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中眼球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0397发布日期:2018-10-09 20:2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眼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术中眼球固定器,用于眼科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眼球的固定,避免因术中眼球旋转而造成的操作困难和手术时间延长。



背景技术:

眼球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借助眶筋膜、韧带与眶壁联系。眼球壁上附有六条眼外肌可调节眼球的旋转活动。眼球周围有眶脂肪垫衬,因此,从解剖层面看,由于眼球与眶壁间特殊的结构关系,眼球在眼眶中无固定支撑点,相当于“悬浮”状态。眼球的活动度与视野大小密切相关,活动度越大,视野越大。因此,为满足其视觉功能的要求,使其具有较大的活动度,可完成大角度多方向旋转。

在众多眼科手术中,如角膜异物取出、角膜板层手术,白内障手术,内眼手术等,均需在眼表或经眼表进行相应操作。如白内障手术制作巩膜隧道或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板层分离过程中,在眼球未固定情况下,由于眼球的活动性,且术者缺乏固定支点,在施力时眼球会随施力方向转动而致操作困难。目前在眼科手术中,对于眼球的固定主要采用眼科镊夹持对侧结膜的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眼结膜组织松弛,而眼球活动度较大,由于眼科镊夹持范围较小,因此该方法并不能很好固定眼球,对于手术操作的辅助效果较小;2.眼结膜组织松软,脆性大,在眼科手术过程中,由于眼科镊为尖锐利性器械,且在追求固定效果的情况下势必需加大夹持撕扯眼结膜的力度。因此该眼球固定方法极易损伤眼结膜,造成额外损伤。

中国专利cn201710373u公开了一种眼球固定器,包括弹性紧固带和两个眼球罩,斜夹臂上设有钳夹平台,眼球罩侧边设有贯穿的开口,弹性紧固带通过开口并排贯穿两个眼球罩,弹性紧固带两端设有扣紧装置,该专利解决了ct扫描中病人眼球不自主转动的问题,利用弹性紧固带的扣紧装置,可以根据病人头部大小进行调节,眼球罩可在弹性紧固带上滑动,根据病人瞳距的大小,调节两个眼球罩的距离。该眼球固定器主要针对病人清醒时眼球的不自主转动,适用于某些眼科检查时对眼球的固定,无法用于手术过程中对眼球的固定。

中国专利cn103310681a公开了一种离体眼球固定器,包括冰盒、冲洗引流管、直肌固定件、设置于该冰盒中且与待放置眼球形状相匹配的凹槽,在凹槽底部设有引流孔,所述冲洗引流管一端连接至所述引流孔,其另一端从冰盒底部穿出,所述直肌固定件与待放置眼球的直肌分布位置相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凹槽槽口边缘的外侧,且使直肌固定件与待放置眼球的直肌的附着点与所述离体眼球固定器的水平面相一致。该离体眼球固定器适用于离体眼球,对于在体眼球无法使用。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可单独用于术中眼球固定的器械。因此,为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亟需开发设计一种可用于眼科手术中辅助固定眼球的器械,而目前关于这种器械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术中眼球固定器,用于各种眼科手术中对眼球的辅助固定,有效解决因术中眼球转动而影响手术进程问题,同时不会对眼部组织造成任何额外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术中眼球固定器,包括镊柄(1)、镊臂(2)、连接臂(3)、固定板(4)、无菌海绵(5),所述镊柄(1)、镊臂(2)、连接臂(3)、固定板(4)依次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板(4)通过连接臂(3)与镊臂(2)连接,在镊臂(2)上设置多个圆孔(21),在镊臂(2)的外表面设置立体条纹(22);所述无菌海绵(5)为囊袋结构,该囊袋结构包括固定套口(51),在固定板(4)的侧面设置环形沟槽(41),固定套口(51)可套嵌在固定板(4)侧面的环形沟槽(41)内,将无菌海绵(5)与固定板(4)贴合固定;;所述连接臂(3)在其延伸方向上呈扭转式结构,使固定板(4)所在平面与镊臂(2)所在平面呈55°-80°的角度;两个固定板(4)所在平面之间呈130°-160°角度,两个固定板(4)的中心轴之间呈45°-60°角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术中眼球固定器整体长度为110-12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固定板(4)为方形薄板,方形的四个边角做钝圆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固定板(4)长为4mm,宽为3mm。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无菌海绵(5)长为3.5mm,宽为2.5mm,厚为0.8mm。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在每条镊臂(2)上均设置三个圆孔(21),三个圆孔的直径依次为6mm、8mm、6mm。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当镊臂(2)与水平面垂直放置时,固定板(4)与水平面成10°-30°角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镊柄(1)、镊臂(2)、连接臂(3)和固定板(4)均采用医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采用医用钴基合金材料制备。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无菌海绵(5)为敞口囊袋结构,与固定板(4)形状及结构设计相吻合,可避免器械对眼表的损伤,且易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无菌海绵(5)采用的医用海绵制备,经过严格消毒灭菌。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术中眼球固定器可在各眼科手术中有效固定眼球,减轻操作难度,缩减手术时间。可取代传统的眼科镊夹持眼结膜固定眼球的方法,改善固定效果,避免额外损伤。

