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物及含有该组合物的面膜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0869发布日期:2018-10-09 20:2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日化用品领域,特别涉及组合物及含有该组合物的面膜液。
背景技术
:日化用品(everydaychemicals,householdchemicals),简称日化。日化用品是指日用化学品,是人们平日常用的科技化学制品包括洗发水、沐浴露、护肤、护发、化妆品、洗衣粉等等。按照用品的使用频率或范围划分为:生活必需品(或称日常生活用品)、奢侈品。按照用途划分有:洗漱用品、家居用品、厨卫用品、装饰用品、化妆用品等。日用化学品工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力的增强有了很大的发展。日用品包括化妆品,洗涤制剂、口腔日用化学品、专用清洁剂等。而日用化妆品的发展,在效用区分上将更加细致,功能性更强。皮肤老化是由自然因素或非自然因素造成的皮肤衰老现象。人出生后皮肤组织日益发达,功能逐渐活跃,当到达某种年龄就会开始退化,这种退化往往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慢慢进行,是一种持续渐进性的生理过程,直接影响皮肤的外观与功能。皮肤老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理功能低下。皮脂腺、汗腺功能衰退,汗液与皮脂排除减少,皮肤逐渐失去昔日光泽而变得干燥。血液循环功能减退以补充皮肤必要的营养,因此老年人皮肤伤口难愈合。二是皮肤组织衰退。皮肤的厚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明显改变。人的表皮20岁时最厚,以后逐渐变薄,到老年期颗粒层可萎缩至消失,棘细胞生存期缩短。表皮细胞核分裂增加,故黑色素亦增多,以致老年人的肤色多为棕黑色。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衰老美白、重返青春成了广大消费者关注的话题。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美白化妆品,多数都是人工设计的,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常含有多种重金属、激素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以及对身体的损害。因此,提供一种安全、适用性广的美白肤色的化妆品具有现实意义。据有效数据显示,2014年微商渠道风起云涌,面膜成为该渠道中增长最快最火爆的单品,排在前10位的品牌到目前大部分都已销声匿迹。消费者除了被教育成每天一张甚至早晚各敷一张面膜的良好习惯外,剩下的就是用什么都过敏的激素脸,有些人谈面膜色变,有些人甚至不敢再碰面膜,或者只敢使用进口的品牌。在这样的背景下,美白面膜产品该何去何从,如何在消费者忐忑不安下推出可以让人动心又可以放心使用的产品,安全应是首当其冲的要素。采用安全又有效的美白剂,并且采用无添加概念实现的产品,可以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无添加概念包括:无防腐剂、无荧光增白剂、无激素、无香精、无二恶烷类等,再辅助有效的抗敏成分,可以保证提亮肤色的同时,大大降低面膜敷贴过程的刺激性。因此,提供一种刺激性小、美白效果好的面膜制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及含有该组合物的面膜液。该组合物具有美白、保湿、补水、控油的功效,能够改善皮肤状况,使肌肤清爽洁净。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包括玉竹提取物、枸杞提取物、百合提取物和五味子提取物。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以质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美白、保湿、补水或控油的日化用品中的应用。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日化用品为面膜液。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面膜液,包括所述组合物和日化用品中可接受的辅料。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面膜液包括如下组分: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面膜液包括如下组分: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维生素e醋酸酯脂质体维生素e醋酸酯含量为2-20%,粒径为100~200nm,ph值6.5~7.2。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抑菌剂为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或其组合。本发明提供的面膜液具有良好的嫩肤柔肤效果,并且可以提亮暗哑、不均匀的肤色。其特色在于具有及时的提亮效果,长期使用能还原肌肤自然亮丽状态,达到白里透红的健康肤色。配方中采用的美白组合成分安全有效且不含激素等违禁原料,再加上所用的防腐原料不在防腐剂列表中,但又具有防腐作用,对皮肤的刺激性很低,因此是一款既具功效又可以长期使用的安全面膜。此外,使用本发明制得的面膜后受试者皮肤水油含量具有较明显的变化,油分降低,水分提高。说明本发明的产品对肌肤的水分和油分具有较好的调控能力,能够改善皮肤油脂环境,达到良好的控油效果,使肌肤清爽洁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物及含有该组合物的面膜液,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及含有该组合物的面膜液中所用原料、辅料及试剂均可由市场购得。其中维生素e醋酸酯脂质体,由维生素e醋酸酯、卵磷脂、乙醇、磷酸钾与水,在50~80℃条件下依次混合均匀,然后通过高压均质处理制得,所得维生素e醋酸酯脂质体粒径为100~200nm,ph值6.5~7.2。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维生素e醋酸酯脂质体维生素e醋酸酯含量为2~20%,卵磷脂含量为1~10%,乙醇含量为2~20%,磷酸钾含量为0.01~0.1%,余量为水。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3与对比例1-2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实施例1~3与对比例1-2包括如下组分:试验例1志愿者300名年龄(20-45周岁),随机分为5组,每组60人,分别试用实施例1-3,对比例1-2面膜精华液。