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源装置、针灸仪和针灸仪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37846发布日期:2018-12-19 06:4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冲击波源装置、针灸仪和针灸仪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击波源装置、针灸仪和针灸仪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有技术的针灸虽然创伤很小,但仍为有创治疗,有创治疗需要医护人员承担一定的消毒工作,也给病人带来了一定的创伤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波源装置、针灸仪和针灸仪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针灸为有创治疗的技术问题,以实现无创针灸。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击波源装置,应用于针灸仪,包括:截面为弧形的反射体、置于所述反射体内的液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反射体底部并浸泡在所述液体中的电磁筒;

所述电磁筒用于在控制脉冲的作用下输出电磁波;

所述液体用于与所述电磁波作用以形成冲击波;

所述反射体用于将所述冲击波聚焦至预设焦点位置,并在所述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针灸仪,包括: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输出控制脉冲;

第一方面所述的冲击波源装置,所述冲击波源装置用于在所述控制脉冲的作用下向预设焦点位置输出冲击波,并在所述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针灸仪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控制装置向冲击波源装置输出控制脉冲;

控制所述冲击波源装置在所述控制脉冲的作用下向预设焦点位置输出冲击波,并在所述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冲击波源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截面为弧形的反射体、置于反射体内的液体,以及设置于反射体底部并浸泡在液体中的电磁筒;电磁筒用于在控制脉冲的作用下输出电磁波;液体用于与电磁波作用以形成冲击波;反射体用于将冲击波聚焦至预设焦点位置,并在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预设焦点位置相当于针灸针的针尖,该冲击波源装置使用时,预设焦点位置与人体作用即可达到针法的作用,聚焦区域与人体的作用即可达到灸法的作用,从而使针法与灸法完美结合。由于冲击波无形无色,产生于体外,能轻易透入体内,因此是一种无创伤的针灸效果,更能让患者接受治疗,同时还能省去针体消毒的步骤,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波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波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反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反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反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水囊状态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水囊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针灸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又一针灸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又一针灸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又一针灸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针灸仪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针灸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但近代,针灸的概念主要突出的是针法,灸法则处于较弱的地位。

有关研究表明,针灸可治疗的病种涵盖16类病谱、计461个病种之多。对于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精神和行为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针灸的治疗效果尤为突出。对于多种难治性疾病、原因不明性疾病、体质性疾病与心因性疾病,针灸可成为有力的治疗和辅助治疗手段。针灸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传统中医针灸治病原理一般认为:

1、调和阴阳: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针灸的治疗作用首先在于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现代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也已经充分证明,针灸对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为明显。一般说对于亢进的、兴奋的,痉挛状态的组织器官有抑制作用,而对于虚弱的、抑制的、弛缓的组织器官有兴奋作用。这种调节是良性的、双向性的。这就是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如果将组织器官的病理失调与阴阳理论联系起来,均可用阴阳解释,所以说针灸调节了病理性失调,也就是调节阴阳的失调。

2、扶正祛邪

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针灸的补虚泻实,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灸法,如艾灸多用于补虚,刺血多用于泻实;二是针刺手法,古今医家已总结出多种补泻手法;三是腧穴配伍,长期大量临床经验,不少腧穴其补泻作用各异,如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现代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而这种作用与中医的“扶正祛邪”相似。

3、疏通经络

针灸通过穴位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止痛,更是通经络、疏闭阻的结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德国科学家发明了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随后冲击波逐渐被人们发现可以用来治疗软组织损伤、治疗疼痛、心血管疾病、治疗骨不连、股骨头坏死,以及功能性失调如男性性功能勃起障碍、小便失禁等多种疾病。冲击波治疗的这些疾病原理:一般认为是:

1、冲击波的机械应力效应:冲击波进入人体,当介质不同,如软组织成分不同,细胞之间结构不同,软组织与骨组织之间成分和密度差异,均会在界面产生不同物质的机械应力效应,表现为对组织细胞的拉张和压力作用,从而引起组织间的松解和细胞结构的变化,进而加速毛细血管微循环,增加细胞吸氧功能等而引起生理变化,达到治疗目的。

2、冲击波应力的压电效应:人体组织间存在着是电位差,因而存在着压电效应。冲击波机械应力的作用会引起电位变化,尤其对骨组织较明显,电位变化刺激和活化了骨组织细胞,从而加快新骨的生成和愈合。这是冲击波为什么能治疗骨不连病症的可能原因之一。

