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光眼影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5961发布日期:2019-02-15 22:3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极光眼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眼影粉是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但爱美的女士们在使用时常常会感到眼皮不舒服,是因为眼影粉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合成物质,化学合成物质在理论上是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的,长期使用眼影对身体有害无益。眼影制品根据其性状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1)液态-膏状,例如油性类和乳化类剂型;(2)固体状,例如粉末型,油性圆柱型和铅笔型等剂型。

一般而言,眼影的首要作用就是要赋予眼部立体感,并透过色彩使眼部更有张力。眼影通常用硅石、云母粉、色粉等混合均匀,经压制成块后使用,并且往往是亲油性的,出汗时很容易会掉妆和晕染,附着力差,易掉妆,长时间使用还会对眼部周围皮肤产生影响,不宜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极光眼影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极光眼影,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其中,a相组份由白蜂蜡、辛基十二醇组成;b相组份由硅石、ci77019、合成氟金云母、山梨坦倍半油酸酯组成;c相组份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异十二烷组成;d相组份由水、尿囊素、丙二醇、甘油、寡肽-21组成;e相组份由羟苯甲酯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a相组份各组份的重量份为:白蜂蜡6~13份、辛基十二醇5~9份。

进一步地,所述b相组份各组份的重量份为:硅石4~8份、ci770194~8份、合成氟金云母10~20份、山梨坦倍半油酸酯2~5份。

进一步地,所述c相组份各组份的重量份为:聚二甲基硅氧烷10~20份、异十二烷8~12份。

进一步地,所述d相组份各组份的重量份为:水10~20份、尿囊素0.02份、丙二醇2~5份、甘油3~8份、寡肽-212~5份。

所述的一种极光眼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a相组份加热至90~110℃,溶解,过滤,保温;

s2.将c相组份加热至90~110℃,并以800~12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直至溶解;

s3.将d相组份加热至75~85℃,并以800~12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直至溶解;

s4.将步骤s2中所得的物料,保持温度在80℃以上,加入步骤s1中所得的物料中,然后高速搅拌20~40min,降温至70℃;

s5.将b相组份进行预处理;将b相组份通入三辊研磨机研磨6~10遍,过滤,降温至50℃以下;

s6.将步骤s5所得物料同时缓慢均匀地加入步骤s4所得物料中,并进行均质搅拌;

s7.再向步骤s6所得物料中加入d相组份,继续均质搅拌,降低温度至60℃时加入e相组份,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700~900rpm,静置24h;

s8.对色合格后取样送检,合格后贴上标签,入库,制得产品。

进一步地,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3同步进行,并同时完成。

进一步地,步骤s4中,高速搅拌时,搅拌速度控制在2000~4000rpm。

进一步地,步骤s5中,研磨后用细度计检测其粒径不超过30μm时,再用100~200目滤网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步骤s6中,均质搅拌的搅拌速度为2500~3500rpm。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时不易被汗水、雨水浸湿,容易涂抹,色泽光艳,且制备方法简单、无任何有害的添加剂,安全无刺激。

2、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实现,而且制备周期短,可适用于工业批量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一种极光眼影,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a相组份:白蜂蜡6份、辛基十二醇5份;

b相组份:硅石8份、ci770198份、合成氟金云母20份、山梨坦倍半油酸酯5份;

c相组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份、异十二烷8份;

d相组份:水20份、尿囊素0.02份、丙二醇5份、甘油8份、寡肽-215份;

e相组份:羟苯甲酯0.03份。

所述的一种极光眼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a相组份加热至90℃,溶解,过滤,保温;

s2.将c相组份加热至110℃,并以12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直至溶解;

s3.将d相组份加热至75℃,并以12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直至溶解;

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3同步进行,并同时完成;

s4.将步骤s2中所得的物料,保持温度在80℃以上,加入步骤s1中所得的物料中,然后高速搅拌20min,搅拌速度控制在4000rpm,降温至70℃;

s5.将b相组份进行预处理;将b相组份通入三辊研磨机研磨6遍,用细度计检测其粒径不超过30μm时,再用200目滤网进行过滤,降温至50℃以下;

s6.将步骤s5所得物料同时缓慢均匀地加入步骤s4所得物料中,并进行均质搅拌,搅拌速度为3500rpm;

s7.再向步骤s6所得物料中加入d相组份,继续均质搅拌,降低温度至60℃时加入e相组份,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700rpm,静置24h;

s8.对色合格后取样送检,合格后贴上标签,入库,制得产品。

【实施例2】:

