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及其植入方法

文档序号:1044921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及其植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眼科学,尤其是一种用于眼球摘除术后整容时眼窝重建的植入体及其植入方法。
眼球摘除术后眼窝重建中所使用的植入体主要包括义眼台和义眼。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硅胶海绵、塑料、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生物材料皮肤、脂肪、软骨、真皮脂肪瓣制成球体填充物,配置义眼后植入眼眶。义眼和义眼台之间没有连接传动结构,义眼台的转动不能完全传送到义眼,使义眼活动度不够理想。同时,由于在植入过程中,一般将义眼台或用生物材料包裹的义眼台放入眼眶内,然后把四条直肌在其前部相对缝合成“十”字形,这样捆绑的结果虽然能减少义眼台的滑动和移位,但却减少了义眼台的活动度。另外,采用上述生物或非生物制成的植入体均存在刺激反应重而被机体排斥或被机体吸收变小而影响手术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植入人体结构及其植入手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与机体相适应的、能永久有效植入眼眶的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及其植入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包括义眼台和义眼,其特征在于义眼台由重量是2.5~3.5g的多孔网眼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球体和包裹在其外的巩膜构成,义眼由义眼片以及粘接在其背部陷窝处的栓子构成,义眼台设有一可嵌插义眼栓子的中心孔洞。
本发明涉及的植入体的植入方法是在眼球摘除术后或二期植入时,将经高压蒸气消毒后的羟基磷灰石球体用具有坚韧纤维组织结构的生物材料如巩膜包裹,在相当于眼肌止端的义眼台巩膜上做四个长方形小窗或切口,然后将义眼台放入眼眶肌锥深部,角膜面朝向眶尖部;将义眼台巩膜上的切口前缘与对应的眼肌缝合,然后分层缝合筋膜和球结膜;待球结膜创口愈合2-4周后,选择或制作合适的义眼片,佩戴2-6个月后,取出义眼片,在义眼台上实施钻孔手术,即用电钻垂直于球体切面钻一中心孔洞;依据所钻孔洞的切面形状、深度制作合适的栓子,栓子的一端粘接到义眼片后部陷窝处,即制成一带轴性栓子的义眼,然后将义眼的栓子对应于义眼台的中心孔洞插入,装入结膜囊内。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球体由比例为5∶3∶2之重量的羟基磷灰石、无机胶粘剂、浓度为30%的二氢铝溶液混合制成球体后经1000~1200℃高温炉中加热处理而成。
本发明由于在义眼台的包裹材料巩膜上做了切口或小窗,有利于眼肌血管向多孔网眼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内长入,这样既保证了义眼台在眼眶内的活动度,又增加了义眼台植入后的稳定性。被植入的植入体加上眼眶纤维血管,组织液等成分,总重量相当于眼球生理状态的重量7g左右。通过栓子将义眼和义眼台连为一体后,义眼的重量可以通过栓子分配到义眼台上,减轻了义眼对下睑的压迫,防止了由于长期佩戴义眼引起的下睑和穹窿部凹陷变浅等畸形,同时增加了义眼的活动度,达到形态逼真,以假乱真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及其植入方法进行眼球摘除术后整容眼窝重建术,未见植入体有移位,脱出或吸收现象,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填充球容易脱出或被吸收的严重并发症,另外,本发明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价格便宜,适合国情,便于推广。
本发明的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及其植入方法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图1是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的结构示意;
图2是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的义眼台植入后示意图;
图3是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的义眼台植入后钻孔位置示意图;
图4是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植入示意图。
