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8191发布日期:2018-08-31 19:47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软骨再生而在软骨下骨形成穿孔的微骨折术的穿孔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如下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在为了由于软骨缺损的软骨治疗而去除缺损的软骨之后,通过对软骨下骨形成穿孔而使该部分的骨髓泄露,从而使软骨再生,此时,实现骨片随穿孔一同被排出,使得由于穿孔而产生的骨片不会重新填充穿孔。



背景技术:

通常,关节软骨的损伤会因物理外伤所致的骨折以及多种形态的关节炎而发生,此时,软骨会渐渐地被磨损,导致软骨下部的骨部暴露,从而会引起疼痛和其他症状。

在体内会发生用于恢复关节软骨的自然反应(软骨因所形成的血管少且蛋白聚糖(proteoglycan)丰富的高密度的细胞外基质(ecm:extracellularmatrix),通过细胞移动的再生会受到限制),贯通软骨下骨(subchondral)的病变会形成朝向血管丰富的骨部的通道,从而来源于病变部位的骨和骨髓细胞会通过与血液一同形成的通道而喷出,从而形成血块,之后构成颗粒组织。

颗粒组织的深层部位重新构成软骨下骨的板,相反,上层部位会变成纤维软骨性组织。

该组织短时间内具有玻透明(hyaline)软骨组织的形状,但是其机械特征相比于透明软骨较弱,因此在物理环境下难以支撑,从而会存在外伤后的最初一年内发生衰退的问题。

只不过,未成熟的关节软骨中存在的厚的病变相比于成年人而言治愈得更好,并且对胎儿而言,即使不帮助也能在一个月之内完全治愈,因此,对软骨组织的自然恢复而言,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对关节软骨的损伤而言,组织工学可以被使用为,将可生存的细胞或诱导组织的再生的多样的因子移植到合适的支撑体。

针对关节软骨损伤的软骨下骨(subchondralbone)的微穿孔手术(microfracture)比起基于关节镜而形成软骨的其他技术而言具有优点。

如同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9-0005334号(2009.01.13),因使用高速运转的设备而发生的高热可能会导致骨部和周围软骨热坏死。

然而微穿孔手术会使用为了形成较小的针孔而制造的关节镜(cartilageawl)因此不会产生热,并且在软骨下骨仅形成最小限度的孔,从而能够构成用于连接骨髓和软骨损伤部位的通道。

此外,由于利用锥子,因此相比于钻具(drill)或者切削工具(burr)更容易调节,并且锥子的末端相对尖锐,因此能够根据所需要的点而制造孔。

相比于其他关节镜设备或者尖端,关节用穿孔设备还能够实现循环使用,因此还能够减少成本,并且由于微穿孔手术而产生的粗糙的表面还能够提高纤维型软骨的粘附性。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利用穿孔设备而在关节形成穿孔时,因穿孔手术而导致周围的软骨下骨被粉碎,并且被粉碎的骨片会在穿孔的内侧形成壁,从而存在阻碍内侧的骨髓成分排出到外部的问题。

由于这种结果,骨髓成分的外部喷出会受到阻碍,因此存在即使引导软骨组织的再生,也无法在损伤部位使组织充分再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对软骨下骨形成穿孔的穿孔尖部从主体部以预定角度弯曲形成,并且沿着穿孔尖部的内部长度方向而形成贯通孔,且沿着贯通孔的末端外周缘而形成刀片,从而穿孔尖部能够容易地对软骨下骨形成穿孔,并且使随着对软骨下骨形成穿孔而产生的骨片通过沿着穿孔尖部内部长度方向而形成的贯通孔而被收容,或者会被引导为从软骨下骨向外部脱离,因此会解决如现有技术的在穿孔内表面残留骨片的问题,从而有助于骨髓顺利地排出,进而使软骨的再生顺利地实现。

技术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包括:把手部,形成为圆筒形,供手术人员利用手而握持周围;主体部,一侧端与所述把手部的一侧连接;以及穿孔尖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端沿着外周方向弯曲而延伸形成,在内部沿长度方向形成有贯通孔,从而对软骨下骨进行穿孔。

在此,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穿孔尖部形成有沿所述贯通孔末端的周缘而钻入软骨下骨的刀片。

并且,根据本发明,还可以包括:针,沿着所述贯通孔而插入,并从贯通孔的一侧向另一侧插入,从而从贯通孔去除被收容于贯通孔的骨片。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具有如下的效果。

