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筋骨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4723发布日期:2020-05-29 13:22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筋骨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方法。



背景技术:

疼痛是患者临床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它带给病人很大的通孔,尤其是筋骨的疼痛更令患者难以忍受。

近年来筋骨痛这老年人常有的毛病,却像传染病一样中青年人群中蔓延。在电脑前坐了一整天,脖子痛;空调房里待久了,腰痛;鼠标用多了,手腕痛;偶尔游游泳,肩膀痛;爬山归来,膝盖痛……人未老,为何"筋骨"先衰?专家指出,缺乏运动、不正确的姿势,以及运动损伤是导致许多年轻人全身"筋骨痛"的主要原因。而全身肌肉关节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侵袭、或外伤、慢性劳损,透皮入骨致病而形成"六毒",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骨毒"。"骨毒"长期存在于骨与骨膜之上形成"宿毒"。宿毒使得骨及关节周围软织反复充血、水肿、粘连、挛缩,从而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刺激血管,损害肌肉组织,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肿胀,甚至红肿变形,重者会造成关节骨质的破坏,关节变形,生活不能自理。筋骨疼痛是风湿骨病临床重要的表现形式,要着重处理。

目前,治疗紧固疼痛的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尚存在诸多缺陷,尤其是西药,疗程长、副作用大、无实际性治愈效率,无法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的治疗筋骨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作该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癌性疼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黄芪0.17~0.18克、威灵仙0.23~0.24克、仓术0.14~0.15克、川乌0.14~0.15克、麻黄0.14~0.15克、五灵脂0.14~0.15克。

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黄芪0.176克、威灵仙0.236克、仓术0.147克、川乌0.147克、麻黄0.147克、五灵脂0.147克。

其中,该中药组合物中的仓术、川乌、麻黄、五灵脂的重量组分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紧固疼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以上重量份数的黄芪、威灵仙、仓术、川乌、麻黄、五灵脂,分别清洗后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得到混合物;

在无菌、无尘条件下,将混合物料粉碎打磨成粉状的混合物料;

向粉状的混合物料添加米醋,搅拌均匀得糊剂;

手工制作成药丸,在通风处晾杆。

优选地,每一克的混合物料添加的米醋的重量为0.735克。

优选地,粉状的混合物料的颗粒细度不小于300目。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肝旺多怒者,均须禁服。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黄芪食用方便,可煎汤,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威灵仙,别名,百条根、老虎须、铁扫帚,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干燥根及根茎。根茎呈柱状,长1.5~10cm,直径0.3~1.5cm;表面淡棕黄色;顶端残留茎基;质较坚韧,断面纤维性;下侧着生多数细根。根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7~15cm,直径0.1~0.3cm;表面黑褐色,有细纵纹,有的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较广,木部淡黄色,略呈方形,皮部与木部间常有裂隙。炮制方法为: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性味:辛、咸,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用于风湿所致的肢体疼痛及脚气疼痛等症,常与羌活、独活、牛膝、秦艽等配伍同用。用于诸骨鲠喉,可单用威灵仙15g,水煎,或加米醋煎汁,分数次含口中,缓缓吞咽。威灵仙的根含白头翁素、白头翁内酯、甾醇、糖类、皂甙、内酯、酚类、氨基酸。叶含内酯、酚类、三萜、氨基酸、有机酸。《唐本草》:"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服之效。"《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藏,去腹内冷滞,心隔痰水久积,癥瘕痃癣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及疗折伤。"《本草衍义补遗》:"痛在上者(’上者’一作’上下者’)服之。"《南京民间药草》:"鲜根泡酒服治胃痛;和白糖打烂敷脑门处一昼夜,见皮肤生泡即除去,治牙龈肿胀。"《广西中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尿,止痛。治风湿骨痛,黄疸,浮肿,小便不利,偏头痛,跌打内伤。"“治手足麻痹,时发疼痛;或打扑伤损,痛不可忍,或瘫痪等症: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用盐汤下。忌茶。(《普济方》)”;“治腰脚疼痛久不瘥:威灵仙五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洒调下一钱,逐日以微利为度。(《圣惠方》威灵仙散)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川乌头(学名:aconitumcarmichaelidebx)又名:川乌、乌喙、奚毒、即子、鸡毒、毒公、耿子、乌头等,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的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性味:辛;苦;热;大毒,其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一般在中药的配方里,川乌的用量不能过多,剂量最好不要超过10g、使用的关键是久煎,最好煎煮两个小时以上,可以有效地降低毒性。另外同干姜、甘草同用,也可降低毒性。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亦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麻黄、芍药、黄芪各9克,甘草9克(炙)川乌6克(口父咀以蜜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即出乌头)、上五味口父咀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渣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金匮要略》);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川乌头100克(去皮切碎以大豆同炒候豆汁出即住)干蝎25克(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酽醋一中盏熬成膏可丸即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七丸、(《圣惠方》);治风寒湿痹挛痛不能步握:五灵脂、川乌(炮去皮、脐)、苍术(薄切酒浸干)各100克,自然铜(烧熟)50克、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温酒下渐加丸数服之病除、(《普济方》乌术丸)

