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77949发布日期:2019-12-11 00:04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产品属于制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



背景技术: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引起咳嗽的常见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急性喉炎;咳嗽主要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支气管炎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急性支气管炎发病初期常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通常有鼻塞、流清涕、咽痛和声音嘶哑等临床表现,并有刺激性咳嗽及胸骨后疼痛。早期痰量不多,但痰液不易咳出,2~3日后痰液可由黏液性转为黏液脓性,患者受凉、吸入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可使咳嗽加剧或诱发咳嗽,一般而言,急性支气管炎的病程有一定的自限性,全身症状可在4~5天内消退,但咳嗽有时可延长数周,中药颗粒治疗支气管炎引起咳嗽的副作用小,且服用方便。本发明就是一种是治疗支气管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以白背三七、庵摩勒、拔毒草、款冬花、白独活、杏仁、百解藤、青蒿、柴胡、知母、白前、金银花、板蓝根、八角金盘为原料通过特定的工艺制成,特点是服用方便、副作用小,适应于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具有清泄肺热、祛痰止咳的作用,对咳嗽、痰多、鼻塞、咽痛、咽痒等症状疗效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生产该产品使用的原料按重量配比为:白背三七10-12%、庵摩勒10-12%、拔毒草8%、款冬花6%、白独活7%、杏仁7%、百解藤7%、青蒿7%、柴胡9%、知母6%、白前5%、金银花6%、板蓝根5%、八角金盘5%、水适量,以上14种中药材熬制药液制成的清膏占最终数量的72%-74%,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配制品占26%-28%。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配方量的白背三七、庵摩勒、拔毒草、款冬花、白独活、杏仁、百解藤、青蒿、柴胡、知母、白前、金银花、板蓝根、八角金盘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重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6-1.8小时后倒出头液;第二次添加药材重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8-2.0小时后倒出二液,将头液、二液滤去杂质后送入浓缩机;

(2)将浓缩机中的头液、二液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1.4的清膏,重量占总量的72%-74%;

(3)将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混合后重量占总量的26%-28%,和清膏混合后,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优选的,所述的头液最佳熬制时间为1.7小时;二液熬制最佳时间为1.9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该产品生产工艺简单,生产的药物服用方便、副作用小,适应于治疗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具有清泄肺热、祛痰止咳的作用,对咳嗽、痰多、鼻塞、咽痛、咽痒等症状疗效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占总量为白背三七10%、庵摩勒12%、拔毒草8%、款冬花6%、白独活7%、杏仁7%、百解藤7%、青蒿7%、柴胡9%、知母6%、白前5%、金银花6%、板蓝根5%、八角金盘5%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重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6小时后倒出头液;第二次添加药材重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2.0小时后倒出二液,将头液、二液滤去杂质后送入浓缩机;将浓缩机中的头液、二液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1.4的清膏,重量占总量的72%;将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混合后重量占总量的28%,和清膏混合后,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

实施例2:

将占总量为白背三七11%、庵摩勒11%、拔毒草8%、款冬花6%、白独活7%、杏仁7%、百解藤7%、青蒿7%、柴胡9%、知母6%、白前5%、金银花6%、板蓝根5%、八角金盘5%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重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7小时后倒出头液;第二次添加药材重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9小时后倒出二液,将头液、二液滤去杂质后送入浓缩机;将浓缩机中的头液、二液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1.4的清膏,重量占总量的73%;将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混合后重量占总量的27%,和清膏混合后,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

实施例3:

将占总量为白背三七12%、庵摩勒10%、拔毒草8%、款冬花6%、白独活7%、杏仁7%、百解藤7%、青蒿7%、柴胡9%、知母6%、白前5%、金银花6%、板蓝根5%、八角金盘5%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重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8小时后倒出头液;第二次添加药材重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8小时后倒出二液,将头液、二液滤去杂质后送入浓缩机;将浓缩机中的头液、二液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1.4的清膏,重量占总量的74%;将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混合后重量占总量的26%,和清膏混合后,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其使用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包括:白背三七10-12%、庵摩勒10-12%、拔毒草8%、款冬花6%、白独活7%、杏仁7%、百解藤7%、青蒿7%、柴胡9%、知母6%、白前5%、金银花6%、板蓝根5%、八角金盘5%、水适量,以上14种中药材熬制药液制成的清膏占最终数量的72%-74%,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配制品占26%-28%;其特征在于:

(1)将配方量的白背三七、庵摩勒、拔毒草、款冬花、白独活、杏仁、百解藤、青蒿、柴胡、知母、白前、金银花、板蓝根、八角金盘送入熬制容器,第一次添加药材重量4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6-1.8小时后倒出头液;第二次添加药材重量3倍的水熬制,时间为1.8-2.0小时后倒出二液,将头液、二液滤去杂质后送入浓缩机;

(2)将浓缩机中的头液、二液浓缩成为相对密度为1.4的清膏,重量占总量的72%-74%;

(3)将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混合后重量占总量的26%-28%,和清膏混合后,用搅拌机械搅拌均匀,经造粒后干燥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其特征是:所述的头液最佳熬制时间为1.7小时;二液熬制最佳时间为1.9小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炎引起咳嗽的中药颗粒,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本发明以白背三七10‑12%、庵摩勒10‑12%、拔毒草8%、款冬花6%、白独活7%、杏仁7%、百解藤7%、青蒿7%、柴胡9%、知母6%、白前5%、金银花6%、板蓝根5%、八角金盘5%、水适量,以上14种中药材熬制药液制成的清膏占最终数量的72%‑74%,蔗糖和糊精按1:1.5的比例配制品占26%‑28%;通过熬制、掺混、造粒、烘干的方法制得产品,产品适应于支气管炎引起咳嗽的治疗,具有清泄肺热、祛痰止咳的作用,对咳嗽、痰多、鼻塞、咽痛、咽痒等症状疗效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杨孝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沂市合沟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01
技术公布日:2019.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