3、冲击波的空化效应:冲击波在传送路径中,介质含有大量的微小气泡。气泡在冲击波应力作用下,会以极高速度膨化。病灶范围内大量微小气泡的空化效应,是打通生理性关闭的微血管和松解关节软组织粘连的有利因素之一,也是改善微循环系统和增强血红细胞吸氧功能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冲击波治疗多种疾病的机理,尽管有多种说法和推断,但结果离不开冲击波改善了病灶组织毛细血管微循环、疏通筋络、修复神经系统、刺激末梢神经生长、消炎止痛等作用,以及能够激活、转化和调遣体内自体干细胞参与靶器官或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而这些效果,许多正是传统针灸法才能起到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以冲击波实现针灸功能,为此提出一种冲击波源装置、针灸仪和针灸仪控制方法,下面先对冲击波源装置作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冲击波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通过冲击波实现针灸的效果的情况。如图1所示,该冲击波源装置应用于针灸仪,包括:截面为弧形的反射体201、置于反射体201内的液体302,以及设置于反射体201底部并浸泡在液体302中的电磁筒10;电磁筒10用于在控制脉冲的作用下输出电磁波;液体302用于与电磁波作用以形成冲击波;反射体201用于将冲击波聚焦至预设焦点位置,并在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

如图1和图2所示,电磁筒10包括绝缘骨架101,以及缠绕于绝缘骨架101上的镀有金属薄膜103的线圈102;线圈102使用漆包线或其它绝缘材料包裹的线圈线缆。为了提高电磁筒的安全性,线圈102线缆与金属薄膜103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104,用于加强绝缘作用。电磁筒10还包括外壳401,以及设于外壳401内部的接头支架402,绝缘骨架101与接头支架402通过第一接线端子4031和第二接线端子4032固定,接头支架402具体设于反射体201内部的下方,用于固定穿过反射体201底部的电磁筒10的绝缘骨架101。

反射体的可选实施方式为,反射体201的截面为椭圆的狭形端,电磁筒固定于狭形端的底部,以提高反射体201的反射效果和聚焦效果。

如图3a、图3b、图3c所示,反射体的可选实施方式为,假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取过预设焦点位置01与y轴平行的o1和o2连线作为中心轴,可以理解的是,中心轴垂直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当抛物线绕中心轴旋转360°就得到了该方程的抛物体,也就是冲击波源装置的反射体201。电磁筒的绝缘骨架101固定于反射体201中心轴的底部,电磁筒向周围发出的电磁波,电磁波与液体作用生成的冲击波与反射体201的中心轴垂直,冲击波与反射体201的侧壁作用,反射体201将冲击波聚焦至预设焦点位置01,并在预设焦点位置01的邻域形成聚焦区域02。电磁筒10通过螺栓或自带螺纹等方式固定在反射体201底部,并使电磁筒10中心与反射体201中心重合。为了提高电磁筒10与反射体201的密封效果,防止液体漏出,电磁筒10与反射体20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04。抛物线方程为y2=2px,当p=70时,焦距l=40mm,当取p=100时,焦距l=60mm;当取p=120时,焦距l=70mm;如此类推,取不同的p值,可以得到不同的焦距。可以理解的是,预设焦点位置和聚焦区域的能量,以及聚焦区域的大小均与电磁筒发出的冲击波能量有关,而冲击波能量可以通过控制脉冲进行调节,因此预设焦点位置与聚焦区域具有可调节能量的脉冲式冲击波能量,这股脉冲式冲击波能量就起到针和灸的作用。

由于很多位置的穴位分布较密,穴位点又很小,因此冲击波源装置的反射体口径必须尽可能地小,聚焦区域也应该较小。对于利用抛物面反射进行聚焦的冲击波源装置,聚焦区域的长度与焦距有关,纵向一般小于焦距的长度,形状以预设焦点位置为中心上下基本对称,预设焦点位置处最窄。聚焦区域的起端和末端最宽,形状呈细长的纺锤形。如图3a、图3b和图3c所示。本实施例的反射体201的开口直径范围优选为50-120mm;反射体201的开口至预设焦点位置01的焦距范围优选为20-120mm;预设焦点位置01的冲击波直径小于10mm。

