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圈手术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7258发布日期:2019-01-16 07:0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球囊圈手术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术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囊圈手术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穿刺器目前进行刺穿腹壁手术的必用器械,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器械,专利cn2016202446505提供了一种球囊穿刺器,但该种穿刺器存在一个问题,即使用时该种穿刺器的约束套体(附图标记中序号31)是与患者的手术口直接接触,而约束套体是硬质的,这就使得约束套体与手术口之间非常容易发生滑动,导致整个穿刺装置相对于患者的手术口的位置发生改变,不利于手术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球囊圈手术穿刺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球囊圈手术穿刺装置,包括卡夹装置,所述卡夹装置用于活动卡夹手术器械,还包括软质弹性的套管及膨胀环,所述套管的两个管口处均设置有弹性的圆环,套管一端通过圆环跟卡夹装置活动密封配合,套管另一端通过圆环卡夹于患者体内,所述膨胀环活动套设于套管上,膨胀环内设置有空腔,当膨胀环的空腔内填充气体或液体或固体时,膨胀环的体积会发生膨胀;当套管与膨胀环均发生膨胀时,套管的管壁会顶紧膨胀环,膨胀环不会在套管上滑动。

需要事先说明一点的是,在进行刺穿腹壁的手术过程中,是需要对患者体内充气的,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肚子处于鼓起状态,方便进行手术,由于是需要进行充气的,是需要通过卡夹装置或者套管来进行充气的,故而当套管的一个圆环进入患者体内,另一个圆环与卡夹装置密封配合在一起后,是需要对患者体内充气的,而在充气的过程中会使套管处于膨胀状态。

本装置使用方法如下,先将套管的一个圆环通过手术口塞进患者体内,并且使该圆环贴紧患者腹腔的内壁,再将另一个圆环与卡夹装置密封配合在一起,然后再将膨胀环移动至与患者外侧皮肤接触的地方,然后开始对患者体内充气,并且使膨胀环膨胀,这样就会使套管顶紧膨胀环,而这样就会使套管与手术口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轻易发生滑动,便于卡夹装置上的手术器械进行手术。同时由于膨胀环是贴紧患者的外侧皮肤的,对患者的外侧皮肤起到了覆盖保护作用,外界物质不易轻易进入患者体内。

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与患者的手术口之间不易发生移动,手术更加方便,且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更轻。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的圆环可以是一个单独环组成的圆环,也可以是多个环贴合组合在一起形成的长度较长的圆环。

可选的,所述卡夹装置包括球囊圈及辅助夹具,所述球囊圈为软质弹性的球囊圈,所述辅助夹具设置于球囊圈上,所述辅助夹具用于活动卡夹手术器械,所述球囊圈用于跟套管上的圆环活动密封配合。

球囊圈用于跟套管上的圆环密封配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套管是软质弹性的,具有一定的可翻折性,若使用时需要改变套管的长度,可以将圆环绕着套管卷曲几圈以减少套管的长度,将卷曲在套管的圆环与球囊圈密封配合,这样使用时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球囊圈设置有安装套夹,所述安装套夹为软质弹性的安装套夹,所述辅助夹具设置于所述安装套夹内。

可选的,所述球囊圈上设置有减压线槽,所述减压线槽将球囊圈分隔成若个独立且连通的区块,所述安装套夹设置于区块上。

可选的,所述安装套夹有多个,且安装套夹与球囊圈是一体成型的。

因为球囊圈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套夹,对应着一个球囊圈可以夹装多个手术器械,减压线槽的两个槽壁可以发生相互靠拢(对应减压线槽收拢)以及远离(对应减压线槽伸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使得设置在球囊上的安装套夹可以很好地向四周沿晃动,而晃动的过程中安装套夹两侧的减压线槽会分别发生收拢与伸展;这样就是的球囊自身具有良好的适应型,不会对安装套夹的晃动造成阻碍,这样就使得辅助夹具上的手术器械运动更加灵活,使用更加方便。由于本装置上夹装的手术器械不互相干涉与牵拉,使得手术范围更广,更有利于脐孔手术优势做更深部手术治疗。

具体安装套夹是圆柱型的安装套夹,且多个安装套夹之间的直径不一致。

具体球囊圈上可以设置多条减压线槽,且减压线槽之间可以存在交叉。

可选的,所述球囊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卡凹槽,所述环卡凹槽用于跟套管的圆环活动密封配合。

可选的,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直接或间接地设置于球囊圈上,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球囊圈内气体的进与出。

具体控制阀通过导管跟球囊圈连接。

可选的,所述膨胀环上直接或间接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膨胀环空腔内气体或液体的进出。

考虑到可靠性及操作方便性,膨胀环内优先填充气体。

可选的,还包括拉环,所述拉环通过线绳与圆环固定在一起。

具体拉环连接的是位于患者体内的圆环,当手术完成后,手术器械从球囊圈上的辅助夹具上取下来,而球囊圈从套管的圆环上拆解下来,然后再将拉拽拉环,将患者体内的圆环拉出,即将套管连带着圆环一起从患者体内取出了。

