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7902发布日期:2018-09-14 22:2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口腔炎症是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处发生溃疡,周围红肿作痛,溃面有糜烂。中医认为由脾胃积热,心火上炎,虚火上浮而致。口腔炎症多发于口腔黏膜、唇、舌、牙龈、咽、喉等部位,如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牙龈炎、牙周炎、咽喉肿痛等。口腔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粘膜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粘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进食和说话。

而目前治疗口腔炎症,一般是使用口服西药治疗,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但其治标不治本,同时对身体具有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药物组合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3-7份、石膏6-10份、连翘2-5份、桔梗2-5份、玄参4-8份、地丁3-6份、板蓝根3-6份、牛蒡子3-6份、知母2-5份、明矾2-6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5份、石膏8份、连翘4份、桔梗3份、玄参6份、地丁4份、板蓝根4份、牛蒡子4份、知母3份、明矾4份。

该药物组合物制成中药贴使用,贴敷一贴(贴于咽喉处天突穴),三天一疗程。

实验例:累积100个临床口腔炎症患者,选取50个口腔炎症患者为对照组,另外50个口腔炎症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服用现在市面上的西药,且按照说明书服用;实验组贴敷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成中药贴,三天一个疗程对比。

对照组口腔炎症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30%,有效58%,痊愈12%;实验组胃病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无,有效8%,痊愈92%。其疗效:贴敷一天,咽痛明显减轻,二天咽痛消失,大便通畅,三天告愈。由此可见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效果良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纯中药制成,制备成中药贴贴敷,疗效好且安全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5克、石膏8克、连翘4克、桔梗3克、玄参6克、地丁4克、板蓝根4克、牛蒡子4克、知母3克、明矾4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3克、石膏6克、连翘2克、桔梗2克、玄参4克、地丁3克、板蓝根3克、牛蒡子3克、知母2克、明矾2克。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7克、石膏10克、连翘5克、桔梗5克、玄参8克、地丁6克、板蓝根6克、牛蒡子6克、知母5克、明矾6克。

具体典型案例

张某轩,男,6岁,山东兰陵县磨山镇西石良人,发热咽痛一周余。患儿一周前因发热咽喉疼痛一天,在本地医院输液(用药不详)七天,体温降至正常,但咽痛不减,经诊断咽扁桃体二度肿大,伴有明显的充血红肿,后使用中药贴敷(采用实施例1药物组份)。贴敷一天,咽痛明显减轻,二天咽痛消失,大便通畅,三天告愈。

李某,男,35岁,口舌生疮一周有余,且已经服用华素片、消炎药等三天效果不明显,采用本发明中药贴敷(采用实施例1药物组份),贴敷一天,咽痛明显减轻,二天咽痛消失,大便通畅,三天告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3‑7份、石膏6‑10份、连翘2‑5份、桔梗2‑5份、玄参4‑8份、地丁3‑6份、板蓝根3‑6份、牛蒡子3‑6份、知母2‑5份、明矾2‑6份;该药物组合物制成中药贴使用。本发明采用纯中药制成,制备成中药贴贴敷,疗效好且安全无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马秀锦;马玉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秀锦
技术研发日:2018.06.21
技术公布日:2018.0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