如图1、图4a和图4b所示,该反射体包括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包括水囊301和循环口3031、3032,水囊301用于密封反射体201开口,且水囊301与反射体201之间充盈有液体302,液体302与线圈102所输出的电磁波作用以形成冲击波,同时液体302还能够对线圈102进行散热降温。循环口3031、3032开设于反射体201的底部,循环口3031、3032用于循环机构实现液体302的循环,以使液体302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水囊301由弹性材料制成,当反射体201与水囊301之间的液体302体积发生变化时,水囊301的形状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循环机构调节反射体201与水囊301之间的液体302的量来调节水囊301的形变。另外,水囊301的形变状态不同,冲击波的反射路径不同,对应的预设焦点位置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反射体201与水囊301之间的液体302的量来调节水囊301的形变,进而调节预设焦点位置01。如图4a和图4b所示,焦距l=70mm,水囊301涨到20mm时,那么冲击波能进入人体的实际深度l=60mm;当水囊胀到40mm高时,冲击波能进入人体的实际深度l=40mm,如此类推,可得到不同的实际深度,本实施例称之为治疗焦距,即水囊顶端与反射体开口之间的距离与治疗焦距之和等于焦距。本实施例将水囊顶端与反射体开口之间的距离称为形变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冲击波源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电磁筒和反射体,电磁筒用于在控制脉冲的作用下输出电磁波,反射体的截面为弧形,且反射体中心轴的底部设置有电磁筒,反射体用于将电磁筒输出的冲击波以冲击波的形式聚焦至预设焦点位置,并在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预设焦点位置相当于针灸针的针尖,该冲击波源装置使用时,预设焦点位置与人体作用即可达到针法的作用,聚焦区域与人体的作用即可达到灸法的作用,从而使传统针法与传统灸法通过冲击波技术结合起来。

实施例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针灸仪的结构示意图。该针灸仪包括:控制装置5和冲击波源装置1,控制装置5用于输出控制脉冲,冲击波源装置1用于在控制脉冲的作用下向预设焦点位置输出冲击波,并在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

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包括:电容组51、触发开关52、电源机构53和中央控制机构54,其中,触发开关52为放电金属弧形球。电容组、触发开关与受控的冲击波源装置的线圈构成lc回路;电源机构53用于提供电容组和触发开关的工作电压;中央控制机构通过电源机构控制触发开关状态,从而控制电容组的充放电,并通过电容组的充放电向线圈输出控制脉冲。

中央控制机构54还控制循环机构55对冲击波源装置1内的液体进行循环,以使液体保持在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其中,循环机构55包括水箱、水泵、电磁阀和冷却器等,水泵与电磁阀配合使用,以控制液体的循环速度,冷却器用于冷却水箱内的液体,使其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可以理解的是,在液体循环的过程中,液体中的气泡也随着液体排出水囊与反射体之间。

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的可选实施方式为:使用放电金属弧形球作为触发开关52,放电金属弧形球包括有间隔端和无间隔端,有间隔端的间隔中设置有可施加高压脉冲的触发电极。放电金属弧形球的无间隔端连接冲击波源装置1的线圈的一端,且金属弧形球和线圈作为整体与电容并联连接电源机构53的两端,触发电极与电源机构53连接,由电源机构53提供高压脉冲。电容组51、触发开关52和冲击波波源装置1的线圈形成lc回路。电容组51由电源机构53提供40kz的高频逆变直流电,在非触发状态下,触发开关52与冲击波源装置1的线圈处于高压电场平衡状态,但当触发开关52的触发电极收到来自电源机构53的高压脉冲时,触发开关52两端的电荷平衡状态受到激发,导致触发开关52导通,lc回路放电,便使冲击波源装置1产生脉冲冲击波。其中,电源机构53包括两组高频逆变电源,输出两组高压电源,其中一组直流高压给电容组51充电,另一组直流高压给触发开关52的触发电极提供脉冲电压,电容组51的充电电压即能量大小可以由中央控制机构54控制,中央控制机构54同时也控制触发电极被触发的时间间隔(或称触发频率)。

如图8所示,控制装置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为:由中央控制机构54通过伺服电机532控制调压器531的电压,而调压器531的电压高低决定了升压变压器533输出的交流电压的高低,且升压变压器533输出的交流电流经整流二极管534整流后输出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经限流电阻535后给电容组51充电,电容组51、触发开关52和冲击波波源装置1的线圈形成lc回路,当中央控制机构控制脉冲变压器输出的脉冲导通触发开关时,lc回路放电输出控制脉冲,进而使冲击波源装置1产生冲击波。其中,中央控制机构54可以是单片机,为了提高针灸仪使用的便利性,还设置有连接中央控制机构的触摸屏。

其中,通过触摸屏所连接的中央控制机构54改变循环机构55的工作参数,可以控制水囊的涨缩、排气和循环。

为了提高使用针灸仪的便利性,本实施例的针灸仪还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包括电连接部和冲击波源装置连接部,电连接部用于连接控制装置的触发开关,冲击波源装置连接部与冲击波源装置可拆卸连接,从而使一个固定部可以与多个不同型号的冲击波源装置组合使用。

