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护理用手部锻炼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1666发布日期:2018-12-01 00:2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护理用手部锻炼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手部锻炼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工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打工者走进了护工这个行业,在医院、社区或家庭,很多患者接受了护工提供的服务。

患者在住院期间,一般是躺在病床上休息,很少下床活动,因此手部恢复的速度比较慢,而为了加快手部恢复的速度,患者会定期进行手部锻炼,借此来加快手部恢复的速度,目前一般是患者自己在病房里进行手部锻炼,但是患者处于恢复期,身体比较虚弱,锻炼一会就会累,难以达到加快手部恢复速度的目的。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让患者锻炼较长时间、能够加快手部恢复速度的锻炼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患者自己在病房里进行手部锻炼,但是患者处于恢复期,身体比较虚弱,锻炼一会就会累,难以达到加快手部恢复速度的目的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让患者锻炼较长时间、能够加快手部恢复速度的医疗护理用手部锻炼设备。

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护理用手部锻炼设备,包括有底座、安装板、第一轴承座、转杆、第一齿轮、踏板、第二轴承座、转轴、第二齿轮、第一锥齿轮、第四轴承座、第一螺杆、螺母、n形杆、弹簧、弧形板、第二锥齿轮、挡块、滑轨和滑块,底座顶部中间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中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连接有转杆,转杆中部安装有第一齿轮,转杆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踏板,安装板内左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内连接有转轴,转轴右端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右侧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安装板顶部右侧安装有第四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内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底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一螺杆顶端连接有挡块,第一螺杆上活动式设有螺母,螺母上连接有n形杆,n形杆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弹簧,两个弹簧末端连接有弧形板,安装板顶部左侧安装有滑轨,滑轨上活动式设有滑块,滑块右侧与n形杆左侧连接。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海绵块、第二螺杆、压板、第三轴承座、进水管、出水管和第一阀门,底座上开有腔体,腔体内设有海绵块和压板,压板位于海绵块上方,压板左部和右部均安装有第三轴承座,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螺孔,两个螺孔内均活动式设有第二螺杆,两个第二螺杆末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轴承座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底座左侧上部连接有进水管,底座右侧下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与进水管都与腔体相通,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气囊、第一进气管和第二阀门,弧形板上套有气囊,气囊右侧中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与气囊相通,第一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连板、气缸、压缩缸、活塞、第二进气管、出气管和单向阀门,弧形板底部右侧连接有连板和压缩缸,压缩缸位于连板右侧,连板右侧安装有气缸,压缩缸内设有活塞,气缸的伸缩杆右端穿过压缩缸左侧并与活塞左侧中部连接,压缩缸右侧上部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末端与气囊连接且相通,压缩缸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门。

当患者需要进行手部锻炼时,患者将手放在弧形板上,然后医护人员踩动两个踏板,带动转杆和第一齿轮正反转,从而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一锥齿轮正反转,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一螺杆正反转,使得螺母上下移动,从而使得n形杆上下移动,患者的手随之上下摆动,进行手部锻炼,则无需患者自己在病房里进行手部锻炼,如此,患者就能锻炼较长时间,从而可加快手部恢复的速度。当不需要进行手部锻炼时,医护人员停止踩动两个踏板,患者即可将手从弧形板上拿开。

因为还包括有海绵块、第二螺杆、压板、第三轴承座、进水管、出水管和第一阀门,底座上开有腔体,腔体内设有海绵块和压板,压板位于海绵块上方,压板左部和右部均安装有第三轴承座,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螺孔,两个螺孔内均活动式设有第二螺杆,两个第二螺杆末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轴承座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底座左侧上部连接有进水管,底座右侧下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与进水管都与腔体相通,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初始时,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进行手部锻炼时,医护人员将适量的水从进水管倒进腔体内,水渗透到海绵块内,通过水增加本发明的重量,避免患者在进行手部锻炼时,本发明晃动。当需要移动本发明时,医护人员打开第一阀门,然后同时转动两个第二螺杆向下移动,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将海绵块内的水挤压出并从出水管流出。全部流出之后,关闭第一阀门,然后转动两个第二螺杆向上移动,带动压板向上复位。复位后,停止转动两个第二螺杆,即可移动本发明。

