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36275发布日期:2018-09-04 21:37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皮炎软膏,具体地,涉及一种皮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炎和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皮炎湿疹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简单的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二者之间难分主次,通常是互相联系,协同作用;外因如化学制剂、化妆品、动物毒素、鱼虾、花粉、尘埃、日晒和搔抓等,内因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机体的免疫因素和代谢因素等。心理因素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皮炎湿疹的发生还可能与饮食、生活规律和环境等有一定关系。目前,皮炎湿疹的治疗药物可以分为西药和中药,西药的药效快,但是皮炎湿疹易复发,中药的药效慢进而导致治疗周期长,但是治愈后复发率低。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得的皮炎软膏对皮炎的治愈率高、治愈周期短且复发率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皮炎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中草药于水中进行煎煮、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2)将凡士林、液状石蜡、杀念菌素、甲硝唑、丹参酮、硇砂、雄黄、硫磺、二甲基亚矾和中草药提取液混合制得皮炎软膏;其中,中草药含有山麦冬、芡实、钩藤、山茱萸、壁虎、花椒、诃子、金银花、鸡骨草、黄芩、黄柏和芦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皮炎软膏,该皮炎软膏通过上述的方法制备而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上述制备方法中的各组分以及各步骤的协同作用使得制得的皮炎软膏的药效快、治愈率高、治愈周期短且复发率低,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西药、中药的各自缺陷,进而提高了皮炎湿疹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皮炎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中草药于水中进行煎煮、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2)将凡士林、液状石蜡、杀念菌素、甲硝唑、丹参酮、硇砂、雄黄、硫磺、二甲基亚矾和中草药提取液混合制得皮炎软膏;其中,中草药含有山麦冬、芡实、钩藤、山茱萸、壁虎、花椒、诃子、金银花、鸡骨草、黄芩、黄柏和芦荟。在本发明的步骤1)中,中草药的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制得的皮炎软膏的药效、治愈率、治愈周期和复发率;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山麦冬,芡实的用量为37-44重量份,钩藤的用量为44-65重量份,山茱萸的用量为10-22重量份,壁虎的用量为55-62重量份,花椒的用量为34-47重量份,诃子的用量为65-74重量份,金银花的用量为60-84重量份,鸡骨草的用量为45-60重量份,黄芩的用量为47-58重量份,黄柏的用量为33-42重量份,芦荟的用量为5-9重量份。在本发明的步骤1)中,水的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制得的皮炎软膏的药效、治愈率、治愈周期和复发率;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山麦冬,所述水的用量为500-800重量份。在本发明的步骤1)中,煎煮的具体条件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制得的皮炎软膏的药效、治愈率、治愈周期和复发率;优选地,煎煮至少满足以下条件:煎煮温度为110-130℃,煎煮时间为3-5h。在本发明的步骤2)中,各物料的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制得的皮炎软膏的药效、治愈率、治愈周期和复发率;优选地,在步骤2)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凡士林,液状石蜡的用量为47-60重量份,杀念菌素的用量为15-24重量份,甲硝唑的用量为22-34重量份,丹参酮的用量为9-18重量份,硇砂的用量为3-7重量份,雄黄的用量为8-15重量份,硫磺的用量为4-8重量份,二甲基亚矾的用量为35-47重量份,中草药提取液的用量为14-20重量份。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得的皮炎软膏的药效、治愈率、治愈周期和复发率,优选地,在煎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将中草药置于水进行浸泡。这样可以通过浸泡的方法尽可能地提高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在上述浸泡过程中,浸泡的具体条件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制得的皮炎软膏的药效、治愈率、治愈周期和复发率;优选地,浸泡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浸泡温度为25-35℃,浸泡时间为24-30h。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皮炎软膏,该皮炎软膏通过上述的方法制备而得。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1)将山麦冬、芡实、钩藤、山茱萸、壁虎、花椒、诃子、金银花、鸡骨草、黄芩、黄柏、芦荟和水按照100:42:55:17:58:39:68:72:48:55:38:7:600的重量比混合并于120℃下进行煎煮4h、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2)在25℃下,将凡士林、液状石蜡、杀念菌素、甲硝唑、丹参酮、硇砂、雄黄、硫磺、二甲基亚矾和中草药提取液按照100:50:18:29:14:5:10:7:41:18的重量比混合30min制得皮炎软膏a1。实施例21)将山麦冬、芡实、钩藤、山茱萸、壁虎、花椒、诃子、金银花、鸡骨草、黄芩、黄柏、芦荟和水按照100:37:44:10:55:34:65:60:45:47:33:5:500的重量比混合并于110℃下进行煎煮3h、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2)在25℃下,将凡士林、液状石蜡、杀念菌素、甲硝唑、丹参酮、硇砂、雄黄、硫磺、二甲基亚矾和中草药提取液按照100:47:15:22:9:3:8:4:35:14的重量比混合30min制得皮炎软膏a2。实施例31)将山麦冬、芡实、钩藤、山茱萸、壁虎、花椒、诃子、金银花、鸡骨草、黄芩、黄柏、芦荟和水按照100:44:65:22:62:47:74:84:60:58:42:9:800的重量比混合并于130℃下进行煎煮5h、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2)在25℃下,将凡士林、液状石蜡、杀念菌素、甲硝唑、丹参酮、硇砂、雄黄、硫磺、二甲基亚矾和中草药提取液按照100:60:24:34:18:7:15:8:47:20的重量比混合30min制得皮炎软膏a3。实施例4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皮炎软膏a4,不同的是,在煎煮工序之前将中草药置于30℃的水中浸泡28h。对比例1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皮炎软膏b1,不同的是,步骤2)中未使用杀念菌素。对比例2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皮炎软膏b2,不同的是,步骤2)中未使用中草药提取液。对比例3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皮炎软膏b3,不同的是,步骤2)中未使用丹参酮。对比例4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得皮炎软膏b4,不同的是,步骤2)中未使用硇砂。应用例1通过上述皮炎软膏对500例皮炎湿疹患者进行治疗,统计治愈率(%)、治愈患者中的治愈周期(天)、以及治愈一年后的复发率(%),具体结果见表1。表1治愈率(%)治愈周期(天)复发率(%)a199.5150.3a299.3120.4a399.2130.5a499.9150.2b178.9359.5b281.2289.3b384.02612.5b479.73411.5通过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皮炎软膏对皮炎的治愈率高、治愈周期短且复发率低。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