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买麻藤纲、麻黄科、麻黄属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别名:草麻黄,华麻黄,拉丁文名:ephedrasinicastapf,麻黄科、麻黄属草本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资源。木质茎少,易加工提炼;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处,故易于采收,因为麻黄的发汗力强,故外感风寒轻证、心悸、失眠、肺虚咳喘等均应忌用或慎用。老人、体虚及小儿宜用麻黄绒。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因为味道和颜色得名《本草纲目》说:"其味麻,其色黄")。用于风寒表实证。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善于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为辛温解表之峻剂。用治外感风寒,腠理密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等风寒表实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解表散寒之功,如麻黄汤(《伤寒论》)。《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名医别录》:"通腠理,解肌。"《本草纲目》:"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麻黄碱能使处于高温环境下的人汗腺分泌增多、增快。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伪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麻黄碱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兴奋、失眠、不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黄碱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兴奋、失眠、不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五灵脂(faecestrogopterori)又名药本、寒号虫粪、灵脂等分为灵脂米、灵脂块(血灵脂、糖灵脂)两种。灵脂米即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灵脂块是其粪便与尿液的混合物夹以少量砂石干燥凝结而成。可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出血,如妇女崩漏经多,色紫多块,少腹刺痛。既可单味炒研末,温酒送服,又可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五灵脂在试管内有显著的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五灵脂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考夫曼-沃尔夫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致病性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气味」甘,温,无毒。恶人参,损人。「主治」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血闭(《开宝》)。疗伤冷积聚(苏颂)。凡血崩过多者,半炒半生为末,酒服,能行血止血。治血气刺痛甚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肝疟发寒热,反胃消渴,及痰涎挟血成窠,血贯瞳子,血凝齿痛,重舌,小儿惊风,五痫癫疾,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时珍)。制法:醋灵脂:将净五灵脂放锅内微炒,喷洒米醋,再炒至微干,表面稍有光泽时取出,晾干即可。如系灵脂块须砍成小块(每10斤用醋1.5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药丸采用6种中草药制备而成,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从理气活血着手,辅以祛风散寒、补虚温阳之药效,最终达到治疗筋骨疼痛的目的,其中,黄芪保肝利尿;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仓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五灵脂活血化瘀、消积化痰。上述六种中草药相互配伍,最终达到除湿散寒、理气活血的目的。

(2)本发明将各原料研磨为粉,并加醋调制,利用微生态学、仿生学的方法,通过生物嫁接的方式,在体外模拟人体的肠道环境和中药成分在人体内的消化分解过程,对提取的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生物学转化,将中药的大分子物质,经过微生物转化成为能够被人体肠道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成分,经过预消化和转化的6种中草药不仅彻底解除了各药物本身的有害毒性,而且所形成的药剂具有定量疗效,并能被人体快速吸收,其药效相比于传统中药来说提高了6-22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筋骨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黄芪0.176克、威灵仙0.236克、仓术0.147克、川乌0.147克、麻黄0.147克、五灵脂0.147克。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1)制川乌头:将新鲜的生川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次,漂至口尝近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并与甘草、黑豆按20:1:2的重量比一起加水煎煮至川乌内无白心,然后除去甘草和黑豆,晾晒、闷润至含水量为5wt%后切片,即得。

(2)取以上重量份数的黄芪、威灵仙、仓术、麻黄、五灵脂,分别清洗后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得到混合物,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川乌,混合均匀;

(3)在无菌、无尘条件下,将上述六种混合物料粉碎打磨成粉状的混合物料,得颗粒细度为300目的混合粉料;其中,对上述混合物料的粉碎可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进行超声粉碎,使得生药中心粒径在10μm以下,低于6μm为最佳,细胞破壁率达到95%以上,使其中的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出来,使药材成分的溶出和起效更加迅速完全。

(4)向粉状的混合物料添加米醋,搅拌均匀得糊剂,米醋的量为0.735克,米醋度数在6至10度之间;

(5)手工捏制成圆形的药丸,药丸如黄豆大小,再次使用筛子筛选出大小均匀的药丸,在通风处晾杆,不可暴晒,确保药效不流失,最后称重,根据不同的重量打包成不同疗程的袋装方便患者使用。或者制作成药膏或敷贴,涂抹或粘贴在患处。每日两次,每次服用4-6丸,或者配合敷贴。

禁忌:本药服用时不能食用人参和蜂蜜。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筋骨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黄芪1.74克、威灵仙2.34克、仓术1.48克、川乌1.48克、麻黄1.48克、五灵脂1.48克。