可选的,所述球囊圈为硅胶球囊圈,所述套管为硅胶套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过程中与患者的手术口之间不易发生移动,手术更加方便,且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更轻;辅助夹具上的手术器械运动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球囊圈手术穿刺装置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球囊圈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套环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套管,2、膨胀环,3、圆环,4、球囊圈,401、安装套夹,402、减压线槽,403、环卡凹槽,5、辅助夹具,6、控制阀,7、阀门,8、拉环,9、线绳,10、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一种球囊圈手术穿刺装置,包括卡夹装置,卡夹装置用于活动卡夹手术器械,还包括软质弹性的套管1及膨胀环2,套管1的两个管口处均设置有弹性的圆环3,套管1一端通过圆环3跟卡夹装置活动密封配合,套管1另一端通过圆环3卡夹于患者体内,膨胀环2活动套设于套管1上,膨胀环2内设置有空腔,当膨胀环2的空腔内填充气体或液体或固体时,膨胀环2的体积会发生膨胀;当套管1与膨胀环2均发生膨胀时,套管1的管壁会顶紧膨胀环2,膨胀环2不会在套管1上滑动。

需要事先说明一点的是,在进行刺穿腹壁的手术过程中,是需要对患者体内充气的,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肚子处于鼓起状态,方便进行手术,由于是需要进行充气的,是需要通过卡夹装置或者套管1来进行充气的,故而当套管1的一个圆环3进入患者体内,另一个圆环3与卡夹装置密封配合在一起后,是需要对患者体内充气的,而在充气的过程中会使套管1处于膨胀状态。

本装置使用方法如下,先将套管1的一个圆环3通过手术口塞进患者体内,并且使该圆环3贴紧患者腹腔的内壁,再将另一个圆环3与卡夹装置密封配合在一起,然后再将膨胀环2移动至与患者外侧皮肤接触的地方,然后开始对患者体内充气,并且使膨胀环2膨胀,这样就会使套管1顶紧膨胀环2,而这样就会使套管1与手术口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轻易发生滑动,便于卡夹装置上的手术器械进行手术。同时由于膨胀环2是贴紧患者的外侧皮肤的,对患者的外侧皮肤起到了覆盖保护作用,外界物质不易轻易进入患者体内。

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与患者的手术口之间不易发生移动,手术更加方便,且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更轻。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的圆环3可以是一个单独环组成的圆环3,也可以是多个环贴合组合在一起形成的长度较长的圆环3。附图3中未连接拉环的圆环3即是由多个环贴合组合在一起长度较长的圆环3。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卡夹装置包括球囊圈4及辅助夹具5,球囊圈4为软质弹性的球囊圈4,辅助夹具5设置于球囊圈4上,辅助夹具5用于活动卡夹手术器械,球囊圈4用于跟套管1上的圆环3活动密封配合。

球囊圈4用于跟套管1上的圆环3密封配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套管1是软质弹性的,具有一定的可翻折性,若使用时需要改变套管1的长度,可以将圆环3绕着套管1卷曲几圈以减少套管1的长度,将卷曲在套管1的圆环3与球囊圈4密封配合,这样使用时更加方便。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球囊圈4设置有安装套夹401,安装套夹401为软质弹性的安装套夹401,辅助夹具5设置于安装套夹401内。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球囊圈4上设置有减压线槽402,减压线槽402将球囊圈4分隔成若个独立且连通的区块,安装套夹401设置于区块上。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安装套夹401有多个,且安装套夹401与球囊圈4是一体成型的。

因为球囊圈4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套夹401,对应着一个球囊圈4可以夹装多个手术器械,减压线槽402的两个槽壁可以发生相互靠拢(对应减压线槽402收拢)以及远离(对应减压线槽402伸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使得设置在球囊上的安装套夹401可以很好地向四周沿晃动,而晃动的过程中安装套夹401两侧的减压线槽402会分别发生收拢与伸展;这样就是的球囊自身具有良好的适应型,不会对安装套夹401的晃动造成阻碍,这样就使得辅助夹具5上的手术器械运动更加灵活,使用更加方便。由于本装置上夹装的手术器械不互相干涉与牵拉,使得手术范围更广,更有利于脐孔手术优势做更深部手术治疗。

具体球囊圈4上可以设置多条减压线槽402,且减压线槽402之间可以存在交叉。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球囊圈4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卡凹槽403,环卡凹槽403用于跟套管1的圆环3活动密封配合。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还包括控制阀6,控制阀6直接或间接地设置于球囊圈4上,控制阀6用于控制球囊圈4内气体的进与出。

具体控制阀6通过导管10跟球囊圈4连接。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膨胀环2上直接或间接设置有阀门7,阀门7用于控制膨胀环2空腔内气体或液体的进出。

考虑到可靠性及操作方便性,膨胀环2内优先填充气体。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还包括拉环8,拉环8通过线绳9与圆环3固定在一起。

具体拉环8连接的是位于患者体内的圆环3,当手术完成后,手术器械从球囊圈4上的辅助夹具5上取下来,而球囊圈4从套管1的圆环3上拆解下来,然后再将拉拽拉环8,将患者体内的圆环3拉出,即将套管1连带着圆环3一起从患者体内取出了。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球囊圈4为硅胶球囊圈4,套管1为硅胶套管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