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73339发布日期:2018-08-28 22:42阅读:1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药和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阿霉素(doxorubicin),又被称为多柔比星,14-羟正丁霉素等,是一种具有光谱抗肿瘤活性的高效抗肿瘤药物,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嵌入dna而抑制核酸的合成。阿霉素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作用,对各种周期的肿瘤细胞都具有杀灭作用,因此其适用与多种肿瘤的化学治疗。临床上,阿霉素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进行化学治疗,但是,其在单独使用时,对于机体的强烈副作用如引发呕吐、脱发,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和强烈的心脏毒性等,不仅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类药物更广泛地应用。

相对于单纯的游离药物,载药纳米粒子得益于“epr”效应的存在具有更长的血液循环时间和病灶区域优先积累的效应,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潜在的巨大的优势。而利用高分子-药物结合物自身形成亲水疏水结构,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药物本身在治疗过程中所带来的副作用,而且能增进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被动累积,从而提高药物的传输效率和生物利用度。

其中,果胶是一种酸性多糖,由甲酯化的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在食品保健工业中常被用作叫凝集剂、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在药剂学领域,它可用作亲水性乳化剂。本发明以生物相容性好的果胶为原料,采用水合肼对果胶进行修饰,然后将阿霉素化学连接到果胶分子上,制备得到果胶/阿霉素结合物,进一步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具有ph响应的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所述ph响应是由果胶经水合肼修饰后与阿霉素结合形成的酰腙键结构产生,尽管果胶已经有用于载药纳米粒子研究的文献报道,但本发明的果胶/阿霉素结合物,是由果胶经酰腙键与阿霉素化学连接形成,分子结构新颖,其能够在水中自组装制备ph响应的载药纳米粒子,迄今为止,这一新的结合物及其制备的载药纳米粒子研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提供的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ph敏感性。在本发明中通过利用酰腙键连接药物自组装制备ph响应的载药纳米粒子具有创新性,且操作过程简单,配方中未使用任何其他表面活性剂,具有安全性、靶向性的特点,且能避免药物的不完全释放对患者带来的毒副作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包括式ⅰ所示的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阿霉素盐酸盐溶于ph值为7.2~7.4的磷酸缓冲溶液(pb)中,避光反应24h得到阿霉素溶液,过滤烘干得到阿霉素固体粉末;

2)将果胶溶于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中,加入水合肼反应16h后,然后加入阿霉素固体粉末,在搅拌条件下反应24~48h,得到反应混合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反应混合溶液用乙醇沉淀,离心洗涤多次,将沉淀物在45℃真空干燥,得到果胶/阿霉素结合物;

4)取适量果胶/阿霉素结合物溶于二甲基亚砜中,搅拌溶解30min,逐滴滴入高速搅拌的去离子水中,将得到的反应溶液避光透析24h,定时换水,冷冻干燥得到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

优选地,步骤1)所述磷酸缓冲溶液ph值为7.4;

优选地,按质量比,盐酸阿霉素:果胶=1:2.6;

优选地,步骤3)中按体积比,反应混合溶液:乙醇=1:3;

优选地,步骤2)中的搅拌速度为550r/min;

本发明制备一种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基于无毒无刺激且来源广泛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果胶作为药物载体,在提高药物稳定性、降低药物低毒性的同时实现缓释效果。此外,因其具有ph响应性可实现靶向作用于肿瘤部位,达到诱导肿瘤凋亡的目的。本发明中通过利用酰腙键连接药物,自组装制备ph响应的载药纳米粒子具有创新性,且操作简单,配方中未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安全性高,无刺激性,无生理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工业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的核磁图

图2是一种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称取阿霉素盐酸盐19mg溶于6ml磷酸缓冲溶液中,其中磷酸缓冲溶液的ph值为7.4,避光反应24h得到阿霉素溶液,经过滤干燥得到阿霉素固体粉末;

2)精密称取50mg果胶(酯化度50%~75%),溶于5ml二甲基亚砜(dmso)中,在水浴30℃搅拌60min,使果胶溶解得到果胶溶液;

3)精密移取5ml水合肼溶液,加入到果胶溶液中,在室温550r/min下搅拌反应16h后,然后加入阿霉素固体粉末,在550r/min搅拌下,避光反应36h,得到反应混合溶液;

4)步骤3)得到的反应混合溶液经30~40ml乙醇沉淀后,离心洗涤三次,45℃下真空干燥24h,得到果胶/阿霉素结合物;

5)取30mg果胶/阿霉素结合物溶于5ml的二甲基亚砜,溶解30min,逐滴滴入高速搅拌的去离子水中,将得到的反应溶液避光透析24h,并定时换水,最后将得到的暗粉色透析液冻干,得到固体粉末产物,即为基于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

实施例2:

1)称取阿霉素盐酸盐16mg溶于6ml磷酸缓冲溶液中,其中磷酸缓冲溶液的ph值为7.4,避光反应24h得到阿霉素溶液,然后经过滤干燥得到阿霉素固体粉末;

2)精密称取32mg果胶(酯化度50%~75%),溶于5ml二甲基亚砜(dmso)中,在水浴30℃搅拌60min,使果胶溶解得到果胶溶液;

3)精密移取5ml水合肼溶液,加入到果胶溶液中,在室温550r/min下搅拌反应16h后,加入阿霉素固体粉末,在550r/min搅拌、避光反应24h,得到反应混合溶液;

4)将步骤3)得到的反应混合溶液用30~40ml乙醇沉淀后,离心洗涤三次,45℃下真空干燥24h,得到果胶/阿霉素结合物;

5)取25mg果胶/阿霉素结合物溶于5ml的二甲基亚砜,溶解30min,逐滴滴入高速搅拌的去离子水中,将得到的反应溶液避光透析24h,并定时换水,最后将得到的暗粉色透析液冻干,得到固体粉末产物,即其为基于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

实施例3:

1)称取阿霉素盐酸盐20mg溶于6ml磷酸缓冲溶液中,其中磷酸缓冲溶液的ph值为7.4,避光反应24h得到阿霉素溶液,然后经过滤干燥得到阿霉素固体粉末;

2)精密称取60mg果胶(酯化度50%~75%),溶于5ml二甲基亚砜(dmso)中,在水浴30℃搅拌30min,使果胶溶解得到果胶溶液;

3)精密移取6ml水合肼溶液,加入到果胶溶液中,在室温550r/min下搅拌反应16h后,加入阿霉素固体粉末,在550r/min搅拌、避光反应48h,得到反应混合溶液;

4)将步骤3)得到的反应混合溶液用30~40ml乙醇沉淀后,离心洗涤三次,45℃下真空干燥24h,得到果胶/阿霉素结合物;

5)取32mg果胶/阿霉素结合物溶于5ml的二甲基亚砜,溶解30min,逐滴滴入高速搅拌的去离子水中,将得到的反应溶液避光透析24h,并定时换水,最后将得到的暗粉色透析液冻干,得到固体粉末产物,即其为基于果胶/阿霉素结合物的载药纳米粒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