2、本发明术中眼球固定器镊臂平面与固定板平面存在一定角度,既满足握持时的舒适性,又符合眼球的曲面特点。

3、本发明术中眼球固定器两固定板所属平面间的角度与眼球曲面特点相适应,可保证在对眼球施力固定时,接触面最大,受力均匀。有效避免小面积接触所致的固定效果不佳甚至组织挫伤等问题。

4、固定板上的沟槽可有效固定无菌海绵,使其不易脱落,且操作方便。

5、无菌海绵可有效避免该眼球固定器械在操作过程中对组织的损伤,且易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6、镊柄的圆孔及立体条纹设计可防止操作时器械滑脱。

7、本发明术中眼球固定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术中眼球固定器侧面示意图。图中:镊柄1,镊臂2,连接臂3,固定板4,圆孔21;该术中眼球固定器全长110-120mm;图中镊臂2上设有立体条纹,在镊臂上设置三个圆孔21,中间孔略大,圆孔21的直径依次为6mm、8mm、6mm;连接臂3左右两端分别连接镊臂和固定板,有一定扭转角度。

附图2是本发明术中眼球固定器的俯视图。图中:两固定板4所在平面与镊臂2所在平面成55°-80°角度,两固定板4所在平面之间成130°-160°角度。

附图3是本发明中连接臂3、固定板4和无菌海绵5的内侧视放大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中固定板4和无菌海绵5内面正视放大图。固定板长4mm,宽3mm。

附图5是本发明中固定板4和无菌海绵5侧视放大图。其总厚度为1.5mm。

附图6是本发明中固定板4去除无菌海绵5的侧视放大图。固定板4的侧面设置环形沟槽41,用于固定无菌海绵防止其脱落。

附图7、图8是本发明中两个固定板4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两固定板4的中心轴之间的α角为45°-60°;两固定板4所在平面之间的β角为130°-160°。

附图9是本发明中固定板4与水平面空间关系图。该术中眼球固定器镊臂与水平面垂直放置时,固定板与水平面之间的γ角为10°-30°。

附图10是本发明中无菌海绵5内面正视放大图。无菌海绵长为3.5mm,宽为2.5mm,在侧面形成囊袋结构,并带有固定套口51,固定套口51可套嵌在环形沟槽41内,达到贴合固定效果。

附图11是本发明中无菌海绵5侧视放大图。无菌海绵厚为0.8mm。

附图12是本发明中无菌海绵5外面正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镊柄2.镊臂3.连接臂

4.固定板5.无菌海绵21.圆孔

41.环形沟槽51.固定套口22.立体条纹

实施例术中眼球固定器

请参见图1-图12。附图1是本发明术中眼球固定器侧面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术中眼球固定器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发明中连接臂3、固定板4和无菌海绵5的内侧视放大图,附图4是本发明中固定板4和无菌海绵5内面正视放大图。固定板长4mm,宽3mm,附图5是本发明中固定板4和无菌海绵5侧视放大图。其总厚度为1.5mm,附图6是本发明中固定板4去除无菌海绵5的侧视放大图,附图7、图8是本发明中两个固定板4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9是本发明中固定板4与水平面空间关系图,附图10是本发明中无菌海绵5内面正视放大图,附图11是本发明中无菌海绵5侧视放大图。无菌海绵厚为0.8mm,附图12是本发明中无菌海绵5外面正视放大图。

