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72572发布日期:2018-08-28 22:36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死因首位。目前即使应用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如健忘、偏瘫、失语、痴呆。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可以引发脑卒中,是人体内的潜在危险。斑块由外面的纤维帽包裹着脂质核组成。颈动脉斑块本身不足以致命,但是由于血液的流速,冲击软斑块破裂后,形成小血栓,堵塞人体血管网的某一点,使其所支配的区域缺血缺氧,在顷刻之间出现身体致残,严重的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猝死。颈动脉斑块脱落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对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预防和稳定颈动脉粥样性斑块成为现代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现代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大量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内皮损伤和内皮细胞通透性下降,单核细胞进入内皮细胞形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在血管内膜吞噬脂质细胞形成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大量增殖并合成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形成了一个由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到斑块的复合过程。斑块极易出现在大、中动脉弯曲、分叉及狭窄部位,斑块"肩部"富含大量泡沫细胞,进一步发展出现脂核增大、纤维帽变薄,此处在剪切力作用下易于出现斑块破裂。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现代药理学已经从调脂药物、抗生素、环氧化酶一2抑制剂、抗血小板药物、一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激动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受体的拮抗剂、抗氧化剂、雌激素及基因治疗多个方面研究干预不稳定斑块,发现某种程度上具有包括:减少脂质含量,减轻炎症,减少斑块新生血管,减低mmps活性,减低组织因子活性,减少斑块张力及压缩力,抑制交感兴奋,减少平滑肌细胞的死亡,增加斑块纤维帽的胶原含量等作用,但均属不系统的探索性研究。近年许多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他汀类降脂药虽然只能轻度改善冠状动脉管腔大小,但可明显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还证明他汀类降脂药具有一定稳定斑块的作用,他汀类降脂药曾有最有效的抗炎药及斑块稳定剂之称。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治疗疾病且不良反应轻的特点,在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研究中涉及了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保护血管内皮、调节血脂代谢、抗脂质过氧化等方面,并采取了益气、健脾、补肾、理气、熄风、活血、化痰等诸多中医方法以检测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花生四烯酸(12一hete)、血栓素b2(txb2)、脂质过氧化物(lp0)、氧化低密度脂蛋白(0x一ldl)、丙二醛(mda)等指标加以干预治疗。然而对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研究,中医药仍处于起步阶段。

综上所述,虽然中西医对该疾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没能从源头上解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形成因素,都是既病后的治疗方法。因此,我们根据斑块形成的部位在血管中,《内经》有"夫脉者,血之府也"。《难经》曰"十二经者皆有动脉”。所言"脉"显然系指血管。而"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功能正常,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运行方正常,以维持人体生命的活动。而维持人体经脉功能正常的原动力在于气血充盈,《内经》有"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叶天士亦有“大凡经主气,络主血"。这里的"气"通过经络运行周身,是中医学理论的特殊概念,是生命机体功能的概括,包括了人体生命活动,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百骸之间、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调节与控制,显然包括了现代医学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在内。也就是说经脉(血管)功能正常,均依赖于气血的温煦和濡养。当然,中医认为气血不可分,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液虽在脉络中运行,也要有气的推动。气作为维护血液运行的动为,不仅包括了心脏的收缩泵血功能,也包括血管正常的舒缩功能,以及参与血管舒缩及血液运行的多种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在内。气血不足则经脉(血管)失去温煦和荣养,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减退,痰瘀内阻,毒邪乘袭,诸疾蜂起,如头晕头疼、心区疼、憋气时有发生,甚则偏瘫猝死。因此气血不足是导致经脉(血管)老化的关键因素,这与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血液粘稠、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理改变的观点基本吻合。

中医的"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根植于肾,肾阴肾阳是人体的根本,是生命的原动为。

中医认为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另一要素是痰瘀毒胶结凝聚而成。痰瘀阻络虽涉及多个脏器,但主要在肾。因肾主津液,对津液的贮存、分布、利用及津、液、精、血之间的转化起主导作用,人在中年之后,阴气自半,肾元亏虚,精气渐衰,肾阴不足,虚火灼津,肾气亏虚,气不化津,则清从浊化,或因水不涵木,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而致脂浊内聚,困遏脾运,津液脂膏愈益布化失调,变生痰浊,壅塞脉道,血滞成瘀或酿而生热,或滞而为湿。

因此,我们预防和治疗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重在补益肝肾气血,荣养经脉(血管),防止经脉(血管)老化,以绝斑块生成之基。在此基础上,采用截断法,配以解毒、活血、祛痰,以绝斑块生成之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经脉(血管)的荣养、延缓经脉(血管)的衰老、以及消除痰、瘀、毒病理产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中药方剂,其配方如下:

