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28782发布日期:2019-01-05 10:34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自身的形象。口红作为日常的化妆品,备受女性的喜爱。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口红种类繁多,有唇膏、醇棒、唇彩和唇釉等。然而,现有的唇膏却存在不足:滋润和修复效果差。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口红,以便改善滋润和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及其制备方法,该唇膏的配方配合制备方法,使制备的唇膏具有良好的滋润和修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其包括增稠剂、成膜剂、着色剂、润肤剂和功效添加剂,所述功效添加剂由功效添加剂ⅰ和功效添加剂ⅱ组成,所述功效添加剂ⅰ为野大豆油、胡萝卜根提取物和β-胡萝卜素的混合物,所述功效添加剂ⅱ为生育酚;功效添加剂ⅰ和功效添加剂ⅱ在唇膏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1%~5%、0.1%~0.5%。

胡萝卜根提取物能强化红血球,其可以改善肤色,使皮肤更紧实有弹性,变得年轻有活力,还可淡化老人斑;其是早衰皮肤的救星。野大豆油可作为表皮生长因子用,能调理肌肤。β-胡萝卜素可以吸收紫外线,预防皮肤老化、变黑。本发明功效添加剂由功效添加剂ⅰ和生育酚复合而成,另外限定功效添加剂ⅰ和生育酚在唇膏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1%~5%、0.1%~0.5%,功效添加剂ⅰ和生育酚具有协同滋润和修复嘴唇的功效:改善肤色,抗衰老,淡化皱纹和促进表皮细胞再生;对唇部干燥、开裂等症状具有良好的修护效果,促进伤口结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润肤剂由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异丁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组成,唇膏中润肤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9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异丁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质量比为(5~30):(5~30):(2~30):(5~30):(1~8):(5~50):(1~10)。

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糖基为植物来源食品级蔗糖分子,天然蔗糖分子引入使其具有非常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可被人体吸收而对皮肤和眼睛温和无刺激作用;乙酸异丁酸蔗糖酯在性能上接近人体皮肤分泌的皮脂且无刺激性;其不仅增加皮肤的光泽感,而且增强配方体系中油相的稳定性,改善唇膏的耐水性能。本发明唇膏的润肤剂由上述7种化合物复合而成,该7种化合物能协同滋润唇部:使唇部保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增稠剂由微晶蜡、聚乙烯和合成蜡组成,唇膏中增稠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20%;微晶蜡、聚乙烯和合成蜡的质量比为(1~15):(2~15):(2~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着色剂由钙色淀ci15850、红6号钠盐ci15850和ci77499组成,唇膏中着色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20%;钙色淀ci15850、红6号钠盐ci15850和ci77499的质量比为(0.1~15):(0.5~20):(0.1~2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唇膏中所述成膜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15%,所述成膜剂为氢化聚环戊二烯、聚乙烯、巴西棕榈蜡和维生素的混合物。

成膜剂由4种化合物复合而成,这复合物具有蜡和树脂的特有比例,可以展现出所有成分独特的协同性;其具有高的附着性和沾染性,改善了配方的抗水性、抗擦性和抗转移性,并赋予光泽和帮助悬浮颜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唇膏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功效添加剂ⅰ0.1%~5%、功效添加剂ⅱ0.1%~0.5%、润肤剂65%~90%、增稠剂3%~20%、着色剂4%~20%和成膜剂0.5%~15%;

所述润肤剂由质量比为(5~30):(5~30):(2~30):(5~30):(1~8):(5~50):(1~10)的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异丁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组成;

所述增稠剂由质量比为(1~15):(2~15):(2~15)的微晶蜡、聚乙烯和合成蜡组成;

所述着色剂由质量比为(0.1~15):(0.5~20):(0.1~20)的钙色淀ci15850、红6号钠盐ci15850和ci77499组成;

所述成膜剂为氢化聚环戊二烯、聚乙烯、巴西棕榈蜡和维生素的混合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唇膏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效添加剂ⅰ0.5%、功效添加剂ⅱ0.3%、润肤剂74.68%、增稠剂12.36%、着色剂10.16%和成膜剂2%;