进一步的,该固定部包括多个冲击波源装置连接部,以用于连接多个焦距相同或者焦距不同的冲击波源装置,从而在针灸的过程中可以同时施多针,有利于提高针灸的速度和针灸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灸仪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装置输出控制脉冲,以使冲击波源装置在控制脉冲的作用下向预设焦点位置输出冲击波,并在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预设焦点位置相当于针灸针的针尖,预设焦点位置与人体作用即可达到针法的作用,聚焦区域与人体的作用即可达到灸法的作用。

实施例三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针灸仪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使用基于冲击波的针灸仪进行针灸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配置在处理器中应用。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通过控制装置向冲击波源装置输出控制脉冲。

如图7所示,控制脉冲的输出方式可选为:使用放电金属弧形球作为触发开关52,放电金属弧形球包括有间隔端和无间隔端,有间隔端的间隔中设置有可施加高压脉冲的触发电极。放电金属弧形球的无间隔端连接冲击波源装置1的线圈的一端,且金属弧形球和线圈作为整体与电容并联连接电源机构53的两端,触发电极与电源机构53连接,由电源机构53提供高压脉冲。电容组51、触发开关52和冲击波波源装置1的线圈形成lc回路。电容组51由电源机构53提供40kz的高频逆变直流电,在非触发状态下,触发开关52与冲击波源装置1的线圈处于高压电场平衡状态,但当触发开关52的触发电极收到来自电源机构53的高压脉冲时,触发开关52两端的电荷平衡状态受到激发,导致触发开关52导通,lc回路放电输出控制脉冲。

如图8所示,控制脉冲的输出方式可选为:由中央控制机构54通过伺服电机532控制调压器531的电压,而调压器531的电压高低决定了升压变压器533输出的交流电压的高低,且升压变压器533输出的交流电流经整流二极管534整流后输出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经限流电阻535后给电容组51充电,电容组51、触发开关52和冲击波波源装置1的线圈形成lc回路,当由中央控制机构54控制的触发机构536工作时,脉冲变压器537使触发开关52导通,lc回路放电输出控制脉冲。

s102、控制冲击波源装置在控制脉冲的作用下向预设焦点位置输出冲击波,并在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

冲击波源装置接收控制脉冲,并在控制脉冲的作用下输出冲击波,冲击波在冲击波源装置的反射体的作用下聚焦至预设聚焦位置,并在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

冲击波源装置在控制脉冲的作用下输出冲击波的具体过程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

为了提高针灸的安全性和针灸的疗效,需要准确的预设焦点位置,而且前述实施例中提及,反射体的抛物面参数以及水囊的形变参数均会影响到预设焦点位置,因此在实施针灸治疗前需要明确目标施针位置,以及在该目标施针位置的施针深度,然后根据该目标施针位置和/或施针深度确定预设焦点位置和聚焦区域,以及根据预设焦点位置和聚焦区域确定反射体的抛物面参数和水囊的当前形变参数。

在针灸的过程中,通过调节冲击波源装置与所述目标施针位置的皮肤之间的距离,以实现所述预设焦点位置的提插,从而达到针法中针尖位置提插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灸仪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装置向冲击波源装置输出控制脉冲;控制冲击波源装置在控制脉冲的作用下向预设焦点位置输出冲击波,并在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预设焦点位置相当于针灸针的针尖,预设焦点位置与人体作用即可达到针法的作用,聚焦区域与人体的作用即可达到灸法的作用。

实施例四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针灸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针灸仪控制方法,该装置可选为软件或硬件实现。该装置包括:

控制脉冲输出模块61,用于通过控制装置向冲击波源装置输出控制脉冲;

冲击波输出模块62,用于控制所述冲击波源装置在所述控制脉冲的作用下向预设焦点位置输出冲击波,并在所述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灸装置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装置向冲击波源装置输出控制脉冲;控制冲击波源装置在控制脉冲的作用下向预设焦点位置输出冲击波,并在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预设焦点位置相当于针灸针的针尖,预设焦点位置与人体作用即可达到针法的作用,聚焦区域与人体的作用即可达到灸法的作用,从而使针法与灸法完美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针灸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针灸仪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输入装置703以及输出装置704;设备中处理器7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11中以一个处理器701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输入装置703以及输出装置70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1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70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针灸仪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控制脉冲输出模块61以及冲击波输出模块62)。处理器7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针灸仪控制方法。

存储器7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7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7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7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7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输出装置7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例如,用户终端的显示屏。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针灸仪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控制装置向冲击波源装置输出控制脉冲;

控制所述冲击波源装置在所述控制脉冲的作用下向预设焦点位置输出冲击波,并在所述预设焦点位置的邻域形成纺锤形的聚焦区域。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针灸仪控制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针灸仪控制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针灸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