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降逆止呃清热和胃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8192发布日期:2018-08-31 19:4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可以降逆止呃清热和胃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教育以及医疗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人们也更加理性和客观的对待自己的身体,在各个医学院校开设中医中药专业的同时,社会上也开设了许多正规的中医门诊和中药药店,方便人们的治疗,人们也越来越接受和认可中医的治疗,中医中药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本发明就根据中药的药理设计出了一款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因胃虚有热而患有的口渴和干呕呃逆等不适症状的疾病,本发明无毒无害且副作用较小,方便获取并制备简单,非常适合人们在家中制备服用,是一种非常贴近民生的中药制剂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以降逆止呃清热和胃的中药制剂的配方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胃虚有热而患有的口渴和干呕呃逆等不适症状的患者提供一种可以缓解和治疗以上不适症状的中药制剂,其主要药材重要组分包括:君药:橘皮、竹茹;臣药:枇杷叶、半夏、生姜、人参;佐药:麦冬、赤茯苓、大枣、甘草;并根据重量要求配制药材组分,经过研磨后水煎服用,并可以根据其他病症添加一些药材;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膈肌痉挛、妊娠频频泛呕及术后呃逆不止等疾病。

以上所述的药材重量要求的组分为:橘皮30g~60g、竹茹30g~60g、枇杷叶30g~60g、半夏30g~60g、生姜5~11片、人参15g~30g、麦冬30g~60g、赤茯苓30g~60g、大枣3~9枚、甘草15g~30g;以上药材得而药理作用为:橘皮(行气和胃)、竹茹(甘寒清热)、枇杷叶(清降胃热)、半夏(化痰降逆)、生姜(降逆止呕)、人参(益气补虚)、麦冬(滋养胃阴)、赤茯苓(利水清热)、大枣(健脾养胃)、甘草(调和诸药);所述的其他病症和其他药材组分为:兼胃阴不足而口干、舌红少苔,加石斛15g~30g、麦冬30g~60g以滋阴养胃;胃热较甚而口干、舌红苔黄,加黄连15g~30g以清泻胃热;根据病情程度选择适合的药材重量再将所述的药材除生姜和大枣以外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炒干,再放太阳下晾晒,确保没有水分后放入研磨中磨成细末,将混合好的药材细末分别称取10g~25g为一份,将生姜和大枣以及称取好的药材细末放入锅中并加入两倍于药材细末重量的水通过水煎制剂后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制作过程,以下将举几个实施案例来加以说明。

实施案例1:选用上等药材,其中本发明的所需药材重量组分为:橘皮30g、竹茹30g、枇杷叶30g、半夏30g、生姜5~11片、人参15g、麦冬30g、赤茯苓30g、大枣3枚、甘草15g;还可以根据其他病症添加其他相应的药材,其组分为:兼胃阴不足而口干、舌红少苔,加石斛15g、麦冬30g以滋阴养胃;胃热较甚而口干、舌红苔黄,加黄连15g以清泻胃热;再通过加工处理后进行水煎制剂后服用,其加工处理流程为:将所述的药材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炒干,再放太阳下晾晒,确保没有水分后放入研磨中磨成细末,将混合好的药材细末分别称取10g为一份,将生姜和大枣以及称取好的药材细末放入锅中并加入两倍于药材细末重量的水通过水煎制剂后服用;以三天为期,一日两服服用后,根据此药物重量比例所制成的药剂对于轻度患者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对于中度以及重度患者效果欠佳。

实施案例2:选用上等药材,其中本发明的所需药材重量组分为:橘皮40g、竹茹40g、枇杷叶40g、半夏40g、生姜7片、人参20g、麦冬40g、赤茯苓40g、大枣5枚、甘草20g;还可以根据其他病症添加其他相应的药材,其组分为:兼胃阴不足而口干、舌红少苔,加石斛20g、麦冬40g以滋阴养胃;胃热较甚而口干、舌红苔黄,加黄连20g以清泻胃热;再通过加工处理后进行水煎制剂后服用,其加工处理流程为:将所述的药材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炒干,再放太阳下晾晒,确保没有水分后放入研磨中磨成细末,将混合好的药材细末分别称取15g为一份,将生姜和大枣以及称取好的药材细末放入锅中并加入两倍于药材细末重量的水通过水煎制剂后服用;以三天为期,一日两服服用后,根据此药物重量比例所制成的药剂对于轻度和中度患者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对于重度患者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欠佳。

实施案例3:选用上等药材,其中本发明的所需药材重量组分为:橘皮50g、竹茹50g、枇杷叶50g、半夏50g、生姜9片、人参25g、麦冬50g、赤茯苓50g、大枣7枚、甘草15g~30g;还可以根据其他病症添加其他相应的药材,其组分为:兼胃阴不足而口干、舌红少苔,加石斛25g、麦冬50g以滋阴养胃;胃热较甚而口干、舌红苔黄,加黄连25g以清泻胃热;再通过加工处理后进行水煎制剂后服用,其加工处理流程为:将所述的药材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炒干,再放太阳下晾晒,确保没有水分后放入研磨中磨成细末,将混合好的药材细末分别称取20g为一份,将生姜和大枣以及称取好的药材细末放入锅中并加入两倍于药材细末重量的水通过水煎制剂后服用;以三天为期,一日两服服用后,根据此药物重量比例所制成的药剂对于轻度和中度患者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对于重度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实施案例4:选用上等药材,其中本发明的所需药材重量组分为:橘皮60g、竹茹60g、枇杷叶60g、半夏60g、生姜11片、人参30g、麦冬60g、赤茯苓60g、大枣9枚、甘草30g;还可以根据其他病症添加其他相应的药材,其组分为:兼胃阴不足而口干、舌红少苔,加石斛30g、麦冬60g以滋阴养胃;胃热较甚而口干、舌红苔黄,加黄连30g以清泻胃热;再通过加工处理后进行水煎制剂后服用,其加工处理流程为:将所述的药材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炒干,再放太阳下晾晒,确保没有水分后放入研磨中磨成细末,将混合好的药材细末分别称取25g为一份,将生姜和大枣以及称取好的药材细末放入锅中并加入两倍于药材细末重量的水通过水煎制剂后服用;以三天为期,一日两服服用后,根据此药物重量比例所制成的药剂对于轻度和中度以及重度患者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以上实施案例说明本发明可以根据病患的病痛程度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重量比例进行研磨并水煎制剂后服用,具有较为灵活的特点,以上实施案例仅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详细说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以降逆止呃清热和胃的中药制剂的加工变形,在不改变本发明实质药材的基础上对各个药材重量的变化以及加工手段的改进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可以降逆止呃清热和胃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制剂领域。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胃虚有热而患有的口渴和干呕呃逆等不适症状的患者提供一种可以缓解和治疗以上不适症状的中药制剂,其主要药材重要组分包括:君药:橘皮、竹茹;臣药:枇杷叶、半夏、生姜、人参;佐药:麦冬、赤茯苓、大枣、甘草;并根据重量要求配制药材组分,经过研磨后水煎服用,并可以根据其他病症添加一些药材;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膈肌痉挛、妊娠频频泛呕及术后呃逆不止等疾病。

技术研发人员:邹明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瑞箭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19
技术公布日:2018.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