(1)制川乌头:将新鲜的生川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次,漂至口尝近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并与甘草、黑豆按20:1:2的重量比一起加水煎煮至川乌内无白心,然后除去甘草和黑豆,晾晒、闷润至含水量为5wt%后切片,即得。

(2)取以上重量份数的黄芪、威灵仙、仓术、麻黄、五灵脂,分别清洗后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得到混合物,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川乌,混合均匀;

(3)在无菌、无尘条件下,将上述六种混合物料粉碎打磨成粉状的混合物料,得颗粒细度为300目的混合粉料;其中,对上述混合物料的粉碎可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进行超声粉碎,使得生药中心粒径在10μm以下,低于6μm为最佳,细胞破壁率达到95%以上,使其中的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出来,使药材成分的溶出和起效更加迅速完全。

(4)向粉状的混合物料添加米醋,搅拌均匀得糊剂,米醋的量为7.36克,米醋度数在6至10度之间;

(5)手工捏制成圆形的药丸,再次使用筛子筛选出大小均匀的药丸,在通风处晾杆,不可暴晒,确保药效不流失,最后称重,根据不同的重量打包成不同疗程的袋装方便患者使用。每日两次,每次服用4-6丸,或者配合敷贴。

禁忌:本药服用时不能食用人参和蜂蜜。

下述使用实施例2所得的中药组合物,通过临床病例统计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的中草药物的有益效果。

本次临床病例共168例,男女各半,年龄40-55岁,平均年龄47岁,所述病例中包括: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周炎、等引起的颈、肩、腰腿、关节筋骨酸痛、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患者。

1、疼痛观测

(1)疼痛评定

无痛0,剧痛100;

(2)疼痛强度

0-无痛;1-轻度不适;2-不适;3-难受;4-可怕的痛;5-极为痛苦;

2、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疼痛积分值比治疗前积分值下降≥70%。

有效:治疗后疼痛积分值比治疗前积分值下降≥30%,<70%。

无效:治疗后疼痛积分值比治疗前积分值下降<30%。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治疗结果

中药组合物治疗癌症疼痛共168例,其中显效86例,有效6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达91.07%,所治疗的有效患者中均称该中药组合物一般会在用药30分钟内缓解疼痛,且不会产生如非阿片类镇痛药或阿片类镇痛药等其他常服止痛药的依赖性和成瘾性,连续使用10~20天,疼痛效果明显降低。

病案举例1:急性腰扭伤

刘某某,男45岁,河南省固始县人,大车司机,2009年因背地砖负重扭伤要不,疼痛如腰折,不能转侧,夜间加剧,于同年8月由三人扶持而来,查腰部活动受限,腰骨部压痛明显,触摸即感疼痛,患者拒不接受按摩理疗,服用本发明药丸,且贴敷本发明的骨贴后,当天下午疼痛明显好转,五日获痊愈,追访五年,未见复发。

病案举例2:陈旧性骨折

王某某,男,35岁,河南省嵩县人,患者于2010年5月上楼取物,不小心跌伤,当时疼痛难忍,右腕关节及肘关节不能运动,经骨伤科医院x片诊断为尺骨中央断裂,扰骨远端系裂缝性尺桡骨双形骨折。以石膏固定,中药治疗两个月,照片复查无好转。2011年1月来我处治疗,查右肘关节,腕关节疼痛肿胀未消除。活动时痛甚,压痛明显看,诊断为陈旧性尺桡骨骨折损伤后遗症,治疗方法,正骨手法绕正骨位,再敷以本发明的药丸及敷贴,自肘关节至腕关节止,采用三合板固定,外用绷带扎紧。10日后,换药复查,肿胀消失,肘、腕关节伸缩恢复活力,遵嘱其第二疗程与第一疗程同等方法,8日后,拆除夹板与膏药,经x片复查,一切正常获痊愈,多次访问,未见任何复发疼痛之症状。

病案举例3:腰椎盘突出,坐骨神经痛。

郑某某,女,48岁,河南省漯河市人,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已二十余年,时常发错,每发作时发热,各大关节红肿灼痛,先后住院四次,后又经按摩治疗六个月,效果不明显。来本处求真,发现各大关节肿胀,嘱用本发明要在各个关节处热敷,并服用药丸一个月,肿胀消除,已经能自行调理生活,继续用药二十个疗程,追访四年,偶有气候变化时稍觉不适,但无明显疼痛,各关节红肿再未出现,能恢复工作。

体会: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医学“麻痹”范畴,痹症的发声由于腠理空疏,营卫不固,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入所致,正气为邪所阻,不得宣行,因而滞留,久而成疾。本发明药组方合理,疏风清热,活血化瘀,以毒攻毒,消痞散结,祛除麻痹,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