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模型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0199发布日期:2018-11-09 17:47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体模型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具,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人体模型按摩床。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床、枕头,大部分为平面设计,当人躺在平板床上时,由于脊梁会向下弯曲,睡久了腰部会觉得不舒服,因为腰部关节也会随着走位,另外,睡觉有时会侧偏引起颈椎关节走位,时间久了引发颈椎痛。普通床没有弹跳按摩穴位的功能,不能促进血液流动及循环,没有起到保健按摩穴位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模型按摩床,通过将床垫上表面与人体头部、手臂、背部、腰部、屁股、大腿、小腿相吻合的凹形曲面,增加人体与床垫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人体单位面积受力,可使得人躺在床上时,所有关节都受到床的支撑,减少腰椎痛和颈椎痛,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提高舒适度,增强体验感,同时床在前后摆动时,凹形曲面内设有按摩软球,软球可以对人体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人体模型按摩床,包括床垫、床架、床脚,所述床垫上设有贯穿床垫上下面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固定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顶端设置有半球形的软球,通过旋转螺杆高度使得多个软球组合形成人形背面支撑区域,所述人形背面支撑区域包括头部后面支撑区域、背部支撑区域、手臂背面支撑区域、腰部支撑区域、屁股支撑区域、大腿背面支撑区域和小腿背面支撑区域,所述背部支撑区域为与人体后背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手臂背面支撑区域为与人体手臂背面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腰部支撑区域为与人体腰部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屁股支撑区域为与人体屁股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大腿背面支撑区域为与人体大腿背面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小腿背面支撑区域为与人体小腿背面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头部支撑区域为与人体后脑勺相吻合的凹形曲面。

进一步说明,通过旋转所述螺杆高度还使得多个软球组合形成人形正面支撑区域,所述人形正面支撑区域包括胸部支撑区域、手臂正面支撑区域、腹部支撑区域、大腿正面支撑区域、小腿正面支撑区域和头部前面支撑区域,所述胸部支撑区域为与人体胸部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手臂正面支撑区域为与人体手臂正面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腹部支撑区域为与人体腹部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大腿正面支撑区域为与人体大腿正面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小腿正面支撑区域为与人体小腿正面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所述头部前面支撑区域为与人体头部前额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穴位按摩机构,所述穴位按摩机构包括转动机构和按摩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床垫下方的第四轴承、两端与第四轴承连接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与连接的第一发电机、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上的多个凸轮,所述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凸轮上方气门杆,所述气门杆的杆部套设有气门导管,气门导管套设有气门弹簧,所述气门弹簧长于气门导管,所述气门弹簧上端设有气门座,所述气门弹簧下端设有气门锁片,所述床垫对应气门杆顶部设有贯穿床垫上下面的第二通孔,所述气门杆的顶部可穿过第二通孔,当人躺在所述人形背面支撑区域或人形正面支撑区域时,所述第二通孔对应人体穴位,所述气门杆向上运动可与人体穴位接触。

进一步说明,所述床架与床垫之间设置有朝床架长度方向来回滚动的4个以上滚轮,所述滚轮分布在床架上表面两侧边缘处,所述床架底部固定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连接有一根与床架宽度方向平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连接固定在床架上的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轴局部成“n”形凸出设计,在所述转动轴凸出部活动套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通过连接杆与安装在床垫底部的第二轴承连接。

进一步说明,所述螺杆和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均采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说明,所述床垫边缘设有用于将床垫抠起抠手位。

进一步说明,所述床脚与床架固定连接,所述床脚为4个。

进一步说明,所述人形背面支撑区域上设置有人体模型软胶垫。

进一步说明,所述人形正面支撑区域上设置有人体模型软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床垫上表面与人体头部、手臂、背部、腰部、屁股、大腿、小腿相吻合的凹形曲面,增加人体与床垫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人体单位面积受力,可使得人躺在床上时,所有关节都收到床的支撑,减少颈椎痛,提高舒适度,增强体验感,同时床在前后摆动时,凹形曲面内设有按摩软球,软球可以对人体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图1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人体模型按摩床设有人形背面支撑区域和人形正面支撑区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面示意图。