实施例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由义眼台(1)、义眼(2)组成,义眼台(1)由重量为2.5~3.5g的多孔网眼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球体(3)和包裹在其外的巩膜(4)构成,义眼(2)由义眼片(5)以及粘接在其背部陷窝处的栓子(6)构成;义眼台(1)设有一可嵌插义眼(2)栓子(6)的中心孔洞(7)。义眼台(1)内的球体(3)采用按比例5∶3∶2重量的羟基磷灰石、有机胶粘剂和30%的二氢铝溶液混合后制成直径大致为20mm、18mm或16mm不同规格的球体(3),经1000~1200℃高温炉中加热处理后而制成。
一体化活动眼眶植入体的植入方法是在眼球摘除术后或二期植入时,将经高压蒸气消毒后的羟基磷灰石球体(3)用新鲜巩膜壳或保存备用的巩膜壳(4)包裹,在相当于眼肌止端内、下、外、上部位的义眼台(1)的巩膜壳(4)上分别做四个2×3mm长方形小窗或3mm长的切口,然后用7号针头在切口下羟基磷灰石球体(3)上扎四个2×2mm向心性小孔,以利于眼睫状血管长入球体(3)内。然后将义眼台(1)放入眼眶肌锥深部,角膜面朝向眶尖部(见图2),将义眼台(1)巩膜壳(4)上的切口前缘与对应的眼肌缝合,并分层缝合筋膜和球结膜,待球结膜创口愈合2-4周后,按照患眼结膜囊深浅,宽窄和睑裂长度,并且对照患者健眼球结膜血管分布及虹膜色泽,瞳孔大小,选择或制作合适的义眼片(5),佩戴2-6个月后,取出义眼片(5)再施行义眼台(1)的钻孔手术。具体步骤如下对眼眶局部麻醉后,在义眼台(1)正前方中心点标记定位,然后用3mm直径的电钻垂直于球体(3)切面钻3×10mm~3×13mm的中心孔洞(7)(见图3),为防止栓子(6)的转动,可将孔洞(7)钻成切面为椭园形的孔洞,然后依据所钻孔洞(7)的切面形状、深度制作合适的栓子(6),栓子(6)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经打磨、抛光后,将栓子(6)的一端粘接到义眼片(5)后部陷窝处,即成为一带栓子(6)的义眼(2),然后将义眼(2)的栓子(6)对应于义眼台(1)的中心孔洞(7)插入(见图4)装入结膜囊内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眼球摘除术后整容时眼窝重建的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包括义眼台(1)和义眼(2),其特征在于义眼台(1)由重量为2.5~3.5g的多孔网眼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球体(3)和包裹在其外的巩膜(4)构成,义眼(2)由义眼片(5)以及粘接在其背部陷窝处的栓子(6)构成,义眼台(1)设有一可嵌插义眼(2)栓子(6)的中心孔洞(7)。
2.一种用于眼球摘除术后整容时眼窝重建的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的植入方法,包括常规手术的消毒、麻醉等,其特征在于在相当于眼肌止端的义眼台(1)的巩膜(4)上做四个长方形小窗或切口,然后将义眼台放入眼眶肌锥深部,角膜面朝向眶尖部,将义眼台(1)巩膜(4)的切口前缘与对应的眼肌缝合,然后分层缝合筋膜和球结膜;待球结膜创口愈合2-4周后,选择或制作合适的义眼片(5),佩戴2-6个月后,取出义眼片(5),在义眼台(1)上实施钻孔手术,即用电钻垂直于球体(3)切面钻中心孔洞(7);依据所钻孔洞的切面形状、深度制作合适的栓子(6),栓子(6)的一端粘接到义眼片(5)后部陷窝处,然后将义眼(2)的栓子(6)对应于义眼台(1)的中心孔洞(7)插入,装入结膜囊内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其特征在于义眼台(1)的羟基磷灰石球体(3)由按比例为5∶3∶2之重量的羟基磷灰石、无机胶粘剂、浓度为30%的二氢铝溶液混合制成球体后经1000~1200℃高温炉中加热处理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活动性眼眶植入体,其特征在于义眼台(1)上钻制的孔洞(7)是椭园形切面孔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眼科学,尤其是一种用于眼球摘除术后整容时眼窝重建的植入体及其植入方法。该植入体采用多孔网眼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球体和包裹在其外的巩膜构成的义眼台与带有栓子的义眼相配合组成。采用相应的植入方法植入眼眶后,达到义眼活动度增大,形态逼真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F2/14GK1082387SQ9310551
公开日1994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10日
发明者陈蔷娟, 易敬林, 廖洪斐, 万腊根, 鲁维莎, 郭少仪 申请人: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