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83382发布日期:2018-08-17 07:29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药膏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学称其为水火烧烫伤是指火焰、热流体、高热气体、电、化学物质或放射线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损伤性疾患,灼伤是热力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皮肤急性损伤性疾病。日常生活中,皮肤被沸水烫伤、被油烫伤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夏天,热水瓶爆破或被打翻,倒水时彼此碰撞,孩子在厨房里玩耍导致沸水烫伤,或者孩子在洗澡时误入热水浴缸中,还有就是在高压锅烧煮饭时因气阀失灵而造成严重的面部蒸汽烫伤。根据烧烫伤学的三度四分法,根据烧烫的程度分为以下几种:

一度: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皮干燥无水泡,红斑状;烧烫伤深度为表皮浅层,再生能力强。

浅二度:剧痛,感觉过敏,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剥落可见均匀发红,潮湿水肿明显;烧烫伤深度为表皮生发层,真皮乳头层。

深二度:感觉迟钝,可有或无水泡,基底红白相间;烧烫伤深度为真皮有附件残留。

三度:皮肤感觉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泡,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碳化,局部温度低,数日后出现树状血管;烧烫伤深度为到达真皮全层,有时候深达皮下组织、肌肉或骨骼。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被烧烫伤,而这些患者的烧烫伤种类也是各种各样的,市面上销售的烧烫伤药膏,普遍治愈疗程长,甚至有些使用时会出现过敏现象,严重的会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治愈后的疤痕也一直困扰着患者,影响形象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采用纯中药材提炼制成,安全可靠,见效快、疗效好,治愈后不留疤痕,及时迅速地将此中药膏涂抹患处,快速修复受损细胞,达到治愈效果,越早使用治愈效果越好,几分钟就能见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菜籽油14~15份,

马桑树根皮1~1.5份,

川牛膝1~1.5份,

海螵蛸0.1~0.12份,

蜂蜡1~1.5份。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菜籽油14.5份,

马桑树根皮1.2份,

川牛膝1.3份,

海螵蛸0.11份,

蜂蜡1.25份。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菜籽油15份,

马桑树根皮1份,

川牛膝1份,

海螵蛸0.1份,

蜂蜡1份。

所述蜂蜡为老蜂蜡,蜂巢的筑巢时间为1年以上。

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洗净药材:将马桑树根皮与根部分开,去掉粗皮,将剩下可入药的马桑树根皮洗净切段备用,川牛膝洗净切段备用;

(2)熬药:将备用的马桑树根皮和川牛膝加入盛有菜籽油的容器中,文火熬制3-4个小时直到马桑树根皮和川牛膝融化入药,关火,捞渣过滤后,向药液中加入海螵蛸粉末继续用文火熬制,直至海螵蛸粉末完全融入药液得到药膏半成品,关火,再将蜂蜡加入上述药膏半成品,利用余温或根据需要再加热直至蜂蜡融化;

(3)储存:冷却至20°~30°成膏状成品,装入储罐密封低温保存。

熬药时使用的容器为瓦罐。

储存时使用的储罐为玻璃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进行科学配伍,安全可靠,能快速修复受损细胞达到治愈效果,见效快、疗效好。本药膏还可直接口服,无任何毒副作用,对体内烫伤一样适用,可用于内服治疗被烫伤的口腔、食道。

2)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炎、生肌的功效,能及时有效的抑制烧烫伤部位发炎和感染,针对各种烧烫伤治愈率达到99%,治愈后不留疤痕。使用本中药膏时,受伤当时不需要做任何降温和消毒处理,直接将药膏涂于患处即可。

3)发生烧烫伤后越早使用本中药膏效果越好,轻微伤几分钟即有效果。一至三度自然烧烫伤、药物烫伤,药膏直接涂于患处,2小时内便可痊愈。对于三度以上的烧烫伤,在没有第二次创伤的情况下,治愈后不会留下疤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菜籽油15份,

马桑树根皮1份,

川牛膝1份,

海螵蛸0.1份,

蜂蜡1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菜籽油14份,

马桑树根皮1.5份,

川牛膝1.5份,

海螵蛸0.12份,

蜂蜡1.5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菜籽油14.5份,

马桑树根皮1.2份,

川牛膝1.3份,

海螵蛸0.11份,

蜂蜡1.25份。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菜籽油15份,

马桑树根皮1份,

川牛膝1份,

海螵蛸0.1份,

老蜂蜡1份。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菜籽油14.5份,

马桑树根皮1.2份,

川牛膝1.3份,

海螵蛸0.11份,

嫩蜂蜡1.25份。

制备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洗净药材:将马桑树根皮与根部分开,去掉粗皮,将剩下可入药的马桑树根皮洗净切段备用,川牛膝洗净切段备用;