润肤剂中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异丁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质量比为19.38:14:4.5:11:2.8:18:5,增稠剂中微晶蜡、聚乙烯和合成蜡的质量比为1.86:5.5:5,着色剂中钙色淀ci15850、红6号钠盐ci15850和ci77499的质量比为7.67:1.83:0.66。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唇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溶解锅中加入微晶蜡、聚乙烯、合成蜡和成膜剂,升温到90-95℃,直至到完全熔化;

s2)向溶解锅再加入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异丁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和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搅拌直至分散均匀,并降温到80℃,即得混合物ⅰ;

s3)向所述混合物ⅰ中加入钙色淀ci15850、红6号钠盐ci15850和ci77499,混合均匀后进行研磨直至色粉完全分散,即得混合物ⅱ;

s4)将所述混合物ⅱ加热到85-90℃,充分搅拌分散均匀后再降到65℃;

s5)向降温处理的混合物ⅱ中加入功效添加剂ⅰ、乙酸异丁酸蔗糖酯和生育酚,搅拌均匀后出锅,密封保存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功效添加剂由功效添加剂ⅰ和生育酚复合而成,具有协同滋润和修复嘴唇的功效:改善肤色,抗衰老,淡化皱纹和促进表皮细胞再生;对唇部干燥、开裂等症状具有良好的修护效果,促进伤口结疤;

2)润肤剂由上述7种化合物复合而成,该7种化合物能协同滋润唇部:使唇部保湿;

3)唇膏中添加了乙酸异丁酸蔗糖酯,它可以大大地提高唇膏的持妆效果,并且让色料不迁移;另外,乙酸异丁酸蔗糖酯具有非常高的折光率(1.45),可显著提升唇膏的光泽度,且赋予唇膏艳丽华贵的视觉效果,同时氢化聚环戊二烯和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可以在唇部表面铺展,提高唇膏滋润度,用后光泽度更佳;

4)本发明口红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适合推广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成膜剂(氢化聚环戊二烯、聚乙烯、巴西棕榈蜡和维生素的混合物)”的商品名为koboguardhrpc,“钙色淀ci15850”的商品名为c19-7711,“红6号钠盐ci15850”的商品名为c19-6619,“ci77499”的商品名为c33-5198,“功效添加剂ⅰ(野大豆油、胡萝卜根提取物和β-胡萝卜素的混合物)”的商品名为carrotoilclr,“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商品名为binestersaab,“功效添加剂ⅱ生育酚”的商品名为decanoxmts-50。

实施例1

本实施提供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其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效添加剂ⅰ0.5%、功效添加剂ⅱ0.3%、润肤剂74.68%、增稠剂12.36%、着色剂10.16%和成膜剂2%;

润肤剂中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异丁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质量比为19.38:14:4.5:11:2.8:18:5,增稠剂中微晶蜡、聚乙烯和合成蜡的质量比为1.86:5.5:5,着色剂中钙色淀ci15850、红6号钠盐ci15850和ci77499的质量比为7.67:1.83:0.66。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唇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溶解锅中加入微晶蜡、聚乙烯、合成蜡和成膜剂,升温到90-95℃,直至到完全熔化;

s2)向溶解锅再加入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异丁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和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搅拌直至分散均匀,并降温到80℃,即得混合物ⅰ;

s3)向混合物ⅰ中加入钙色淀ci15850、红6号钠盐ci15850和ci77499,混合均匀后进行研磨直至色粉完全分散,即得混合物ⅱ;

s4)将混合物ⅱ加热到85-90℃,充分搅拌分散均匀后再降到65℃;

s5)向降温处理的混合物ⅱ中加入功效添加剂ⅰ、乙酸异丁酸蔗糖酯和生育酚,搅拌均匀后出锅,密封保存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提供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其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效添加剂ⅰ0.1%、功效添加剂ⅱ0.5%、润肤剂65%、增稠剂3%、着色剂20%和成膜剂11.4%;

