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90315发布日期:2020-04-21 21:59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退热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尤其是外感发热,及时进行物理降温是首先采取的措施,物理降温多用酒精在患者背部、面部、腹部、腋窝等处擦浴,用酒精降温只是起到单一降温退热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此外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但是药物会给人体带来非常大的副作用,尤其是孕妇、婴儿等特殊人群更不宜服用抗菌素。

医用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用品,被广泛运用于小儿发热发烧、消夏及高温作业等情况。然而传统的医用退热贴由于结构比较简单,导致用户无法通过医用退热贴的颜色对用户是否退热进行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和保护层,所述背衬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凝胶层,所述凝胶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凝胶层为高分子凝胶,所述高分子凝胶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化水58-70份;

助胶联剂2.4-7.5份;

聚丙烯酸钠6-9份;

甘油20-25份;

感温变色微囊0.3-1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背衬层为无纺布,保护层为聚乙烯薄膜。

一种医用退热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助胶联剂和纯化水放入调水机中,然后通过调水机搅拌39-46min,从而得到水项;

(2)将聚丙烯酸钠、甘油和感温变色微囊放入搅拌桶中,然后通过搅拌桶搅拌5-15min,从而得到油项;

(3)将步骤(1)制备的水项和步骤(2)制备的油项放入自动搅拌缸中,然后通过自动搅拌缸搅拌4-7min,从而得到高分子凝胶;

(4)用涂布机将步骤(3)制备的高分子凝胶涂敷在背衬层的上表面,从而得到凝胶层,然后将保护层覆盖在凝胶层的上表面,进而得到包含背衬层和凝胶层以及保护层的第一半成品;

(5)对步骤(4)制备的第一半成品利用压花轴进行成型,然后切割成贴,最后固化得到医用退热贴。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5)中的冷却时间为22-2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医用退热贴的凝胶层上添加了感温变色微囊,当医用退热贴的温度超过约38摄氏度时,感温变色微囊变成无色,此时医用退热贴的颜色为粉色,而当医用退热贴的温度低于约38摄氏度时,感温变色微囊变回深蓝色,此时医用退热贴的颜色为紫色,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医用退热贴的颜色直观的判断用户是否退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和保护层,所述背衬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凝胶层,所述凝胶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凝胶层为高分子凝胶,所述高分子凝胶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化水58份;

助胶联剂2.4份;

聚丙烯酸钠6份;

甘油20份;

感温变色微囊0.3份。

以上医用退热贴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助胶联剂和纯化水放入调水机中,然后通过调水机搅拌39min,从而得到水项;

(2)将聚丙烯酸钠、甘油和感温变色微囊放入搅拌桶中,然后通过搅拌桶搅拌5min,从而得到油项;

(3)将步骤(1)制备的水项和步骤(2)制备的油项放入自动搅拌缸中,然后通过自动搅拌缸搅拌4min,从而得到高分子凝胶;

(4)用涂布机将步骤(3)制备的高分子凝胶涂敷在背衬层的上表面,从而得到凝胶层,然后将保护层覆盖在凝胶层的上表面,进而得到包含背衬层和凝胶层以及保护层的第一半成品;

(5)对步骤(4)制备的第一半成品利用压花轴进行成型,然后切割成贴,最后固化22h得到医用退热贴。

实施例2:

一种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和保护层,所述背衬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凝胶层,所述凝胶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凝胶层为高分子凝胶,所述高分子凝胶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化水70份;

助胶联剂7.5份;

聚丙烯酸钠9份;

甘油25份;

感温变色微囊1份。

以上医用退热贴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助胶联剂和纯化水放入调水机中,然后通过调水机搅拌46min,从而得到水项;

(2)将聚丙烯酸钠、甘油和感温变色微囊放入搅拌桶中,然后通过搅拌桶搅拌15min,从而得到油项;