(2)熬药:将备用的马桑树根皮和川牛膝加入盛有菜籽油的容器中,文火熬制3-4个小时直到马桑树根皮和川牛膝融化入药,关火,捞渣过滤后,向药液中加入海螵蛸粉末继续用文火熬制,直至海螵蛸粉末完全融入药液得到药膏半成品,关火,再将蜂蜡加入上述药膏半成品,利用余温或根据需要再加热直至蜂蜡融化;

(3)储存:冷却至20°~30°成膏状成品,装入储罐密封低温保存。

熬药时使用的容器可为瓦罐,储存时使用的储罐可为玻璃瓶。

本发明提供的烫伤膏用法:不用任何清洗和消毒处理,取适量本药膏涂擦患处,保持患处通风透气,患处可暴露于空气中。轻者每日涂3次,重者3-5次。

蜂蜡的采集多在春、秋二季来完成,是工蜂腹部下面四对蜡腺分泌购物质,养蜂者通过加强蜂群饲养管理,促进蜜蜂多泌蜡、多筑脾,然后将使用多年的老巢脾、筑造的赘脾、割掉蜂房的蜡盖、台基以及摇蜜时割下来的蜜盖等收集起来,经过人工提取,一般是将取去蜂蜜后的蜂巢,放入水锅中加热熔化,除去上层茧衣、蜂尸、泡沫等杂质,趁热过滤,放冷,蜂蜡即凝结成块,浮于水面,取出,即为黄蜡。所述蜂蜡优选天然老蜂蜡,由老蜂蜡制成的此中药膏可在低温下保存3-4年,而嫩蜂蜡制成的药膏保质期只有3-5个月。

本发明的中药膏可用于各种烧烫伤,凡是火焰、热流体、高热气体、电、化学物质或放射线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损伤性疾患,都可通过用此中药膏来治疗,特别的,对于人们不小心喝到开水或其他滚烫食物以至于口腔被烫伤,也可以使用此中药膏来涂抹口腔,内服也很安全有效。

本发明各原料的药理作用:

马桑树根皮:对烧烫伤、水泡有消炎、润腐生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川牛膝: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通经络,止疼痛归肝、肾经、宣散降泄,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

海螵蛸:乌贼科的内壳,性咸、味涩、微温,归肝、肾经,有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凝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

菜籽油:作为各药材的溶剂使用,性质温和,涂覆在皮肤表面上无刺激性,无毒,还有解毒生肌长肉止疼润燥之功效,可用于治疮肿、溃疡皮肤皲裂。

蜂蜡:一方面,可作为制膏剂的凝结剂;另外一方面,蜂蜡的功效是补胃,收涩,敛疮,生肌,止痛,蜂蜡的作用是治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烧烫伤。

临床应用试验:

钱某,男,38岁,四川广元人,在家中油漆家具,不慎香蕉水起火,家具衣服燃烧,周围邻居发现后用水扑灭将其救出,头部面部头皮无烧伤,手臂红肿,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在家治疗几天后水泡破裂留浓,疼痛难忍,来我处就医用此中药膏治疗,每日换药3-6次,钱前两天保持6次,后续减少到3次,每次换药之前将创面的液化坏死组织和渗出物清除沾净。清洗创面时,使创面引流通畅,持续自洁,直至坏死组织液化排净,持续治疗3天后,患处已无痛感,水泡处结痂。

邹某,女,2岁,在家玩耍摔倒,碰倒家中置于地上的烧水锅被烫伤,受伤部位为腰部以及肚脐周围,由于家人处理不当,导致患处大面积褥疮,由于患处处于特殊部位,生命受到威胁,经医院判定属于三度烧伤,皮肤无痛感,无弹性,无水泡,经介绍来我处治疗,对患处经过常规消毒处理之后,持续使用此中药膏按照每天6-9次的频率涂抹患处,治疗期间禁止将创面包扎、碰水、患者最好卧床休息,禁食辛辣、酒、刺激性食物。一周之后患处明显好转,半个月后结痂,结痂后嘱咐不要将痂皮撕破,应待其自行脱落,痊愈后还应继续涂药数日防治再感染,以保障皮肤功能的完全恢复,减少色素沉着以及疤痕增生。持续使用一个月时,以及基本达到痊愈状态,新肉长出。在此种严重的烫伤中,治疗一个月就长出新肉的案例比较鲜见。根据后续反馈,该患者长出新肉之后的皮肤完整光亮平滑,没有留下疤痕。

兰某,女,25岁,面部长有雀斑,在美容医院使用激光祛斑技术进行面部美容,由于对激光过敏,受到激光的射线因素的干涉其皮肤收到损伤,所接受激光美容处,红肿热痛,红斑状,过敏,表皮干燥无水泡,发现后迅速来我处接受治疗,医嘱美容涂抹三次与患处,2个小时后痊愈。

樊某,15岁,在家中不小心喝到一杯热开水导致口腔轻度烫伤,来我处治疗,使用本中药膏涂抹口腔每日三次,一天后痊愈。此药膏安全有效,还可直接口服,无任何毒副作用,对其他类别的体内烫伤一样适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