使用方法为:每天晚上接近同一时间敷贴面膜一片,每次敷面15~20分钟,持续使用28天时间,然后收集结果,汇总测试数据,见表1。表1*示与对照组1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示与对照组1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示与对照组2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示与对照组2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例2抗氧化功效测试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来测定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制得产品的抗氧化功效。实施例:实施例1~3制得的产品;对比例:对比例1~2制得的产品;阳性对比例:对照品vc。准确称取0.02604gdpph(百分含量为96%),用体积浓度为95%乙醇溶解定容到100ml,dpph浓度为0.25g·l-1储存备用。实验时取12ml0.25g·l-1的dpph溶液用95%乙醇定容100ml,dpph浓度为0.03g·l-1。用95%乙醇为参比溶液,扫描基线。测得0.03g·l-1的dpph溶液在400-600nm处扫描最大吸收波长为518nm。空白对照吸光度的测定:取5ml0.03g·l-1的dpph溶液到10ml规格的ep管中,再加入0.1ml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混合。在518nm处测定其吸光度,记为a0。待测液吸光度的测定:取5ml0.03g·l-1的dpph溶液到ep管中,再加入0.1ml待测液,混匀。在518nm处测定其吸光度,记为ai。数据处理,将以上获得的数据按以下公式计算清除率e,e=1-ai/a0×100%。测定得到的自由基清除率结果参见表2:表2溶液自由基清除率注:△示与阳性对照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示与阳性对照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示与对比例1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示与对比例1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示对比例2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示与对比例2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例3美白效果测试测试方案见表3。表3测试结果见表4:表4注:*示与对比例1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示与对比例1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示对比例2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示与对比例2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例4保湿效果测试挑选20~50岁200个人,男女各半,身体健康,生活规律,无皮肤病,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人,每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中得到的面膜液敷贴面膜一片,每次敷面15~20分钟,然后在测试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中测定前额的水分含量,同时让被检者保持平静。在前额划出2个1m×1cm的正方形实验区域,作为面膜液的测试区,使用皮肤水分测定仪分别测定敷面膜后2小时的皮肤含水率,记录结果。具体结果见表5。表5保湿效果测试结果表组别皮肤水分含量(%)实施例151.2**##实施例256.7**##实施例354.1**##对比例139.6对比例237.5注:*示与对比例1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示与对比例1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示对比例2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示与对比例2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例5功效测评1受试者筛选标准1.1入选标准1.1.1.健康中国女性,年龄介于20~50岁;1.1.2.无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哮喘、糖尿病等);1.1.3.无皮肤损伤、炎症、湿疹等;1.1.4.面颊皮肤水分低于45a.u.;1.1.5.受试者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且愿意在试验期间配合防晒措施;1.1.6.受试者能按照试验要求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排除标准1.2.1.目前处于孕期、哺乳期或者在接下来的两个月计划怀孕的女性;1.2.2.受试部位有皮炎、瘢痕或严重毛囊炎等疾病,并可能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者;1.2.3.有接受抗敏感注射治疗,且最后一次注射是过去8天内或将会在研究期间接受此类治疗;1.2.4.在过去两周内,曾对受试部位使用的化妆品做了更改或改变了护肤的习惯;1.2.5.纳入研究当天在受试部位皮肤使用化妆品或药物的;1.2.6.研究开始前一个月,受试者开始使用具有保湿效果的化妆品。10.3退出标准。1.3退出标准试验过程中,受试者出现不良反应、无故失访或违反研究方案(如使用其他对研究结果有影响的化妆品或药物)以及其他特殊原因的情况,经过皮肤科医生评估确认,若该受试者已经不再适合继续本次试验的情况,会要求该受试者退出。2受试者经过如上筛选,共120名女性受试者入选,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实验组1~3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作正常皮肤护理,而实验组1~3依次分别给予实施例1~3的面膜。3试验材料3.1测试产品实施例1~3的面膜,通过人体试用7天进行保湿效果评价。受试者正常皮肤护理所用的洁面乳、保湿乳或防晒霜均相同。3.2产品使用方法及频率试验组:早上:洁面→保湿乳→防晒霜(仅白天使用)晚上:洁面→实施例1~3的面膜→保湿乳(*试验组受试者在家自行使用,每天一次敷于面部)对照组:早上:洁面→保湿乳→防晒霜(仅白天使用)晚上:洁面→保湿乳3.3环境条件温度22±1℃,相对湿度50±3%。