因为还包括有气囊、第一进气管和第二阀门,弧形板上套有气囊,气囊右侧中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与气囊相通,第一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初始时,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当患者需要进行手部锻炼时,医护人员打开第二阀门。然后用打气筒将空气从第一进气管打进气囊内,使气囊膨胀。当气囊内有充足的空气时,停止将气体打进气囊内,然后关闭第二阀门,患者即可将手放在气囊上进行手部锻炼,从而可避免弧形板将患者的手弄疼。

因为还包括有连板、气缸、压缩缸、活塞、第二进气管、出气管和单向阀门,弧形板底部右侧连接有连板和压缩缸,压缩缸位于连板右侧,连板右侧安装有气缸,压缩缸内设有活塞,气缸的伸缩杆右端穿过压缩缸左侧并与活塞左侧中部连接,压缩缸右侧上部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末端与气囊连接且相通,压缩缸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门。医护人员可控制气缸伸缩,带动活塞左右移动。当活塞向左移动时,气体通过第二进气管吸进压缩缸内,当活塞向右移动时,压缩缸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流进气囊内。当气囊内有充足的气体时,医护人员关闭气缸。如此,便不需要人工用打气筒将气体打进气囊内,从而可减少人工操作。

本发明通过医护人员踩动两个踏板可带动患者的手上下摆动,进行手部锻炼,则无需患者自己在病房里进行手部锻炼,如此,患者就能锻炼较长时间,从而可加快手部恢复的速度;通过气囊可避免弧形板将患者的手弄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压板和第三轴承座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进气管和第二阀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座,2:安装板,3:第一轴承座,4:转杆,5:第一齿轮,6:踏板,7:第二轴承座,8:转轴,9:第二齿轮,10:第一锥齿轮,11:第四轴承座,12:第一螺杆,13:螺母,14:n形杆,15:弹簧,16:弧形板,17:第二锥齿轮,18:挡块,181:滑轨,182:滑块,19:腔体,20:海绵块,21:螺孔,22:第二螺杆,23:压板,24:第三轴承座,25:进水管,26:出水管,27:第一阀门,28:气囊,29:第一进气管,30:第二阀门,31:连板,32:气缸,33:压缩缸,34:活塞,35:第二进气管,36:出气管,37:单向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医疗护理用手部锻炼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安装板2、第一轴承座3、转杆4、第一齿轮5、踏板6、第二轴承座7、转轴8、第二齿轮9、第一锥齿轮10、第四轴承座11、第一螺杆12、螺母13、n形杆14、弹簧15、弧形板16、第二锥齿轮17、挡块18、滑轨181和滑块182,底座1顶部中间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中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轴承座3,第一轴承座3内连接有转杆4,转杆4中部安装有第一齿轮5,转杆4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踏板6,安装板2内左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7,第二轴承座7内连接有转轴8,转轴8右端安装有第二齿轮9,第二齿轮9与第一齿轮5啮合,第二齿轮9右侧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0,安装板2顶部右侧安装有第四轴承座11,第四轴承座11内连接有第一螺杆12,第一螺杆12底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与第一锥齿轮10啮合,第一螺杆12顶端连接有挡块18,第一螺杆12上活动式设有螺母13,螺母13上连接有n形杆14,n形杆14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弹簧15,两个弹簧15末端连接有弧形板16,安装板2顶部左侧安装有滑轨181,滑轨181上活动式设有滑块182,滑块182右侧与n形杆14左侧连接。

实施例2

一种医疗护理用手部锻炼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安装板2、第一轴承座3、转杆4、第一齿轮5、踏板6、第二轴承座7、转轴8、第二齿轮9、第一锥齿轮10、第四轴承座11、第一螺杆12、螺母13、n形杆14、弹簧15、弧形板16、第二锥齿轮17、挡块18、滑轨181和滑块182,底座1顶部中间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中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轴承座3,第一轴承座3内连接有转杆4,转杆4中部安装有第一齿轮5,转杆4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踏板6,安装板2内左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7,第二轴承座7内连接有转轴8,转轴8右端安装有第二齿轮9,第二齿轮9与第一齿轮5啮合,第二齿轮9右侧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0,安装板2顶部右侧安装有第四轴承座11,第四轴承座11内连接有第一螺杆12,第一螺杆12底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与第一锥齿轮10啮合,第一螺杆12顶端连接有挡块18,第一螺杆12上活动式设有螺母13,螺母13上连接有n形杆14,n形杆14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弹簧15,两个弹簧15末端连接有弧形板16,安装板2顶部左侧安装有滑轨181,滑轨181上活动式设有滑块182,滑块182右侧与n形杆14左侧连接。