一种术中眼球固定器,包括镊柄1、镊臂2、连接臂3、固定板4、无菌海绵5,所述镊柄1、镊臂2、连接臂3、固定板4依次固定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板4通过连接臂3与镊臂2连接,在镊臂2上设置多个圆孔21,在镊臂2的外表面设置立体条纹22;所述无菌海绵5为囊袋结构,该囊袋结构包括固定套口51,在固定板4的侧面设置环形沟槽41,固定套口51可套嵌在固定板4侧面的环形沟槽41内,将无菌海绵5与固定板4贴合固定。

所述连接臂3在其延伸方向上呈扭转式结构,使固定板4所在平面与镊臂2所在平面呈55°-80°的角度。两个固定板4所在平面之间呈130°-160°角度,两个固定板4的中心轴之间呈45°-60°角度。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术中眼球固定器整体长度为110-120mm。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固定板4为方形薄板,方形的四个边角做钝圆处理。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固定板4长为4mm,宽为3mm。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无菌海绵5长为3.5mm,宽为2.5mm,厚为0.8mm。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在每条镊臂2上均设置三个圆孔21,三个圆孔的直径依次为6mm、8mm、6mm。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当镊臂2与水平面垂直放置时,固定板4与水平面成10°-30°角度。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固定器包括左、右镊臂,左、右固定板,左右两个两镊臂之间呈角度分开,对镊臂施力可使固定板相互靠拢。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眼科手术操作前,先将无菌海绵显微操作镜下用眼科镊套于固定板上。在眼科手术过程中,当需要在眼表如角膜、巩膜上做微切口等操作时,右手持操作所需显微器械,左手持术中眼球固定器。操作时用执笔式握持,食指与拇指适当施力夹闭眼球固定器,使两固定板与眼球曲面刚好吻合且能感觉到夹持感为宜。操作时,左手所持眼球固定器所施加的推力方向,应与右手操作时的施力方向相对应,以达到最佳辅助效果。手术结束后取下无菌海绵,下次手术更换新无菌海绵。本发明可在各眼科手术中有效固定眼球,减轻操作难度,缩减手术时间,可取代传统的眼科镊夹持眼结膜固定眼球的方法,改善固定效果,避免额外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镊柄、镊臂、连接臂、固定板、圆孔、沟槽为一体化固定结构,组成眼球固定器械,无菌海绵及其上的固定套口为该器械的附属配套部件,使用时可根据手术需要,选择不同尺寸大小的无菌海绵与眼球固定器械配套使用,扩大器械的适用范围;固定器械使用后消毒处理,更换新的无菌海绵,做到重复使用,降低医疗成本,消毒更彻底,避免交叉感染。本发明中,所述连接臂在其延伸方向上呈扭转式结构,使固定板所在平面与镊臂2所在平面呈55°-80°的角度。该设计可满足医师手术操作过程中持握的舒适性,且符合眼球的生理曲面特点,有利于手术操作顺利进行。本发明中,所述两个固定板所在平面之间呈130°-160°角度,两个固定板的中心轴之间呈45°-60°角度。该角度与眼球曲面特点相适应,可保证在对眼球施力固定时,接触面最大,受力均匀,有效避免小面积接触所致的固定效果不佳甚至组织挫伤等问题。本发明中,所述无菌海绵为囊袋结构,该囊袋结构包括固定套口,在固定板的侧面设置环形沟槽,固定套口可套嵌在固定板侧面的环形沟槽内,将无菌海绵与固定板贴合固定。该结构简单,可使无菌海绵牢牢固定在器械上,无菌海绵有效避免该眼球固定器械在操作过程中对组织的损伤,手术过程中无菌海绵不易脱落,固定/拆卸操作简便。本发明中,在每条镊臂上均设置三个圆孔,三个圆孔的直径依次为6mm、8mm、6mm。圆孔构造的设计方便医师持握,有利于拇指/食指施力对固定器进行夹闭,缓解长时间施力对指头造成的压伤。本发明中,所述在镊臂的外表面设置立体条纹,立体条纹起到防滑的作用,可防止在操作时器械滑脱。本发明可用于各种眼科手术中对眼球的辅助固定。能够有效解决因术中眼球转动而影响手术进程问题,同时,不会对眼部组织造成任何额外损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