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拔针按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0858发布日期:2019-03-22 22:0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输液拔针按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输液拔针按压器。



背景技术:

输液的病人在针头拔去后,需要对针眼部位按压一定的时间。目前,针眼部位的按压基本上是由患者自己完成,或由陪护帮助按压。对于年龄较大或病情较重且又没有陪护的病人,输液拔针后的按压往往只能依靠护士,这样,会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且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拔针按压器,该按压器可对输液拔针后留下的针眼进行按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输液拔针按压器,它有两根柔性的固定带,两固定带的一端共同与一座体连接,座体上穿过有一导柱,导柱的下端连接有一压块、上端连接有按钮,导柱上套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按钮及座体抵靠,在座体内装有一触头及一只第二弹簧,座体上旋装有螺钉,第二弹簧与螺钉及触头抵靠,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触头与导柱抵靠。

由上述方案可见,使用本按压器前,调整螺钉,使触头与导柱间的静摩擦力大于第一弹簧对导柱向上的推力;病人输液完成,使用本按压器时,先将压块压住针头,再通过固定带的捆绑使压块与人体输液的部位相对固定,然后拔出针头,再用手下压按钮,使压块压迫在针眼上后松开手,即可由压块实现对针眼部位按压,当按压达到凝血时间后,解开固定带,再将螺钉调松,使压块回位,本按压器即可供下次使用。

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可靠,可将病人或陪护人员的双手解放出来,它尤其适宜于年龄较大或病情较重的病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

本发明提供的输液拔针按压器具有两根柔性的固定带1、2,两固定带1、2的一端共同与一座体4连接,座体4上穿过有一导柱9,导柱9的下端连接有一压块13、上端连接有按钮7,导柱9上套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与按钮7及座体4抵靠。在座体4内装有一触头10及一只第二弹簧11,座体上旋装有螺钉12,第二弹簧11与螺钉12及触头10抵靠,在第二弹簧11的作用下,触头10与导柱9抵靠。

本实施例中,压块13的下端面上开有一条贯通其两端的沟槽13a。沟槽13a设置的作用是,在拔针头时,将压块13上的沟槽13a对准并压住针头,这样,在拔出针头时的过程中,可减轻因牵拉而导致的疼痛等不适,且按压沿穿刺针方向,不易出血。压块的材质可采用硅胶或软塑料等。

本实施例中,在座体上安装有一定时报警器5及其控制开关6。报警器及其控制开关设置的作用是,根据凝血时间设置报警器5的报警时间,压块下压住针眼后,按一下控制开关6,报警器开始计时,当按压时间达到报警时间后,报警器5自动报警,提醒取下本按压器。

本实施例中,两固定带1、2上分别固定有相互配合的搭扣3。搭扣的设置,可使本按压器方便、可靠的固定在人体的输液部位处。例如,人体的输液部位为手或手臂时,将两固定带1、2围绕在手或手臂上,再通过搭扣3的配合,使两固定带1、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即可完成本按压器的固定。搭扣可采用手表带上的搭扣结构或尼龙搭扣等。

由图1可见

使用本按压器前,调整螺钉12,对第二弹簧11的弹性变形量进行调节,进而达到触头10与导柱9间压力的调节,调节后要求,触头10与导柱9间的静摩擦力大于第一弹簧8对导柱向上的最大推力,也就是说,由外力下压按钮7使导柱9向下移动后,撤去外力,在第一弹簧8的作用下导柱9不会向上反弹。病人输液完成,使用本按压器时,先将压块13上的沟槽13a压住针头,使两固定带1、2围绕在手或手臂等输液部位处,将两固定带1、2上的搭扣3配合,即可完成本按压器的佩带;然后用手压住按钮7、拔出针头,再继续下压按钮7,并稍微转动按钮7,使压块13平整部位压迫在针眼上后松开手,按下控制开关6,即可由压块13对针眼部位按压,当按压达到凝血时间后,报警器5鸣响报警,解开固定带1、2,再将螺钉12调松,使压块13回位,本按压器即可供下次使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输液拔针按压器,两固定带的一端与一座体连接,座体上穿过有一导柱,导柱的下端连接有一压块、上端连接有按钮,导柱上套有的第一弹簧与按钮及座体抵靠,座体内装有触头及第二弹簧,座体上旋装有螺钉,第二弹簧与螺钉及触头抵靠,触头与导柱抵靠。使用本按压器前,调整螺钉,使触头与导柱间的静摩擦力大于第一弹簧对导柱向上的推力;病人输液完成,使用本按压器时,先将压块压住针头,再通过固定带的捆绑使压块与人体输液的部位相对固定,然后拔出针头,再用手下压按钮,使压块压迫在针眼上后松开手,即可由压块实现对针眼部位按压,当按压达到凝血时间后,解开固定带,再将螺钉调松,使压块回位,本按压器即可供下次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伟;李秀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华伟
技术研发日:2018.12.15
技术公布日:2019.0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