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4120发布日期:2018-11-17 00:4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体内阴阳平衡和气血畅达协调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的反应。传统中医认为,外感四时邪气、七情不和及饮食不调等均可使气血紊乱,脏腑功能障碍和阴阳平衡失调等而引起发热。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发热是一个症状,是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理现象,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代偿性反应,但若体温较高且持久发热,一般会可引起头痛、失眠、全身不适甚至惊厥昏迷,另外超高热或持续发热还可导致永久性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由于发热而死亡的人数在200万以上,其治疗的费用更是高达几十亿元。因此,及时应用并及时快速的对症治疗和进行退热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用于解热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解热抗炎药,这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大量研究资料证实,传统中医中药在解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能有效调节全身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治愈疾病,另外中药解热具有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中药处方用药原则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科学筛选制备工艺,所得中药糖浆制剂具有良好的解热和保健作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葛根的乙醇提取物1-3份、酒黄芩2-5份、黄连1-3份、山银花3-6份、洛神花3-5份、山麦冬3-6份、连翘2-5份、川贝母1-2份、酒大黄1-3份、甘草5-8份和薄荷脑0.02-0.1份。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葛根的乙醇提取物2份、酒黄芩3份、黄连2份、山银花5份、洛神花4份、山麦冬5份、连翘4份、川贝母2份、酒大黄2份、甘草6份和薄荷脑0.05份。

优选的,所述葛根乙醇提取物为葛根30%乙醇提取物,是将葛根用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溶剂浸渍24h,再以1-3mL/min的速率渗漉,静置24h后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比为1:1后进行喷雾干燥,收集喷雾干燥粉末即为葛根乙醇提取物。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S1:取除薄荷脑和葛根乙醇提取物外的处方相应重量比例的原料,加入上述原料总重量6-10倍量的水浸泡40min,煎煮2-3次,每次1-2h,过滤并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至药液比为1:1-1:2后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浓度为30%-50%,静置24-36h后回收乙醇,再浓缩至药液比为1:1得到浓缩液;

步骤S2:将葛根用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溶剂浸渍24h,再以1-3mL/min的速率渗漉,静置24h后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比为1:1后进行喷雾干燥,收集喷雾干燥粉末即为葛根乙醇提取物;

步骤S3:在步骤S1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处方相应重量比例的葛根乙醇提取物和薄荷脑,再加入辅料蔗糖或低聚果糖制备质量浓度为20%-40%的糖浆,然后混合均匀即得中药糖浆制剂。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步骤S1:取除薄荷脑和葛根乙醇提取物外的处方相应重量比例的原料,加入上述原料总重量8倍量的水浸泡40min,煎煮2次,每次1.5h,过滤并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至药液比为1:2后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浓度为40%,静置24h后回收乙醇,再浓缩至药液比为1:1得到浓缩液;

步骤S2:将葛根用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溶剂浸渍24h,再以2mL/min的速率渗漉,静置24h后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比为1:1后进行喷雾干燥,收集喷雾干燥粉末即为葛根乙醇提取物;

步骤S3:在步骤S1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处方相应重量比例的葛根乙醇提取物和薄荷脑,再加入辅料蔗糖制备质量浓度为30%的糖浆,然后混合均匀即得中药糖浆制剂。

本发明方剂主要的中草药根据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分析,药性及药理作用如下: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肺经。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芩:黄芩原药材采用酒炙方法制得。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山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洛神花:酸,凉。归肾经。敛肺止咳,降血压,解酒。主肺虚咳嗽,高血压,醉酒。

山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

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酒大黄:黄芩原药材采用酒炙方法制得。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衅,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薄荷脑: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中药处方用药原则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按照现代药物制剂工艺制备的中药糖浆制剂,具有用药方便、患者依从性高等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解热和保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处方吸水率测定结果曲线;

图2为大鼠解热作用实验结果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中药组合物配制处方]

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葛根乙醇提取物1-3份、酒黄芩2-5份、黄连1-3份、山银花3-6份、洛神花3-5份、山麦冬3-6份、连翘2-5份、川贝母1-2份、酒大黄1-3份、甘草5-8份和薄荷脑0.02-0.1份。

最佳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葛根乙醇提取物2份、酒黄芩3份、黄连2份、山银花5份、洛神花4份、山麦冬5份、连翘4份、川贝母2份、酒大黄2份、甘草6份和薄荷脑0.05份。

所述葛根乙醇提取物为葛根的30%乙醇提取物,是将葛根用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溶剂浸渍24h,再以1-3mL/min的速率渗漉,静置24h后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比为1:1后进行喷雾干燥,收集喷雾干燥粉末即为葛根乙醇提取物。

[制备工艺]

1.处方吸水率的测定

取除薄荷脑和葛根乙醇提取物外的处方相应重量比例的原料9份,分别放入烧杯中,加入1000mL水,分别浸泡0、10、20、30、40、50、60、90、120min,在相应的时间点后取出药材,测定吸水率,结果见图1,故最佳浸泡时间为40min。