还包括有海绵块20、第二螺杆22、压板23、第三轴承座24、进水管25、出水管26和第一阀门27,底座1上开有腔体19,腔体19内设有海绵块20和压板23,压板23位于海绵块20上方,压板23左部和右部均安装有第三轴承座24,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螺孔21,两个螺孔21内均活动式设有第二螺杆22,两个第二螺杆22末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轴承座24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底座1左侧上部连接有进水管25,底座1右侧下部连接有出水管26,出水管26与进水管25都与腔体19相通,出水管26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7。

实施例3

一种医疗护理用手部锻炼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安装板2、第一轴承座3、转杆4、第一齿轮5、踏板6、第二轴承座7、转轴8、第二齿轮9、第一锥齿轮10、第四轴承座11、第一螺杆12、螺母13、n形杆14、弹簧15、弧形板16、第二锥齿轮17、挡块18、滑轨181和滑块182,底座1顶部中间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中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轴承座3,第一轴承座3内连接有转杆4,转杆4中部安装有第一齿轮5,转杆4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踏板6,安装板2内左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7,第二轴承座7内连接有转轴8,转轴8右端安装有第二齿轮9,第二齿轮9与第一齿轮5啮合,第二齿轮9右侧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0,安装板2顶部右侧安装有第四轴承座11,第四轴承座11内连接有第一螺杆12,第一螺杆12底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与第一锥齿轮10啮合,第一螺杆12顶端连接有挡块18,第一螺杆12上活动式设有螺母13,螺母13上连接有n形杆14,n形杆14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弹簧15,两个弹簧15末端连接有弧形板16,安装板2顶部左侧安装有滑轨181,滑轨181上活动式设有滑块182,滑块182右侧与n形杆14左侧连接。

还包括有海绵块20、第二螺杆22、压板23、第三轴承座24、进水管25、出水管26和第一阀门27,底座1上开有腔体19,腔体19内设有海绵块20和压板23,压板23位于海绵块20上方,压板23左部和右部均安装有第三轴承座24,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螺孔21,两个螺孔21内均活动式设有第二螺杆22,两个第二螺杆22末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轴承座24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底座1左侧上部连接有进水管25,底座1右侧下部连接有出水管26,出水管26与进水管25都与腔体19相通,出水管26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7。

还包括有气囊28、第一进气管29和第二阀门30,弧形板16上套有气囊28,气囊28右侧中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29,第一进气管29与气囊28相通,第一进气管29上安装有第二阀门30。

实施例4

一种医疗护理用手部锻炼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安装板2、第一轴承座3、转杆4、第一齿轮5、踏板6、第二轴承座7、转轴8、第二齿轮9、第一锥齿轮10、第四轴承座11、第一螺杆12、螺母13、n形杆14、弹簧15、弧形板16、第二锥齿轮17、挡块18、滑轨181和滑块182,底座1顶部中间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中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轴承座3,第一轴承座3内连接有转杆4,转杆4中部安装有第一齿轮5,转杆4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踏板6,安装板2内左侧上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7,第二轴承座7内连接有转轴8,转轴8右端安装有第二齿轮9,第二齿轮9与第一齿轮5啮合,第二齿轮9右侧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0,安装板2顶部右侧安装有第四轴承座11,第四轴承座11内连接有第一螺杆12,第一螺杆12底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与第一锥齿轮10啮合,第一螺杆12顶端连接有挡块18,第一螺杆12上活动式设有螺母13,螺母13上连接有n形杆14,n形杆14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弹簧15,两个弹簧15末端连接有弧形板16,安装板2顶部左侧安装有滑轨181,滑轨181上活动式设有滑块182,滑块182右侧与n形杆14左侧连接。

还包括有海绵块20、第二螺杆22、压板23、第三轴承座24、进水管25、出水管26和第一阀门27,底座1上开有腔体19,腔体19内设有海绵块20和压板23,压板23位于海绵块20上方,压板23左部和右部均安装有第三轴承座24,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螺孔21,两个螺孔21内均活动式设有第二螺杆22,两个第二螺杆22末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轴承座24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底座1左侧上部连接有进水管25,底座1右侧下部连接有出水管26,出水管26与进水管25都与腔体19相通,出水管26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7。