3.4试验方法及结果表6评价方法序号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对各个参数的基线值(d0)和回访数值(d0t30min、d0t2h、d0t4h、d0t8h和d3、d7)进行差异性分析。统计学显著性差异采用p<0.05*,p<0.01**,p<0.001***标注。3.4.1安全性和不良反应评价试验过程中,不良反应观测和评估共进行了七次,分别是在d0、d0t30min、d0t2h、d0t4h、d0t8h和d3、d7时回访。由专业皮肤科医生询问受试者在使用测试产品过程中是否出现面部干燥、油腻、脱屑、发红、刺痛等症状,并观察记录面部是否有皮疹、红肿及脱屑的现象。而后根据表7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得分记入病例报告表,并根据表8所列的标准进行关联性评估。表7不良反应的评分标准评分表8测试产品的评估评分经过7天的测试,没有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发生不良反应,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面膜安全性较高。3.4.2皮肤经皮失水率(tewl)的分析皮肤经皮失水率(trans-epidermalwaterloss,tewl)由tewameter测得,是反映皮肤屏障功能的重要参数。所测得数值越低,则皮肤的屏障功能和修复能力越好。在使用测试产品后,面颊部位皮肤tewl值的检测结果如下所示:表9面颊皮肤tewl值(g/hm2)结果显示:试验组1: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tewl值分别减小了12.31%和23.45%。经方差分析,在d3和d7回访时面颊部位的皮肤tewl值与d0相比存在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2: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tewl值分别减小了15.18%和30.59%。经方差分析,在d3和d7回访时面颊部位的皮肤tewl值与d0相比存在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01)。试验组3: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tewl值分别减小了13.30%和27.41%。经方差分析,在d3和d7回访时面颊部位的皮肤tewl值与d0相比存在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1: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tewl值分别上升了11.36%和16.74%。经方差分析,在d7回访时面颊部位的皮肤tewl值与d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2: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tewl值分别上升了5.94%和11.71%。经方差分析,在d7回访时面颊部位的皮肤tewl值与d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方差分析发现,在d3和d7回访时,试验组1~3与对照组1~2组间的皮肤tewl变化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3.4.3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分析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由corneometer测得;其数值越大,则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越高,即产品的保湿滋润效果越好。3.4.3.1面颊皮肤水分含量的分析(八小时保湿效果)在使用测试产品后,面颊皮肤水分含量(八小时保湿)的检测结果如下所示:表10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变化(a.u.)(八小时保湿)试验组1:与基准值(d0)相比,在d0t30min、d0t2h、d0t4h和d0t8h回访时皮肤水分含量分别上升了69.04%、37.70%、31.19%和23.14%。经方差分析,在各回访时面颊皮肤的水分含量与d0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试验组2:与基准值(d0)相比,在d0t30min、d0t2h、d0t4h和d0t8h回访时皮肤水分含量分别上升了73.01%、43.71%、32.79%和23.46%。经方差分析,在各回访时面颊皮肤的水分含量与d0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试验组3:与基准值(d0)相比,在d0t30min、d0t2h、d0t4h和d0t8h回访时皮肤水分含量分别上升了75.08%、45.44%、36.86%和30.59%。经方差分析,在各回访时面颊皮肤的水分含量与d0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1:与基准值(d0)相比,在d0t30min、d0t2h、d0t4h和d0t8h回访时皮肤水分含量分别上升了53.15%、17.70%、8.48%和2.27%。经方差分析,在d0t30min面颊皮肤的水分含量与d0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2:与基准值(d0)相比,在d0t30min、d0t2h、d0t4h和d0t8h回访时皮肤水分含量分别上升了54.83%、19.00%、6.98%和4.53%。经方差分析,在d0t30min面颊皮肤的水分含量与d0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3.4.3.2面颊皮肤水分含量的分析在使用测试产品后,面颊皮肤水分含量的检测结果如下所示:表11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变化(a.u.)试验组1: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的水分含量分别上升了44.82%和55.46%。经方差分析,在d3和d7回访时面颊部位皮肤的水分含量与d0相比存在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01)。试验组2: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的水分含量分别上升了41.78%和53.04%。经方差分析,在d3和d7回访时面颊部位皮肤的水分含量与d0相比存在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01)。试验组3: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的水分含量分别上升了44.44%和51.02%。