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控温的高适应性艾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9592发布日期:2019-04-17 03:1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实时控温的高适应性艾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理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时控温的高适应性艾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艾灸,属于中医针灸疗法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此,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会进行相应的艾灸治疗。但现有艾灸盒温度不可调,而每个人对于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部分人群觉得过热,有被烫到的感觉,而也有部分人群觉得温度仍可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一种可调温的新型艾灸器具,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实时控温的高适应性艾灸装置和一种艾灸装置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实时控温的高适应性艾灸装置,其中,包括左盖板、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的中盒体,以及右盖板;所述左盖板和所述右盖板均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中盒体连接;所述左盖板、所述右盖板,和所述中盒体均设置有与所述复位弹簧对应的第一容纳槽;所述左盖板和所述右盖板均设置有控温组件;

所述控温组件包括支撑板、推块、对称分布在所述推块两侧的两个顶块、与所述推块螺纹连接的螺杆,以及套设在所述螺杆上的轴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与所述推块对应的横向第一活动槽,和与所述顶块对应的纵向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和所述第二活动槽连通;所述顶块一端设置有倾斜坡面,且另一端设置有锥形头;所述推块设置有与所述坡面对应的爬坡面;所述左盖板、所述右盖板,和所述中盒体均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头对应的缺口;

所述左盖板和所述右盖板均于内侧表面固定有所述支撑板;所述左盖板和所述右盖板均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对应的第二容纳槽,和供所述螺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容纳槽和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左盖板、所述右盖板,和所述中盒体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对应的连接槽;所述装置还包括插销;所述中盒体和所述连接杆均设置有与所述插销对应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中盒体为c型,包括横向第一连接板,和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的两块纵向第二连接板;两块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槽和所述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包括上弹簧和下弹簧;所述上弹簧和所述下弹簧关于所述螺杆呈对称分布;所述上弹簧和所述下弹簧均与所述第一容纳槽对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分布在所述顶块两侧的两个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的侧表面与所述顶块的侧表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推块对应的矩形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设置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四根限位插杆;所述第一导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插杆对应的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且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其一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左盖板对应;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右盖板对应。

优选的,所述螺杆包括固定连接的螺帽和杆体;所述杆体一端与所述推块连接,且另一端套设有隔热硅胶;所述隔热硅胶上固定有环形隔热片;沿水平方向,所述螺帽的右侧表面与所述隔热片的左侧表面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中盒体设置有透气孔、供艾条穿过的第二通孔,和夹持所述艾条的夹爪;所述左盖板复位弹簧的两端与。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艾灸装置的使用方法,基于上述的艾灸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使用时,握持隔热片旋动螺杆使得推块前进;

步骤二:所述推块推动两个顶块运动,锥形头通过缺口将中盒体和左盖板分离;

步骤三:旋动所述螺杆使得所述推块后退,复位弹簧带动所述中盒体和所述左盖板复位,所述顶块被弹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具备调节方便的优点,需要降低艾灸温度时,直接旋动螺杆使得推块前进,推块同时推动两个顶块运动,锥形头通过缺口顺利将中盒体和左盖板(或右盖板)分离,产生的缝隙供内部热量向外散发,从而降低了艾灸温度;需要提高艾灸温度时,旋动螺杆使得推块后退,复位弹簧带动中盒体和左盖板(或右盖板)复位,将顶块弹出,顶块回缩,从而缝隙闭合,减少了热量的散发,从而提高了艾灸温度,同时也可以手动辅助将锥形头推入,整个调节过程易于操作,调温效果好。另一方面具备结构节凑、驱动效率高的优点,通过设置坡面和爬坡面实现了变向运动,将推块的纵向运动转变为横向运动,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并且中盒体的两侧同时受力会使得整个艾灸装置的张合运动更加协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实时控温的高适应性艾灸装置的正视图(剖视状态);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实时控温的高适应性艾灸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实时控温的高适应性艾灸装置的俯视图(剖视状态);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实时控温的高适应性艾灸装置的俯视图(剖视状态);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实时控温的高适应性艾灸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实时控温的高适应性艾灸装置中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8是图4中b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艾灸装置的使用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实时控温的高适应性艾灸装置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至图8;包括左盖板10、连接杆11、与连接杆11可拆卸连接的中盒体12,以及右盖板13;左盖板10和右盖板13均通过复位弹簧14与中盒体12连接;左盖板10、右盖板13,和中盒体12均设置有与复位弹簧14对应的第一容纳槽180;左盖板10和右盖板13均设置有控温组件15;

控温组件15包括支撑板16、推块17、对称分布在推块17两侧的两个顶块18、与推块17螺纹连接的螺杆19,以及套设在螺杆19上的轴承110;支撑板16设置有与推块17对应的横向第一活动槽181,和与顶块18对应的纵向第二活动槽182;第一活动槽181和第二活动槽182连通;顶块18一端设置有倾斜坡面183,且另一端设置有锥形头111;推块17设置有与坡面183对应的爬坡面184;左盖板10、右盖板13,和中盒体12均设置有与锥形头111对应的缺口185;