润肤剂中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异丁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质量比为5:5:7:19:1:26:1,增稠剂中微晶蜡、聚乙烯和合成蜡的质量比为1:2:15,着色剂中钙色淀ci15850、红6号钠盐ci15850和ci77499的质量比为15:0.5:20。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唇膏的制备方法,其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提供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其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效添加剂ⅰ5%、功效添加剂ⅱ0.4%、润肤剂79.1%、增稠剂11%、着色剂4%和成膜剂0.5%;

润肤剂中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异丁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质量比为21.38:30:2:5:8:5:7.5,增稠剂中微晶蜡、聚乙烯和合成蜡的质量比为6.8:10.5:2,着色剂中钙色淀ci15850、红6号钠盐ci15850和ci77499的质量比为0.1:12.3:0.1。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唇膏的制备方法,其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提供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其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效添加剂ⅰ4%、功效添加剂ⅱ0.1%、润肤剂82%、增稠剂6%、着色剂7%和成膜剂0.9%;

润肤剂中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异丁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质量比为29.38:8:17:21:6.8:28:6.3,增稠剂中微晶蜡、聚乙烯和合成蜡的质量比为12.8:9.5:4,着色剂中钙色淀ci15850、红6号钠盐ci15850和ci77499的质量比为7.67:20:20。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唇膏的制备方法,其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5

本实施提供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其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效添加剂ⅰ2%、功效添加剂ⅱ0.3%、润肤剂90%、增稠剂3%、着色剂4%和成膜剂0.7%;

润肤剂中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异丁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质量比为30:7:30:8:7:50:5,增稠剂中微晶蜡、聚乙烯和合成蜡的质量比为15:14.5:3.5,着色剂中钙色淀ci15850、红6号钠盐ci15850和ci77499的质量比为7.67:0.5:10。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唇膏的制备方法,其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6

本实施提供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其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效添加剂ⅰ0.1%、功效添加剂ⅱ0.4%、润肤剂67%、增稠剂20%、着色剂7%和成膜剂5.5%;

润肤剂中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异丁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质量比为6.3:7:2:30:1:18:10,增稠剂中微晶蜡、聚乙烯和合成蜡的质量比为1.86:15:5,着色剂中钙色淀ci15850、红6号钠盐ci15850和ci77499的质量比为7.67:1.83:0.66。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唇膏的制备方法,其可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7

本实施提供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其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效添加剂ⅰ0.5%、功效添加剂ⅱ0.3%、润肤剂70%、增稠剂5%、着色剂9.2%和成膜剂15%;

润肤剂中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异丁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醇/甘油交联聚合物、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和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质量比为29.8:5:4.5:11:2.8:18:3,增稠剂中微晶蜡、聚乙烯和合成蜡的质量比为12.86:5.5:5,着色剂中钙色淀ci15850、红6号钠盐ci15850和ci77499的质量比为12.8:1.83:17。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唇膏的制备方法,其可参考实施例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功效添加剂为功效添加剂ⅰ,功效添加剂ⅰ在唇膏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8%。

另外,本对比例唇膏的制备方法,其可参考实施例1。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滋润高光泽的唇膏,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润肤剂由质量比为19.38:14:4.5辛基十二醇、异壬酸异壬酯和氢化聚异丁烯组成,唇膏中润肤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4.68%。

另外,本对比例唇膏的制备方法,其可参考实施例1。

以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制备的唇膏进行研究,选择500名女性志愿者,随机分成5组,志愿者每天早上涂抹1次唇膏,40d后记录志愿者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如表1所示,相对于本对比例制备的唇膏,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唇膏在滋润效果和修复效果较良好;另外,本发明其他实施例制备的唇膏也可以取得类似于实施例1~3制备的唇膏的效果;由此可见,当唇膏中功效添加剂ⅰ和功效添加剂ⅱ在唇膏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1%~5%、0.1%~0.5%时,唇膏的滋润效果和修复效果较好。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