.5至12.09.7±2.027(n=10)0.5×106107.5至26.514.4±5.356(n=10)1.0×105109.5至17.5★12.83±3.078(n=6)表5表6表7表8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