左盖板10和右盖板13均于内侧表面固定有支撑板16;左盖板10和右盖板13均设置有与轴承110对应的第二容纳槽186,和供螺杆19穿过的第一通孔187;第二容纳槽186和第一通孔187连通,本装置一方面具备调节方便的优点,需要降低艾灸温度时,直接旋动螺杆19使得推块17前进,推块17同时推动两个顶块18运动,锥形头111通过缺口顺利将中盒体12和左盖板10(或右盖板13)分离,产生的缝隙供内部热量向外散发,从而降低了艾灸温度;需要提高艾灸温度时,旋动螺杆19使得推块17后退,复位弹簧14带动中盒体12和左盖板10(或右盖板13)复位,将顶块18弹出,顶块18回缩,从而缝隙闭合,减少了热量的散发,从而提高了艾灸温度;同时也可以手动辅助将锥形头111推入,整个调节过程易于操作,调温效果好。另一方面具备结构节凑、驱动效率高的优点,通过设置坡面183和爬坡面184实现了变向运动,将推块17的纵向运动转变为横向运动,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并且中盒体的两侧同时受力会使得整个艾灸装置的张合运动更加协调。

如图1所示,左盖板10、右盖板13,和中盒体12均设置有与连接杆11对应的连接槽188,通过连接槽188即可快速完成对位工作,安装效率高;装置还包括插销112;中盒体12和连接杆11均设置有与插销112对应的限位槽189,通过插销112和限位槽189的配合实现了良好的限位效果。

如图1至图4所示,中盒体12为c型,包括横向第一连接板,和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两侧的两块纵向第二连接板114;两块第二连接板114上均设置有连接杆11、连接槽188和限位槽189,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11,使得中盒体12的整体受力更加均衡,调节时双侧打开的缝隙也趋于一致,调温效果更好。

如图1和图4所示,复位弹簧14包括上弹簧115和下弹簧116;上弹簧115和下弹簧116关于螺杆19呈对称分布;上弹簧115和下弹簧116均与第一容纳槽180对应,对称设置,使得左盖板10、右盖板13,和中盒体12三者的受力更加均衡,调节时双侧打开的缝隙也趋于一致,调温效果更好。

如图4所示,支撑板16上设置有分布在顶块18两侧的两个第一导向块117;第一导向块117的侧表面与顶块18的侧表面贴合,确保顶块18的运动顺畅、有序,从而能顺利分离中盒体12和左盖板10(或右盖板13),实现良好的调温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向块117上设置有与推块17对应的矩形第二导向块118,确保推块17的运动顺畅、有序;第二导向块118设置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四根限位插杆;第一导向块117上设置有与限位插杆119对应的限位孔,便于推块17的安装和拆卸,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1所示,连接杆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110,且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111;第一限位块1110和第二限位块1111,其一与连接杆11可拆卸连接;第一限位块1110与左盖板10对应;第二限位块1111与右盖板13对应,避免顶块18滑出过多导致左盖板10(或右盖板13)从连接杆11上意外掉落。

如图4和图7所示,螺杆19包括固定连接的螺帽1112和杆体1113;杆体1113一端与推块17连接,且另一端套设有隔热硅胶1114;隔热硅胶1114上固定有环形隔热片1115;沿水平方向,螺帽1112的右侧表面1811与隔热片1115的左侧表面1812留有间隙1813,

由于熏艾开始后,艾灸装置内部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若直接旋动螺杆19可能导致使用者被烫到,因此设置隔热硅胶1114对螺杆19起第一层隔热,设置隔热片1115起第二层隔热,同时又留有间隙1813,使得螺杆19的热量无法大量传导到隔热片1115上,因此能有效避免了医护人员被烫到的情况。

如图1和图3所示,中盒体12设置有透气孔1814、供艾条1116穿过的第二通孔1815,和夹持艾条1116的夹爪1117,确保能进行正常的熏艾理疗。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艾灸装置的使用方法,基于上述的艾灸装置,如图9所示,包括:

步骤s101:使用时,握持隔热片旋动螺杆使得推块前进。

步骤s102:推块推动两个顶块运动,锥形头通过缺口将中盒体和左盖板分离。

步骤s103:旋动螺杆使得推块后退,复位弹簧带动中盒体和左盖板复位,顶块被弹出。

本实施例一方面具备调节方便的优点,需要降低艾灸温度时,直接旋动螺杆使得推块前进,推块同时推动两个顶块运动,锥形头通过缺口顺利将中盒体和左盖板(或右盖板)分离,产生的缝隙供内部热量向外散发,从而降低了艾灸温度;需要提高艾灸温度时,旋动螺杆使得推块后退,复位弹簧带动中盒体和左盖板(或右盖板)复位,将顶块弹出,顶块回缩,从而缝隙闭合,减少了热量的散发,从而提高了艾灸温度,同时也可以手动辅助将锥形头推入,整个调节过程易于操作,调温效果好。另一方面具备结构节凑、驱动效率高的优点,通过设置坡面和爬坡面实现了变向运动,将推块的纵向运动转变为横向运动,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并且中盒体的两侧同时受力会使得整个艾灸装置的张合运动更加协调。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