图3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人体模型按摩床水平摇摆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人体模型按摩床下方安装穴位按摩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人体模型按摩床按摩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人体模型按摩床穴位按摩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人体模型按摩床软球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床垫2-枕头3-人形背面支撑区域31-背部支撑区域32-手臂背面支撑区域33-腰部支撑区域34-屁股支撑区域35-大腿背面支撑区域36-小腿背面支撑区域37-头部后面支撑区域41-第一螺母42-螺杆43-第二螺母44-软球51-第四轴承52-第一电动机53-凸轮6-按摩机构61-气门杆62-气门座63-气门导管64-气门弹簧65-气门锁片7-抠手位8-床脚9-人形正面支撑区域91-胸部支撑区域92-腹部支撑区域93-手臂正面支撑区域94-大腿正面支撑区域95-小腿正面支撑区域96-头部前面支撑区域10-床架11-第二电动机12-第二转动轴13-第一轴承14-第三轴承15-第二轴承16-连接杆18-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人体模型按摩床,包括床垫1、床架10、床脚8,床垫1上设有贯穿床垫1上下面的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有第一螺母41,第一螺母41螺纹连接有螺杆42,螺杆42顶端设置有半球形的软球44,通过旋转螺杆42高度使得多个软球44组合形成人形背面支撑区域3,人形背面支撑区域3包括头部后面支撑区域37、背部支撑区域31、手臂背面支撑区域32、腰部支撑区域33、屁股支撑区域34、大腿背面支撑区域35和小腿背面支撑区域36,背部支撑区域31为与人体后背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手臂背面支撑区域32为与人体手臂背面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腰部支撑区域33为与人体腰部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屁股支撑区域34为与人体屁股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大腿背面支撑区域35为与人体大腿背面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小腿背面支撑区域36为与人体小腿背面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头部支撑区域37为与人体后脑勺相吻合的凹形曲面。通过将床垫1上表面设置成与人体头部、背部、腰部、屁股、大腿、手臂和小腿相吻合的凹形曲面,可使得人躺在床上时,增加人体与床垫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人体单位面积受力,提高舒适度,增强体验感。螺杆42高度可以调节,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和特点去调整螺杆42的高度使得软球44的高度改变,也可以将床垫1上表面调整成平面,满足肥胖、瘦小或高矮等不同人群需求。特别是,腰部支撑区域33的设计可以护腰,减少腰部变形,例如减少腰椎盘突出等疾病问题发生。进一步,软球44还可以软胶或海绵等软性材料替代,可以使得睡觉时更舒服。人形背面支撑区域3的尺寸可以根据不同的人设计不同,例如有大人的尺寸,有儿童的尺寸。人形背面支撑区域3上设置有人体模型软胶垫,增加舒适度。

本实施例的人体模型按摩床,请参考图4至图7,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通过旋转螺杆42高度还使得多个软球44组合形成人形正面支撑区域9,人形正面支撑区域9包括胸部支撑区域91、手臂正面支撑区域93、腹部支撑区域92、大腿正面支撑区域94、小腿正面支撑区域95和头部前面支撑区域96,胸部支撑区域91为与人体胸部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手臂正面支撑区域93为与人体手臂正面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腹部支撑区域92为与人体腹部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大腿正面支撑区域94为与人体大腿正面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小腿正面支撑区域95为与人体小腿正面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头部前面支撑区域96为与人体头部前额匹配吻合的凹形曲面。采用以上结构设计,当然趴在人形正面支撑区域9时,增加人体与床垫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人体单位面积受力,提高舒适度,增强体验感。人形正面支撑区域9上设置有人体模型软胶垫,增加舒适度。

本实施例的人体模型按摩床,请参考图4至图7,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还包括穴位按摩机构,穴位按摩机构包括转动机构和按摩机构6,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床垫下方的第四轴承51、两端与第四轴承连接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与连接的第一发电机52、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上的多个凸轮53,按摩机构6包括设置在凸轮53上方气门杆61,气门杆61的杆部套设有气门导管63,气门导管63外套设有气门弹簧64,气门弹簧64长于气门导管63,气门弹簧64上端设有气门座62,气门弹簧64下端设有气门锁片65,床垫1对应气门杆61顶部设有贯穿床垫1上下面的第二通孔,气门杆61的顶部可穿过第二通孔,当人躺在人形背面支撑区域3时或人形正面支撑区域9时,第二通孔对应人体穴位,气门杆61向上运动可与人体穴位接触。启动第一电动机52,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转动带动气门杆61上下运动,气门杆61在气门弹簧64与气门导管63的组合弹力作用穿过床垫1的第二通孔,作用于人体穴位,从而实现按摩功能。优选的,螺杆42和第一螺母41、第二螺母43均采用塑料制成。

本实施例的人体模型按摩床,请参考图1至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床架10与床垫1之间设置有朝床架10长度方向来回滚动的4个以上滚轮18,滚轮18分布在床架10上表面两侧边缘处,床架10底部固定有第二电动机11,第二电动机11连接有一根与床架10宽度方向平行转动轴12,转动轴12的两端连接固定在床架10上的第一轴承13,转动轴12局部成“n”形凸出设计,在转动轴11凸出部活动套有第三轴承14,第三轴承14通过连接杆16与安装在床垫1底部的第二轴承15连接。当第二电动机11启动时,带动转动轴12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轴承14转动,床架10随着第三轴承14在连接杆16的作用下,向床的长度方向来回摆动。人躺在床垫1上,床摇动时,人体与床垫1软球之间产生摩擦力,使得人体感受挤压的效果,从而使得人体更舒适。使得全身血液流动及循环,对常年躺床上的病患者有康复治疗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人体模型按摩床,请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床垫1边缘设有用于将床垫1抠起抠手位7。设计抠手位7可方便更换床垫1。床脚8与床架10固定连接,床脚8为4个,稳定。

进一步的,第一电动机52、第二电动机11可以与电脑连接,通过电脑设置相关运行程序进行控制第一电动机52、第二电动机11转动频率和时间。

本发明人体按摩床在第一电动机52作用下水平摇摆,在第二电动机52作用下带动气门杆61对穴位或微胀部位进行保健按摩,凹形曲面内的按摩软球44对人体进行按摩,促进全市血液流动及循环,对微胀部位和瘫痪患者有康复作用。

以上是对本发明人体模型按摩床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发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