还包括有气囊28、第一进气管29和第二阀门30,弧形板16上套有气囊28,气囊28右侧中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29,第一进气管29与气囊28相通,第一进气管29上安装有第二阀门30。

还包括有连板31、气缸32、压缩缸33、活塞34、第二进气管35、出气管36和单向阀门37,弧形板16底部右侧连接有连板31和压缩缸33,压缩缸33位于连板31右侧,连板31右侧安装有气缸32,压缩缸33内设有活塞34,气缸32的伸缩杆右端穿过压缩缸33左侧并与活塞34左侧中部连接,压缩缸33右侧上部连接有出气管36,出气管36末端与气囊28连接且相通,压缩缸33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二进气管35,第二进气管35和出气管36上均安装有单向阀门37。

当患者需要进行手部锻炼时,患者将手放在弧形板16上,然后医护人员踩动两个踏板6,带动转杆4和第一齿轮5正反转,从而带动第二齿轮9和第一锥齿轮10正反转,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17和第一螺杆12正反转,使得螺母13上下移动,从而使得n形杆14上下移动,患者的手随之上下摆动,进行手部锻炼,则无需患者自己在病房里进行手部锻炼,如此,患者就能锻炼较长时间,从而可加快手部恢复的速度。当不需要进行手部锻炼时,医护人员停止踩动两个踏板6,患者即可将手从弧形板16上拿开。

因为还包括有海绵块20、第二螺杆22、压板23、第三轴承座24、进水管25、出水管26和第一阀门27,底座1上开有腔体19,腔体19内设有海绵块20和压板23,压板23位于海绵块20上方,压板23左部和右部均安装有第三轴承座24,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螺孔21,两个螺孔21内均活动式设有第二螺杆22,两个第二螺杆22末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轴承座24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底座1左侧上部连接有进水管25,底座1右侧下部连接有出水管26,出水管26与进水管25都与腔体19相通,出水管26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7。初始时,第一阀门27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进行手部锻炼时,医护人员将适量的水从进水管25倒进腔体19内,水渗透到海绵块20内,通过水增加本发明的重量,避免患者在进行手部锻炼时,本发明晃动。当需要移动本发明时,医护人员打开第一阀门27,然后同时转动两个第二螺杆22向下移动,带动压板23向下移动,将海绵块20内的水挤压出并从出水管26流出。全部流出之后,关闭第一阀门27,然后转动两个第二螺杆22向上移动,带动压板23向上复位。复位后,停止转动两个第二螺杆22,即可移动本发明。

因为还包括有气囊28、第一进气管29和第二阀门30,弧形板16上套有气囊28,气囊28右侧中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29,第一进气管29与气囊28相通,第一进气管29上安装有第二阀门30。初始时,第二阀门30处于关闭状态。当患者需要进行手部锻炼时,医护人员打开第二阀门30。然后用打气筒将空气从第一进气管29打进气囊28内,使气囊28膨胀。当气囊28内有充足的空气时,停止将气体打进气囊28内,然后关闭第二阀门30,患者即可将手放在气囊28上进行手部锻炼,从而可避免弧形板16将患者的手弄疼。

因为还包括有连板31、气缸32、压缩缸33、活塞34、第二进气管35、出气管36和单向阀门37,弧形板16底部右侧连接有连板31和压缩缸33,压缩缸33位于连板31右侧,连板31右侧安装有气缸32,压缩缸33内设有活塞34,气缸32的伸缩杆右端穿过压缩缸33左侧并与活塞34左侧中部连接,压缩缸33右侧上部连接有出气管36,出气管36末端与气囊28连接且相通,压缩缸33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二进气管35,第二进气管35和出气管36上均安装有单向阀门37。医护人员可控制气缸32伸缩,带动活塞34左右移动。当活塞34向左移动时,气体通过第二进气管35吸进压缩缸33内,当活塞34向右移动时,压缩缸33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36流进气囊28内。当气囊28内有充足的气体时,医护人员关闭气缸32。如此,便不需要人工用打气筒将气体打进气囊28内,从而可减少人工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