(3)将步骤(1)制备的水项和步骤(2)制备的油项放入自动搅拌缸中,然后通过自动搅拌缸搅拌7min,从而得到高分子凝胶;

(4)用涂布机将步骤(3)制备的高分子凝胶涂敷在背衬层的上表面,从而得到凝胶层,然后将保护层覆盖在凝胶层的上表面,进而得到包含背衬层和凝胶层以及保护层的第一半成品;

(5)对步骤(4)制备的第一半成品利用压花轴进行成型,然后切割成贴,最后固化24h得到医用退热贴。

实施例3:

一种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和保护层,所述背衬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凝胶层,所述凝胶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凝胶层为高分子凝胶,所述高分子凝胶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化水62份;

助胶联剂3.4份;

聚丙烯酸钠6.5份;

甘油21份;

感温变色微囊0.4份。

以上医用退热贴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助胶联剂和纯化水放入调水机中,然后通过调水机搅拌41min,从而得到水项;

(2)将聚丙烯酸钠、甘油和感温变色微囊放入搅拌桶中,然后通过搅拌桶搅拌7min,从而得到油项;

(3)将步骤(1)制备的水项和步骤(2)制备的油项放入自动搅拌缸中,然后通过自动搅拌缸搅拌4.5min,从而得到高分子凝胶;

(4)用涂布机将步骤(3)制备的高分子凝胶涂敷在背衬层的上表面,从而得到凝胶层,然后将保护层覆盖在凝胶层的上表面,进而得到包含背衬层和凝胶层以及保护层的第一半成品;

(5)对步骤(4)制备的第一半成品利用压花轴进行成型,然后切割成贴,最后固化22.5h得到医用退热贴。

实施例4:

一种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和保护层,所述背衬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凝胶层,所述凝胶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凝胶层为高分子凝胶,所述高分子凝胶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化水66份;

助胶联剂6.5份;

聚丙烯酸钠8.5份;

甘油24份;

感温变色微囊0.9份。

以上医用退热贴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助胶联剂和纯化水放入调水机中,然后通过调水机搅拌44min,从而得到水项;

(2)将聚丙烯酸钠、甘油和感温变色微囊放入搅拌桶中,然后通过搅拌桶搅拌13min,从而得到油项;

(3)将步骤(1)制备的水项和步骤(2)制备的油项放入自动搅拌缸中,然后通过自动搅拌缸搅拌6.5min,从而得到高分子凝胶;

(4)用涂布机将步骤(3)制备的高分子凝胶涂敷在背衬层的上表面,从而得到凝胶层,然后将保护层覆盖在凝胶层的上表面,进而得到包含背衬层和凝胶层以及保护层的第一半成品;

(5)对步骤(4)制备的第一半成品利用压花轴进行成型,然后切割成贴,最后固化23.5h得到医用退热贴。

实施例5:

一种医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凝胶层和保护层,所述背衬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凝胶层,所述凝胶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凝胶层为高分子凝胶,所述高分子凝胶以重量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化水64份;

助胶联剂5.4份;

聚丙烯酸钠7份;

甘油22份;

感温变色微囊0.6份。

以上医用退热贴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助胶联剂和纯化水放入调水机中,然后通过调水机搅拌42min,从而得到水项;

(2)将聚丙烯酸钠、甘油和感温变色微囊放入搅拌桶中,然后通过搅拌桶搅拌10min,从而得到油项;

(3)将步骤(1)制备的水项和步骤(2)制备的油项放入自动搅拌缸中,然后通过自动搅拌缸搅拌5min,从而得到高分子凝胶;

(4)用涂布机将步骤(3)制备的高分子凝胶涂敷在背衬层的上表面,从而得到凝胶层,然后将保护层覆盖在凝胶层的上表面,进而得到包含背衬层和凝胶层以及保护层的第一半成品;

(5)对步骤(4)制备的第一半成品利用压花轴进行成型,然后切割成贴,最后固化23h得到医用退热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