红景天500-700重量份、藏红花100-120重量份、水蛭100-150重量份、绞股蓝300-500重量份、仙茅200重量份、鹿角片100-150重量份、沉香100重量份、炮山甲100-120重量份、生大黄500重量份、苍术200重量份、人参200重量份、胆南星100-150重量份、黄芪500重量份、橘红200重量份、川芎200重量份、玄参100-150重量份、当归200-250重量份和生蒲黄100-120重量份。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上述配方称取生药,

步骤二、将所取仙茅和部分生大黄进行多次酒精提取分离得到药液和药渣,各次酒精提取分离得到的药液和药渣分别合并得到第一药液和第一药渣;将所取炮山甲、藏红花进行蒸馏分离,得到第二药液和第二药渣,

步骤三、将第一药渣、第二药渣和所取的红景天、水蛭、绞股蓝、鹿角片、沉香、苍术、人参、胆南星、黄芪、谲红、川穹、玄参、当归、生蒲黄进行水煎并分离得到第三药液和第三药渣,

步骤四、将第一药液、第二药液和第三药液混合后析出制备成第一药粉,

步骤五、将剩余的生大黄进行细粉加工,

步骤六、将生大黄细粉和第一药粉混合后制粒,

步骤八,将制粒得到的颗粒装入胶囊。

该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优选按炮山甲:藏红花:红景天:水蛭:生大黄:仙茅:绞股蓝:鹿角片:沉香:苍术:人参:胆南星:黄芪:谲红:川芎:玄参:当归:生蒲黄重量比=1:1:5:3:5:2:3:1:1:2:2:1:5:2:2:1:2:1的比进行称取。

酒精提取的次数优选为2次,第一次酒精提取分离是将仙茅和生大黄加入到其重量8倍的95%酒精中浸泡90分钟后进行药渣和药液的分离,第二次酒精提取是将药渣再加入到其重量6倍的95%的酒精中浸泡90分钟后进行药渣和药液的分离。

用于酒精提取的生大黄优选占生大黄重量的80%。

在第一药液、第二药液和第三药液混合前,优选分别对第一药液、第二药液和第三药液进行浓缩处理。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中药茶饮冲泡颗粒的制作方法,按上述的配方称取药物并混合,然后依次经过干燥至水分低于5%、粉碎至60-80目后制得。

红景天:藏红花:水蛭:绞股蓝:仙茅:鹿角片:沉香:炮山甲:生大黄:苍术:人参:胆南星:黄芪:橘红:川芎:玄参:当归:生蒲黄优选按重量比5:1:3:3:2:1:1:1:5:2:2:1:5:2:2:1:2:1配比混合。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中药丸剂的制作方法,按上述的配方称取药物并混合,然后依次经过干燥至水分低于5%、粉碎至60-80目、添加辅料、制丸。

红景天:藏红花:水蛭:绞股蓝:仙茅:鹿角片:沉香:炮山甲:生大黄:苍术:人参:胆南星:黄芪:橘红:川芎:玄参:当归:生蒲黄优选按重量比5:1:3:3:2:1:1:1:5:2:2:1:5:2:2:1:2:1配比混合,辅料为由蜂蜜通过加热炼蜜后得到。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优点:

1,依据"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初患人群和中年亚健康人群易患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而研制的

人至中年,尤以"三高"初患患者,肝肾气血亏虚,经脉(血管)失去温煦和荣养,易变硬、变脆、变窄,失去弹性,极易衰老。一旦衰老,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违和,则痰、瘀、毒邪易于胶结凝聚于血脉形成斑块。正如《内经》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该药君药为补益肝肾气血之品,确保经脉(血管)得荣养,经脉(血管)充盈,气血旺盛,邪不能侵。其效果1.1消除隐匿危害:使经脉(血管)气血旺盛,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同时消除经脉(血管)不断受到侵蚀,局部流窝状冲击等危害;1.2延缓经脉(血管)老化:氧化应激在血管老化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益气养血中药如人参、黄芪能够有效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显著延缓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1.3预防、控制经脉(血管)硬化:经脉(血管)经气血的温煦、荣养,则条达通畅。

2,依据机体自身解毒能力减低而研制的

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系列炎症变化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反应标志物、炎症介质水平增高等当和传统中医的“毒"、"瘀"相近似。故该药臣药为清热解毒之品,似较切合其病机,在于提高机体自身清热解毒能力,以抵抗毒邪对机体的损伤,这又符合中医"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方略。

3,依据痰、瘀、毒邪易于胶结凝聚于血脉而研制的

初患“三高"人群和中年亚健康人群由于经脉(血管)气血亏虚,荣养失衡,必致气血运行违和,虽用补益肝肾气血之品,但亦应少佐活血化瘀、祛痰泄浊之品,疏通经脉(血管),确保气的帅血功能,使气血运行流畅。