2.制备工艺的筛选

如表1,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主要考察加水量、煎煮次数和醇沉浓度,并以黄芩苷含量、小檗碱含量和干膏重为加权指标来考察这三个因素对制剂工艺的影响,采用表2中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

表1水提取工艺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表2制备工艺综合直观分析

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中黄芩含量测定方法建立,具体测定方法如下:采用Waters e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489紫外检测器,岛津Wonda Sil C18色谱柱(4.6×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wt%磷酸水溶液(体积比25:75);柱温:30℃;流速:1.0mL/min;进样:20μL;检测波长:280nm。取样品溶液和黄芩苷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20μL,采用外标法进行含量测定。

小檗碱的含量测定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中黄连含量测定方法建立,具体测定方法如下:采用安捷伦Agilent1100-UV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迪马DiamonsilTM(钻石)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65:35,每100ml中加十二烷基硫酸钠0.6g,再以甲酸调节pH值为3.5),检测波长:350nm,流速:1.0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取样品溶液和小檗碱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10μL,采用外标法进行含量测定。

干膏重为取样品浓缩液10mL,在105℃下烘干所得的干膏重量。

制备工艺结果实验结果见表2,由表可知,

各因素影响大小次序为煎煮次数>加水量>醇沉浓度,醇沉浓度影响较小,此外煎煮次数2次与3次差别不大,加水量8倍与10倍差别不大,故最佳制剂工艺为即煎煮2次,每次加8倍的水,醇沉体积浓度为40%。

3.辅料筛选

分别以可溶性淀粉、蔗糖、低聚果糖和果糖二磷酸钠作为辅料,制备质量浓度为20%-40%的糖浆,并分别从糖浆剂外观、粘稠度和口感等方面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见表3,可溶性淀粉和果糖二磷酸钠为辅料的剂型口感较差,蔗糖和低聚果糖为辅料的剂型较好,制备质量浓度为20%-40%,最佳配比为制备蔗糖质量浓度为30%的糖浆。

表3辅料筛选结果(评价:0-5分,0分最差,5分最好)

4.制备工艺总结

采用单因素实验堆煎煮时间(1h、1.5h和2h)、浓缩药液比(1:1、1:1.5和1:2)、醇沉静置时间(24h和36h)、葛根提取工艺(1mL/min、2mL/min和3mL/min)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制备工艺为:取除薄荷脑和葛根乙醇提取物外的处方相应重量比例的原料,加入上述原料总重量6-10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1-2h,过滤并合并滤液,浓缩至药液比为1:1-1:2后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浓度为30%-50%,静置24-36h后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比为1:1,得到浓缩液;取葛根,用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作溶剂,浸渍24h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率缓缓渗漉,静置24h后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比为1:1后进行喷雾干燥,收集喷雾干燥粉末即为葛根乙醇提取物;在浓缩液中加入处方相应重量比例的葛根乙醇提取物和薄荷脑,加入适量辅料(蔗糖、低聚果糖),制备质量浓度为20%-40%的糖浆,然后混合均匀即得中药糖浆制剂。

最佳制备工艺为:取除薄荷脑和葛根乙醇提取物外的处方相应重量比例的原料,加入上述原料总重量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过滤并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至药液比为1:2后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浓度为40%,静置24h后回收乙醇,再浓缩至药液比为1:1得到浓缩液;将葛根用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溶剂浸渍24h,再以2mL/min的速率渗漉,静置24h后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比为1:1后进行喷雾干燥,收集喷雾干燥粉末即为葛根乙醇提取物;在浓缩液中加入处方相应重量比例的葛根乙醇提取物和薄荷脑,再加入辅料蔗糖制备质量浓度为30%的糖浆,然后混合均匀即得中药糖浆制剂。

[药效测定]

1.大鼠解热作用的药效实验

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适应性预饲养一周。一周后,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发热模型组(6只)、阳性药组(6只)和中药糖浆剂组(6只)。

实验前连续3天测量大鼠肛温,每日2次,使其适应。正常大鼠体温范围为36.6-38.0℃,单次体温>38.0℃或3次肛温波动>0.3℃的大鼠淘汰,不纳入实验组。实验前12h禁食不禁水,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10wt%酵母混悬液10mL/kg,正常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10mL/kg的生理盐水。造模后每小时测量体温一次,连续5次,体温较基础体温升高0.8℃上的大鼠为造模成功并给药和开始计时,空白对照组和发热模型组灌胃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药组按150mg/kg给予阿司匹林,中药糖浆制剂组按3.0mL/kg,给药后每隔1小时测定体温,实验结果见图2。

由表2可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造模成功;与发热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中药糖浆剂组在给药1h后体温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本发明制得的中药糖浆制剂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

2.自愿者药效实验

3名自愿者感冒发烧后服用本糖浆剂:其中,男2名,女1名,年龄32-58岁,体温37.9-39.0℃,分别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糖浆制剂后,1名男性自愿者1天内退热,另外两名自愿者2天后退热。因此,本发明的中药糖浆制剂对发热症疗效良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可以作为潜在的解热的药物和保健制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