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流速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7767发布日期:2019-01-19 00:0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流流速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引流流速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后会伴随有出血的发生,这就需要对出血进行引流,传统的引流管无法测速,术后须频繁的查看引流量来大致估算引流速度,甚至有些危重病人须每十五分钟查看一次引流量,给本身很繁忙的护理工作产生很大压力。

在心胸外科大手术后如有活动出血,引流速度>200ml/h,并且持续3小时以上就得立刻开胸止血,不然患者很容易发生失血性休克而造成生命危险,因传统引流管无法测速这个缺点,临床上术后大出血不能及时发现而造成患者死亡并不少见。

在普外科和泌尿外科方面,肝胆手术及肾脏手术发生术后大出血的概率也相对比较大,并且腹腔和后腹膜空间大,一般大出血早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生也可导致患者死亡。在骨科上,由于骨科是血栓并发症的高发科室,目前比较流行给予髋、膝关节置换病人氨甲环酸(txa)序贯抗凝治疗方法来减少术后的出血量和血栓风险。一般术中予以txa后,开始第一次抗凝的时间应该根据引流量决定,一般认为术后6小时后,每小时引流量小于30ml时首次进行,最迟不超过12h。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都是粗略的计算或者根据经验决定术后第一次给药时间,这样很难达到txa序贯抗凝的最好疗效。

几乎所有的外科科室都需要精确监测术后出血及指导抗凝治疗时机等,因此,引流流速监测装置的研究对防止严重并发症,提高医疗的安全性具有的意义。

cn206026754u公开了一种可测速引流装置,包括支架、浮子流量计和引流装置,支架包括卡座、卡钳和立柱,卡座和卡钳分别固装在立柱上,浮子流量计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架上,浮子流量计通过引流管与引流装置连接,该引流装置可以准确监测引流流速。

cn206026755u公开了一种可监控流速的引流装置,包括支架、浮子流量计、引流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浮子流量计通过引流管分别与人体和引流装置连通,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架的一侧,并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控制器固装在支架的另一侧,控制器与pc机连接,其内通过霍尔传感器、单片机系统、报警器和地址码等实现了多点远程报警监控。

但是,二者公开的流速监测装置的浮子流量计均与引流液接触,属于一次性产品,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成本,因此引流结束后,浮子流量计和引流装置均将作为医疗废料处理,增加了医疗垃圾处理成本,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循环利用率高、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减少资源浪费的引流流速监测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流流速监测装置,包括一次性滴壶、红外传感器支架和控制器,所述的红外传感器支架包括安装架和安装架上的卡钳,所述一次性滴壶通过卡钳与所述的红外传感器支架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支架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一次性滴壶包括第一滴壶和第二滴壶,所述第一滴壶内设置固定量程的量杯,所述第一滴壶的出口与第二滴壶的入口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上设置不少于一组的卡钳。

优选地,所述卡钳内侧装有第一红外传感器和/或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的第一红外传感器用来监测第一滴壶入口液滴数,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用来监测第二滴壶入口液滴数,所述的红外传感器支架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第一红外传感器和/或第二红外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光电管和相对应的红外接收光电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滴壶和第二滴壶之间设置连通通道。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量杯上方设置滤网。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滴壶和第二滴壶的上部设凹形环,所述的凹形环的宽度与所述卡钳的宽度相同。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量杯下端的排液口与第二滴壶上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的排液口下部设阀门。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引流流速监测装置在监测术后出血和/或指导抗凝治疗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引流流速监测装置可以实现流速的自动监测,自动预警的功能,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采用的红外传感器支架不与引流液接触,可以循环利用,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损耗,降低了医疗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

(2)本发明的引流流速监测装置通过设置阀门,可以重复计量引流液流量,增加了一次性滴壶的使用频率,降低了医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引流流速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红外传感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次性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次性滴壶,101、第一滴壶,102、第二滴壶,103、连通通道,104、第一入口,105、第二入口,106、第一出口,107、第二出口,108、量杯,109、滤网,110、凹形环,111、排液口,112、阀门,113、进液口,2、红外传感器支架,201、安装架,202、卡钳,203、第一红外光电管,204、第二红外光电管,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流流速监测装置,包括一次性滴壶1、红外传感器支架2和控制器3,所述的红外传感器支架1包括安装架201和安装架201上的卡钳202,所述一次性滴壶1通过卡钳202与所述的红外传感器支架2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支架2与控制器3连接。

所述的一次性滴壶1、红外传感器支架2和控制器3采用分体设计。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201上设置不少于一组的卡钳202。

优选地,所述卡钳202内侧装有第一红外传感器203和/或第二红外传感器204,所述的第一红外传感器203和/或第二红外传感器204包括红外发射光电管和相对应的红外接收光电管,所述的第一红外传感器用来监测第一滴壶入口液滴数,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用来监测第二滴壶入口液滴数,所述的红外传感器支架2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203和第二红外传感器204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当红外传感器监测到滴壶的流速大于控制器预设的最高流速时,控制器报警,当红外传感器监测到滴壶的流速小于控制器预设的最低流速时,控制器报警,通过控制器与红外传感器的连接,实现了自动预警功能,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的提高了监测术后出血和/或指导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同时减少了引流液与引流流速监测装置的接触部件,减少了一次性耗材产生,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减少了资源浪费。

优选地,所述的一次性滴壶1包括第一滴壶101和第二滴壶102,所述第一滴壶101内设置固定量程的量杯108,用来计量引流液的体积,所述第一滴壶101的第一出口106与第二滴壶的第二入口105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滴壶101和第二滴壶102之间设置连通通道103,用于平衡第一滴壶与第二滴壶之间的压力,使液体顺利滴下,保证引流过程的通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量杯108上方设置滤网109。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滴壶101和第二滴壶102的上部设凹形环110,所述的凹形环110的宽度与所述卡钳202的宽度相同,通过凹形环与卡钳配合,使一次性滴壶与红外传感器支架连接牢固,提高流速检测的准确性,同时使一次性滴壶的更换更加方便快捷。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量杯108下端的排液口111与第二滴壶102上部的进液口113连接,所述的量杯排液口111下部设阀门112,用来控制量杯中液体的释放,重新计量引流液流量,增加了一次性滴壶的使用频率,降低了医疗成本,减少了医疗垃圾的产生。

本发明的上述引流流速监测装置可应用于监测术后出血和/或指导抗凝治疗等医疗领域中。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