4,依据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而研制的

经脉的作用是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一旦经脉失荣养,则气血津液的运行必然失常。而人体的气血津液、水液代谢、脏腑功能活动都是以气机升降出入运动为准,使清者升和入,浊者降和出。因此在该药中要伍以调节五脏气机,具有升清降浊之品,使气机枢纽调达通物,同时使湿浊邪毒方有出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于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成因和发病机理,四妙防斑胶囊以补益肝肾气血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痰降浊诸法。

1,补益肝肾气血。药物中人参、黄芪、绞股蓝、当归、仙茅、鹿茸等滋养肝肾,益气补血,荣养经脉(血管)。《内经》有“肝……其充在筋,以生血气",“肝生筋,筋生心",联系到肝主筋,主筋脉,主脉络等,可以推测在元精动力的感应下,肝首先开始“化生”血管,然后方能开始造化其他组织器官,这和肝数为三,是造化之始,生命之源的认识不谋而合。因此补肝即可荣养经脉(血管)。经现代药理研究此类药均有增强免疫、抗动脉硬化、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还能抑制斑块周围血管新生。

2,解毒活血。药物中玄参、甘草、银花、红花、水蛭、生蒲黄、川芎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此药中含古方“四妙勇安汤",该方最早见于华佗《神医秘传》,清代医家鲍相敖将此方命名,并称治疗脱疽一连十剂,永无后患。此方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活血之效,现代研究其具有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抑制血细胞凝聚,促进侧枝循环建立。药中的其他活血化瘀之品均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耐缺氧能力,降脂,抗动脉硬化及抗血栓的作用。

3,健脾燥湿祛痰。药物中苍术、茯苓、胆星、橘红、炮甲等有健脾燥湿化痰,软坚散结和降浊作用。既能促进药物吸收,又能降脂、降糖。尤以苍术一味能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使湿浊之邪下行,引邪外达。

实施例一:以本发明制作胶囊具体配方和制备方法,取炮山甲100g,藏红花100g,红景天500g,水蛭300g,生大黄500g,仙茅200g。将仙茅和80%生大黄加入到其重量8倍的95%酒精中浸泡90分钟,浸泡后分离,得药渣和药液,药液浓缩,回收酒精,并得浓缩药液,药渣再加入其重量6倍的95%酒精中浸泡90分钟,浸泡后分离得第二泡药渣和药液,药液浓缩,并得浓缩药液;将炮山甲、藏红花加入其重量15倍的水中浸泡360分钟,浸泡后分离,分离采用蒸馏法,蒸馏并分离后得挥发油,浓缩药液和药渣;将红景天、水蛭和前述步骤中分离出的第二次药渣及绞股蓝350g,鹿角片120g,沉香120g,苍术200g,人参200g,胆南星150g,黄芪600g,谲红100g,川芎200g,玄参100g,当归200g,生蒲黄100g加入到其重量3倍水中进行水煎90分钟,对水煎液进行分离,分离出药渣和药液,药液进行除杂浓缩,得浓缩药液;将前述所有浓缩药液混合,并使混合浓缩药液将药全部析出成药粉;再将20%的生大黄进行细粉,得粉沫;将所得药粉和粉沫进行混合,得混合药粉;再将混合药粉一步制粒,并装入胶囊,制得胶囊。

实施例二:以本发明制作茶饮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取红景天600g、藏红花100g、水蛭150g、绞股蓝450g、仙茅200g、鹿角片120g、沉香100g、炮山甲110g、生大黄500g、苍术200g、人参200g、胆南星130g、黄芪500g、橘红200g、川芎200g、玄参140g、当归200g、生蒲黄120g

混合,在太阳下晒干或在干燥器中烘干至水份<5%,然后再粉碎成状,将所得药物粉沫经过60-80目筛筛出细粉末,细粉末每五克装进一过滤纸袋,制得袋饮茶。

实施例三:以本发明所设计药方为原料加上辅料制作丸剂,取红景天500g、藏红花120g、水蛭150g、绞股蓝450g、仙茅200g、鹿角片120g、沉香100g、炮山甲120g、生大黄500g、苍术200g、人参200g、胆南星130g、黄芪500g、橘红200g、川芎200g、玄参140g、当归250g、生蒲黄120g混合,在太阳下晒干或在干燥器中烘干至水份<5%,然后再粉碎成状,将所得药物粉沫经过80-100目筛筛出细粉末,取15℃的温度下相对密度在每立方厘米1.4-1.45g的蜂蜜900g,置于锅中加热至沸腾去除杂质,继续加热至115℃,炼制一定时间去除水份,直至蜂蜜的相对密度在每立方厘米1.37g左右,颜色呈深浅红色。将上述药物细粉末倒入炼制后的蜂蜜中进行搅拌,并使蜂蜜的温度保持在115℃直至无水汽冒出,将温度降至40℃用人工或制丸机制作药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