一种极光眼影,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a相组份:白蜂蜡10份、辛基十二醇7份;

b相组份:硅石6份、ci770196份、合成氟金云母15份、山梨坦倍半油酸酯3.5份;

c相组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异十二烷10份;

d相组份:水15份、尿囊素0.02份、丙二醇3.5份、甘油5.5份、寡肽-213.5份;

e相组份:羟苯甲酯0.02份。

所述的一种极光眼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a相组份加热至100℃,溶解,过滤,保温;

s2.将c相组份加热至100℃,并以10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直至溶解;

s3.将d相组份加热至80℃,并以10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直至溶解;

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3同步进行,并同时完成;

s4.将步骤s2中所得的物料,保持温度在80℃以上,加入步骤s1中所得的物料中,然后高速搅拌30min,搅拌速度控制在3000rpm,降温至70℃;

s5.将b相组份进行预处理;将b相组份通入三辊研磨机研磨6~10遍,用细度计检测其粒径不超过30μm时,再用150目滤网进行过滤,降温至50℃以下;

s6.将步骤s5所得物料同时缓慢均匀地加入步骤s4所得物料中,并进行均质搅拌,搅拌速度为3000rpm;

s7.再向步骤s6所得物料中加入d相组份,继续均质搅拌,降低温度至60℃时加入e相组份,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800rpm,静置24h;

s8.对色合格后取样送检,合格后贴上标签,入库,制得产品。

【实施例3】:

一种极光眼影,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a相组份:白蜂蜡13份、辛基十二醇9份;

b相组份:硅石4份、ci770194份、合成氟金云母10份、山梨坦倍半油酸酯2份;

c相组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0份、异十二烷12份;

d相组份:水10份、尿囊素0.02份、丙二醇2份、甘油3份、寡肽-212份;

e相组份:羟苯甲酯0.01份。

所述的一种极光眼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a相组份加热至110℃,溶解,过滤,保温;

s2.将c相组份加热至90℃,并以8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直至溶解;

s3.将d相组份加热至85℃,并以8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直至溶解;

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3同步进行,并同时完成;

s4.将步骤s2中所得的物料,保持温度在80℃以上,加入步骤s1中所得的物料中,然后高速搅拌40min,搅拌速度控制在2000rpm,降温至70℃;

s5.将b相组份进行预处理;将b相组份通入三辊研磨机研磨6~10遍,用细度计检测其粒径不超过30μm时,再用100目滤网进行过滤,降温至50℃以下;

s6.将步骤s5所得物料同时缓慢均匀地加入步骤s4所得物料中,并进行均质搅拌,搅拌速度为2500rpm;

s7.再向步骤s6所得物料中加入d相组份,继续均质搅拌,降低温度至60℃时加入e相组份,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900rpm,静置24h;

s8.对色合格后取样送检,合格后贴上标签,入库,制得产品。

【实施例4】:

一种极光眼影,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a相组份:白蜂蜡9份、辛基十二醇6份;

b相组份:硅石5份、ci770197份、合成氟金云母13份、山梨坦倍半油酸酯5份;

c相组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7份、异十二烷11份;

d相组份:水20份、尿囊素0.02份、丙二醇2份、甘油6份、寡肽-213份;

e相组份:羟苯甲酯0.02份。

所述的一种极光眼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a相组份加热至100℃,溶解,过滤,保温;

s2.将c相组份加热至90℃,并以9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直至溶解;

s3.将d相组份加热至85℃,并以9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直至溶解;

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3同步进行,并同时完成;

s4.将步骤s2中所得的物料,保持温度在80℃以上,加入步骤s1中所得的物料中,然后高速搅拌30min,搅拌速度控制在3300rpm,降温至70℃;

s5.将b相组份进行预处理;将b相组份通入三辊研磨机研磨7遍,用细度计检测其粒径不超过30μm时,再用120目滤网进行过滤,降温至50℃以下;

s6.将步骤s5所得物料同时缓慢均匀地加入步骤s4所得物料中,并进行均质搅拌,搅拌速度为3300rpm;

s7.再向步骤s6所得物料中加入d相组份,继续均质搅拌,降低温度至60℃时加入e相组份,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900rpm,静置24h;

s8.对色合格后取样送检,合格后贴上标签,入库,制得产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