对软骨下骨形成穿孔的穿孔尖部从主体部以预定角度弯曲形成,并且沿着穿孔尖部的内部长度方向而形成贯通孔,且沿着贯通孔的末端外周缘而形成刀片,从而穿孔尖部能够容易地对软骨下骨形成穿孔,并且使通过对软骨下骨形成穿孔而产生的骨片通过沿着内部长度方向而形成的贯通孔而被收容,或者被引导而从软骨下骨向外部脱离,因此会解决如现有技术的在穿孔内表面残留骨片的问题,从而有助于骨髓顺利地排出,进而使软骨的再生顺利地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的构成的示例图。

图2是放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的穿孔尖的示例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的使用实施例的示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对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的穿孔尖使用针的状态的示例图。

最优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其中包括:把手部,形成为圆筒形,供手术人员利用手而握持周围;主体部,一侧端与所述把手部的一侧连接并具有预定的长度;以及穿孔尖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端延长形成,并以所述主体部为基准而弯曲预定角度,并将软骨下骨穿孔,据此,能够容易利用所述穿孔尖部将软骨下骨穿孔,且由于软骨下骨形成穿孔而产生的骨片通过沿着穿孔尖部的内部长度方向而形成的贯通孔而被收容于内部,或者被排出到外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优先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之前,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不能被限定为常用的或者词典上的含义而得到解释,基于发明人为了以最优的方法说明自身的发明而能够对术语的概念适当地给出定义的原则,应当以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解释上述术语或词。

因此,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图示的构成仅仅是本发明的最优选的实施例,其并不代表本发明的所有的技术思想,因此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还具有能够代替这些实施例和构成的等同的变形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的构成的示例图;图2是放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的穿孔尖的示例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的使用实施例的示例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对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的穿孔尖使用针的状态的示例图。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下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在为了由于软骨缺损的软骨治疗而去除缺损的软骨之后,在软骨下骨形成穿孔,以该部分的骨髓泄露而使软骨得到再生,此时,为了防止因穿孔而产生的骨片再次堵塞穿孔,使得骨片随着穿孔排出,若参照附图而进行观察则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地大致被划分为把手部10、主体部20和穿孔尖部30,首先,所述把手部10整体为圆筒形,从而手术人员利用手而握持其周围。

若对所述把手部10进行更具体的观察,则如同一般的手工具的把手,整体构成为圆筒形,其一端形成为圆形,并且沿着外周面,多个槽11沿长度方向而以预定间距相隔而形成。

此时形成的槽11在手术人员握持把手部10时增加摩擦力而防止滑动,并使操作变得容易。

并且,在所述把手部10的另一端连接有主体部20的一侧端。

所述主体部20为了卫生而利用不锈钢构成,并优选地构成具有预定长度的棒形状。

所述穿孔尖部30从与连接于所述把手部10的主体部20的一侧端相向的所述主体部20的另一侧端延伸而形成,并且以所述主体部20为基准而朝某一方向偏向地弯曲预定角度而形成,从而对软骨下骨进行穿孔。

所述穿孔尖部30的弯曲角度并不局限于某一角度,根据所使用的用途,可以形成为多样的形状。

此时,在所述穿孔尖部30的表面可以形成有能够确认穿孔深度的刻度,并且在所述穿孔尖部30的内部,沿长度方向而形成有贯通孔31,并且沿所述贯通孔31末端的周缘而形成刀片32。

因此,在利用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而在软骨下骨形成穿孔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所述穿孔尖部30便于对软骨下骨进行穿孔,并且因软骨下骨被穿孔而生成的骨片通过沿穿孔尖部30的内部长度方向形成的贯通孔31而被排出到外部。

通过形成上述的贯通孔31的穿孔尖部30的穿孔,位于软骨下骨下部的骨髓的排出能够顺利地实现,从而能够顺利地实现软骨的再生。

并且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微骨折手术的穿孔设备的另一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如图4所示的针40,从而所述针40会从所述贯通孔31的一侧向另一侧插入,并在对软骨下骨进行穿孔时将收容于贯通孔31的骨片推向所述针40的末端,以使其向外部排出,据此从贯通孔31去除骨片。

本发明将附图中图示的实施例作为参考而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只要是本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水平的人员,则将会理解能够从此而实现多样的变形以及与此等同的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应当根据权利要求书的技术思想而被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