经方差分析,在d3和d7回访时面颊部位皮肤的水分含量与d0相比存在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1: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的水分含量分别上升了13.02%和15.89%。经方差分析,在d3和d7回访时面颊部位皮肤的水分含量与d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2: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的水分含量分别上升了15.35%和22.38%。经方差分析,在d3和d7回访时面颊部位皮肤的水分含量与d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方差分析发现,试验组-对照组组间的皮肤水分含量变化具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01)。3.4.4皮肤光泽度的分析面部皮肤的光泽度由skinglossmeter测得,其数值越高则表明皮肤越有光泽。3.4.4.1面颊皮肤光泽度的分析(八小时亮泽效果)在使用测试产品后,面颊皮肤光泽度(八小时亮泽)的检测结果如下所示:表12皮肤光泽度变化(g/m2h)试验组1:与基准值(d0)相比,在d0t30min、d0t2h、d0t4h和d0t8h回访时皮肤的光泽度分别上升了37.46%、19.84%、14.65%和10.12%。经方差分析,在d0t30min、d0t2h回访时面颊皮肤的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在d0t4h回访时面颊皮肤的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d0t8h回访时面颊皮肤的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2:与基准值(d0)相比,在d0t30min、d0t2h、d0t4h和d0t8h回访时皮肤的光泽度分别上升了37.29%、19.88%、13.35%和8.97%。经方差分析,在d0t30min、d0t2h回访时面颊皮肤的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在d0t4h回访时面颊皮肤的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d0t8h回访时面颊皮肤的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3:与基准值(d0)相比,在d0t30min、d0t2h、d0t4h和d0t8h回访时皮肤的光泽度分别上升了36.88%、19.05%、13.50%和8.42%。经方差分析,在d0t30min、d0t2h回访时面颊皮肤的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在d0t4h回访时面颊皮肤的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d0t8h回访时面颊皮肤的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1:与基准值(d0)相比,在d0t30min、d0t2h、d0t4h和d0t8h回访时皮肤的光泽度分别上升了22.29%、6.77%、4.61%和3.05%。经方差分析,在各回访时面颊皮肤的经方差分析,在d0t30min回访时面颊皮肤的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2:与基准值(d0)相比,在d0t30min、d0t2h、d0t4h和d0t8h回访时皮肤的光泽度分别上升了22.15%、7.08%、4.36%和2.37%。经方差分析,在d0t30min回访时面颊皮肤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方差分析发现,试验组-对照组组间的皮肤水分含量变化具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01)。3.4.4.2面颊皮肤光泽度的分析在使用测试产品后,面颊皮肤光泽度的检测结果如下所示:表13皮肤光泽度变化(g/m2h)试验组1: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的光泽度分别上升了11.80%和19.98%。经方差分析,在d3和d7回访时面颊部位的皮肤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01)。试验组2: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的光泽度分别上升了12.28%和18.88%。经方差分析,在d3和d7回访时面颊部位的皮肤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01)。试验组3: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的光泽度分别上升了11.80%和19.16%。经方差分析,在d3和d7回访时面颊部位的皮肤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1: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的光泽度分别上升了0.75%和1.86%。经方差分析,在d3和d7回访时面颊部位得皮肤光泽度与d0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2:与基准值(d0)相比,在d3和d7回访时皮肤的光泽度分别上升了1.59%和2.70%。经方差分析,在d3和d7回访时面颊部位得皮肤光泽度与d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经方差分析发现,试验组-对照组组间的皮肤的光泽度变化具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01)。3.4.5受试者自评问卷分析各受试者在d0、d3和d7回访时完成了使用产品后的自我评价问卷。要求受试者根据使用测试产品后的主观感受,对测试产品进行评价。分数由受试者结合自身感受参考评分标准进行。结果评分采取1-9分制(其中:1-非常不满意测试产品的使用效果,9-非常满意测试产品的使用效果)。依照评分标准,31名受试者在使用测试产品后,对测试产品的功效包括产品保湿滋润性、改善皮肤纹理和皮肤光泽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使用实施例1~3的产品后7天后(d7),全部受试者对于产品的水润、滋养、保湿效果表示非常满意;约97%的受试者认为实施例1~3的面膜可改善皮肤干燥引起的紧绷感受;且有超过96%的受试者对于该产品能够改善皮肤纹理和皮肤亮泽度的效果表示满意;大部分受试者(超过93%)对于产品能够让面部看起来饱满、健康的效果表示满意。但使用对比例1或对比例2面膜的受试者中,分别仅46%、43%认为满意。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