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炎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7916发布日期:2018-09-14 22:2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配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化脓性疾病,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头晕目眩等症状,治疗不及时,易出现化脓症状。在治疗方面,西药口服效果差,输液治疗副作用较大,中药在早期治疗方面治愈率高,副作用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乳腺炎的中药配方,以弥补其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乳腺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药原料:金银花15-30份、野菊花10-15份、蒲公英10-15份、当归10-15份、浙贝母3-10份、天花粉3-10份、炙甘草3-10份、水蛭3-7份。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当归、浙贝母、天花粉、炙甘草、水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2)将上述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10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30分钟;(3)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60分钟,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4)将所述步骤(3)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6的比例混合,再煎煮4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一种治疗乳腺炎的中药汤剂。

上述原料的功效作用是:金银花:清热解毒;野菊花:消肿解毒;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燥滑肠;浙贝母:开郁散结;天花粉: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炙甘草:补中益气,润肺祛痰,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水蛭:破血逐瘀,散瘀通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清热解毒,滋补阴血、破血逐瘀,散瘀通经,能有效治疗乳腺炎引发的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头晕目眩等症;早期治疗治愈率高,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乳腺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药原料:金银花15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0克、当归10克、浙贝母3克、天花粉3克、炙甘草3克、水蛭3克。具体步骤如下: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当归、浙贝母、天花粉、炙甘草、水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上述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10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30分钟;将上述混合物及水煎煮60分钟,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将上述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6的比例混合,再煎煮4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一种治疗乳腺炎的中药汤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乳腺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药原料:金银花22.5克、野菊花12.5克、蒲公英12.5克、当归12.5克、浙贝母6.5克、天花粉6.5克、炙甘草6.5克、水蛭5克。具体步骤如下: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当归、浙贝母、天花粉、炙甘草、水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上述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10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30分钟;将上述混合物及水煎煮60分钟,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将上述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6的比例混合,再煎煮4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一种治疗乳腺炎的中药汤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乳腺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药原料:金银花3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当归15克、浙贝母10克、天花粉10克、炙甘草10克、水蛭7克。具体步骤如下: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当归、浙贝母、天花粉、炙甘草、水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上述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10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30分钟;将上述混合物及水煎煮60分钟,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将上述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6的比例混合,再煎煮4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一种治疗乳腺炎的中药汤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治疗乳腺炎的中药配方,涉及药物配方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中药原料:金银花15‑30份、野菊花10‑15份、蒲公英10‑15份、当归10‑15份、浙贝母3‑10份、天花粉3‑10份、炙甘草3‑10份、水蛭3‑7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清热解毒,滋补阴血、破血逐瘀,散瘀通经,能有效治疗乳腺炎引发的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头晕目眩等症;早期治疗治愈率高,副作用小。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红光
技术研发日:2018.05.11
技术公布日:2018.0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